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则是黄巾起义中提出的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大家都知道,东汉末年,由于外戚和宦官相继争斗不已,百姓民不聊生,当时天灾人祸不断,朝廷也没有优加抚恤,最终大量贫民聚集在张角的旗下,爆发了轰轰烈烈的东汉农民大起义。此时正是英雄不断涌现的时刻,东汉掌握实权的刺史和诸侯们,开始以镇压叛乱为名,拥兵自重起来,虽然最终将张角的黄巾起义镇压下去了,但中国却进入到三国鼎立的时代,并没有马上实现统一。第三个起义口号则是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等均之。据史料记载,北宋王朝是一个重文轻武的朝代,并且经济十分发达,堪称是当时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经济总量更是占当时世界总量的30%。然而贫富差距的分化却十分严重,因此王小波和李顺发动了起义,提出了均贫富的观点,避免“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现象再次出现。
第四个口号则是闯王李自成提出的等贵贱,均田免粮。大家要知道,明朝末年,赋税沉重,并且天灾不断,但是崇祯却无能为力,于是李自成发动了起义,特别是提出了均田免粮的口号,从而获得大批农民的支持,不仅兵源得到保证,并且也使得明朝失去了大部分人的民心。当时老百姓更是提出了“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果然不久之后,李自成基本上轻而易举就攻陷了北京城,崇祯被迫在煤山自缢身亡,明朝正式灭亡,崇祯丢掉了江山。最后一个口号则是晚清时期洪秀全提出的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天下人田,天下人同耕。洪秀全本来是想靠科举做官,但却一直都考不中,最终目睹底层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于是在广西发动了金田起义,一路上势如破竹,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建立了和清政府划江而治的政权,让清政府十分头疼。然而洪秀全始终摆脱不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在天京城中开始贪图享乐起来,不思进取,并且爆发了内乱,最终曾国藩率领湘军灭亡了太平天国,这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运动。
笔者认为,秦始皇虽然在统一中国后,大肆挥霍国力,修建了大批工程,使得秦朝很快就被推翻,但这丝毫不影响秦始皇千古一帝的称号,毕竟他所做的这些工程,是罪在当代,却利在千秋的大好事,而且他还书同文,车同轨,将大一统的思想深植在中华民族的血液中。除此之外,李自成虽然获得农民的民心,并且建立了大顺政权,但身边却没有像刘伯温这样的文人,能够帮其治国理政,最终也只是乌合之众罢了,逼得吴三桂投降清军,使得自己的政权很快就覆没。而洪秀全更是使用拜上帝教的名义聚拢教众,在成功之后,却没有集中主力出兵北伐,否则的话,也许大清王朝会很快就灭亡,这足以说明他的眼光不够长远,有小富即安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