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细分析吴三桂的每一次叛变,不难看出,心系手下士兵的前途与命运是他一叛再叛的重要原因之一。一次次的背叛使吴三桂背上千古骂名,却也让他赢得了手下士兵的忠心。接下来让我们看看吴三桂是怎样因心系士兵选择叛变的吧。
为手下将士可以活命,背叛大明归降大顺
李自成攻陷大明国都后,吴三桂本想与李自成决一死战,带着手下的将士们以死报国。但是他手下的士兵却不这么想,在吴三桂呼吁他们迎战李自成的时候,他们所有人都选择了沉默。看出几万将士的心声后,吴三桂虽然可以强行下令与李自成决战,但他没有这么做,他选择尊重手下将士的生命。所以吴三桂顶不顾骂名,选择归顺李自成的大顺政权。
其实吴三桂做出这样的决定是很艰难的。他手下的士兵只要跟着他归顺了李自成就可以活命,没有人会指责这些士兵贪生怕死。人们的目光只会放在他们的首领吴三桂身上,所有的骂名都只会指向吴三桂。所以对这些士兵而言投降没有任何的害处,而不投降却代表着死亡。
但是吴三桂却不是这样,他如果投降一定会背负骂名,那时他一定会身败名裂。而他不投降虽然能保住自己的名声,却会让他和几万部下都丢掉性命。就是在这种两难的境地中,吴三桂选择放弃自己的名声,来保全手下士兵的性命。如果吴三桂是孤家寡人,他一定会坚守气节,以死报国,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为了数万将士的性命他不得不选择屈服。
为手下将士前途,背叛大顺投降大清
正在吴三桂打算归降李自成的时候,却收到了来自京城的家书,得知了父亲被打,爱妾陈圆圆被夺的消息。这使他改变了刚刚做出的决定。世人都以为吴三桂此时反叛的原因是为了陈圆圆这个红颜知己。其实不然,陈圆圆只是个引子,更重要的还是因为吴三桂通过这件事看出了李自成的本性。
李自成在还没得到天下的情况下,就已经这么的盛气凌人、横行霸道,在他得到天下后一定会变本加厉,到了那时吴三桂和吴三桂手下的将士很难有一个好的下场。看透了这点,吴三桂为了手下将士们的前程,重新作出了一个与原先截然相反的决定——反叛李自成。
这时有人怀疑了,吴三桂此举主要还是为了他自己吧,又怎么能说是为了手下将士的前途呢?不可否认,吴三桂不可能丝毫不顾及自己的前途,他没有那么伟大。但是从前面吴三桂为了将士的性命放弃自己的名声,不难看出将士们在他心目中的地位还是很重的,所以他考虑问题时更可能把将士们的前途放在第一位。
不愿手下将士多年征战后一无所获,拒绝削蕃,起兵造反
康熙皇帝刚上位就想要削藩,想要让吴三桂和他手下的将士们都卸甲回乡。如果按照康熙的想法来做,吴三桂回到老家还可以混一个闲散王爷的身份当当,虽然手上没了权力,却也可以吃喝不愁,安度晚年了。此时的吴三桂已经老了,这样的晚年生活对他来讲还是可以接受的。
而他手下的将士就不一样了,他们回到家后就要变为一介白丁,可以说跟随吴三桂征战多年的他们最后会变得一无所有。吴三桂不愿意这样的事情发生,所以只能起兵造反。冒着失败后万劫不复的风险,为手下将士拼一个好的前程。但不幸的是,吴三桂此时的年龄已经太大了,起兵后不久他就去世了,没了他的领导起兵造反的事最终也失败了。
虽然吴三桂每次的背叛都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原因,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心系手下士兵的前途与命运是他一叛再叛的重要原因之一,吴三桂真的可以算得上爱兵如子了。
在你的心中吴三桂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欢迎留言评论。
参考文献:《百家讲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