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雍正即位后,为何全盘推翻康熙所定条例?非要“另起炉灶”呢

雍正即位后,为何全盘推翻康熙所定条例?非要“另起炉灶”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716 更新时间:2023/12/10 0:53:51

说这个问题之前,小编先给大家稍微介绍一下,雍正到底改动哪些康熙,或者是前朝的积弊问题。首先雍正强化了密折制度,也就是加强重要奏章的保密性。并且雍正废除贱籍、整顿财政。最为关键的是雍正实施了“火耗归公”以及“摊丁入亩”,这两点是雍正所作的最大改动。“火耗归公”大致意思就是,从各地每年交给中央政府的钱粮税收,要加上20%的损耗费。可是雍正之前这些损耗费用是直接交给当地政府保管,雍正实行“火耗归公”将这些损耗费用一并拉往北京,由皇帝亲自调配,减少了当地政府的贪污腐败现象。

同时雍正又设立“养廉银”,所以各地的损耗费加原本的税收源源不断送往北京,通过雍正安排之后,加强和中央政府的税收,缓解官员生活贫困问题,打击了各地贪官污吏的滋生。“摊丁入亩”则是雍正实行最为重要的一项法则,这项条例从字面就理解,雍正重农轻商,从雍正开始改变了过去按照人口、田地双重征税标准,减少了无地农民的负担。“摊丁入亩”的出现,加强了佃户、平民百姓的生活标准。所以从雍正制定的这些条例来看,好像都是好事。然而,康熙在位期间平定“三藩之乱”,“收复台湾”,“剿灭准噶尔”,同样是不容小觑的英才明君,为雍正却“另起炉灶”,难道他不怕后人对其指指点点吗?

到了18世纪,清朝政府的实力虽还处在上升期,可是雍正是一位非细心,能掌握大局的皇帝。他清楚地知道,父亲康熙虽然在治武功上没有任何缺点,可是满清是承袭明朝的旧制。康熙只顾着调高税收,保证国家的战斗力,以及适当的鼓励商人占据整个市场经济的主导权,未能将整个底层民众的生产积极性调动起来。对于雍正来说,他觉得如果不进行改进的话,满清很有可能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1719年四川、云南、贵州,等地灾民纷纷南下,准备前往湖北、河南这些中原地区。因为各地官员贪污腐败之深,且有权有势的地主和商人,将大部分田地人口全聚集到自己的麾下,让普通平民的生活异常艰难。

没有地种,还要缴纳高昂的税收,逃难过程中免不了的就会出现义军民间反抗团体,所以康熙晚年整个大清是坐立不安,雍正继位之后立即“快刀斩乱麻”。清朝当时已经在军事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所以雍正明白只需要在内政上加强中央统治权,尽可能的让各地平民回到原籍,且设立专门的户籍制度取消“贱籍”,为了更好的掌控这些平民百姓的动,让他们老实的耕种土地。所以雍正实施这些法则并非空穴来风,更不是他有违孝道,只是满清在那个时候已经到了非要改革不可的局面。

然而雍正“矫枉过正”他重农轻商却狠狠地打击了,正当商人市场上的流通性。同时雍正又设立文字狱,让清政府彻底陷入闭关锁国的局面。雍正格局并不是太高,他只是眼看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没有考虑到更长远,以及欧洲等国列强的快速崛起。这些条例大部分在短时间内起到了效果,但从长远上来看也只是“治标不治本”,更加剧了民间矛盾。雍正实行这些条例确实在短时间内效果不错,凡事一饮一啄,康熙和雍正一文一武,最大程度地缓解了满清的内忧外患。只是乾隆作为这二人的继承者未能光复,所以清朝也是时也命也。

参考文献:清史稿、东华录

撰稿人:扬州小

更多文章

  • 新《鹿鼎记》鳌拜家写了鳌府,网友笑岔气:瓜府?不拍正门就好了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鹿鼎记鳌拜个人资料,鹿鼎记鳌拜粤语,鹿鼎记韦小宝骂鳌拜

    今日,新《鹿鼎记》中的一处细节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当时片段中正在播放鳌拜回府的画面,鳌拜的府邸十分的豪华,看起来就很大,很气派,正门口挂了一块牌匾,为鳌府,随后很多了解一些其中知识的网友就笑岔气了,原因是鳌拜并不是姓鳌,他实际上姓瓜尔佳,所以有人询问道:“难道是瓜府?”但也有人表示,古代私宅一般是不

  • 孝庄和海兰珠相比,谁才是皇太极最爱的女人?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孝庄与皇太极海兰珠,沈阳故宫皇太极迎娶海兰珠,皇太极爱东哥还是海兰珠

    海兰珠长得非常的漂亮,而且身上带着一种独特的成熟之美,所以才会深得人心。婚后两个人形影不离,而且皇太极封四海兰珠为东宫的大福晋,地位仅次于皇后。更重要的是海兰珠居住的宫殿叫做关雎宫,所以也可以看到皇太极对海兰珠的心意是无人能比的。当时海兰珠产下了皇子,皇太极特别的高兴还大赦天下。情根深种当时大臣觉得

  • 孝庄皇太后下嫁多尔衮,为何没有留下孩子?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孝庄下嫁了多尔衮吗,孝庄对多尔衮是真情吗,多尔衮和孝庄真的有感情吗

    一直以来都有关于孝庄下嫁多尔衮的传闻,尤其是在多年前那部孝庄秘史上映后,世人更加认为孝庄和多尔衮两个人之间就是有私情,甚至孝庄还下嫁给了多尔衮。但实际上这一切都只是传闻而已,历史上并没有实锤。还有人认为这两个人是有青梅竹马情谊的,那更加是胡扯,孝庄在没嫁给皇太极之前,一共就见过多尔衮两面,第一面是在

  • 香妃还有个妹妹,同样香气扑鼻,为何乾隆只一晚就不碰她了?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乾隆香妃真实历史,乾隆与香妃吻戏,宰相刘罗锅乾隆和香妃

    大家都知道,还珠格格里面有一个十分得乾隆喜欢的妃子,这一个妃子是个奇人,虽然是很奇怪但是电视剧中这个人就是身带气象长相秀美,就像是一朵格外美好的白莲花,这个在当时是很火的一个人物。但是她的光环太大了,都把自己的妹妹给盖住了,其实她进宫的时候还带着一个妹妹。可是香妃的妹妹却被称为"臭妃",在两个同样都

  • 康熙生前最宠爱宜妃,可雍正却将她赶出皇宫,百年后才知道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康熙见第二个宜妃,宜妃和雍正谁厉害,宜妃林风儿识破康熙

    另外还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为了保住香火旺盛,若迎娶的妻子一直没有生下儿子,那么就必须从妻子的家中再娶一位女子。也正因如此才出现了姑姑和侄女同时嫁给皇太极的情况。后来的皇帝也基本保持这一传统,比如康熙皇帝,他12岁结婚,13岁成为父亲。为了加强和蒙古的联姻,康熙又连续迎娶了多个蒙古部落的女子。同时

  • 张国立、陈道明、邓超、焦晃、罗晋五位扮演的康熙里,你最中意谁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张国立——《康熙微服私访记》里的康熙《康熙微服私访记》在1997年一经播出,就掀起了一股收视热潮,在当年非常有影响力,也因此才会有之后的二、三、四部。这里面张国立饰演的康熙跟他的剧名一样,一直在微服私访,所以这部剧里体现出来的大多是平民化了的康熙,很少有体现康熙执政期间展显他的雄才伟略和执政手腕的部

  • 1948年蒋介石曾想让胡适当总统,蒋经国更是劝他谦辞总统,只当行政院长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1948年3月26日,在国民党召开国民大会竞选总统期间,蒋经国突然向父亲蒋介石上书,反对他出任总统,认为他应该“谦辞总统,退任行政院长”最合适。理由有3点:一是战争尚未结束,此举足以表示对国家政治之负责精神。二是蒋介石顺利当选总统以后,再将其让给德高望重的元老担任,以显示蒋介石的谦让精神。三是可以避

  • 49年上海解放,陈毅让黄金荣拿笤帚扫街,蒋介石感叹:陈毅有手段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走投无路的蒋介石决定前往广州,追随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可是,此时的蒋介石囊中羞涩,连前往广州的路费都没有。万般无奈之下,蒋介石决定化名“蒋志清”,拜在上海青帮大佬黄金荣的门下,想凭此获得黄金荣的帮助和庇护。几天之后,一份写着“黄老夫子台前,受业门生蒋志清”的红帖,被送到了黄金荣的手中,蒋介石从此成了

  • 她是民国四大美女之一,却因沉迷情爱最终香消玉殒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民国京城四大美女,四大花花公子民国时期,林徽因是民国四大才女

    她也是中国第一代电影演员中闪亮的一颗星。她是受万人追捧的明星,但也令人惋惜。1910年,阮玲玉出生在上海的一个贫苦家庭。他的爸爸是一名普通的工人,妈妈常年在有钱人家做帮佣,虽然日子是十分清贫的,但一家人的生活也还温馨幸福。不过这样平静幸福的日子是短暂的,在阮玲玉六岁时,父亲因病去世了。这使得本就十分

  • 民国女权斗士刘清扬,嫁人生子成家庭妇女,丈夫张申府讽刺:赘物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我有三个弱点,就是我终生追求的三个爱好:书本、女人和名誉。20年代我刻了一个章,就是刻了这三好。这三好我从没有放弃,我爱书,1948年我为此付出了很大的代价。爱女人给我的麻烦就更多,像刘清扬和其他女人…… 张申府和刘清扬是一对传奇的共产党夫妇,张申府是中共最早的党员之一,也是周恩来和朱德的入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