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苏轼有多爱王朝云?他们是怎么结缘的?

苏轼有多爱王朝云?他们是怎么结缘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1668 更新时间:2024/1/20 14:06:04

苏轼有多爱王朝云?为了怀念王朝云,苏东坡在惠州西湖上刻意经营,建塔、筑堤、植梅,试图用这些熟悉的景物唤回那已远逝的时日,下面小编就来为大家详细讲解一下他们的情谊。

岭南惠州有一方清丽秀美的湖泊,风景极似杭州西湖,当地人也把它叫做西湖。一座小山依傍湖边,也叫孤山。孤山南麓栖禅寺大圣塔下可见一片苍翠的松树林,林中寂立着一座小亭——六如亭。亭柱上镌有一副楹联,出自北宋著名文人苏东坡之手,联是这样的: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这不是副普通的亭联,它包含了苏东坡对一生坎坷际遇的感叹,而这种感叹最终又是维系在一位红颜知己的身上,她就是长眠在六如亭下令苏东坡“暮雨倍思”的爱妾王朝云。

要了解王朝云的为人、长相,可先回味苏东坡一首脍灸人口的诗——“饮湖上初睛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浓装淡抹总相宜。这首诗明为描写西湖旖旎风光,而实际上寄寓了苏东坡初遇王朝云时为之心动的感受。王朝云,字子霞,钱塘人,因家境清寒,自幼沦落在歌舞班中,她天生丽质,聪颖灵慧,能歌善舞,虽混迹烟尘之中,却独具一种清新洁雅的气质。

宋神宗熙宁四年,苏东坡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被贬为杭州通判,一日,他与几位文友同游西湖,宴饮时招来王朝云所在的歌舞班助兴,悠扬的丝竹声中,数名舞女浓妆艳抹,长袖徐舒,轻盈曼舞,而舞在中央的王朝云又以其艳丽的姿色和高超的舞技,特别引人注目。舞罢,众舞女入座侍酒,王朝云恰转到苏东坡身边,这时的王朝云已换了另一种装束:洗净浓装,黛眉轻扫,朱唇微点,一身素净衣裙,清丽淡雅,楚楚可人,别有一番韵致,仿佛一股空谷幽兰的清香,沁入苏东坡因世事变迁而黯淡的心。此时,本是丽阳普照,波光潋滟的西湖,由于天气突变,阴云敝日,山水迷濛,成了另一种景色。湖山佳人,相映成趣,苏东坡灵感顿至,挥毫写下了传颂千古的描写西湖佳句。此后苏东坡对王朝云备极宠爱,娶她为妾。

苏东坡在杭州四年,之后又官迁密州、徐州、湖州,颠沛不已,甚至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副使,这期间,王朝云始终紧紧相随,无怨无悔。在黄州时,他们的生活十分清苦。苏东坡诗中记述:“今年刈草盖雪堂,日炙风吹面如墨。”王朝云甘愿与苏东坡共度患难,布衣荆钗,悉心为苏东坡调理生活起居,她用黄州廉价的肥猪肉,微火慢嫩,烘出香糯滑软,肥而不腻的肉块,作为苏东坡常食的佐餐妙品,这就是后来闻名遐迩的“东坡肉。”元丰六年,王朝云为苏东坡生下了一子,取名遂礼,想起昔日的名躁京华,而今却“自渐不为人识。”

都是因为聪明反被聪明误,因而感慨系之,而自嘲一诗: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唯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宋神宗驾崩后,宋哲宗继位,任用司马光为宰相,全部废除了王安石的新法;因而反对新法的苏东坡又被召回京城升任龙图阁学士,兼任小皇帝的侍读,这时的苏东坡,十分受宣仁皇太后和年仅十二岁的小皇帝的赏识,政治上春风得意。

说来令人费解,在东坡政途黯淡失意时,与之患难共携、相濡以沫的王朝云,此时却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官场应酬与居家主事,自然处处以王闰这位续弦夫人为主;夜深人静时,苏东坡又不时怀念起死去的结发妻子王弗,曾有小词云: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冷。纵使相逢应不识,坐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干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然而,只不过风光两年而已,苏东坡再度被排挤出京而出任杭州知府。

旧地重临,杭州百姓沿路焚香鸣炮欢迎他们所爱戴的父母官。为了不孚众望,在王朝云的枕畔细语中,苏东坡此次前来,立意要为杭州的百姓做下几桩有益之事。当时,恰逢江浙大旱之年,杭州一带饥荒与瘟疫并作,于是,苏东坡上书朝廷请求减免贡米;同时广开粮仓、设点施粥,大济灾民;还调遣了大批民间良医,免费为灾民诊治疫病;并淘挖深井、引水灌溉,帮助人民度过了大灾之年。

此后十年之中,苏东坡又先后出任颖州和扬州知府,续娶的王夫人已逝。宋哲宗业已亲政,用章惇为宰相,又有一批不同政见的大臣遭贬,苏东坡也在其中,被贬往南蛮之地的惠州(今广东省惠阳县),这时他巳经年近花甲了。眼看运势转下,难得再有起复之望,身边众多的侍儿姬妾都陆续散去,只有王朝云始终如一,追随着苏东坡长途跋涉,翻山越岭到了惠州。

王朝云在惠州又为苏东坡生下一子,取名干儿,因产后失调,身体十分虚弱,终日与药为伍,总难恢复,于是就皈依佛门,拜比丘尼义冲为师,天天诵经求佛,也不见效。不久便带着不舍与无奈溘然长逝,年仅三十四岁。

对朝云的怀念日日结聚在苏东坡悲寂的心头,夜里就化为幽梦,他夜夜见朝云来侍,而且为年幼的干儿授乳,总看到她衣衫尽湿,询其原故,答道:“夜夜渡湖回家所致。”苏东坡醒后大为不忍,于是兴筑湖堤横跨湖上,以便朝云前来人梦,此堤也被后人称为“苏公堤。”

堤成之日,当夜就梦见朝云来谢,音容笑貌一如生前。这时的苏东坡已是心身极惫,生活中只剩下对往昔的回忆和怀念了,其中尤以对朝云的怀念为最多,佳人已杳,真是“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朝云已去,她的影子却刻在了苏东坡的心中,也留在了惠州西湖的山水花木之中,遥想才子佳人的悲欢情愁,怎不令人为之啼嘘不已。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苏麻喇姑为何能得到整个大清皇室的敬重?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苏麻喇姑为何能得到整个大清皇室的敬重?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苏茉儿自幼就聪明伶俐、活泼灵动,长大之后,逐渐在当地也小有名气。10岁时,被科尔沁贝勒府看中,带回家做了二小姐布木布泰的近身侍女,这个还是二小姐的小姑娘就是日后对清朝初期有着举足轻重作用的孝庄。随着她们的渐渐长大,也到了成婚的年

  • 从宫女到皇贵妃,此女最后葬入了皇陵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从宫女到皇贵妃,此女最后葬入了皇陵,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说出她的名字可能很多人都知道,因为在影视剧《延禧攻略》中她可是主角之一,她便是乾隆的三位皇后之一,孝仪皇后魏佳氏,那这位女子究竟有着怎样的传奇人生呢?出身低微,却深得乾隆皇帝宠爱倍加是出生在当时满清正黄旗一个包衣的家族之中,什么是

  • 神秘消失的古国:徐国存续了1500余年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徐国,周朝,历史解密

    徐,是一个姓,也曾是一个国。在遥远的上古时代,据说有位品行高洁的先贤带领百姓开创了徐国。这个古国存续了1500余年。在它毁灭后,一群后裔以国为姓,永世纪念昔日家国的辉煌。徐,是人们比较熟悉的一个姓氏。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徐”这个姓氏起源于一个古老的国家——徐国。说起徐国,首先要说到大禹。大禹奉舜帝

  • 古代女子地位那么低 唐朝时期的女性地位为何有所提升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对唐代和女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女性地位很低,为什么唐代时期发生了改变?汉族是父系社会,所以古代女性的地位比较低。但是唐代时期女性地位得到了提升,这是为什么?其实还是得益于唐代的努力。首先,唐代朝廷推行了女性的教育。根据《唐史》记载,唐代对女性的教育非常重视,在民间

  • 明朝为何没出现皇权旁落的现象?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明朝为何没出现皇权旁落的现象?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一、明朝没有出现皇权旁落现象的政治原因洪武十三年,朱元璋以谋反罪杀害了当时的中书左丞相胡惟庸,废除了丞相制度和中书省,自此“六部”直接由皇帝管理。除此之外朱元璋还在《皇明祖训》中规定,他之后的皇帝不许设立丞相,如果有大臣

  • 李沆:最有原则的宋朝宰相,揭秘其生平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李沆:最有原则的宋朝宰相,揭秘其生平,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李沆最大的特点,就是善于做皇帝的工作,常常规劝皇帝做有利于稳定、有利于团结的决断,阻止那些不利于稳定、不利于团结的决断,甚至不怕雷霆震怒。一天,宋真宗让侍从拿着册立刘氏为贵妃的手谕送给李沆,让他办理一下。李沆一看不符合制度,便当着

  • 韦贵妃最后为何遭受唐太宗无情冷落?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韦贵妃最后为何遭受唐太宗无情冷落?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守寡戴罪的政治婚姻,辅佐长孙皇后统御六宫!唐代宰相王庆方《魏郑公谏录》:即日宫内,甚多配役之口,使其诞乳诸王,是非所宜”禀性矜庄使后宫祥和,避免卷入皇权储君争夺!皇后之位悬空而韦贵妃未受宠幸,想晋升皇后须二品妃位且诞

  • 古代妃子为什么大多数无法生育 她们为什么没有孩子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古代,妃子,历史解密

    还不了解:古代妃子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古代皇室妃嫔为什么大多无法生育?真相是什么样的?我们都了解古代是嫡长子继承制,那么为了让自己的孩子上位,为了能让自己的孩子成为长子,这是一些小小的谋略就此展开。别的妃嫔生不了孩子,那么自己的孩子出生之后自然就成为了长子,自然就有了

  • 为何西汉会出现那么多的明君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自刘邦建立西汉,到王莽篡位建新朝,在西汉的二百一十年间,这个王朝共出现了十二位帝王。其中,光是贤明赞誉千古未绝的帝王,就有汉高祖刘邦、汉惠帝刘盈、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汉武帝刘彻和汉宣帝刘询。人们常说,时势造英雄。刘家能出如此多明君,首先便与其时代密切相关。我们不难发现,西汉的明君,主要生活在西汉

  • 渤海国五京是哪五京?东北地区的地方民族政权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渤海国,历史解密

    渤海国五京是龙泉府、显德府、龙原府、南海府、鸭渌府的合称。762年,唐廷诏令渤海为国。首都初驻旧国(今吉林敦化),742年迁至中京显德府(今吉林和龙),755年迁至上京龙泉府(今黑龙江宁安),785年再迁东京龙原府(今吉林珲春),794年复迁上京龙泉府。渤海国简介渤海国(公元698年~926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