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2600年前一场惊心动魄贸易战,让西周第一大国沦为小邦,前车可鉴

2600年前一场惊心动魄贸易战,让西周第一大国沦为小邦,前车可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779 更新时间:2024/1/31 2:11:24

主笔:闲乐生

在西周时,华夏世界有三个传统大国,一个是西周开国第一功臣姜太公 的封国,一个是周武王同母弟康叔的封国卫国,还有一个就是周武王另一位弟弟周公旦的封国鲁国。而由于周公旦既是周初宗室功臣,又是周朝礼制的创立者,所以周成王特别赋予鲁国“地方七百里,革车千乘,命鲁公世世祀周公以天子之礼乐。”(见《礼记·明堂位》)从此,鲁国一直作为周室第一强藩,震慑并管理着东方世界。

然而,到了东周时代,由于齐国的崛起,鲁国渐渐失去了东方第一大国的位置,跌到老二老三的位置,但后来又由于齐国两次爆发内乱,鲁国又迎头赶上,成为了齐国霸业的有力竞争者。更重要的是,鲁国和齐国比邻而居,又是齐国进出中原的必经之路,以二国紧密相连的地缘格局,爆发战争是迟早的事情,特别是在公元前685年鲁国干涉齐国内政,出兵欲扶持与鲁有姻亲关系的齐公子纠即位,失败后更导致齐鲁关系紧张到了极点。

正所谓一山不容二虎,齐桓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684年,刚即位不久的齐桓公为了立威,为了报去年之仇,更为了齐国的称霸大业,便派了齐国大夫鲍叔牙率领齐国大军前去攻打鲁国,齐相管仲虽然苦劝,但齐桓公一意孤行,管仲只好让他去碰碰壁。

齐国实力虽然比鲁国稍稍强一些,但刚刚经历数次内乱,急需休养生息,积蓄国力,齐桓公此时对鲁国发动战争,实乃不智之举。而鲁庄公特意为他精心挑选了一位猛将兄来好好敲打一下他,这位猛将兄就是在我们中学语文课本里发表了“肉食者鄙”这句名言的曹刿

于是两军在长勺(今山东莱芜东北)交战。齐军先鼓,冲锋,曹刿之鲁军岿然不动;齐军再鼓,冲锋,鲁军仍然不动;齐军三鼓,这时曹刿发飙了,他大喝一声脱掉上衣,露出一身钢肌铁骨,径直下车,推开鼓手,一面用力擂鼓,一面大声喊道:“兄弟们,冲啊……”

结果,齐军大败而逃。

事后鲁庄公询问曹刿取胜之道,曹刿又发表了一通名言:“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两军交战,有的时候就像两个人打架,先动手的不一定赢。何况齐军深入鲁境,士气本来就容易衰竭,曹刿抓住这个弱点后发制人痛殴鲍叔牙,一战名扬天下,从此荣登后世语文课本,成为我等少年间共同的青涩回忆,同时也为青年齐桓公好好上了一课:

正所谓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下伐兵。有时候,武力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

那么什么才是最好的办法呢?管仲告诉齐桓公:可以用经济手段。也就是我们前面提过的贸易战。

然而打贸易战,首要一个前提是要有足够的资金,否则必败无疑。但管仲改革一向提倡低税制,比如在重要的农业税上,齐国两年才正一次税,税率丰年15%,平常10%,歉收之年5%,如遇饥荒,则免税!而在商业税上,其关市税率只有1%到2%,因为管仲认为多收税不一定好,因为它是有形的,是直接从老百姓兜里掏钱,有点像明抢,自然会招致人民的不满。最好的办法是偷之于无形,哦不是,是取之于无形。办法就是“官山海”。所谓“官山海”,就是把山、海资源垄断起来,山上出铁矿,海里产海盐,这就是盐铁专卖制度。管仲便是要让政府垄断盐铁专卖,以此“寓税于价”,把税收隐藏在生活必需品盐铁之中,使老百姓在不知不觉中就纳了税,他们既不知情,自然毫无怨言,最终政府的支持率一点儿都不会下降。

这样一来,齐国盛产的盐铁,就成了管仲打贸易战的最大资本,这是一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

据现代考古发现,春秋是青铜向铁器过渡的时代,按照《管子》书中记载,当时天下剑戟等兵器普遍用青铜(美金),针织用具农具工具则多为铁铸(恶金)。铁作为一切工作之工具,是重要生产物资。齐国经济发达,铁器铸造业极为兴盛,只要把齐国官营的各种铁器的价格增加一丁点儿卖往天下,积累起来就是天文数字。

其次,天下每人每日都要吃盐,盐是重要生活物资,而当时中原地区除了晋国的河东盐池,只有齐国临海专门出产海盐,其他国家都没有。

管仲于是给齐桓公算了一笔账:

当时齐国约有50万户200多万人,中原地区则大约2000万人口。最保守的估计,至少1000万人口消费齐国的海盐。平均每人每月食盐大概3升,每升只要加价2钱,齐国每月可获财政收入竟多达6000万钱!!是当时齐国每月税收收入的两倍!!

这是什么概念!?这不就等于“全世界”的人民都在给齐国交税了么!?所以管仲自豪的称之为“煮沸水以籍天下”,煮沸取之不尽的海水,就可以收取无穷无尽的税赋,简直酷毙了。

更妙的是,由于盐是微量消费品,“全世界”人民并没有感觉到齐国对他们的经济剥削,仍然孜孜不倦无怨无悔的为齐国输送财富。至于在齐国国内,齐桓公因为外贸利润丰厚完全不用担心财政赤字,这样就可以大量减免农业税与商业税,实现管仲的低税制。也就是说,盐铁价格的上升,不仅不会加重齐国百姓负担,反而让国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这也进一步证明了管仲的“富治思想”,国家发展经济的目的,就是要让老百姓手里有余钱,老百姓手里有了钱,才会从官商那里购买生产生活资料,从而又促进生产,形成良性循环。反之如果老百姓的钱都被高赋税搜刮走了,拿不出钱买东西,市场就会萧条,就会萎缩,形成恶性循环。

需要指出的是,管仲在齐国搞的是盐铁专卖,而不是盐铁专营。齐国并不搞国营工厂,而是将山海资源承包给民间生产,然后由国家统一收购,这样就能控制盐业的销售和产量,进而控制盐价,让国家和百姓都能赚取巨额利润,以免造成后世汉武帝实施盐铁专营而“与民争利”,最终导致国民分裂的恶劣情况。由政府控制专营权,然后将经营权下包给民间商人,以一定比例分配利润,这就是后世非常流行的“资产国有,承包经营”的雏形。

总之,这样一来,齐国就在不压迫百姓的情况下,积累了巨额财富,有钱不一定可使鬼推磨,但措施得当,绝对可以控制别国的经济,进而控制对方的政治,则敌国尽在我彀中,这岂不比辛辛苦苦舍生忘死去打仗轻松的多,有趣的多么?

齐桓公对管仲的提议很感兴趣,既可称霸天下,又不用战争流血,简直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嘛,这样好的事儿哪里找去!可是亲爱的仲父干爹啊,咱们具体该怎么做呢?

管仲告诉齐桓公:鲁国纺织业发达,跟我们齐国有的一批。现在,我们就要帮他们一把。君王您可以带头让齐国贵族们改穿鲁国生产的绨料衣服,还要带动鼓励全国的百姓都去买,让鲁国人大赚一笔!

齐桓公歪着头发傻:仲父你的脑袋没发烧吧,寡人是要制伏鲁国,不是想当活雷锋。而且这样搞的话,我们齐国的丝织业可以大受打击了。

管仲笑:君王不闻“预先取之必先予之”乎?我们就是要让鲁国人先占便宜,再来对付他们!至于我国的丝织业,可以由国家收购,绝对不会受影响,而且到时候会有大用处!现在,咱们就先让国内的丝织品完全依赖鲁国进口,这样一来,鲁国的农民就会放弃种田,全去种桑养蚕,或者进城去当织厂农民工……

齐桓公突然一下子跳了起来,叫道:好,就这么办!

管仲与齐桓公双手紧握,齐声发出了阴险的大笑。

很快,齐国成了鲁国绨衣的海洋,世人还以为这是一场时尚风潮,完全没有意识到这竟然是管仲的阴谋。

于是,“made in 鲁”的服装在齐国成为了紧俏商品,价格大涨。

然而,管仲不但没有提出反倾销政策,限制鲁国丝织品进口,反而派人去跟鲁国的商人说:你们给我贩来绨一千匹,我给你们三百金;贩来万匹,给三千金。反正越多越好。

鲁国的商人怀疑地问:太宰为何要如此?

管仲笑:没办法,谁叫齐国百姓喜欢你们的产品呢?反正我们齐国人有的是钱,花都花不完,而且这样你们的政府财政有盈余,就不必向人民征收农业税了,我们这是双赢啊!

为了迷惑这些商人,管仲还收受了他们提成,假公济私大赚了一笔。

商人们大喜,便开始大量养蚕种桑,并招工开织厂,源源不断的向齐国输送绨匹,以赚取巨额利润。而鲁庄公发现纺织品给鲁国带来的贸易顺差后,也大喜起来。

——织业繁荣,政府的税收就多,税收多,寡人就可以大幅减免农业税,让百姓们过上幸福的生活,如此国富民强,何乐而不为?

于是鲁庄公发布了大量优惠政策,鼓励全国百姓加入到丝织业大军中来。

一年后,管仲派人到鲁国考察,发现鲁国已经经济泡沫弥漫了。农村人口全都毁粮种桑,城市人口则全改行开织厂,资金不够怎么办,找地下钱庄借!以前钱庄借钱,庄主还考虑一下借款人有没还贷能力,有没有房产抵押之类的。现在,只要是说借钱搞丝织业的,统统放贷,丝织业现在是稳赚不赔的生意,哪有还不起钱的!

这可真是全民大炼钢铁,哦,不对,是全民大织鲁绨。鲁国大城小镇,几乎所有车辆马匹都被用来运输出口到齐国的丝织品了,街道上的灰土遮天蔽日,如同刮起了沙尘暴,十步之外都看不见人。

农业型大国鲁国已被管仲成功和平演变为纺织轻工业发达国家了,其经济发展速度增长的超快,快的都有点变态了。

好,时机成熟,鲁国人也该为他们的见钱眼开付出代价了,他们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一切的繁荣,都是虚假的,都是泡沫,都是管仲的阴谋!

果然,齐使回来报告完情况,齐桓公于是立刻改穿齐国丝帛,并声称极其讨厌鲁绨,并放开国库,向老百姓与中原各国低价倾销之前囤积的齐帛,同时闭关,停止进口鲁国丝织品,停止向鲁国出口粮食。

两个月后,上行下效,齐国穿鲁绨的人已然绝迹,再过两个月,中原各国也很少穿鲁绨了。

十个月后,管仲再派人去鲁国考察,发现鲁国已经陷入了粮食极度紧缺的窘境之中,百姓饥贫,民不聊生,鲁绨堆积如山变成废物,丝织厂大批倒闭,鲁庄公什么税都收不上来了,政府财政赤字疯狂暴涨,庄公无奈,只得赶紧命令百姓改种粮食,但短时间内粮食根本无法收成,结果鲁国的粮价竟然暴涨到一千钱,是齐国粮价的一百倍。齐国的商人趁机到鲁国高价出售齐国粮食,将鲁国之前卖鲁绨赚到的钱,加倍赚了回去。

至此,鲁国农业完蛋,经济崩溃,百姓无法生存只得逃亡,两年后,鲁国民众有十分之六跑到了齐国。齐国人口大增,越发强盛,而鲁国国将不国矣!

齐桓公三年,也就是公元前683年,鲁庄公被迫归顺齐国,桓公恩赐了他一些粮食,让鲁国勉强渡过难关。这就是鲁国退出春秋大国行列的一个转折点,十余年后鲁庄公去世,三桓作乱,鲁国进一步衰弱,就基本上沦为中小诸侯了。而齐国则进一步强大,此后还依样画葫芦,用这种方法打败了强大的楚国和宋国,这就叫杀敌不见血,灭国不用刀,只要让齐国的商品填满了各国的市场,则天下尽在管仲的掌中。

我前段时间写诸葛亮有一篇文章,叫《

诸葛亮的直百帝国:一场吊打全世界的货币战争

》,这场贸易战,是诸葛亮利用直百钱与蜀锦收割东吴与曹魏的财富,非常成功,相当高明。但很显然,如果曹魏和东吴能够好好地学习《管子》,联手抵制蜀锦,诸葛亮的日子肯定会相当难过。当然,前提是曹魏和东吴的织锦业也必须足够发达才行,而曹魏和东吴没这水平,所以估计也还是很难办。归根结底,蜀汉织锦发达,号称“魏晋以来蜀锦兴,锦缕专为蜀有。”(朱钤《丝绣笔记》)齐国则“织作冰纨绮绣纯丽之物,号为冠带衣履天下。”(《汉书 地理志》)二者的丝织产业对敌都是碾压性的优势。由此可见,贸易战最终还是国家意志、产业结构和经济水平的综合比拼,这才是蜀汉与齐国成为赢家的原因。

最后说一下,读史鉴今,研究诸葛亮和管仲的贸易战,对我们现在中国还是相当有借鉴意义的:

第一,国家重要物资与经济命脉一定要掌握在我国自己手中。

第二,绝对不能过分依赖进口。

第三,保护民族工业,保护国家自然资源与人力资源不被国外资本家变相掠夺。所谓“得物为胜,得币为亏。”然也!中国地大物博,资源雄厚,自己不善加利用,反而贱价卖给别国,岂不谬哉?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张”姓人口近亿,却从来不出皇帝,居然是姜子牙搞的鬼!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张姓最可怕的皇帝,张姓人口简介,潮阳谷饶镇张姓人口

    我国在第六次对人口进行普查的时候,所显示的数据,张姓成为我国当时第三大姓,当时的总人口有13亿7000万人,李姓所占的概率有7.94%,其次的就是王姓,剩下的就是张姓了,张姓大概占据了总人口的7.07%,这样一个庞大的姓氏,却在我国的历史上没有一个皇帝是姓张的。这个事情跟一段神话传说有着微妙的联系,

  • 中国首个奴隶制王朝—夏朝世系顺序、在位时间一览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夏(中国历史上首个奴隶制王朝,公元前2070—前1601年。传19王,记471年)。夏朝中国版图夏王姒禹(公元前2070—前2061年。姓姒,名禹,又称戎禹、崇禹、伯禹、大禹,字文命,号高密。夏王朝首任王。系黄帝的后裔,先祖为颛顼高阳氏,父崇伯鲧,母修已氏首领女狄)—夏王姒启(公元前2061—前20

  • 中国历史上一位痴情皇帝,受不了皇后早逝,复启其棺而与之交接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他就是慕容熙,是当时五胡十六国时代的燕国皇帝,这段时间在历史上相对来说是比较混乱也比较残忍的一个时代。因为在这短暂的历史中,先后有20多个国家在此宣布建立,而也同样有20多个国家最终在此灭亡,这期间也有过不少的统治者,因为当时的国家太多,慕容熙也没有什么名气,大家不了解他很正常,但是他做出的事情绝对

  • 盘点《封神演义》中的八大神兽坐骑,姜子牙的四不像仅排第三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姜子牙老婆简介,封神榜大结局姜子牙封神,封神演义中的十大神兽

    TOP、8五色神牛五色神牛也叫五彩神牛,是东岳泰山天齐仁圣大帝黄飞虎的坐骑。据说五色神牛是一匹神骑,力大无尽,不惧凶兽,可以托云走路。在黄飞虎死后,执掌幽冥地府一十八重地狱,而五色神牛也成了镇守地府的神兽;有传闻说谛听其实就是五色神牛,但这只是猜测。TOP、7青毛狮子青毛狮子是文殊广法天尊的坐骑,而

  • 夏桀为何被灭亡?“酒池肉林”不算什么,只因他遇到一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而历史上最著名的暴君夏桀,就是因为他的“荒淫无度”而导致朝代的崩塌。而其中描述他暴行的,最有名的就是,“酒池肉林”了,相传他建了一个很大的池子,里面全部装都是酒,而且食用的肉挂满了森林。其实对于“酒池肉林”来说,不算什么,皇帝只要任贤为臣,还有挽救的机会,但是夏桀却碰到了一个人,这个人才是导致夏朝最

  • 在《封神演义》中为何没有神仙敢杀商纣王?女娲:我都不敢杀!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纣王让女娲娘娘怀孕的小说,女娲娘娘突然干呕瞪了纣王一眼,封神榜谁灭了商纣王

    但是在《封神演义》中,为何没有神仙敢杀商纣王?说出来你别不信。故事的最开始,商纣王曾经见过一个女娲的雕塑,而当场就觉得这个雕塑太美了,甚至还当着雕塑的面,念了一段所谓的“淫诗”,这无疑是触犯了女娲娘娘的底线,可是女娲虽然动了杀心,可是也不敢杀他。之所以不敢杀商纣王,完全是因为“国运”。国运是什么呢,

  • 高渐离刺杀秦王是为了复仇,还是为了秦王女儿栎阳公主?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荆轲刺秦王临行时,高渐离与太子丹送之于易水河畔,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场面十分悲壮。高渐离还有一段与栎阳公主凄美的爱情故事让人津津乐道。[var1]高渐离和栎阳公主的故事是这样的,相传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将荆轲等燕国人全部处死,而因高渐离在音乐方面的天赋免他一死

  • 等了四年的《大秦赋》热播,段奕宏演吕不韦,老戏骨的演技绝了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大秦赋》以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史实为背景,讲述秦始皇嬴政心怀天下,在吕不韦等人的辅佐之下,最终完成了天下统一大业的故事。[var1]它是系列历史剧《大秦帝国》的续篇,这个系列说起来也算是万众期待,《裂变》、《纵横》、《崛起》,从第一部《大秦帝国之裂变》到现在《大秦赋》,大秦系列一直收获不错的收视率。1

  • 长平的地理位置为什么也是赵国输掉长平之战的原因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var1]周赧王五十三年(前262年),秦国攻占了韩国的野王,将韩国的上党郡变成了“飞地”。无奈之下,韩国的上党太守冯亭将上党郡送给了赵国,引赵国之力对抗秦国。赵国经过讨论后决定接受上党郡,这引起了秦国的强烈不满。秦赵两国随即在上党郡的长平展开了战略决战。[var1]后世认为赵国接受上党郡的主要原

  • 资治通鉴4:孙膑告诉我们谨防借钱不落好,助人要救急为上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一部《资治通鉴》说尽了中国人的处世哲学,让人怎能不爱读!每天带着生活、工作中的问题去寻找答案,《资治通鉴》的众多历史人物会告诉你,面临同样的情境,他们是怎么抉择的,又得到了什么结果。若你能悟出他们的行为逻辑,化为自己的生活智慧,久而久之,那你面临任何困境、挫折、纠结,都能不慌乱、不怕事,从容应对。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