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世民突然发难尉迟恭:有人告你谋反!尉迟恭脱下衣服,成功保身

李世民突然发难尉迟恭:有人告你谋反!尉迟恭脱下衣服,成功保身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916 更新时间:2024/3/29 10:17:14

(上尝谓敬德曰:“人或言卿反,何也?”)

尉迟恭明白一个道理“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既然领导说你谋反了,你在急赤白咧的辩白也是无用,泼墨——越描越黑,辩解的越多,越是说不清楚。

尉迟恭虽然是个武将,但他是个有智慧的人,不然也不会从一个打铁的,摸爬到吴国公的高位了。尉迟恭没有顺着李世民的套路往下辩解,而是来了一个出其不意的招数。

尉迟恭愤愤地说道:“臣确实谋反了!”(对曰:“臣反是实!)

李世民一听,心里一惊,其实他知道尉迟恭没有谋反,只是心里担心,毕竟高处不胜寒,要对功臣们防着点,别趁自己不注意搞出事来,所以想找个由头敲打敲打功高的尉迟恭。但尉迟恭不按套路出牌,说自己确实谋反,把李世民吓一跳,心想这是唱哪一出?

尉迟恭紧接着说道:“臣跟随陛下南征北战,征伐四方,身经百战,如今身上到处都是刀锋箭头的伤痕。现在天下已经安定,皇上便开始怀疑臣要谋反了吗?”说着,尉迟恭便脱下衣服扔在地上,展示身上的伤疤。

(臣从陛下征伐四方,身经百战,今之存者,皆锋镝之馀也。天下已定,乃更疑臣反乎!”因解衣投地,出其。)

这时李世民才明白过来尉迟恭的用意,但他看了尉迟恭满身的伤痕,也自感愧疚,流下眼泪,说:“你快穿上衣服,朕正因为丝毫不怀疑你,才跟你这么说呢,跟你开个玩笑,何必如此恼怒呢?”这就是发生在贞观十三年,著名的“解衣释疑”的典故。

(上为之流涕,曰:“卿复服,朕不疑卿,故语卿,何更恨邪!”)

如果尉迟恭真信了李世民的话,那就不叫尉迟恭了。李世民坐上皇位后,虽然没有像其他开国皇帝那样屠戮功臣,但说对功臣一点不忌惮、不猜疑,那是不可能的。毕竟功高会震主,功臣太强,相对就会削弱皇帝的权威。

而李世民之所以敲打尉迟恭也是有原因的。尉迟恭从一个打铁匠,到跟随刘武周起兵,担任偏将,再到归顺唐朝,跟随秦王李世民,参与唐初统一战争,平定王世充窦建德刘黑闼徐圆朗等立下赫赫战功。

而且后来,又亲自制定参加玄武门之变,杀死李建成、李元吉,为李世民夺取皇位立下了大功。以致于后来论功行赏的时候,他功居第一。受封右武候大将军、吴国公。

获得大功后的尉迟恭和历史上的众多功臣一样,变得飘了,变得自负了,就连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等人,他都当面直言指责,以致于与众臣不合。

贞观六年,李世民大摆酒宴,尉迟恭赴宴时,因有人座次排在他的前边,他愤怒地说:“你有什么功劳,配坐在我的上席?”

任城王李道宗,可是唐高祖李渊的堂侄,就连他都坐在尉迟恭的下位,因为多说了几句,尉迟恭就一拳打在李道宗的眼睛上,差点儿打瞎。

尉迟恭嚣张的作法,搞得唐太宗李世民都下不来台。一气之下,停止了酒宴,气呼呼地对尉迟恭说:“我读汉朝历史时,发现汉高祖刘邦的功臣很少能有保全的,为此心里还时常责怪汉高祖不讲情面。

所以,朕在登基以后,一直想保全功臣,让功臣们的子孙平安,不至于断后。但如今你做了高官之后不断触犯国法,这时我才明白韩信彭越之所以被杀戮,并不是汉高祖的过失。治理国家最重要的就是赏罚分别,恩惠不能给得太多,要严格要求自己,别做让自己后悔莫及的事。”

自从这次事件后,尉迟恭感到害怕,从此一改之前的骄横,不仅约束自己的行为,而且变得谦虚谨慎,刻意隐退。但即便如此,在贞观十三年,还是遭遇了李世民的猜忌,也就有了开头“解衣释疑”的典故。

自从这次事件后,尉迟恭意识到自己该功臣身退了,不然怕是真会落下一个韩信、彭越的下场,所以在贞观十七年,尉迟恭便辞官回老家去了,还效仿张良,大搞仙丹,筑造楼台,每日唱歌跳舞,自娱自乐,不跟外人交往,达十六年之久,直到74岁去世。

纵观历史功臣,大都被屠戮,其原因就是不懂伴君、释疑之道,而尉迟恭在窥破李世民的猜忌后,便选择功臣身退,明哲保身,还效仿张良的摒弃人间万事,专心修道养精,以示自己不爱恋权力,让李世民对自己放下戒心,不仅成功保全了自己,也保全了子孙,真乃处世大智慧。

更多文章

  • 李世民做了皇帝,大封功臣,令人颁布名单,突然一人喊道:臣反对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世民的十个功臣,李世民24功臣画像,李世民靠谁当皇帝

    究竟是谁敢当众和李世民唱反调呢?和李世民唱反调的其实是李世民的叔叔李神通。李神通见李世民看向自己,义愤填膺道:“臣在关西起兵,最早响应义旗,相比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只是捉刀弄笔,功劳竟然还在我之上,臣没办法心服口服。”李世民听后,目光凌厉看向李神通道:“叔父你虽然最早响应义旗举兵,但那是自谋为了躲避灾

  • 面对皇帝的猜忌,隋文帝杨坚聪明自保,多次化险为夷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隋文帝杨坚的一生,隋文帝杨坚是个昏君吗,隋文帝杨坚历史评述

    家世杨坚所在的家族其实也是一个大家族,属于弘农杨氏,他是汉太尉杨震十四世孙,他的父亲杨忠,是西魏的十二大将军之一,官至柱国,被封为隋国公,杨忠曾经被西魏皇帝赐姓普六茹,杨坚的杨坚鲜卑小字为那罗延,后杨坚掌权后恢复汉姓“杨”,并让宇文泰鲜卑化政策中改姓的汉人恢复汉姓。这样显赫的家族,让其有了得天独厚的

  • 他是史上第一太子,高宗为其破例,武则天不敢称帝,最牛皇帝让位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这个李弘可了不得,他是唐高宗最爱的儿子,其实他是唐高宗所立的第二位太子,第一个太子是高宗的庶长子李忠,不过在显庆元年(656年)就被废掉,改立四岁的李弘。李弘这个人非常的仁孝,唐高宗喜欢的不得了,咱们举几个例子就能看出来了。李弘早年向郭瑜学习《春秋左氏传》,读到楚世子芈商臣弑杀君王的故事时,就看不下

  • 最有名的五个胖子,第五把龙椅坐塌,第三逼死杨贵妃,第一成名菜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杨贵妃最肉麻的一首诗,杨贵妃情史大全,故宫最吓人的一把龙椅

    第五桓玄,东晋将领、权臣,大司马桓温之子,他先后消灭殷仲堪和杨佺期,后来又消灭了执政的司马道子父子,终于包揽大权,后来逼迫晋安帝禅位,建立了桓楚政权。他跟胖子有啥关系呢?《二十四史·晋书·殷仲文传》中记载“玄篡位入宫,其床忽陷,群下失色,仲文曰‘将由圣德深厚,地不能载’玄大悦。”瞧见没,这大胖子一坐

  • 被外族称为天可汗的唐太宗李世民在历史究竟有什么功绩呢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唐太宗李世民历史资料,历史上对唐太宗李世民的评价,唐代李世民的历史评价

    1、用上之上,不拘一格,善用用人,比如魏征得罪过子,却被重用,马周出生贫寒,但是极有才能,最有被任用为中书令,看重的都是他们的才能。2、不独断专行、初步确立了三权分立、互相监督的政治管理制度,规定法令甚至包括自己旨意需门下省审查副署后方可生效发布,保证了政策的可行性、及时发现并纠正/杜绝了不良政策对

  • 武则天出生在长安吗?为何一生钟情神都洛阳?原因很意外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武则天死于洛阳何地,洛阳武则天皇宫,武则天死在长安还是洛阳

    武则天的父亲武士彟家族,祖上世代都是北魏贵族。他的七世祖武念,北魏时官至洛阳刺史,封归义候。其后的几代祖先都担任高职位。大业十一年(615年),唐公李渊到山西任职后,武士彟成为李渊的幕僚行军司铠参军。位列太原元谋功臣名单,是唐朝的开国元勋。唐朝武德三年(620年),武士彟丧偶。第二年,唐高祖李渊亲自

  • 武则天要把公主嫁给武攸暨,武攸暨:我有妻室,武则天:妻儿赐死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武则天秘史李治武则天吻戏,武则天赐死孙子孙女,武则天和武攸暨是什么关系

    太平公主是何许人也,为何让武则天对她如此用心呢?原来这个太平公主是武则天和李治的小女儿,两人对这个公主都是宠爱有加,但不幸的是,6岁的太平公主去外祖母家玩的时候被禽兽不如的表哥贺兰敏之玷污,这也成了她人生最大的阴影,8岁那年为了给去世的外祖母荣国夫人杨氏祈福,太平公主出家为道士,虽说是道士,但是起居

  • 李世民赐给房玄龄妻子一壶毒酒,房夫人一饮而尽,众人哈哈大笑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李世民房玄龄谈右仆射,李世民对房玄龄的信任,李世民感谢房玄龄多年

    众人一看卢氏如此刚烈,当时都面面相觑,唯独房玄龄抱着卢氏哭得肝肠寸断,恨不得喝下毒酒的是自己。房玄龄和妻子卢氏,是一对相当特殊的夫妻。特殊点在于哪里呢?特殊于卢氏曾对房玄龄提了一个要求,房玄龄认认真真地履行承诺好多年,直到变故突发,他也是始料未及。卢氏到底对房玄龄提了什么要求呢?这个要从房玄龄和卢氏

  • 会做领导的人,思维有多厉害?看李世民智贬李勣的故事,城府变深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李世民与李绩,李世民如何称赞李绩,李绩为什么支持李世民

    李世民晚年宠爱第四子李泰,李泰恃宠而骄,不仅萌生夺嫡的心思,在威仪、势力上对太子李承乾也造成很大的威胁。643年,李承乾决定先下手为强,与李元昌、城阳公主的驸马杜荷、侯君集等人密谋,打算起兵逼宫,不料做事不密,被李世民关进小黑屋,废了太子之位。李承乾被废后,唐太宗李世民打算立四子李泰为太子。李泰此人

  • 他是凌烟阁第一功臣,李世民最信任的大臣,却挖了个大坑自己跳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李世民的凌烟阁有哪些人,李世民凌烟阁24臣排名,李世民谈凌烟阁功臣

    长孙无忌是李世民府邸最早的心腹,起兵反隋等核心机密,李世民与他是知无不言,后来大唐建立,李世民功勋卓著,很大程度上威胁到了李建成,李建成呢决定除李世民之后快,就串连李元吉一起谋害李世民,李世民处境很悲催,现在就这种情势,如果将来李建成即位了,那李世民满府人马还不连锅端了吗?于是长孙无忌与房玄龄,杜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