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纣王的皇叔有多强?从一双筷子便预知了殷商要亡

纣王的皇叔有多强?从一双筷子便预知了殷商要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4069 更新时间:2024/1/13 16:14:13

战国时期的孙膑,与庞涓本是同窗好友,同在鬼谷子门下学习兵法。孙膑出山前,鬼谷子

曾暗示他要警惕庞涓,此人心胸狭窄,不可深交。

但孙膑凭着对庞涓的了解,加之同门师兄弟之情,认为庞涓断然不会害自己。

但庞涓见到更为优秀的孙膑,心生嫉妒,

害怕他取代自己在魏国和魏王心中的地位,

于是设计陷害孙膑,挖去孙膑的膝盖致其终身残疾,还在他脸上刺字,让他一辈子无法光明正大地做人。

虽然孙膑最后凭借高超的谋略除掉了庞涓,但毕竟是同门好友,最后拼得你死我活,死的死,残的残。

如果孙膑一开始就听从了鬼谷子的警告,时刻提防着庞涓,观察庞涓的言行举止,见微知著,凭借孙膑的聪明才智,庞涓真能害得了他?

圣贤之人行事,绝不会让自己陷于死地,也从不曾遭逢败局,这是因为他们具有“见微知著”的能力,善于从小事中预知未来灾祸的降临,因此总能够未雨绸缪,最后得到圆满的结果。

那么被孔子称作“三仁”之一的箕子是如何做到“见微知著”的呢?看了下面这个故事,你就知道孙膑为何成不了圣贤。

箕子与比干微子并称为商纣王时期的“三贤”。

商王帝乙的少子

刚即位,便开始用起了象牙筷子,辛的叔叔

箕子

看到他刚即位就开始了奢侈的生活,便叹息道:

“他开始使用象牙筷子,以后必然不会再使用粗陶的器物盛放食物,很快就会使用犀角杯和玉杯,也就必然不会再吃藜藿等野菜、穿粗布制成的衣服、住在茅草普定的房屋之下。反之,他会要求身披锦衣九重、脚踩高台广室。一旦他有了这样的要求,整个天下也满足不了他。而这象牙筷子,就是他奢侈与贪婪的开始,这样下去,大商恐怕要走向灭亡啊!”

没过多久,辛便开始加重赋税,建造鹿台,扩建园林楼台,狗马奇物充满其中,还有酒池肉林,宫中街市,供他穷奢极欲。

帝辛如此荒淫无度,百姓们怨声载道,有的诸侯也背叛了他。于是帝辛发明了“炮烙”之刑,以惩罚那些不服从他的人。他还任用佞臣费仲,导致国人疏远,诸侯国叛离。

约帝辛二十九年(前1047年),周武王率军伐商,殷商灭亡,帝辛自焚而死(一说是被斩首)。而箕子因其贤能,武王便将他释放。箕子率领弟子与一批殷商遗老故旧,匆匆离开箕山向东方而去,将殷商的礼仪和制度带到了朝鲜半岛北部,创立了箕氏侯国。他被那里的人民推举为国君,并得到武王的承认。

史称“箕子朝鲜

”。

箕子的“见微知著”,让他从辛的身上看到了殷商灭亡的必然趋势。

虽然箕子是辛的皇叔,但作为贤人,他更爱护黎民百姓。商朝刚灭亡,周武王便来向箕子讨教商灭亡的原因,以视作日后治国的教训,箕子不愿讲故国的坏话,但也不希望周重蹈商的覆辙,于是便将夏禹传下的《洪范九畴》陈述给武王,武王也因此获得了重要的治国之道,成为一代名君。

箕子

有一天,管仲生病了,齐桓公去看望他,离别之时,管仲再三叮嘱齐桓公说:“希望君主疏远易牙竖刁、常之巫、卫公子方。”

齐桓公疑惑不解,这几个人都是能人,为何要提防呢?于是问到:“易牙把他的儿子都烹了,以让我尝尝人肉的味道,;竖刁自己阉割了自己,以来侍奉我;常之巫能占卜生死、去病除灾;卫公子启方服侍我已经有十五年了,他父亲死的时候他都不愿意回去哭丧。这些为了我能将事情做到这种地步的人,难道我还要怀疑吗?”

管仲说:“人没有不爱自己的孩子的,易牙连他的儿子都不爱,又怎么能爱大王呢?人没有不爱惜自己身体的,竖刁连自己的身体都不爱惜,又怎么能爱惜大王呢?生死有命,灾病无常,大王不听任命运,固守其本来的常道,而只是依赖常之巫,那么他将因此而骄横跋扈,无所不为。人没有不爱自己父亲的,卫公子连他的父亲都不爱,还能爱大王吗?”齐桓公将信将疑。

管仲死后,齐桓公就把这些人都驱逐走了。可是不久,齐桓公就觉得饭不香甜,起居不舒服,病魔缠身了,并且,宫中的治理松散了,朝中的秩序也不稳了。这样过了三年,齐桓公说:“管仲是不是太过分了?”于是又把那四个人都召回了宫里。

第二年,齐桓公病了,就是常之巫从中捣的鬼。他从宫中出来对人说:“桓公将在某月某日死。”易牙、竖刁、常之巫他们相互勾结,一起作乱,他们关上宫门,筑起高墙,隔断了宫中同外界的联系,齐桓公就是想喝一口水都没人给他。卫公子启方带着千户齐民降归了卫国。齐桓公听说他们叛乱了,不禁长叹了一口气,流着泪后悔说:“管仲见识远大,可惜后悔也来不及了。”

管仲通过他人的行为举动,便判断出此人的心性,不可谓不明智。然而齐桓公最终没有坚持管仲的建议,反而深陷他们刻意为齐桓公营造的舒适氛围中,被温水煮青蛙,最终让自己追悔莫及。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赵高,一个卑贱的赵国战俘为什么可以决定大秦帝国的皇位人选?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为彻底杜绝赵国复兴的可能,嬴政下达了一道改变秦国乃至天下的诏令,他命令王翦将赵国宗室成员全部迁居到秦国国都咸阳。诏令一下,上千名赵氏子孙在秦军的监视下从邯郸徒步前行到咸阳,期间少不了毒打谩骂,等到咸阳时,已经只剩下不到一半的人。赵氏宗室成员一到咸阳就被嬴政分散到秦王宫和秦国大臣府上做杂役,日子过得好

  • 蒙古和突厥,谁是匈奴近亲?匈奴和夏朝王族又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夏朝历史简介,夏朝龙印,随州夏朝最新遗址消息

    匈奴大致活动范围首先桃花石杂谈要明确的一点是,对于匈奴和后来与匈奴类似的游牧族群,通过现代基因检测对于确定其身份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因为几乎所有古代游牧族群的血统都非常多样,所以基因检测的结果基本上是每项研究的结果都不同,很难得出相对一致的结论。所以对于匈奴的身份,其实主要还是通过对中国古籍的记载进

  • 张飞擅长书法,关羽夜读春秋!那么刘备喜欢看什么书呢?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历史中,有很多文武双全的风流人物。[var1]比如乱世奸雄曹操,不仅擅长书法和诗歌,对于兵法也有很深的造诣,还为《孙子》做过注释。武圣关二爷也是如此,练武之余,还会捧起《春秋左氏传》研究一番。就连张飞也是书画精通之人,据传其所画的美人图栩栩如生,被拍出了天价!那么作为老大的刘皇叔,他喜欢看什么书

  • 秦国38位国君你了解多少,明君比较少,大多数是庸君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var1]秦国的第一位君主是嬴非,谥号秦非子。秦非子是商朝名将恶来五世孙。不过到秦非子这的时候秦人混的并不怎么样。周孝王时期,西周为了对抗北方的游牧民族需要有大量的马匹。于是周孝王命嬴非到汧水、渭水之间主管马匹。嬴非就这样开始给周王室养马。后来周王室觉得嬴非养马养的还可以,所以就封他为君,把方圆五

  • 山东古墓挖出姜子牙“天书”,研究解读后,考古家:内容禁止公布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雄才大略姜子牙,商末周初兵学奠基人说到我国历史著名人物姜子牙相信大家一定印象深刻,在影视作品中,姜子牙是神仙一般的人物,在他身上加入了神话故事的元素后,其形象塑造得更加的令人敬佩起来。但也正是因为他的丰功伟绩这才让大家如此的崇拜。姜子牙是商末周初兵学奠基人,同时也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韬略

  • 《山海经》有一“神秘”小国,身上长满了羽毛,专家:竟然是印第安人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山海经十大神秘种族,印第安羽毛图片大全,山海经记录的恐怖神秘的东西

    [var1]所幸的是到了现代,随着考古工作的不断发展,我们真的是越来越对《山海经》这部古书有了一个另外的认识,因为在许多考古出土的文物中,我们居然能发现《山海经》的影子,这难道都是凑巧吗?本文中我们要介绍的是一个非常神秘的小国,这个小国在《山海经》中有过记载,为什么说这个小国很神秘呢?那是因为《山海

  • 商纣王的功与过,浅谈神话《封神演义》中纣王的角色演变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翻开中国文学典籍,对君王的描写上,唯有对殷商的纣王有些特别。关于商纣王,他不仅是神话作品《封神演义》里反面角色,还有许多民间传说更是把他说得残暴无比,那么,真实的纣王是个什么样子的呢?上世纪八十年代,一部电视连续剧《封神榜》让姜子牙的形象传遍大街小巷,其中纣王和妲己的无良更是让人记住了他俩的残暴,而

  • 使我有洛阳三亩良田,焉能配六国相印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使我洛阳二顷田焉能佩六国相印,六国相印的印有多大,六国相印经典语录

    中国最伟大的外交天才,千年以后,还被后人高山仰止的战国纵横家苏秦,就经历过这样的事情,不过呢,他的遭遇比我举例的这人还过分,过分到什么程度,连家里人都欺负他了。[var1]苏秦是河南洛阳人,传闻是中国最神秘的学术大师鬼谷子的徒弟,那年鬼谷子学院学成毕业之后,揣摩天下局势,觉得经商鞅变法之后的秦国最有

  • 原创商朝令人谈虎色变的“滴水刑”,并没那么可怕,前提是别胡思乱想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商朝的滴水刑是真的吗,商朝最残忍的酷刑是什么,商朝五刑

    其主要原理就是利用“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道理设计的。意思是无论多么坚硬的东西,只要坚持不懈的冲击,哪怕是柔软的力量也不可忽视。“滴水刑”是妲己无意中发明的。有一次,一个仆人在奉茶的时候,不小心把茶水洒到了妲己的衣服上。妲己看了一眼仆人,阴冷地说:“我也不打你,我让水滴来惩罚你”。原来妲己发现鹿台上

  • 燕国灭齐功败垂成,真是骑劫的过错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之所以会发生这种事,很多人都说燕惠王识人不明,骑劫酒囊饭袋。实际上,这些都只是表象,根本原因是燕国的对齐战略发生了改变。[var1]如果继续沿用乐毅的策略,那么只能是“看天吃饭”,坐等天下形势发生变化。可问题就在于:除了燕齐之战,天下哪还有什么巨大变化呢?再大的变化都要考虑到,我们现在爆发,会不会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