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变更与天下的局势变换,本就是历史的使然,不是皇帝创造了时代,而是黎民苍生选择了时代。汉朝的创建者刘邦,能在风云变幻,天下群雄并起之际能建立汉朝,这本来就是天下百姓人共同的选择。
时光往回倒转四百年,公元前209年的一个秋天,由于天下苦秦久矣,于是大泽乡的陈胜与吴广发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呼喊。他们由于大雨延误了路程,得知自己横竖都是死,于是在今天的安徽宿州,他们发动了举世闻名的“大泽乡起义”,打响了天下反秦最响的一炮,于是乎天下人纷纷响应。
无独有偶,在沛县的芒砀山山上的刘邦,他由于延误工期,害怕杀头,于是隐匿在这荒山之上。刘邦与陈胜、吴广有一个最大的不同之处是,陈胜、吴广敢揭竿而起,而不羁放纵爱自由的刘邦则在等待一个好时机,因为他还不知道天下人还敢反抗那强大的秦朝。
机会与阴谋共存,刘邦成为了最后的胜利者
苍天不负有心人,刘邦的机会终于来了。在天下人纷纷响应起义后不久,刘邦的妹夫樊哙给他带来一个好消息,就是县令邀请他下山共谋大事。听到樊哙的好消息后,刘邦带领他的几百弟兄高高兴兴地下山了。
可惜事与愿违,刘邦下山后看到的不是沛县县令,而是在城门前吃到了闭门羹。县令下了死命令,绝不可让刘邦进城。骑虎难下的刘邦与逃出来的萧何、曾参一合计,反秦已成天下共事。他们决定先拿沛县令开刀,于是乎他们写了一封信给沛县百姓。
天下苦秦久矣,今父老虽为沛令守,诸侯并起,今屠沛。沛今共诛令,择子弟可立者立之,以应诸侯,则家室完。不然,父子俱屠,无为也。”
百姓看信后,先斩了县令,然后打开城门恭迎了刘邦一众。沛县以定,谁来当老大呢?论实力萧何与曹参当仁不让,可是他们决意不当这沛县令。他们的意思是让刘邦当,这是为何呢?说得好听一点,就是萧何与曹参觉得自己能力不够说得不好听,就是不管成败,让刘邦来背这“锅”,其实在萧何与曹参内心中,他们觉得反秦这件事,有很大的可能性不会成功。由于萧何与曹参内心中,各自打着各自的小九九,所以刘邦当仁不让地称起了大旗。
面对好兄弟的恭维,可能刘邦也看出了猫腻,不过为了内心中:“男人就应该像秦始皇”的梦想,他勇敢地称起了反秦的大旗。由于刘邦的不拘一格降人才,后来的张良、韩信等一众人才的归附,让他在短短7年的时间,他就击败了最强的对手项羽,建立起了一个让世界为之欢呼的朝代——汉朝。
参考资料:《史记》《沛县志》《汉书》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