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朝穷书生穿上女儿贴身小红袄,老员外叹息一声,十年后女儿索命

宋朝穷书生穿上女儿贴身小红袄,老员外叹息一声,十年后女儿索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404 更新时间:2024/1/15 18:26:40

|佛赏花去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在古代一名书生只要金榜题名,就可以朝为田舍朗,暮登天子堂。但是科举之路实在艰辛。《范进中举》中,范进一共应试20多次,直到50多岁的时候才中了一个举人。一般来说,20多个举人才能出一个秀才,5个秀才才能出一名进士。范进为啥当了个举人就疯了,第一,有地位了,功名在身,见到县官不用行礼;第二有俸禄,不需要赋税;第三有特权。因此穷书生都想挤进这个窄门。一人得中,他的妻子也会凭借丈夫的功名而实现身份的改变。所以,在古代每个有志的穷书生,都是一匹黑马。但是他们背后的女人,既希望他们高中状元,又担心他们一飞后的负心。明朝的《二刻拍案惊奇》就记载了一个故事。

朝有一名姓满的穷书生,其实他开始并不穷,也是名门子弟,父母双亡后,家道中落,20多岁了还未娶妻。他想到要想重家业,只有科举这一条道。他想到父亲一个在长安做官的好友,想去投奔。等他长途跋涉赶到长安,才发现父亲的这位好朋友已经被罢官,人也不在此地住了。身无分文的满公子只得到处流浪,正赶上大雪纷至,他只好找个旅馆躲避风雪。这日,店家又来讨要住宿费,想到自己从前幸福的日子,悲从中来放声大哭。哭声惊动了一个在店内饮酒的焦员外。问过小二后,热情地叫过满公子,一见满公子谈吐文雅,长相俊秀,相谈融洽,很有好感。就问他有打算,满公子说想投靠朋友然后参加科考。焦员外很仗义为他付清了欠账,并相邀他到自家住一段日子,再去赶考。满公子真是千恩万谢。

焦员外也算此地小康人家,家有产业,膝下只有一女,聪慧美丽。没少来提亲的。焦小姐虽然没读过书,却一心想找个秀才。见到满公子有一点动心。人穷志短,满公子觉得好不容易找到栖身之处,哪里肯放过,一心想成与焦小姐的姻缘,不放过任何机会。一日,好酒的焦员外又醉醺醺地回到家,只见满公子醉卧书房,风飘衣襟,里面露出一件红色的贴身小棉袄。这正是女儿的穿的。还有个交颈鸳鸯的香囊,也是女儿的。焦员外心中一惊,叹息一声。心中对满公子的人品大打折扣。他非气愤又无奈。叫醒满公子,质问他,我可怜你,收留你,你不知恩图报,却玷污人家儿女,岂是君子之行?满公子扣头道,小生罪该万死,为儿女之情,一时不能自禁。愿以死相报。焦员外叹口气,事已至此,你须入赘我家,给我养老送终。满公子发誓,小生与令爱恩深义重,若有负心之事,教我不得好死!

满公子与焦小姐的私情得成正果。之后,两人倒也恩爱,满公子日夜苦读。焦员外渐渐打消了心中顾虑。两年后,满公子赶赴京城赶考,一举及第。见到焦员外长跪不起,感激涕零地说,小婿得有今日,皆赖丈人提携。若非当初旅店救济,怎有此身荣贵?左邻右舍都说焦员外识人,焦员外高兴得老泪纵横。焦小姐更是情不自禁,当初失身想一死了之,不想父亲竟能同意,这一片情义,将来千万不能忘记。几日后,满公子置身去东京选官。得授临海县尉。准备回家后带妻子和岳父赴任。所谓富在深山有远亲,穷在大街无人问。这时,满公子的亲属知道他高中让他回家光宗耀祖。满公子也觉得面子有光,就回到家乡。他的亲叔叔也是个小官,给他介绍了一门亲,是朱大人的女儿,生得貌美,家室又好。满公子就动了心。如果焦小姐来寻,让她改嫁,她若不愿意改嫁,自然肯做妾。

这样,满公子就与朱小姐成婚。最初还觉得对焦氏父女歉疚,后来干脆不闻不问,过了十年,他都忘记了发妻的样子了。这十年中,焦小姐一直杳无音信。一天,焦小姐带着一个丫环找来了。此时的满公子已经做到了鸿胪寺少卿。这个官职如果您看过《庆年》,剧中的辛其物就是鸿胪寺少卿,范闲也在鸿胪寺任过职的。相当于外交部一个厅级干部。焦小姐的模样一如十年前一样。她平淡地对满少卿说,焦员外已死,只好带着丫环来投奔。过去的事不消再提,我情愿做妾。满公子想到了从前,生出几分愧疚,和朱小姐说明一切。朱小姐是个通情达理之人,同意以姐妹相称。

满公子最初还不好意思进焦小姐的屋门,一日酒醉满公子走进焦小姐的屋中就再也没出来。第二日,众人进房发现,满公子七窍流血而死。焦小姐和丫环不知所终。朱小姐只得悲切的料理丧事,晚上回房时,突见焦小姐现身,对她说道,满公子一别半年后,才知他是个负心之人,焦小姐和父亲丫环都抑郁而死。死后怨灵不散,终于找到满少卿索命。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欧阳修不为人知的另一面:生活中风流不羁,率性而为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欧阳修简介,欧阳修洒脱不羁的诗词,欧阳修积极的人生态度

    说起欧阳修,我们很多人都不陌生,身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是一位著名的大文豪。同时,也是北宋的政治家,当过翰林学士、参知政事。而且由于性格洒脱,乐于助人,帮助了很多的人。 而就是这样一位洒脱,不拘小节的人,在生活中自然也是风流不羁,率性而为了。 根据宋代钱世昭《钱氏私志》的记载,欧阳修在西京洛阳任留守推

  • 梁山上有本事的人那么多,为什么偏偏是宋江当了寨主?原因很现实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宋江是怎么当上梁山寨主的,宋江寨主,宋江和卢俊义争寨主

    在梁山上的108位好汉当中,虽有也有那么一些混吃等死或者是走后门的酱油,但是有真本事,令人敬佩的好汉大有人在。其中,宋江不是能力最出众的,也不是出身最好的,甚至也不是武功最高的,为什么偏偏是他当上了梁山的寨主呢? 首先我们看看宋江的出身,宋江出身于一个财主家庭,还有一个兄弟宋清。首先宋江家里还是比较

  • 朱元璋给儿子请老师,老师:不听话能打吗?朱元璋四个字表明立场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朱元璋哥哥刺杀朱元璋,朱元璋父亲在朱元璋几岁死的,陈宝国的朱元璋和胡军的朱元璋

    我们都知道,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是贫农家的孩子,自然是没条件读书的。虽然后来当了和尚之后由于要念经,开始识字了,但是水平毕竟有限。然而朱元璋将来是要把江山传给自己儿子的,教育绝对要跟得上,因此朱元璋的长子朱标长大之后,朱元璋就给他找了个好老师。 朱元璋给朱标找的这个老师就是宋濂。宋濂是个早产儿,七个

  • 朱元璋剥桔子给朱棣吃,生母知道后非常惊恐:逃吧!父皇要杀你!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朱元璋临死前见朱棣,朱棣的生母是马皇后吗,梁宏达讲朱棣生母

    朱元璋因为早年坎坷的经历,所以导致他这个人敏感多疑,对周围的人都不信任。在朱元璋还是乞丐的时候,有一天饿得气息奄奄,路过一户人家的时候,别人好心给他弄了一碗白菜汤。当时饿着肚子的他,自然吃什么都美味,哪怕只是一碗普通的白菜汤而已。所以这股子味道,他多年不能忘,以至于当了皇帝的时候还心心念念着,派人去

  • 村民挖出南宋皇家古墓,墓主是宋太祖赵匡胤的皇亲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有村民在建造房屋时发现了一处古墓。当时施工的挖土机大概挖了两三米后出现了一块岩石,挖土机把这块岩石挖掉后露出了棺材。 村民刚开始并不知道这是一个古墓,消息一出,众说纷纭,有传是公主墓的,有说是丞相墓的。一时间,围着古墓看热闹的人多了起来,还有些拿着家谱过去认亲的。 大家对这个古墓充满了好奇,但究竟是

  • 李自成兵临城下,进京前:给我块地,我帮你打清兵,崇祯:不行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自成与崇祯求和,崇祯和李自成历史故事,崇祯十七年李自成大军

    李自成虽然德行有亏,但是能力是不容置疑的,他手下还有那么几个厉害的谋士,勇猛的武将。明朝虽然已经摇摇欲坠,但是忠心爱国的将领不是没有。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假如崇祯皇帝与李自成联合起来,不是没有机会击退清军。 有人说李自成是反朝廷分子,怎么会帮朝廷打仗?答案是会,还是李自成主动提出来的。李

  • 朱棣靖难成功后发现一道圣旨,放声痛哭道:父皇害得我们好苦啊!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朱棣是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儿子,在朱元璋的儿子当中,他的铁血心肠,做事果断又勤政爱民,是最像父亲朱元璋的,所以在我们看来,朱棣是最应该接受皇位的人,但是朱元璋却没有这样做,这也是众人皆知的。 虽然说朱棣的性格才能是最像朱元璋的,但是朱元璋最喜爱的儿子还是长子朱标了,朱标也因为他的做事风格十分仁慈,与朱元

  • 朱棣死得最惨的儿子,只因伸腿绊倒了侄子,就被活活烤熟了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朱棣死得最惨的一个儿子,朱棣死前有多强,朱棣最残暴的一个事迹

    朱棣一生有四个儿子。活下来三个,而且都是徐皇后所生。虽然说最是无情帝王家,然而,一母所生的三个兄弟按说应该团结有爱才是,但他们并不友爱,为了皇位自相残杀。不过念在一个娘胎的份儿上,朱棣的长子朱高炽和孙子朱瞻基对另外两个皇子还是比较宽容的。 然而,朱棣的二儿子朱高煦实在是太能作了,丝毫不知道改过,一心

  • 朱棣抢了宁王八万兵马,承诺事成平分天下,最后宁王什么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朱棣和宁王借兵,宁王为什么支持朱棣,宁王与朱棣关系如何

    明朝建立之后,由于元朝的势力一直没有彻底消灭,因此北方就需要有大将镇守边关。因此朱元璋分封的众藩王中北方的藩王势力是最大的,其中势力最大的就是位于北京的燕王朱棣和镇守大宁的宁王朱权。很多人都认为,朱棣的权力是最大的,其实朱权也是毫不逊色。 朱权是朱元璋的第十七个儿子,从小就聪明好学,朱元璋对他十分看

  • 朱棣囚禁2岁皇子长达55年,放出后牛羊不识,也不知女人长什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朱棣杀宫女资料,朱棣把2岁小孩囚禁55年,朱棣囚禁孩童55年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虽然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人物,能够从一个大字不识几个的穷苦农民成为开国皇帝。可以说是位天才,但是天才也有犯错误的时候。他一生中犯下的最大错误,大概就是在选择继承人方面。 朱元璋的长子朱标去世之后,朱元璋放着能征善战,又有政治经验的朱棣不选,偏偏选了一个毫无治国经验的毛头小子朱允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