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吴三桂为什么一叛再叛?身败名裂的同时他究竟得到了什么?

吴三桂为什么一叛再叛?身败名裂的同时他究竟得到了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3427 更新时间:2024/1/24 3:20:48

仔细分析吴三桂的每一次叛变,不难看出,心系手下士兵的前途与命运是他一叛再叛的重要原因之一。一次次的背叛使吴三桂背上千古骂名,却也让他赢得了手下士兵的忠心。接下来让我们看看吴三桂是怎样因心系士兵选择叛变的吧。

为手下将士可以活命,背叛大明归降大顺

李自成攻陷大明国都后,吴三桂本想与李自成决一死战,带着手下的将士们以死报国。但是他手下的士兵却不这么想,在吴三桂呼吁他们迎战李自成的时候,他们所有人都选择了沉默。看出几万将士的心声后,吴三桂虽然可以强行下令与李自成决战,但他没有这么做,他选择尊重手下将士的生命。所以吴三桂顶不顾骂名,选择归顺李自成的大顺政权。

其实吴三桂做出这样的决定是很艰难的。他手下的士兵只要跟着他归顺了李自成就可以活命,没有人会指责这些士兵贪生怕死。人们的目光只会放在他们的首领吴三桂身上,所有的骂名都只会指吴三桂。所以对这些士兵而言投降没有任何的害处,而不投降却代表着死亡。

但是吴三桂却不是这样,他如果投降一定会背负骂名,那时他一定会身败名裂。而他不投降虽然能保住自己的名声,却会让他和几万部下都丢掉性命。就是在这种两难的境地中,吴三桂选择放弃自己的名声,来保全手下士兵的性命。如果吴三桂是孤家寡人,他一定会坚守气节,以死报国,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为了数万将士的性命他不得不选择屈服。

为手下将士前途,背叛大顺投降大清

正在吴三桂打算归降李自成的时候,却收到了来自京城的家书,得知了父亲被打,爱妾陈圆圆被夺的消息。这使他改变了刚刚做出的决定。世人都以为吴三桂此时反叛的原因是为了陈圆圆这个红颜知己。其实不然,陈圆圆只是个引子,更重要的还是因为吴三桂通过这件事看出了李自成的本性。

李自成在还没得到天下的情况下,就已经这么的盛气凌人、横行霸道,在他得到天下后一定会变本加厉,到了那时吴三桂和吴三桂手下的将士很难有一个好的下场。看透了这点,吴三桂为了手下将士们的前程,重新作出了一个与原先截然相反的决定——反叛李自成。

这时有人怀疑了,吴三桂此举主要还是为了他自己吧,又怎么能说是为了手下将士的前途呢?不可否认,吴三桂不可能丝毫不顾及自己的前途,他没有那么伟大。但是从前面吴三桂为了将士的性命放弃自己的名声,不难看出将士们在他心目中的地位还是很重的,所以他考虑问题时更可能把将士们的前途放在第一位。

不愿手下将士多年征战后一无所获,拒绝削蕃,起兵造反

康熙皇帝刚上位就想要削藩,想要让吴三桂和他手下的将士们都卸甲回乡。如果按照康熙的想法来做,吴三桂回到老家还可以混一个闲散爷的身份当当,虽然手上没了权力,却也可以吃喝不愁,安度晚年了。此时的吴三桂已经老了,这样的晚年生活对他来讲还是可以接受的。

而他手下的将士就不一样了,他们回到家后就要变为一介白丁,可以说跟随吴三桂征战多年的他们最后会变得一无所有。吴三桂不愿意这样的事情发生,所以只能起兵造反。冒着失败后万劫不复的风险,为手下将士拼一个好的前程。但不幸的是,吴三桂此时的年龄已经太大了,起兵后不久他就去世了,没了他的领导起兵造反的事最终也失败了。

虽然吴三桂每次的背叛都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原因,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心系手下士兵的前途与命运是他一叛再叛的重要原因之一,吴三桂真的可以算得上爱兵如子了。

在你的心中吴三桂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欢迎留言评论。

参考献:《百家讲坛》

更多文章

  • 清朝的皇帝是怎么选择皇后的,只有溥仪的方法最先进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清朝第一任皇帝溥仪简介,清朝皇帝皇后结婚礼服,蒋雯丽演的溥仪皇后

    清朝能够在紫禁城大办婚礼的皇帝只有五个,他们分别是顺治,康熙,同治,光绪、宣统。其余皇帝都是娶过妻子以后才做了皇帝,那么他们都是怎么选择皇后的呢?除了宣统(溥仪)之外其余四位皇帝选择皇后的方法都是一样的。婚礼在民间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更别说在皇室了,顺治康熙同治光绪他们选择皇帝都是先由世家大族们

  • 大贪官和珅居然给自己定了个“三不贪”原则,这三种钱坚决不能碰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大贪官和珅贪了多少,和珅说君子勿贪,贪官和珅下场有多惨

    其一,赈灾的钱不贪。古代的天灾比较严重,对于靠天吃饭来说的百姓来说,每当天灾降临时,就是生死搏斗的时候。朝廷在看到天灾时,都是会从国库中拨发赈灾的粮款。本来粮款就不多,如果加上地方各级官府的克扣,那实际到达百姓手中的就少之又少。和珅也知道细水长流的道理,所以,对于这个百姓救命钱,和珅是分文不拿。其二

  • 《雍正王朝》邬思道一生料事如神,可惜在这件事上却错了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雍正继位后处死邬思道,雍正谋士邬思道完整版,雍正继位当晚回府准备杀邬思道

    邬思道一生料事如神,康熙皇帝心中想的什么他都能够猜到。在雍正大乱的时候,邬思道总能说出自己的见解,然后让雍正帝化险为夷。可是邬思道却在一件事上犯了糊涂,反而害了一个平白无故人的性命,这是怎么回事呢?雍正在江南赈灾筹款的时候遇到了三个人,这三个人分别是高福(坎儿)李卫(狗儿)以及翠儿。这三个人可以说是

  • 康熙最宠爱的女儿,死后戴金冠穿龙袍,尸体没有腐烂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固伦荣宪公主没有躲过和亲的宿命,十九岁时嫁给漠南蒙古巴林部博尔济吉特氏乌尔衮。当年康熙皇帝曾四次亲自去蒙古探望她。康熙有五个女儿都是嫁到了蒙古,但是得此殊荣的仅她一人,从这里可以看出固伦荣宪公主有多受宠。清朝对公主的管制是很严格的,出嫁后的公主基本是没有回宫机会的,没有召见更是不可能回家。当年康熙皇

  • 红楼梦:贾府这二人行事低调却欺上瞒下,甚至避开王熙凤搭上贾琏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红楼梦贾琏揭发王熙凤,贾琏揭穿王熙凤杀人案,小说王熙凤抱住贾琏

    除了王熙凤以及她身边的助手们,贾府中有一项职务也是很考验能力的,就是管家。管家一责,其实就相当于奴才界的“王熙凤”,操着和王熙凤差不多的心,贾府中的管家便是林之孝夫妇。要说能够在这么大一个贾府当上这个职位,那必定是有着一定的能耐,或者是像王熙凤一样的八面玲珑的人物。而这二人能力大概是有的,要不然也不

  • 历史揭秘:嘉庆皇帝的三种死因,每一种都与天雷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嘉庆二年,嘉庆下面一个皇帝是谁,嘉庆死因之谜完整版

    第一种:说嘉庆皇帝到承德之后,多次出去狩猎,有次不慎染上风寒。在宫中养病之时,精神尚佳,时常处理政事。一日,天空突变,电闪雷鸣,嘉庆帝的寝宫不幸遭雷电击中,嘉庆帝”触电“身亡。第二种说法,说嘉庆皇帝到承德之后,稍作休息,马上全副武装上山狩猎。嘉庆皇帝出征多日,虎豹全无,就连平时常见的麋鹿也没有见到一

  • 太监也能娶亲?当然可以,清朝太监安德海娶亲得到的好处你想不到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晚清太监安德海,丁宝桢杀太监安德海,tvb太监安德海最后结局

    很多人感到奇怪,虽然安德海凭着慈禧的宠爱,有娶亲的资格,但是他已经没有了做男人的能力,这样做又有什么意义呢?其实安德海通过娶亲得到的好处,超出了你的想象,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这么做是为了什么吧。安德海娶妻竟为传宗接代安德海娶亲是为了传宗接代!难道真的像野史传闻中说的那样,安德海是一个假太监?

  • 《康熙王朝》康熙为什么让最爱的容妃去刷马桶?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康熙王朝康熙看容妃,容妃真的刷了27年马桶吗,康熙容妃父亲是谁

    在《康熙王朝》里面有两个人女人让人印象深刻,一个是孝庄太后另外一位就是容妃。两个人可以说都是对康熙非常重要的。都是康熙最爱的女人。但是晚年的时候康熙却和容妃有了很大的间隙。甚至康熙让容妃去刷马桶。这在当时是就连太监都不愿意干的活。而康熙却让最爱的女人去这么做实在是让人不解。要知道容妃是品行端庄,宽容

  • “帝出三江口,嘉湖做战场”是什么意思?为何雍正听后大怒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嘉湖三江口最新消息,李卫查考场雍正大怒,帝出三江口嘉湖作战场解释

    雍正一开始是能够容忍年羹尧的,“去手”的时候雍正已经知道当时的军队只知道有年羹尧而不知道有雍正了,再到后来的“卸甲”事件,雍正更是丢尽了面子。直接到了年妃哪里,直喊“卸甲!卸甲!”可想雍正心里是多么生气。可是这些雍正都没有动了杀心。而是因为听到了一句话决定立马杀掉年羹尧。那么这句话是什么呢?便是“帝

  • 中国最后一位武状元,用的刀有180斤,光绪看到后龙颜大悦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史上最后一位武状元,历史上最厉害的武状元,古代最牛逼的武状元

    张三甲出生于开州(河南濮阳),小的时候家里非常贫困,再加上当时天下大乱,清朝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局面,所以只好习武修身,就算不能凭借着武艺获得官职,也可以凭借武艺在乱世之中求生。张三甲同样也是一块练武的好料子,因为他天生神力,从小力气就比别人大。张三甲十四五岁的时候,就已经是彪形大汉了,百八十斤的练武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