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创发表于百家平台,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对于中国的每一个朝代来说,每一个皇帝来说,国策不是永恒不变,它会随着国家情形的改变而更改国策,也就是说每一位皇帝在位期间的国策是不同的。就比如说明朝朱元璋为了巩固政权,废除了中国实行一千年多年的丞相制度,将国家的权利牢牢抓在了自己的手中,中央集权的程度进一步加大。
清开国的时候当然与明朝的政策不同,其中一项就是只有满族人可以自称奴才,汉族人不允许这样自称,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现在看的电视剧中只有关于清朝的电视剧中才出现奴才告退等等的称呼,在其他朝代是不存在奴才告退等等称呼的。就比如说明朝臣子接旨时是臣接旨,告退时是臣告退,就算是太监也是内臣告退,不会存在奴才告退的话语。那清朝为什么要颁布这样的政策呢?是为了国家的安定,也是为了区别满族人和汉族人,使之有阶级差距,这样也好管理国家。
满族人当官的时候,可以自称奴才,上奏的时候可以加奴才怎么怎来向皇上表达自己的意思,但是汉族人只能自称为臣,上奏等等只能称臣,这或许可以满足皇帝的虚荣心,汉族人都是臣子,称臣,是自己的手下吧!满族人生而为奴才,汉族人生而为臣,臣与奴才是不可逾越的鸿沟,必须按照国家的政令来确定自己的身份。如果那个汉人有自称奴才的想法,那就触犯国家的条令,就必须得治罪,严重的或许只能以杀头之罪来告终。
不过在康熙雍正时期,对于这些汉族人自称奴才的人没有太多责罚,只是一笔划过,不了了之,但是到了乾隆时期,如果有那个汉族官员自称奴才,必须处以极刑,才能告终,一个皇帝有一个皇帝的策略,有的或许不会在意,有的却非常在意,但是满族人自称奴才是肯定的。
现代人对于奴才这个词,用的最多的就是用来骂人,比如说:你看你个奴才样子,充满了讽刺、看不起的意味,这也是我们在看清朝的电视剧时迷惑为什么清朝的人都是奴才?就不能有个正常的称呼吗?其实在清朝奴才是一个褒义词,只是到了近代才发展为一个贬义词,基本上是骂人专用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