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时期的“中国护照”,国虽弱,但护照上的27字却相当硬气

清朝时期的“中国护照”,国虽弱,但护照上的27字却相当硬气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3825 更新时间:2024/1/10 2:22:51

一旦某国有不安全因素,大使馆则会全力交涉保证国人第一时间能够回国,远离是非战乱。

曾有人表示中国护照就是安全的通行证,这句话的底气正是因为我们国力的不断提升强大,所以成为中国人将会感到无比的自豪。并且外国人很难才能取得中国国籍,一旦选择迁出国籍,基本就丧失了在成为中国人的权利。

然而今天的我们因为祖国而自豪和有底气,但是曾经中国也有弱势的时候,比如说屈辱的清朝时期。

当时中国有了最早的护照,虽然清朝时候已经沦为半殖民地,但是护照上的字也是尽显大国风范,可以说只用了区区二十七字,就表达出对国人的维护与格局。那究竟是怎样的文字竟有如此魔力呢?

护照的前世今生

说起护照,首先能联想到的就是通关文牒,这是我国最早的一种护照雏形,所到之地均盖章放行,而真正意义上的护照则要从清朝说起。

清朝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觉得自己是天朝上国彻底放弃了外交,这为国家衰落奠定悲哀的基调。

然而英国为首的工业革命很快就撬开了紧闭的国门,清朝这块肥肉被列强们逐渐瓜分。因此中西方的文化交流开始频繁,就连商贾百姓都会有所往来,为此清政府这才有了“护照”这个概念。

“护照”最早的出现在1845年,是由英文翻译过来的名称,自此一直沿用。但是到了现在护照已经有了非详细分类,普通护照、外交护照、公务护照三大类型。护照上还会写明持证人的基本信息以及一些注意事项。

最简单地说就是持有哪国护照就证明他是哪国公民,并根据护照的种类确定他在国外可做的事情。而且在护照上,签发国都会有一个声明,跟其他国家表明是自己国家的公民,并要求其准许过境。

中国现在的护照上写着只是写着一句简洁明了的过境放行要求,不卑不亢亦没有一丝强硬,但因为国家的实力和外交能力,让持有护照的国人都会感到无比自豪。

清朝的窘迫状态

说起清朝其实曾经有过短暂繁荣,那便是康熙盛世,直到清朝中后期综合国力才越来越弱。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清政府的狂妄自大以及享乐主义,皇室大臣都无法做到居安思危,贪污腐败现象横行。

反观当时的西方国家,正在经历第一次工业革命,对全世界殖民地的瓜分也到了尾声,逐渐强大起来的他们开始把目光投中国。

英国一跃成为欧洲最强,他们设计出多种商业殖民的方法,但都以失败告终。面对巨大利益的诱惑,他们只能撕下面具用简单直接的暴力手段,最终通过坚船利炮将我们的国门打开,鸦片战争正是这一切的开始。

在经历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这才意识到实力远不如英国,只能选择割地赔偿。然而一旦开了这个口,源源不断的不平等将会随之而来。

就在20年间,清政府就不得不跟列强们签署了大大小小几十个不平等条约,其中包括赔偿、割地、各种权利待遇,引以为傲的闭关锁国政策现在也不攻自破。

甚至在《北京条约》中被迫开放多个口岸,在这样的形势下,国内外的交流必将加强,护照也成了必需品。

清政府虽弱却硬气

清政府只能开放限制允许民众申请护照。由此开始许多国人争相离开祖国,又出去留学准备回国改变现状的;也有生活富足对祖国失去信息远走他乡定居的。他们虽然需要护照,但是清朝的护照并不能给他们提供底气,不过是作为一个人有个出处罢了。

到西方国家却手持清朝护照的人,根本没被放在眼里,不仅要经过层层关卡,还会被一些人刁难和看不起;但当时外国人要来中国可不是这番景象,他们可以堂而皇之而来,随随便便而走,甚至在中国开设的租界中,享受至上午上的繁华和特权,那便是当时的真实景象。

然而当时的护照上,各国都会象征性地写上提醒文字,清朝自然也不例外。我们的护照上写着:“持护照过境时,请立即检查放行,按照约定以保护,不要为难阻止。”

虽然只有短短的27个字,但是从文字中也能看出清政府对待这些出国人员的支持,虽然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但是大国的威严与硬气还是体现得淋漓尽致,就跟如今我们护照上的那行字一样霸气十足。

哪怕国家危矣,依然希望照拂百姓,虽然清朝民众即便拿了护照,出入境的死活也会经常遇到各种阻碍,但看着护照上祖国留下的坚定文字,想必当时也能找到些许的慰藉。

可若是想要在国际上得到认可,那么这个人的底气首先是来自他的国家,接着是来自他的个人实力,祖国才是后盾,所以清政府的整句话看似强硬却保护不了任人。

小结:

看着曾经的护照提醒文字虽饱含深情却毫无力量,拿着护照的国人同样要遭受百般刁难,我们需要居安思危,不忘那段屈辱的历史,珍惜现在的一切美好。

正是因为现如今祖国的强大,才让我们身处异国他乡也为自己的民族自豪,也有最大的保障和底气。国家和个人一样,所有的尊重都是建立在有实力的基础上,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身后如今都站着如此强大的祖国,无论身处何方必将不再受到欺辱伤害!

更多文章

  • 溥仪童年在养心殿玩耍,发现一道密旨,离奇揭露雍正时期惨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从出生的那天开始自己的人生是怎样的就已经被完全安排好,还是非常悲惨的。在1908年光绪帝和慈禧两人先后都离开了人世,然而当时才仅仅只有三岁年纪的溥仪就已经成为了皇帝,这皇宫从此就仿佛像是一座由金子打造而成的笼子,牢牢地困住了溥仪的半辈子。到了1924年,溥仪被轰出了紫禁城,但是因为毕竟在这一个地方也

  • 慈禧的最后一天:早晨还在处理光绪的后事,下午就穿上了寿衣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慈禧早上处理光绪后事下午穿寿衣,慈禧早上还在处理光绪后事,光绪被慈禧毒死

    纵观整个中华上下五千年,大多数是男性统治者,女性的身影少之又少。除了唐朝第一位女皇帝武则天,中国历史上还有一位女性,虽然没有登上皇位却也掌握了朝政四十几年,她便是慈禧。人们对慈禧更是褒贬不一,有人说她加速了清朝的灭亡,激发了人民的民族抗争意识;也有人说她是大清的罪人,如果不是慈禧,清朝或许在战争中还

  • 天京城被攻破时,太平天国的女兵们为何死战不降?其实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太平天国的真实资料,太平女兵,太平天国历史分析和感悟

    因此,太平天国中有许多的女兵,在人数最多的时候曾达到过数十万人。这么多女性参与战斗,在当时的世界中,还是很少见的,而在当时重男轻女的社会大环境中,也属于一次大胆的尝试。女性同胞们的表现,十分出色,颠覆了当时人们对女性的看法。这些女兵们与一些男兵们相对比,才是真正的将生死之置于度外的人。虽然说太平天国

  • 曾国藩攻破天京后,1万太平军却逃到此地,打2场仗赢得一自治领地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曾国藩攻破天京惨状,曾国藩攻破天京后会怎么样,曾国藩攻破天京后有实力吗

    但仍然有少量的太平天国的将士们逃出生天,那么这些太平军们逃到哪里去了?大家要知道的是,当时清廷正在斩草除根,继续待在国内肯定是毫无生还的希望,于是太平军们开始纷纷逃到海外去。据资料揭露,其中1万太平军却逃到智利的伊基克地区,由于太平军将士们大多数都是底层农民,目不识丁,来到智利后,从事的都是环境最恶

  • 大清的格格们都嫁给了谁?这几个大明星,也许是皇室子孙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大清的最后一位格格,大清灭亡后格格们都嫁给了哪些人,大清平民格格

    满清时代的陨落可以说是时代的要求,是历史的必然。很久以来关于满清后裔们的去向,人们很是关切。但这种注意力往往会指向溥仪和他的兄弟们,对于满清格格们的往事今生,人们缺乏了解。那么,满清的格格们到底后来都嫁给了谁?这几个大明星,也许是皇室子孙。作为中国历史末代封建王朝,满清共有12个皇帝,国运长达近三百

  • 崇祯自缢煤山后,如果他能率军早到此地3天,多尔衮也许不能入关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崇祯帝死于煤山片段,多尔衮和崇祯谁更厉害,崇祯和多尔衮

    明末时期,大明帝国开始走向衰落,其中有一支军队成为明朝最强大的武力,这便是我们大家熟知的辽东军,其实就是关宁铁骑。本来这支军队在袁崇焕的率领下,将关外的清军打的节节战败,但是没有想到的是,崇祯最后中了反间计,结果将袁崇焕满门抄斩,最终导致关宁铁骑四分五裂。其中有一部分人最后还成为了清军入关的急先锋,

  • 马国贤在华回忆录:康熙刚驾崩,雍正就连夜处死了父亲60年心腹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马国贤康熙,马国贤真实身高,马国贤经典片段

    最典型的案例就是秦二世杀扶苏、隋炀帝弑父杀兄,唐太宗玄武门之变等等。而到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的时候,这样的情况愈演愈烈,在康熙朝晚年甚至出现了著名的“九子夺嫡”事件,胜利者就是康熙帝的四皇子胤禛,也就是雍正帝。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康熙帝去世后,胤禛为了急于巩固现有权力,甚至不顾朝野上下

  • 道光皇帝恭俭宽仁,为什么要一脚踹死皇长子?原因主要有2个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道光皇帝死因真相,道光皇帝为什么会踢死自己的皇子,道光皇帝主要事件

    不过她很有野心,不愿意做一个任人打骂的小丫鬟。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她想方设法为道光生育了一个儿子。清朝比较流行母凭子贵,一个出身比较卑微的女子,可以靠着为大人物生育子嗣得到恩宠和晋升。和妃本以为自己为道光生下了第一个孩子,能够得到恩宠和重视,结果却恰恰相反,道光非但没有体会到初为人父的感觉,反而还觉

  • 年羹尧被赐死后,官员抄家时看到7个字,雍正知晓后气得口吐鲜血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雍正处死年羹尧,年羹尧死了雍正派人去抄家,年羹尧被赐死后官员看见了七个字

    其实一个人的成功和他的家庭出身有很大关系,年家出名的不仅仅只有年羹尧,他的家人也都很厉害。先说年羹尧的父亲,在康熙年间担任工部侍郎一职。而工部在当时的地位是从二品,主要是管理国家工程的。年羹尧的兄长年希尧也曾当过工部侍郎,虽然不如年羹尧出名,却也算是高官了。年羹尧的妹妹就不用多说了,嫁给了雍正不说,

  • 商朝与羌人的关系,甲骨文揭开了残忍的一幕,难怪姜子牙投靠周人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没有姜子牙商朝会灭吗,姜子牙与商朝关系,商朝姜子牙真的存在吗

    现代考古学和语言学研究的主流观点,在距今6000年前,现代各个说汉藏缅语族的民族很可能是拥有共同祖先,在距今5900年时汉藏语系出现了分化,当时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古汉藏人,一支向东迁徙成为了后来的汉人,一支向西迁徙成为羌族、藏族、缅族等,因此汉族与羌族同源共祖。在文献中,羌族出现时间非常早,可以追溯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