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看古装片的时候,经常都看见那些公子哥儿都带着个玉扳指,而且都戴在大拇指。你说是戒指吧,又不太像,边也太宽了,而且没有其他装饰品,都是简单的素面。
那么,它的真实身份是什么呢?
其实,玉扳指本质上,并不是装饰的配饰,而是一个必须古代男子射箭时的保护工具。
扳指,又叫谍(se),《说文·韦部》载:“韘,射决也。所以拘弦。以象骨。韦系,箸右巨指。”
扳指,最初是指拉弓射箭时扣弦用的一种工具,套在射手右手拇指上,以保护射手右拇指不被弓弦勒伤的。
最早的的玉扳指是在妇好墓出土的,也就是出现在商朝。当时的男儿都需要精通骑射,不管是当兵的,还
是帝王将相,都少不了拉弓射箭,一般人家扳指就是个乞丐版的,用些兽骨或者石头什么磨的。
大户人家和王侯将相就不一样了,他们的扳指有的是用象牙做的,也有鹿角,鹿骨等。至于最厉害的九五之尊的扳指,就是用玉做的,多数是和田玉,因为我国是不产翡翠的,因此古代的玉大都是软玉。
(妇好墓出土的玉扳指)
说回前面的妇好墓,妇好还是个传奇人物,她不仅是武丁的王后,还是女将军,为亲自带兵出征为武丁打下了半壁江山,她还兼任了当时的女祭师,因此她的墓中放了数千件文物,其中就有玉扳指,也是目前发现时代最久远的玉扳指。
所以,我们一直看不懂的玉扳指,其实是个骑射必备的工具,因此古代的帝王或者地位很高的诸侯王爷都会有玉扳指,通常都传给儿孙辈。
到了宋代以后,玉扳指出现了不同的形状,而且也矮筒和片状的形制,清代开始玉扳指再次演变,没有了之前用钩弦的槽口,而且变得更薄了,演变成了装饰品。
乾隆皇帝就对玉扳指情有独钟,甚至为玉扳指写下了50多首诗,就连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乾隆大阅图》都可以看见他带着一只白玉扳指。
到了现代,玉扳指几乎完全脱离了最初的实用性,像艺术品靠拢,品质好的玉扳指多为青玉或者翡翠所制。而且玉扳指有丰富的造型纹饰,山水,人物,市场,花草,鸟兽,各有各的韵味和格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