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项羽假如听取范增建议,能击败刘邦一统天下么?

项羽假如听取范增建议,能击败刘邦一统天下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187 更新时间:2024/2/24 8:49:19

1、项羽完全败在“人为因素”,若听从范增建议,可败刘邦

项羽和刘邦之战完全是历史上“以多败于少”,“以强败于弱”的典型案例,项羽灭秦后,无论是兵将实力、军事指挥能力、社会影响力都强于刘邦数倍。

项羽之所以大败,完全败在“人为因素”,败在“决策因素”,项羽身边存在一等一的谋士“范增”,灭秦后项羽开始膨胀,对范增“言不听计不从”,导致数次贻误战机,致使刘邦“以弱胜强”,击败项羽,假若项羽听从范增计谋,在前期就可轻松败刘邦。

2、项羽鸿门宴若执行范增计划,则历史就不存在“楚汉争霸”。

鸿门宴事件的历史背景为项羽强,刘邦弱,有前瞻眼光的范增,看出了留下刘邦集团,就是养虎为患,将来必与项羽争天下,因此范增设计鸿门宴,除掉刘邦对于项羽至关重要,假若刘邦在鸿门宴听取范增建议,刘邦必然“插翅难飞”,如杀掉刘邦,就不存在后期的楚汉争霸,项羽统一天下也必然指日可待。

3、项羽军事实力强于刘邦数倍,决策得当,可灭之,统一天下。

项羽在历史上被称之为“战神”,古人对项羽的评价是“项羽之神勇,千古无二”,项羽的军事思想在中国古代战史上也颇具影响力,因此项羽的个人军事才能完全可碾压刘邦,具备击败刘邦的一百个可能。

此外项羽当时兵多将强,在刘邦得韩信之前,项羽的军事实力明显高于刘邦,在陈平离间计之下,奈何项羽逐渐对范增失去信任,甚至猜疑,对范增提出的建议不以为然,一意孤行,这才导致明明更强的项羽,最终白给明明更弱的刘邦。

因此只要项羽听取范增建议,完全具备击败刘邦,统一全国的可能,即使不能完全击败刘邦,也不至于“乌江自刎而惨败”,划鸿沟而治是最低的结局。

4、刘邦评价项羽失败原因“项羽得范增而不能用”

刘邦击败项羽后,总结击败项羽的原因时这样说“项羽得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所擒”,因此可见项羽失败的主要原因就是项羽不听谋士范增建议。

蒋济曾这样评价项羽:“项羽若听从范增之策,则平步取天下也”,由此可见项羽失败的主要原因就仍然是“不听范增计谋”,若听之则可统一天下。

更多文章

  • 项羽勇猛无比,“自带帝王之相”,为何最后还是被刘邦所灭?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虽然项羽取得了一时的成功,但是最终还是被刘邦打败,既然项羽的身上有帝王之相,还是被刘邦灭掉了呢?其实,这个帝王之相只是一个传说,并不能当真,虽然帝王相一说是无稽之谈,但是项羽在当时确实是异常勇猛,从军事实力来说,项羽的兵力远远不是刘邦所能比拟的,但是刘邦却非常的知人善用,被人称为兵的神韩信也在他的麾

  • 项羽为何宁死也不过乌江,不是他傻,只是因为他想通了一件事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项羽不过乌江真正的原因,项羽过了乌江还能翻身吗,项羽该不该过乌江

    当初的项羽是何等英姿焕发,在秦始皇活着的时候就曾说过我将取而代之,自此一生经历了大大小小的战争,却少有败绩,都是以少胜多,而他更是从来没将刘邦当做一个对手,却不料会有这种结果。当项羽自刎后,很多人都非常纳闷,为什么项羽要选择在乌江自刎,而不是逃呢?其实在那个时候项羽被追赶到乌江时,他想明白了一件事,

  • 赵云自称常山赵子龙,张飞自称燕人张翼德,关羽又是怎样说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赵云关羽张飞到底谁最厉害,燕人张翼德,历史上张飞和赵云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关羽第一次出现在众英雄面前,是在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的时候。当时袁绍等人的大将接连被华雄斩杀,没人敢挫华雄的锐气。这时关羽站出身来对袁绍说:“小将愿往斩华雄头,献于帐下!”这里关羽的自称是小将,因为他当时还没啥名气,只是刘备手下的一个弓马手。在一众大佬面前,他只有自称“小将”的份

  • 诸葛亮与司马懿争夺的甘肃陇南,在三国历史上,究竟有多重要?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诸葛亮死后司马懿大哭,司马懿女装吸引诸葛亮,正史中的诸葛亮与司马懿

    这几个地方发生的战役,每一场都影响着蜀魏两国的地缘政治和历史走向。陇南,也就是如今甘肃东南这块地,恰巧处在西北方凉州、西南向益州,和东边的关中盆地三者交界处。西凉素来为羌、氐游牧族聚居地,曾是董卓、马超等西凉军阀的老巢;益州,蹲着个与曹魏、孙吴三足鼎立的蜀汉政权;而关中盆地,是蜀汉与曹魏战争聚焦的前

  • 诸葛亮火烧30万曹军面无惧色,为啥烧3万藤甲兵却折寿司马懿告诉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诸葛亮为什么火烧曹军,诸葛亮6次北伐,诸葛亮怎么灭曹军

    诸葛亮的一生曾多次使用火攻,但唯独只有火烧藤甲兵的时候他却叹气道自己要折寿了,那诸葛亮为啥要这么说呢?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形象真可谓是足智多谋,无所不能简直就是一个行走的智慧锦囊。不管遇到多么艰难的处境,好像只要他轻摇自己的羽扇,一切的困难都会迎刃而解。诸葛亮他七擒孟获的事迹我们都是知道的,最

  • 诸葛亮为什么坚持要北伐?要报刘备的知遇之恩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刘备死后诸葛亮为什么还能北伐,诸葛亮说刘备北伐,刘备死后为啥北伐

    蜀汉政权是以匡复汉室作为立国之本的,如果不北伐讨逆就使自身政权名不正则言不顺,不利于壮大发展。诸葛亮在其著名的前后《出师表》中完完整整的表述了为了报答先帝的知遇之恩,誓死北伐,以完成刘备光复汉室,还于旧都的遗愿。当时天下13个州,蜀汉政权只据有益州,虽是天府之国但属边疆之地,总人口不到100万,且人

  • 曹操的“七十二疑冢”里,究竟埋着谁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曹操的72疑冢,七十二疑冢,曹操的七十二疑冢拼音

    不过在这里,我们并不是要讨论安阳“曹操墓”是不是真的曹操埋骨地,而是要谈谈跟曹操墓有关的一个传说——七十二疑冢。西高穴大墓出土刻铭石牌相信大多数朋友对这个词都不会陌生。根据一些民间说法,曹操生前曾经组织大规模的盗墓,加上目睹汉末战乱中帝王将相的陵墓多被盗掘,所以他特别害怕自己死后也遭遇盗掘。故而在临

  • 诸葛亮草船借箭时,曹操为何没放火箭?鲁肃:幸好没放,不然更惨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草船借箭诸葛亮为何找鲁肃帮忙,鲁肃在草船借箭中的特点,草船借箭分析鲁肃

    草船借箭这个典故大家都很熟悉了。诸葛亮神机妙算,巧借曹操的军箭,完成了周瑜给自己的那个不可能的任务。那有人要问了,当时曹操为什么不放火箭?这里曹操没有下令放火箭,而是普通箭枝;最主要原因是孙权前往曹营,出乎曹操意料之外,而水战最好的武器就是弓箭;但是事情仓促,火箭需要准备引火之物,这些物资平时都是有

  • 诸葛亮草船借箭,曹操没有想到放火箭?鲁肃:曹操不会笨到这地步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草船借箭诸葛亮为何找鲁肃帮忙,诸葛亮鲁肃对曹操评语,草船借箭诸葛亮与鲁肃对话

    说到草船借箭,我们就得说一下周瑜了,周瑜心胸狭隘,他知道诸葛亮有才,于是就想比上一比,于是提议火攻曹操的战船,还说需要10万支箭,让诸葛亮10日之内造出来,不然军法处置,诸葛亮对周瑜说 不用10日,只要3日,此时的周瑜心里乐开花,想这怎么看诸葛亮出丑。好戏这就开始了。次日,孔明便让鲁肃帮忙准备20只

  • 诸葛亮让刘备三顾茅庐后才出山,并非自抬身价,而是另有考虑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三顾茅庐刘备对诸葛亮说了什么,刘备与诸葛亮三顾茅庐的故事

    三顾茅庐的故事是家喻户晓的,官渡之战后,刘备战败只得去投靠刘表,但是曹操为了得到徐庶谎称徐庶母亲生病,徐庶只得回家看望母亲,徐庶临走时告诉刘备让他去找诸葛亮,并且说能得道诸葛亮的人就能够得道天下,随后刘备去拜访诸葛亮但是去了三次才拜访到诸葛亮,诸葛亮为刘备分析当今天下的形式,刘备听后特别佩服他,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