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徐中舒: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

徐中舒: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35 更新时间:2024/1/31 17:21:20

徐中舒,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 192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研究院国学门,师从国维、梁超等著名学者。在此期间,他受到王国维先生的影响,树立了“新史学”的观念。以后更在实际的研究过程中,将古文字学与民族学、社会学、古典文献学和历史学结合起来,创造性地把王国维开创的“二重证据法”发展成为“多重证据法”。徐先生先后在复旦大学、暨南大学、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北京大学任教授、研究员。应中英庚款与四川大学的协聘,来到四川大学历史系,除短期在武汉大学、华西协合大学、燕京大学、中央大学兼课外,终身执教于此。

徐中舒(1898~1991),中国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初名道威。安徽怀宁(今安庆市)人。

1991年1月9日徐中舒逝世,享年92岁。

1898年10月15日出生。1914年先生考入安庆第一师范学校。在该校他接触到桐城派古文,学习兴趣很浓。1916年毕业,在该校附小任教。

1918年后又曾在武昌高等师范及南京河海工程学校读书。

1921年经人介绍,到桐城方家任家庭教师。1922年又到上海李家任教,均讲授《左传》。

1925年考入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师从王国维、梁启超等著名学者。一年后从清华毕业回到安庆,在合肥六中任教半年,旋又受聘于上海立达学园。其间,曾在《立达》第一期上发表了《古诗十九首考》,引起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刘大白的注意。

1928年任复旦大学和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所撰《古诗十九首考》一文受陈寅恪赏识。

1930年经其推荐,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任编辑员,两年后升为研究员。在历史语言研究所八年,发表一系列学术论著,受到学术界的重视。30年代初期参加整理清代内阁大库所藏明清档案,颇著成绩;同时在北京大学历史系兼课,讲授“殷周史料”。

1934年与容庚等共同发起成立考古学社。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应中英庚款和四川大学协聘,任四川大学历史系教授,从40年代起,他先后还在乐山武汉大学、成都燕京大学、华西协和大学、南京中央大学执教。

1949年建国以后除继续担任川大教授外,并兼西南博物馆和四川博物馆馆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国务院古籍整理小组顾问、四川省历史学会会长、中国先秦史学会理事长、中国古文字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考古学会名誉理事,以及《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编辑委员会委员等职务。

1991年1月9日徐中舒逝世,享年92岁。

徐中舒长期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先秦史和古文字学是其主攻方向,对明清史和四川地方史的研究也有显著贡献。他在治学方法上,除继承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外,扩大研究视野,力求掌握全面,尽量利用有关学科的科学知识,联系补充,以体现历史本身的完整性。他熟悉先秦文献,既能得心应手地运用这些资料,又具有宏观素养,善于把田野考古、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工艺学诸方面的专业知识结合起来,反复论证,力求其是。他强调研究古文字学应和古史研究相结合。他的研究成果丰硕。有关中国古典文学的论文有《木兰歌再考》、《五言诗发生时期的讨论》等。古史和古文字方面有《耒耜》、《再论小屯与仰韶》、《〈左传〉的作者及其成书年代》、《论〈战国策〉的编写及其有关苏秦诸问题》、《论周代田制及其社会性质》、《论西周是封建社会——兼论殷代社会性质》、《陈侯四器考释》、《金文嘏辞释例》、《禹鼎的年代及其相关问题》、《甲骨文中所见的儒》、《西周墙盘铭文笺释》、《西周利簋文笺释》、《周原甲骨初论》等论文,论证古史、考辨文字,不乏独到的见解。从40年代开始,还对四川地方史进行研究,撰写《巴蜀文化初论》、《续论》、《论〈蜀王本纪〉成书年代及其作者》、《〈交州外域记〉蜀王子安阳王史迹笺证》等文。

专著有《氏编钟图释附考释》、《史学论著辑存》、《论巴蜀文化》、《左传选》等;还主持编纂了大型辞书《汉语大字典》和《汉语古文字字形表》、《殷周金文集录》、《甲骨文字典》等多种工具书。

更多文章

  • 朱瞻基缔造的“仁宣之治”,盛世下埋藏着哪些隐患?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朱瞻基,明朝,历史解密

    朱瞻基,即明宣宗,他是明朝第五位皇帝,与父亲明仁宗朱高炽共创了“仁宣之治”,但他也为明朝的衰落埋下隐患,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在明朝的历史上,土木堡之变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自它以后,明朝逐渐走向衰落,纵使有几位皇帝试图中兴,却再也无法恢复昔日的荣光了。谈

  • 清朝的贝勒是怎样的存在?是如何发展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清朝贝勒,历史解密

    贝勒是清朝的皇室爵位之一,在很多关于清朝的影视剧中,我们都能看到。贝勒看似权力很大,其实不然,虽然有一些特权,但是只是一个虚职,并不是清朝的官职。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其实关于清朝的贝勒,也是有一个发展的过程。贝勒这一称呼最早出现于宁古塔贝勒。相传清皇室先祖,兄弟6人,近邻而

  • 杨坚的四个兄弟,最后分别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杨坚的四个兄弟,最后分别什么结局?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隋文帝杨坚的父亲在北周时期是个军事贵族,杨坚承袭了爵位后,慢慢掌控了北周的大权,后来篡权自立,建立了隋朝。客观地说,隋文帝在位期间政绩还是有目共睹的。但是他晚年却犯了不少错,一方面性格多疑,杀了不少功臣,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多疑,轻信谗言

  • 余叔岩的余派是如何形成的?唱法特点及艺术特色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余叔岩,民国,历史解密

    余派的形成他与马连良、高庆奎并称为京剧第三代的"老生三杰"。他全面继承了祖父余三胜(第一代"老生三杰"之一),老师谭鑫培(第二代"老生三杰"之一)的丰厚传统,特别深入地钻研了集前辈技艺精华之大成的谭派艺术。他向许多文人学者学习诗词书画,还比较系统地学习了四声、音韵方面的知识。凭着他的文化素养,在全方

  • 古代的“浴桶刑”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古代的“浴桶刑”是什么意思?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自古以来,皇帝为了稳固地位,会推出各种各样的酷刑,以此来震慑那些有谋权篡位的人,让他们敬而远之。但不管过去还是现代,一个人犯法都会受到应有惩罚,只不过古代和现代的刑罚却大相径庭。如今的刑罚一般都是以服刑为主,

  • 如果诸葛亮投奔曹操,他能在曹营谋士中排第几?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三国,诸葛亮,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三国的曹操手下人才最多,除了张辽等五子良将,还有荀彧、郭嘉等五大谋士。而刘备最出色的军师只有诸葛亮一人,依靠诸葛亮一己之力,和曹魏众多谋士抗衡,并游刃有余,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那么,诸葛亮如果投奔曹操,谋士之中能排第几?看看曹操手下五大谋士的战绩,再和诸葛亮的战绩相比较,

  • 清朝有哪些开国功臣?清朝是否出现斩杀功臣的情况?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清朝,历史解密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共传十二帝。从努尔哈赤建立后金起,总计296年。从皇太极改国号为清起,国祚276年。从清兵入关,建立全国性政权算起为268年。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说起诛杀开国功臣,西汉的开国皇帝刘邦和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两个人有一拼。不过相比之下,刘邦铲除的

  • 清朝的六部对应的是现在的哪些部门?每个部门都是平级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六部,兵部尚书,历史解密

    中国古代有一套非常严密的中央官制系统,在经过长时间的发展,中央官制系统日趋完善。站在权力最顶端的自然是皇帝,皇帝之下是“三省”,即尚书省、内史省、门下省。“三省”之下为“六部”,即我们经常在书籍或电视剧中看到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六部是尚书省的直属单位,每部设尚书为最高长官,总管本部

  • 缠足的风气是谁带起来的?男人为什么会觉得缠足美?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还不知道:缠足的风气是谁带起来的?男人为什么会觉得缠足美?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古代,人们把女人之足称为“金莲”,也正是因为如此,古代女子以缠足成为金莲为美。那步步金莲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提到“步步金莲”,就要说一下南唐后主李煜。严格的说,李煜并非是一个合格的国君,但他的文

  • 公元220年为何会被称为三国时期最难的一年?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比较著名的一段时期,接下来听听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公元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定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由此,对于狭义上的三国历史,是始于公元220年,当然,广义上的三国时期,则是始于东汉末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