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会做官的人,洞察力多厉害?看张之洞斩杀假光绪的故事,城府变深

会做官的人,洞察力多厉害?看张之洞斩杀假光绪的故事,城府变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520 更新时间:2024/1/4 18:16:20

1899年,就是戊戌政变的次年,这时的光绪帝被慈禧囚禁在瀛台。然而,这一年湖北武昌金水闸的一间公馆,突然来了主仆二人。主人二十来岁,仆人四五十岁,没有胡须,说话带着女人腔。主仆二人穿着华丽,出手阔绰,而且仆人给主子端茶奉食都跪着呈上,称主人为“圣上”,自称“奴才”。

住在金水闸的大都是闲居候缺的官员,他们都知道官场的礼仪,怀疑小主子就是当今皇上光绪帝。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很快整个武汉三镇都说光绪从瀛台逃出来,投靠湖广总督张之洞了。

就连汉口的报纸,都以“说唐故事”为隐喻,用武则天暗指慈禧,唐睿宗李旦暗指光绪,报道此事,上海的不少媒体也纷纷转载。一时间,张之洞保驾光绪帝的消息传遍大江南北。

有人为了验证主仆二人的身份,特意登门拜访。结果,他们看到主人的被褥上绣有五爪金龙,吃饭的碗上也有龙纹,仆人还拿出一方刻有“御用之宝”的印章示人。有心计的人,为了证实仆人是否为宫中太监,硬拉着去澡堂洗澡,众人到澡堂一看,仆人果然是太监。

就这样,大家都相信主人是光绪,纷纷行三跪九叩的大礼,有些人为了巴结这位光绪帝,还奉上金银珠宝。江夏知县陈树屏很怀疑,为了一探究竟,也登门拜访。但这位光绪帝态度傲慢,表示见了张之洞自然会说明缘由。

陈树屏报告总督张之洞,张之洞也怀疑,就让手下拿着光绪的照片,去偷偷比照,但手下都说像。张之洞又密电北京,向同僚询问光绪的情况。同僚告诉张之洞,瀛台守卫森严,外人无法进入,也不能确定武昌的皇帝是不是光绪。连逃亡日本的梁超,都写信问张之洞到底怎么回事。

张之洞和陈树屏还是不相信,一再向北京发电报。几日后,张之洞的同僚张子青终于确认光绪还被囚禁在瀛台。张之洞火速命人把这主仆二人抓捕到案,质问道:“你不是说要见我吗,现在见到了,老实交代吧。”假光绪倒也镇定,说:“这里不方便,到后堂再告诉你。”

张之洞怒道:“再不说砍了你的头。”假光绪仍然镇定自若,死活不说。张之洞懒得理他,就把案子交给陈树屏。陈树屏是个有智慧的人,他从太监身上下手。太监胆子小,陈树屏很快就弄清了真相。

假冒光绪的人叫崇福,自幼在宫中演戏,长相和光绪神似,对宫中情况很了解。太监是宫中的仓管,与崇福相识已久,因监守自盗被发现,畏罪潜逃。两人暗想光绪被囚禁在瀛台,外人无法得知他的消息,就让崇福假冒光绪,到各省行骗。他们所用的被子、玉碗、印章都是太监从宫里偷出来的。

真相大白后,崇福和太监被斩首。辛亥革命元老刘成禺的“房师”正是陈树屏,因这层关系,刘成禺就把这事详细记载到了《世载堂杂忆》里。刘成禺还曾问过陈树屏,为何对崇福一直怀疑,陈树屏说:“对方的神情举止,都带有演戏的痕迹,故而只能是一个戏台上的皇帝。”

由此可见,陈树屏的确有大智慧,怪不得张之洞那么欣赏他。其实,陈树屏还一件更机智的典故。当时,张之洞任湖广总督,和湖北抚军谭继洵的关系不好。有一天,张之洞和谭继洵等多位官员在黄鹤楼举行公宴。

宴席上,谈起长江宽度的问题,谭继询信誓旦旦地说有五里三分宽,还说在某本书中看到过。张之洞却说是七里三分宽,他也在书上看到过。两人争执不下,一时闹得彼此都下不来台。

最后,张之洞和谭继洵把江夏知县陈树屏叫来,说:“你管理江夏县事,汉水在你的管辖境内,你说这江面到底是七里三分宽还是五里三分宽?”

陈树屏知道他俩不和,但两个人的官都比自己大,一个也惹不起。陈树屏圆滑机智,他稍一沉吟,笑着说:“江面水涨时七里三分宽,水落时便是五里三分宽,两位大人都对!”

张之洞和谭继询听了这个机智有趣的圆场,都情不自禁地拍手大笑,还赏了陈树屏20锭银子。就这么着,一场僵局就此化解。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他是清朝唯一吸食成瘾的皇帝,为戒烟下令将送烟具的太监乱棍打死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在这一股吸食鸦片的狂潮中,连皇帝——道光帝也成了烟客,并且,他是当时最早的一批烟客之一。道光是清朝皇帝中唯一吸过鸦片的皇帝,且吸食成瘾。然而,他道光帝却是一个“明君”,当他觉察到鸦片对人身心的摧残和毒害时,立即开始了醒悟,对人说:“此物如果不禁绝,一旦流行到内地,不但可以亡家,而且可以亡国。”于是,

  • 民国一代才子,为诗意跳江自尽,负了爱他一辈子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民国最痴情的三大才子,情史很乱的民国才子,民国4大才子

    天才总是孤独的,朱湘也不例外。朱湘祖籍安徽太湖,生于湖南沅陵,3岁时母亲因病辞世,11岁时父亲又离开了他。父母双亡之后,朱湘由哥哥抚养长大。由于父母早逝,朱湘自小养成了孤傲、偏执与敏感的性格。按照当时的习俗,父母在他还未出生时就给他定下了娃娃亲,未婚妻是大家闺秀刘霓君。刘霓君出生于官宦之家,典型的大

  • 除了中国以外,外国人都认为此人是大清最牛的人,却背负永世骂名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大清最厉害的人物,大清最强的官员,大清文臣

    对于李鸿章,用时运不济四个字来形容应该非常贴切。他出生那年,法国大革命刚刚结束,欧洲的动荡基本结束,各国开始养精蓄锐把下一个目标对准了神秘富饶的东方古国。而工业革命就像催化剂,蒸汽机驱动着钢铁巨轮,彻底点燃了列强的侵略野心。就这样,文明的西方人来到这片美丽辽阔的土地上,对他们眼中的野蛮人做出了野蛮的

  • 清朝宫廷里后妃、格格脖子上,为何都围着的白色围巾?有什么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清朝妃子脖子上的围巾,保护脖子的围巾,清朝后宫嫔妃脖子上戴一条白布

    清朝是个少数民族王朝,其衣着服饰与历朝历代均有不同,有着典型的少数民族特色。出于游猎的需要,为了保持脑袋转动的灵活性,清朝的衣服基本保持了无衣领的特色,或者说衣、领分离。因此,在部分影视剧中,清朝服饰上出现的立领是完全不正确的。无衣领设计本是出于游猎生活所需,因此随着清军入关建立清朝,不再需要以游猎

  • 嘉庆正当防卫案:店主怒杀地痞,巡抚公正执法,案件成为传世范本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嘉庆遇刺事件,明嘉庆,嘉庆后悔错杀了和珅片段

    当地官府从不管他,因为据说他与府上某位大人是表亲,他做的事情又都是一些偷鸡摸狗的案件,所以没有人告发他。为此,他一度横行乡里,时人称其为“大虫”。一日,熊大才与人聚赌。几场豪赌下来,身上穿的衣服都输光了。熊大才欠了几百贯钱,众人皆说他打空手牌,熊大才脸上挂不住,说了声回家取钱就离开了。熊大才早就已经

  • 清朝将此地割让英国,如今当地人说汉语,用汉字,看的是新闻联播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清朝割让给法国土地,中国被割让的七个地方,1842年英国永久割让什么岛屿

    果敢位于我国的南部边境,那里的人民说的话是中国话,穿的传统服饰和中国人的一样,用的也都是中国生产的物件。总之,从种种迹象看,果敢人其实就是汉人,只是因为政治原因和历史问题区别开了而已。说起来,果敢的历史还是非常悠久的。想当年明朝被八旗的铁骑打败,后来朱家的子孙在中国的南方先后称帝,他们建立的政权被称

  • 大清皇后中,唯独她拥有汉人的血统,生前不敢封后,死后才成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大清唯一一位汉人皇后,大清最尊贵的皇后,清朝唯一一个被废的皇后

    彼时被选入宫的女子大部分都是满人贵族女子,其中有少部分汉人女子因为自己显赫的家世或是其他原因能够入宫,但是碍于汉人的身份,所以她们一般都不会太得宠。有的汉人女子因为家中有长辈在朝为官,或许能晋升到比较高的位分,但是无论是皇上还是后宫中其他妃子都会存在打压汉人的心思,因此有汉人血统的后妃是基本上不可能

  • 这位大清最有作为的皇帝,死后却难以安息,坟墓被“雷劈”了三次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就是在这种思想的引导之下,古人甚至把“死”看得比“生”还要重要。在历史上,很多皇帝都是一登上大位就开始为自己修建长眠的地方,就算是英明如秦始皇,也是这样的。古代皇帝生时就享受各种富贵,到死了更是希望延续这种享乐,因此陪葬的东西往往都是非常不一般的宝贝物件。不光如此,他们还会在自己的墓中设置各种机关,

  • 康熙的宠妃,因一句玩笑而被打入冷宫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康熙的四大宠妃,康熙宠妃下场如何,康熙宠妃上位记全文免费阅读

    玩笑不能随便开康熙作为历史上少有的高寿皇帝,其在位六十一年,活到了六十九岁的高寿。根据传闻,这件事便发生在康熙晚年,此时的康熙皇帝牙齿已经基本掉光,但仍然极度喜欢游玩,尤其喜好钓鱼。有一日,康熙和嫔妃们一起钓鱼取乐,而且还钓上来一只甲鱼,结果就在康熙想要将甲鱼钓上来之际,那甲鱼却脱钩了。这时,陪在康

  • 纣王写诗亵渎女娲 为何女娲不直接杀了纣王?她试过但没能杀死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是女娲要杀纣王还是三皇要杀纣王,女娲杀纣王却杀不死,女娲和纣王的历史

    这里很多人就要问了,女娲是圣人级别的大神,整个妖族都掌握在她手里,她自身实力肯定是不俗的,那为什么面对纣王亵渎自己,她不亲自下去惩罚纣王,而要绕一个大圈子派三妖去呢?其实,在知道这件事后,女娲真的有自己动手想去找纣王算账,可是她却没能成功,这里面又有着怎样的秘密呢?按照书中写的,当时纣王题了首诗后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