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民谣里的洪秀全与石达开,百姓向背流转

民谣里的洪秀全与石达开,百姓向背流转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717 更新时间:2024/1/16 20:08:15

在梦幻中,他到了天堂。上帝接见了他,告诉他自己是他的二儿子。也许是那本儿基督教神父给他的小册子在冥冥中给了他灵感,道教、佛教已经被人使用了千百遍,人们对他们已经有了免疫能力。基督教这个人们还没有尝试过的宗教便进入了他的眼帘,在昏迷的数天中他谋划出了自己的“大事”。

举世前的谣言

洪秀全醒来后,便开始做的第一件事情便是收拢同族的信任。虽然,自己的儿子不是自己的儿子啦,洪秀全的老爹非常气愤。但看到家中、族中的人越来越恭敬起洪秀全。老爹也就只好为了保存最后一点尊严,承认儿子是“上帝之子”。

作为远离天子统治核心地带的广西,素来有着比其它地区更深厚的“反清复明”思潮。洪秀全借助民间一直若隐若现的“明朝即当复国”的谣谶,开始与他的拜上帝会联系。他的手法就是偷换概念,明朝虽姓朱,但也是汉人。因此,明朝复国指的是汉人复国。

其后,桂林城外村民们竟然挖出了一块石碑,其碑文云:“三星日出共照天,有福作主救人善,万人识得禾救饥,手扶日头好上天。”(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国》,第4册,第406页)百姓们隐隐约约的觉得要变天了。

自洪秀全知道自己是“上帝之子”后,便开始和自己的兄弟仁开始传教。官员们早就看惯了背弃祖宗、信奉洋教的臣民,因此也就没怎么当回事儿。随着,时间的推进。崇信洪秀全的人越来越多,不但里面有纯粹的草根百姓,还有着如石达开杨秀清这样的人物。

在洪秀全积蓄力量期间,广西地区流传着“男学冯云山,女学杨云娇”的民谣。

在杨云娇的带领下,太平军女性部队非常发达,从而有了“姊妹亲,同个房睡共口针,如今姐随洪杨去,妹也跟随一路行!”。尽管,限于两千年的封建思想,太平军中的女性地位时有起伏,但是联系到古代情况和当时世界妇女地位。

我们可以说,太平军中女性地位不但在中国历史上,就是世界历史上的地位还是比较高的。女侯爷、女丞相、女状元均有所出现。

太平天国自1851年起义开始到1864年失败,历经无数次战役,期间双方展开了广泛的谣言战。在太平天国前期,因为南王萧朝贵早死,翼王石达开成为众多军事将领中最有军事才能的领导者。

在战争中,各类民谣最能反映民心向背。特别是畲族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展现了畲族百姓看到、听说长毛之后的心情,看到长毛后的心情,以及最终参加长毛的心情。利用民谣这种贴近百姓的表达文体,太平天国迅速获得了当地穷可百姓的支持。

石达开在太平天国前期众领袖当中比较特殊,其汉壮血统、早年丧父、游侠性格颇重。在攻入南京之后,石达开也是诸王中最简朴的一个,也是诸王中文武双全的一位奇才。在江苏地区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石达开,真好样。夺采石,勇无当。一马冲进南京城,太平天国第一王!”。

对于封建统治阶级散步的有关太平军经常烧杀抢掠的谣言。江西一代就有民谣对其进行批驳“传闻贼首称翼王,仁慈义勇头发长,所到之处映壶浆,耕市不惊民如常。”。

不但如此,石达开还得到了众多少数民族百姓的拥护,其后期苗族、瑶族民众就有民谣夸赞。“苗家救星是翼王,枯苗得雨心欢畅,从今耕田齐落力,为保太平把兵当。”瑶族百姓也有“翼王常对百姓讲,此番举动不为财。为民除掉心头恨,造就太平免悲哀。”

太平军方面丑化清军的谣言

太平军在进军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团结底层民众,他们也采用了童谣、谶语这一形式。例如,这样一个童谣便出现在太平军攻入南京城前。

“江南若遇人丁口,江南便是鬼门关。”(《太平天国史料丛编简辑》,第3册,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51页)。“人丁口”,合起来为“何”,隐指两江总督何桂清。

“丹桂插金瓶,无根总不成”的童谣。(注:张守常辑:《中国近世谣谚》,第371-372页。)花草树木应该有泥土,丹桂插入金瓶中没有土自然无法成活。而何桂清字根云,两江总督所在地是南京,而太平天国正要进攻南京,他必败就成了没有跟的花草自然难以成活。

攻入南京成为太平天国事业的分水岭,而攻入南京的第一人则是太平天国中最有军事才能,几次令曾国藩自尽,左宗棠为之赞叹不已的军事奇才——石达开。

但是,历代农民起义领袖,因为其自身特点,其腐化的速度较快。当洪秀全、杨秀清等攻入南京后立刻进入了“不思进取”的阶段。洪杨为首的统治阶层除了石达开等较为清醒的领导者外,陷入了“集体享乐”阶段。大造王府、广收女眷。

其实,对于这一点,如果不是在战略方面出现根本性偏差,太平军未必会失败。因为,天京毕竟是小范围地区,太平天国大部分占领区因为处于战备状况还是相对较为和善。

但是,天京的老百姓们也由初期的欢乐变成了苦恼。

例如当时的一首民谣就能反映其重大变化。“王爷遍地走,小民泪直流”由此可见,太平军中的统治阶层已经开始了享乐,从而为最后的失败埋下了伏笔。而在这个时期,北伐所换取的相对“和平时期”的天京也上演了清军众多谣言的好戏。

国运是什么?以清朝267年历史为例

以明清为例讲述国运是什么?别光说,意思也得懂

石达开压根就没信过洪秀全的那套理论,为了反清找个工具而已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千古一帝是康熙是自封的!正是他贻害中国几十年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一个皇帝的伟大其实要看他对于江山的稳固,民族的未来,天下的百姓做了多少实事。切不能以君主的个人能力而论,更不能看一时的浮华。康熙擒鳌拜,这只是清政府内部的皇权争端,自然是为了自己的权利而战,算不上伟大。平定三番也是更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利,他和吴三桂的战役只能算中央政府的手段高于地方,谈到贡献,确实没

  • 准噶尔人被灭族纯属自己找死,怪不得清朝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准噶尔汗国的前世今生朱元璋统一中国后,蒙古人被赶回北方老家喝西北风,在历史前进的路上,随着明朝的衰弱和清朝的崛起,诺大的蒙古国在经历俺答汗短暂的统一,又陷入四分五裂的局面当中去,分为三大部落漠北蒙古、漠南蒙古、漠西蒙古。噶尔丹影视形象十七世纪初,游牧在天山南北的准噶尔部(漠西蒙古的一支)开始强势崛起

  • 冲冠一怒为红颜,吴三桂开关降清,真的是为了陈圆圆?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吴三桂和陈圆圆简介,陈圆圆给吴三桂生了几个孩子,吴三桂和陈圆圆有后人吗

    吴三桂少年英才,出身将门世家精于骑射,不到20岁的年纪就考取了武科举人,之后以游击身份跟随乃父吴襄和舅舅祖大寿,驰骋于抗击大清的第一线,23岁被封提升为前锋右营参将,27岁升为宁远总兵,松山大战失败后,明帝国在关外仅余吴三桂关宁铁骑镇守的宁远城,为了安抚他,崇祯帝封他为平西伯。1644年这个永远载入

  • 只知道贪图享乐,不仅仅坑了北洋水师,还埋葬了二十万太平将士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最痛恨清朝,莫过于他的腐败达到了让人震惊的地步,不说底层官员的贪腐,就是最高统治者也是一样。人们在研究清朝的历史的时候发现,当年的慈禧太后,那真的是一个该被永远钉在历史罪人的柱子上的女人,她为了自己的奢华享受,完全不顾忌已经岌岌可危的王朝,过一个生日的开销就花掉了一整个北洋水师的军费,而当年的海

  • 原来刘宗敏是这样被吴三桂处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西安之战,清兵大败李自成西安之战,清兵大败李自成,但李自成和刘宗敏仍率农民军有生力最20万冲出了包围。面对穷追不舍的吴三桂, 刘宗敏和李过英勇地主动留下来断后,掩护大军向南运动。天刚刚放亮,刘宗敏率领三万余骑部众,冲向吴三桂大营。刘宗敏率领三万余骑部众,冲向吴三桂大营吴三桂见农民军来势汹汹,知道是来

  • 同治帝在位13年毫无作为,仅仅因为他是母亲慈禧的傀儡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同治帝唯一的命脉,同治皇帝跟慈禧太后有什么关系,同治皇帝和慈禧太后关系

    皇室子嗣的减少通常被看做是王朝衰落的标志,道光皇帝有九个儿子,嘉庆皇帝有五个儿子,乾隆皇帝有17个儿子,咸丰皇帝却只有两个儿子,其中一个还在出生当日就夭折了。一个儿子,意味着无论好坏,都必须传位于他,况且彼时的同治皇帝还是个六岁的孩子,好与不好都无法判断。相传咸丰皇帝不满慈禧跋扈,担心子幼母壮,后宫

  • 古今中外第一贪——和珅的贪财“手段”到底有多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和珅查贪一查一个准,历史上第一大贪和珅,和珅贪财

    就是这样一个地位显赫的人,后来竟然硬生生的变成了史上第一贪官,他的“手段”到底是有多厉害呢?下面我们来看看和珅在贪腐方面所用到的那些让人眼花缭乱的“手段”:第一招:受贿。和珅当的官大,权力自然也很大,和皇帝也非常亲近,消息也比较灵通,所以各地的官员贿赂他也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这里举一个例子:有个小

  • 古代受过裸刑的三位女豪杰,一位是皇后,一位大骂慈禧是奴才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上的女豪杰被用刑,慈禧挨过杖刑故事,历史上最惨的酷刑

    古代美女第一位 前秦毛皇后五胡乱华时期前秦的苻坚第一个统一了北方,只可以肥水一战前功尽弃,被前秦统治的民族纷纷造反,很快前秦就瓦解了,苻坚被杀后,苻登继位做了皇帝,他的皇后就是毛皇后,这是一位将门之女,不仅是一员猛将长的还漂亮。只可惜因为老公的失误,在和后秦的战斗中被俘了。后秦皇帝姚苌看到毛皇后之后

  • 吴三桂自知必死,立即下达一道密令,让他子孙又多活了三百年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广西平南县吴三桂祖坟,吴三桂陈圆圆第一次见面,吴三桂简介

    按中国的传统,逝者为大,人死如湮灭,一个人要是死了,那他的事情也就算结束了。然而是谁?竟然让康熙如此憎恶,就算已经死了四年了,仍然要把他挖出来分尸各地,以儆效尤。这人便是吴三桂。吴三桂吴三桂这个人,我想大家都是听说过的。而且吴三桂是一个非常有争议的人物,大多数人认为他是一个汉奸,在明末的民族危机之中

  • 吴三桂绞死永历帝前,永历帝连问他三句话,吴三桂听后直接瘫倒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可以说永历帝朱由榔这个皇帝做的很是辛苦,现是依靠着两广总督丁魁楚,后又托付李定国等人,永历帝朱由榔一生都是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十分的不稳定,当清军进犯之际,永历帝显得更是狼狈,现逃到了广西,后来到了云南,最终又逃到了缅甸。朱由榔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身上没有过活的银子,后来吴三桂进攻缅甸,面对外界的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