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初三杰,年少时喜欢韩信,为何年老时会更欣赏张良

汉初三杰,年少时喜欢韩信,为何年老时会更欣赏张良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4356 更新时间:2024/1/16 19:52:26

汉初最出名的人物当属“三杰”,这三人分别是张良韩信萧何,因为其三人性格、背景完全不同,但是却在时代的“推波助澜”下走到了一起,他们是何等的有缘,有情,有智慧。

小的时候最喜欢韩信,因为韩信雄韬武略,一朝拜将,终身为将,能够攻破魏国,消灭赵国,取代齐国,可谓是天下无不震动,最终的四面楚歌更是让韩信迎来了一生中最为辉煌的时刻。

年轻时,喜欢韩信,喜欢他驰骋战场的潇洒,喜欢他策马扬鞭,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百战百胜,胸有成竹。

他当的齐王可谓是一个字——“稳”。

但是历史往往不会按照每个人的意愿前行,我们看到了韩信的辉煌一刻,也看到了他不切实际的幻想,最后是他生命的陨落。

韩信的性格虽然豪放,但是却不谙于人情世故。被用计从齐王被贬到淮阴侯,最后被吕后诛于长乐宫,夷三族。

而立之年后,却非常欣赏张良,张良出身比韩信好很多,他是韩国的贵族家庭,三世为相,可从小便遭遇了亡国之痛,他招兵买马,召集各路英雄豪杰,于博浪沙刺杀秦始皇

看到这里,很多人都觉得张良自不量力,惘然一个匹夫形象。

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此后的张良开始转变。

他变得更加低调了,沉稳和运筹帷幄,于是在鸿门宴重有了他从中帮助刘邦的谋划;在楚汉决战时,韩信想要称王,张良一边劝诫刘邦,一边给韩信了一个真正的王;在刘邦要换掉刘盈这个嫡子时,张良又为吕后出谋划策保住太子之位;在吕后开始清洗“谋反”功臣时,张良毅然决然地置身而退,张良的这种运筹帷幄精神,实在是很多人学不来的。

每次看似解决不了的大困难在张良看来都会有方法解决,张良自身的临危不惧能力,冷静的分析利弊能力,他的力挽狂澜能力,值得所有人学习。

就连苏轼也曾在《留侯论》里面评价他:“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因此,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人开始喜欢张良,张良从小遭受亡国之痛,长大后又经历了亡君之伤,但是他从来没有输给现实,他每次都能化险为夷继续前行,他能调整好心态,重新程,这一点是所有人都应该学习的。

张良身上的智慧是很多人都不能有的,他看过巅峰,知道“盈不可久”,所以在投靠刘邦后始终居于幕后,不出风头,居功而不自傲,低调做事。

不光是笔者欣赏张良,司马光曾在《资治通鉴》中是这样评价张良的:

“家世相韩,及韩灭,不爱万金之资,为韩报仇强秦,天下震动。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侯,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

张良是历史上有名的军事家,但是他不掌握兵权,因为他知道自己的君主如果得知掌握兵权,那一定会对自己产生怀疑。

张良给人的印象一向谦逊,晚年,张良愿意放弃一切荣华富贵隐居于山水之间,从这里可以看出张良的豁达态度。

前面有刘邦的重用,后面有吕后的依赖,左右还有各位大臣的敬仰,如果张良在位,那一定会对帝位造成威胁,所以,张良选择隐退。

司马迁《留侯世家》说:“所与上从容言天下事甚众,非天下所以存亡,故不著。”

《汉书·艺文志》说:“汉兴,张良、韩信序次兵法,凡百八十二家。删取要用,定著三十五家。”

从这些古人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张良到底有多贤能了。

张良虽然是一介文人,不曾上战场迎战,却能以军事家流传至今,他一生反秦扶汉,功不可没;他筹划大事,事事都能成。

历来史家,没有不羡慕他那深邃的才智的,面对众人的称赞,如果张良在世,想必也是一副谦虚有序的模样吧。

北宋王安石曾在诗中写道:“汉业存亡俯仰中,留侯于此每从容。固陵始义韩彭地,复道方图雍齿封。”

张良的一生为大汉天下的建立做出巨大贡献,他一生志向明确,胸怀广阔,其萧何、韩信等二人都不能比。

每每读到韩信,总是对韩信的前半生的波澜心驰神往,然而韩信的后半生选择和遭遇却令人发指。

但是随着年纪的增长,每每读到张良,心里却一直是神往。

更多文章

  • 汉代文化:跟刘邦学做事,跟项羽学做人,跟张良学做选择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项羽张良,汉高祖刘邦的用人哲学,楚汉传奇项羽刘邦张良

    史海天地,豪杰无数,但是像刘邦那样会做事的,绝对无人能及,撇开刘邦汉高祖的身份和胜利者的姿态来就事论事,刘邦的会做事一定是排在前面的。刘邦的强大,让他处于任何姿态、处境下都能做事,而且都把事情做对,做好……刘邦一生波澜不断,然而一生都处于不败之地,后人只能羡慕的份。刘邦从一个小小的泗水亭亭乡到后来的

  • 诸葛亮偷偷给他留下1位大将,原预防蜀汉亡国,反而刘禅弃之不用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诸葛亮临死前给刘禅留了一位大将,诸葛亮为何死心塌地的被刘备统治,诸葛亮去世刘禅为何杀了三位重臣

    公元263年,蜀汉运行了近半个世纪后迎来了自己的多事之秋,由于姜维的穷兵黩武,朝臣纷纷上奏弹劾他,让他不敢回朝,率军驻守在沓中,而朝廷内部也是风雨飘摇,诸葛瞻统领的宰相班子无力对付黄皓的专权,蜀国吏治日趋腐败,军力又集中在沓中,内部空虚。他的名字叫霍弋,按霍峻的说法,他是霍峻将军的儿子。当时,霍峻跟

  • 三国:东吴十大猛将排名:黄盖第六,周泰第三,第一实至名归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三国东吴武将黄盖,孙权太史慈周泰最强搭配,周泰 猛将

    1、太史慈字子义,东莱黄县(今山东龙口东黄城集)人。太史慈是三国时期东吴实至名归的第一大将,太史慈除了武功高强之外,箭术也十分的出神入化,在三国中绝对是前五的存在。原为刘繇[yáo]部下,后被孙策收降,自此太史慈为孙氏大将,助其扫荡江东。2、甘宁字兴霸,巴郡临江(今重庆忠县)人,三国时期孙吴名将,官

  • 假如汉献帝落入刘备手里,相比于在曹操手中,下场可能会更惨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汉献帝在刘备手里的下场,假如刘备和曹操互换地盘,曹丕为什么不把汉献帝送给刘备

    其实仔细分析一下,刘协在刘备手中的下场定会比曹操手中惨。刘协历史上的结局汉献帝一生跌宕,从即位后就一直像傀儡一般先后被董卓、李傕郭汜、曹操等人掌握在手中。与大家知道的不同,当时曹操迎接献帝打的旗号是“奉天子以令不臣”,是“奉”而不是“挟”,虽然曹操有挟持天子的嫌疑,但名义上还是尊奉天子的,现实中曹操

  • 刘备攻取西川十大功臣:一位引路人,三大顶级谋士,六位虎将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刘备攻西川的重要谋士,刘备取西川完整版视频,西川刘备

    刘备攻取西川历时近四年,其中有不少人在此战中立有大功,今天就来说一说刘备攻取西川十大功臣:一位引路人,三大顶级谋士,六位虎将。一位引路人:张松张松是刘璋的别驾,职位不低有才干,不过却有一颗不安分的心,他认为自己怀才不遇,于是在赤壁之战后奉命出使曹操之际想暗中投靠曹操,因为其貌不扬被曹操轻视,不忿之下

  • 东汉末年霍乱朝纲的董卓,虽然残暴不仁,但其却是个好主子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董卓秽乱内庭是什么意思,董卓开荒,董卓和皇后吻戏

    董卓之所以能霍乱朝纲,把持朝政,靠的是什么?当然是其手下的军队,从其手下有这么多肯为其卖命的下属来看,董卓作为一个主子,对其下属绝对不会太差。首先先讲其最早的一批手下,众所周知,李傕,郭汜,张济和樊稠是董卓的四员虎将,董卓对这四人是十分器重,董卓死后,这四人虽然向朝廷请罪,但并未说过董卓任何一句坏话

  • 曹操两次招贤,就基本凑齐了自己集团的骨干,而且全都是顶尖人才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曹操有哪些重要的谋士和人才,曹操对人才的重视句子,曹操招贤完整视频

    大家都知道,曹操一开始只有自己一人,后来刺董失败后,曹操逃回陈留,才开始招兵买马,组建自己的势力,而曹操也很幸运,前期只用了两次招贤,就基本凑齐了自己集团的骨干,而且全都是顶尖人才。第一次招贤,曹操刺董逃回陈留后,发出天子诏令,号召天下诸侯一块讨董,在卫弘的资助下,曹操终于组建了自己的第一支部队。此

  • 曹操巅峰时期实力有多强?雄兵数十万,至少坐拥天下九个半州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曹操巅峰时有多少兵马,曹操十万雄兵完整视频,曹操的雄兵多少钱

    或许有人会认为曹操实力最强之时是208年南下荆州之前,那个时候的曹操刚刚统一北方没多久,正是踌躇满志的时候,其实不是,曹操实力最巅峰之时当属曹操平定汉中张鲁的215年,为什么这么说?208年赤壁之战前,天下还有荆州刘表、江东孙权、益州刘璋、汉中张鲁、交州士燮、凉州马腾和韩遂等割据势力(刘备严格来说还

  • 在华容道,影响历史走势的一个选择,如果当初关羽杀了曹操会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曹操,大家可能都知道乱世之奸雄,挟天子以令诸侯,灭袁绍,诛杀袁术,智斗马超,降伏匈奴,统一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扩大屯田,兴修水利,建立农桑,轻徭薄赋,从而使中原社会逐渐稳定,国富民强,手下精兵良将无数,大将军许褚,典韦,曹仁等等。说起关羽相比大家早已耳熟能详,就是放到现

  • 大部分人不知道,司马懿才是隐藏最深的猛将,魏延都败在他手下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司马懿魏延最新消息,三国战纪魏延大战司马懿,军师联盟司马懿魏延扮演者

    读过《三国演义》的朋友们肯定都知道,司马懿号“冢虎”,是曹魏后期的核心,也是三国后期唯一能与诸葛亮并驾齐驱的顶级谋士。在大家的印象中,谋士就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智力超群,武力值却十分低下。但是,凡事都有例外,有的谋士武力值还是可以的,比如说徐庶,年轻时好剑,曾为友报仇杀过人,其实,演义中的司马懿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