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中国第一位女皇帝不是武则天,登基时也没成年,结局更是不明不白

中国第一位女皇帝不是武则天,登基时也没成年,结局更是不明不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470 更新时间:2024/1/19 19:53:29

一个王朝的兴衰,和两个女人有关,这听起来似乎有点扯淡;但是在传统史官的眼里,北魏似乎就遵从着这个逻辑。

之前说过,北魏从拓跋珪开始就确立了子贵母死的制度;而这个制度只被打破过一次,而就是这一次,将北魏送进了坟墓。

元宏的儿子元恪继位以后,一直没有儿子。其实不是生不出儿子,而是和宫人们对生出皇子的极端恐惧——

当时的宫女嫔妃们,每天祷告的内容都比较特殊:“但愿能生出公主来,生不出来就生个王爷出来,万万别生出太子来!”之所以如此,当然是因为害怕太子一确立,老妈也就要被送进鬼门关了。

然而只有一位低级的宫女例外,她听见别人的祷告词时,一脸嫌弃地说:“你们这些人啊,何必为了惜自己一命而让皇家绝后!”转过脸来,她的祷词就非常另类了:

但使所怀是男,次第当长子,子生,身死不辞!

这位特立独行的宫女,就是后来被视作北魏灭亡祸首的胡太后。

胡太后的胆略,刚刚已经有所体现;而从她入宫前开始,就已经体现出了她以及整个家族的深谋远虑。

胡太后出生不久,就被附近一个看相的说“贵不可言”。而她的姑母(一个远近闻名的尼姑)在得知这个消息后,也积极到宫里去宣传自己的侄女有多么优秀,传的元恪心都痒痒,终于征召小胡姑娘进宫,实现了“贵不可言”的第一步。

而事实证明执意诞下皇子是正确的:在顺利生下实际上的皇长子、日后的北魏明帝元诩以后,胡姑娘并没有被处死。因为儿子死的太多,元恪担心是自己遭了天谴,因此仅仅是把元诩交给别人抚养,留了胡姑娘一命。

很快,元恪就驾崩了,五岁的元诩继位为皇帝。而胡太后也迅速母以子贵,成为了皇太妃,不久又进位皇后,开始了垂帘听政。

在现在看来,小皇帝登基以后,母后垂帘听政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然而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这却是极其不正常的事情。自东汉以后到六世纪初,没有一个皇帝的亲妈管过事(冯太后也不是皇帝的生母)。因此,在胡太后动垂帘听政的心思的时候,就非常尴尬——因为毫无成例可以借鉴。

当然,领导动了心思,就不怕手下人找不出理由。很快,就有大臣举出了东汉邓太后辅政的例子,胡太后也就顺坡下驴,顺顺利利地开始干预朝政了。

不久,一些牝鸡司晨的流言就开始从北魏宫廷弥漫到了洛阳城,再扩散到了整个北朝。因为胡太后的命令被称为诏,其自称也成了朕,臣下对她的称呼也改成了陛下。在武则天之前,她算是太后里做得最出格的。

在这个时候,汉化的副产品就体现出来了——如果还是鲜卑贵族扛大旗的时候,绝对不可能允许一个汉人出身的女子如此颐指气使;而当北魏贵族们都习惯了汉人的那一套,逐渐将手里的武器和心中的勇武放下以后,他们也就只得接受由一个汉人女子统御自己的事实了。

按很多人的想法,既然胡太后是搞垮北魏的那个女人,那她肯定就是十恶不赦、丧心病狂。然而,根据史书记载,这位胡太后却绝没有那么不堪,起码比之前的贾南风强。

胡太后虽然出身于平常人家,却读过不少佛经,因此“亲览万机,手笔断决”。而更难得的是,尽管她是汉族女儿,射术却非常精湛,每次出游的时候都要展示自己的弓箭技术,而且几乎是百步穿杨箭无虚发,赢得了不少自认为骑射娴熟的鲜卑贵族的喝彩。

而对于朝政举措,胡太后也不是毫无建树,比如说对于北魏长期以来泛滥的祭祀,她就下令全部废除。按理说,如果按这个逻辑走下去,她虽说不一定赶得上冯太后,做个守成太后至少不是问题。而问题就出在了她没有冯太后的命,却得了冯太后的病。

胡太后守寡的时候也很年轻,也会有旺盛的生理需求。而她比冯太后更厉害,她直接找的是宗室亲王,并且还是霸王硬上弓。结果惹得元氏宗亲大为不满,由禁军统帅元叉带人将太后幽禁起来,直到一年多以后,她才重新发动政变上位。

经过一年多的幽禁生活以后,胡太后彻底变了。本来她还愿意管点事,现在什么也不想管了。天天就是包养男宠、寻欢作乐,还有就是拼命揽权,跟自己的儿子要爆发了冲突。已经快十八岁的小皇帝元诩对母亲的不满越来越多,这位胡太后干脆就下令毒死了自己的亲儿子!

遥想十八年前,为了把这个孩子生下来,胡太后甚至愿意自己去死;十八年后,为了自己的权力,她连亲骨肉都舍得毒死。元恪当年留了她一命,没想到最后要以儿子的命来抵偿。

更荒谬的是,为了稳定朝局,胡太后甚至把元诩的女儿抱出来假称为太子(元诩无子)继位。等到天下接受皇帝驾崩的事实以后,她才大胆宣布元诩已经死了,太子也是女孩,又从宗室里抱出一个小孩子来做皇帝。这个被称为“元姑娘”的女孩,无意间成了中国第一位女皇帝。

而胡太后终究也没有蹦跶多久,很快,她就被从秀容川赶来的军阀推到了洛水之滨,羞辱一番后丢进了黄河,史称河阴之变。随着她的死,北魏作为一个王朝,也从实际上灭亡了。

从384年拓跋珪复兴代国,到530年河阴之变,北魏一共历经近150年。这个王朝对于中国来说是如此重要,以至于它结束了,我却意犹未尽。因此,我将以另一个平凡的人的故事,来结束我们对北魏这段历史的讲述。

那么,这个平凡人又是谁呢?咱们下回再说。

更多文章

  • 冤冤相报何时了?隋朝欲把这个姓氏斩草除根,反被它一口反噬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隋朝十大姓氏故事,隋朝皇帝姓氏来历,隋朝皇族有没有被杀

    我不是一个宿命论者,对五行始终之类的玄学也没有兴趣。但是,在读到北周到隋朝的这一段历史的时候,我不得不感叹——真是冤冤相报啊!之前交代过,隋文帝取代北周后不久,就几乎屠尽了整个北周宗室,翻开《周书-文闵明武宣诸子列传》(记录宗室的列传),会看见每一位传主的记录上都会写上一句:“某年某月,为隋文帝所害

  • 武则天为争夺皇后,不惜亲手杀死自己女儿,这件事到底是不是真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武则天为何要砍了皇后的手足,武则天秘史皇后和淑妃被挨打,刘晓庆武则天皇后册封大典视频

    其实对于武则天是如何崛起,又是如何被李世民嫌弃,一个女人是靠着自己的长相成为了男人喜欢的人,这样的人必定会随着年纪的增大而被新人取代,这个取代的过程其实也不是很长,十多年的时间就足够了,这个世界上不缺少好看的女人,永远都有更加年轻漂亮的。当年武则天的李世民的后宫之中的确是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李世民曾

  • 李世明的玄甲军有多强?堪称唐朝最强军,一千人能击败十万大军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唐朝玄甲军标准,玄甲军甲胄资料,玄甲军全集

    在我国历史上,最繁盛的时期莫过于汉唐。强大的汉唐,对后人的影响也是巨大的。特别是唐太宗李世民创造的贞观之治,更是让后人望尘莫及。不过今天我们要说的是堪称唐朝的最强军队,那就是李世民麾下的玄甲军,他到底有多强呢?我们一同来了解一下。隋炀帝残暴的统治,激起了许多人的反抗,李世民随同自己的父亲李渊在长安建

  • 玄武门之变前李世民犹豫算卦,一武将怒摔龟壳,李世民:干就干!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李世民玄武门兵变前算卦,李世民玄武门之变视频完整版,李靖和李绩玄武门为何不帮李世民

    这一点被大哥李建成深深地忌惮。加上和太子李建成抱团的齐王李元吉常常声色犬马,犯些错误,这让李渊很不爽,也渐渐起了另立李世民为太子的念头。终于,双方得较量都到了最后关键时刻。武德九年六月,注定是个记入史册的月份。是月,秦王宫内尉迟恭等众人都在焦急的等待秦王李世民做出了最后的决断。这是一场不是你走就是我

  • 为何李世民玄武门事件不针太子李建成,而是将李渊包围住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玄武门事变李世民李建成,玄武门之变李世民为什么放过李渊,玄武门真的是李建成杀李世民吗

    李世民在政变前从未对帝位有任何想法,至少在表面上是这样的。遥想早年李渊起兵反隋,李建成与李世民兄弟二人配合十分默契,在军事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随着时间的发展,太子李建成发现自己无论是威望还是战功都不及秦王,兄弟二人起了间隙。在我看来,李世民发动政变,既不是针对一直忌惮自己的太子,也不是针对拥护太子的

  • 唐朝黑人移民很受欢迎,贵族们都抢着要,他们不担心黑化问题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唐朝移民的政策,全世界不允许黑人移民的国家,唐朝黑人子孙现状

    唐代昆仑奴的由来唐朝在整个中国古代历史之中是一个辉煌鼎盛时期,就封建社会的定性而言,唐朝时期的军事政治,甚至国土面积实际控制范围都达到了一个巅峰,是当时世界上数一数二名副其实的世界强国。唐朝强大的国际实力和威慑也导致了周边国家纷纷选择臣服唐朝,每年或者间隔数年朝贡,唐朝学习唐朝先进的文化成果,由此而

  • 在唐朝学生殴打老师,会受到怎样的惩罚?皇帝下令直接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唐朝老师的个人资料,唐朝第一美女25岁被处死,古代学生打老师的下场

    唐朝有一位书生名叫阳峤,自幼便饱读诗书,在当地很有威望。在公元704年,他的好友桓彦范推荐他担任御史,他在听说之后非常委婉地拒绝了朋友,因为他是一个心软的人,不愿意做御史这种得罪人的官职。在几年后受到唐睿宗的重用担任国子祭酒,这个职位便是国子监的校长。国子监是当时国家的最高学府,在唐高宗建立国子学的

  • 李世民文韬武略兼备,为何李渊没有立他为太子?原因令人唏嘘!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首先,李世民热衷于开疆拓土,但当时唐朝已经没有外敌入侵了,所以李渊更希望未来的皇帝能守住现有的家业,而不是将版图继续向外拓展。并不是李渊没有进取心,而是向往拓展就意味着需要承担巨大的风险。相比于李世民,李建成的性格更加沉稳,李渊觉得他要是成为皇帝,一定能守好李家的江山。其次,李渊的思想还是比较保守的

  • 为什么连年发兵征战,不惜消耗大量资源,隋唐两朝也要灭掉高句丽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为什么隋唐要灭掉高句丽,高 句丽,隋唐徐茂公发兵白帝关

    高句丽和另一个朝鲜半岛政权百济一样,都是扶余人建立的政权,但是在三国时期,高句丽和扶余已然分裂为两个国家。隋唐时期的高句丽不仅仅只是简单的一个东北少数民族,南北朝时期,国内动乱,高句丽就曾率军占领了朝鲜半岛,也就是当时的乐浪郡。在隋朝开始对高句丽发动战争之时,高句丽随着立国之后三百多年的调养和扩张,

  • 靖难之役北宋战败,金人发明的牵羊礼,败将男女都得行礼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靖康之耻金人大肆入侵宋朝的资料,宋朝皇子被金人牵羊,靖康之耻的北宋军民

    学过历史的人大都知道北宋时期,被少数民族抓获的那两个皇帝,并且还带走了好多金银珠宝,另外好看的妃子和伺候的丫头都没能幸免,不过这还不够,在抓捕返回去以后,这些被抓去的人也是受尽了磨难和屈辱,比如有名的少数民族的“牵羊礼”,这样的礼非常让人难受,并且也是极大的伤害了自尊。对于男子的话,这样的做法倒还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