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周朝实行分封制延续了800年,如果秦朝沿袭分封,还会二世而亡吗?

周朝实行分封制延续了800年,如果秦朝沿袭分封,还会二世而亡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959 更新时间:2024/2/27 21:37:35

即便之后随着发展,秦王室逐渐衰落,实力不足以控制各地诸侯时,也很难快速灭亡。毕竟“秦皇帝”是天下共主,在名义上拥有绝对的正统地位,所谓“枪打出头鸟”,各地诸侯如果绝对强大的实力,也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直接攻打秦王室;其次各地诸侯也会互相顾及,再次上演一番“春秋争霸,战国称雄”的割据乱世。

最后经过发展,诸侯列国中出现一个如秦国那样的强大诸侯,用强大的武力攻灭各国,再度完成统一。

不过有着周朝的前车之鉴,秦朝如果实行分封制,也会有所不同,毕竟历史的车轮一直在滚滚前行,不适合新形势的旧制度必将会被新制度所代替,比如西汉颁布的“推恩令”。随着时间推移和沉淀,秦王朝巩固统治地位后,也会逐渐弱化各地封国,如果此时在建立中央集权制度,那么很可能会奠定秦王朝大一统的统治基础,秦王朝的国祚会更长。

一代人行一代事,步伐迈得太急太快,势必会影响到王朝的统治基础,秦王朝之所以会迅速灭亡,也和秦始皇有着直接关系,说白了就是太急了,似乎在他活着的时候就想搞定一切,给子孙后代留下一个安定繁荣的王朝。

统一六国已经是很大的功绩,但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又进行了多次的大规模战争,并且又要完成巨大的国防建设和土木建筑,这无疑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为此动摇了秦朝的统治基础,加上继位的秦二世胡亥又是一个昏庸无知的帝王,在其残暴的统治下,最终官逼民反,致使秦王朝迅速灭亡。

不过秦始皇的功绩是值得肯定的,秦王朝存在的时间虽然短暂,但对中国历史产生了巨大影响,大一统思想和中央集权的建立,不仅奠定了中国2000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还奠定了大一统王朝的统治基础,秦始皇的功绩应称得上“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秦始皇所做的决策可能不全是对的,但秦始皇和他建立的大秦,毕竟走的是一条前无古人的路,没有任何事物可以让他参考借鉴。不敢说秦始皇有多么英明,但废分封,立郡县,建立一整套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度量衡、货币;修驰道、车同轨、行同轮,北击匈奴、南征百越,开疆拓土;修长城保家园等等措施,无疑都是有利的,我们又有什么可以指责这位始皇帝的呢!

我们言归正传,如果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依然采用周代的分封制,那么秦朝还会不会二世而亡呢?我们可以先来看一下分封制的特点和作用。

周代分封制

周武王灭商建周后,由于当时所面临的政治形势相当严峻,周作为“小邦”之君很难统治原商王朝的如此大区域,周武王担心诸侯叛乱,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便决定论功行赏,实行以周王室为中心的分封制,以此调整统治集团的内部关系,从而巩固周朝政权。

之后周武王大规模地以封地连同居民分赏给王族子弟、功臣以及先代的贵族,建立诸侯国,先后分封的有鲁、齐、燕、卫、宋、陈、晋、虢等71个诸侯国。分封的诸侯在其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那么诸侯需要尽到什么责任和义务呢?主要有五点:

一、分封的诸侯必须要服从天子的命令。

二、诸侯要为天子镇守疆土。

三、天子征战,诸侯需听令随从作战。

四、定期朝贡、提供军赋和力役。

五、诸侯君主需要朝觐述职,向天子陈述自己封国的职守情况。

虽然诸侯拥有封国内的世袭统治权,但从其所尽的责任和义务来看,这种分封政治制度还是很有利于周天子的统治,诸侯列国要以周天子为尊,属于高级打工人。不过要想长期维持这种制度,作为天下共主的周王室就必要拥有强大的实力,只能这样才能控制诸侯,避免出现动乱。

如果秦朝沿袭使用周代的分封制,还会不会二世而亡?

如果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分封制,可以肯定秦朝是不会二世而亡的。分封的人群就决定了秦王朝不会过早灭亡,分封的无非就是三类人。

第一类,秦王室宗亲贵族,这些人都是本家同族之人,自然会维护本家的统治,短期内不会出现问题。

第二类,秦始皇的诸位公子,这些是秦始皇的直系血脉,和继位者又是兄弟关系,如果秦朝被推翻,他们也没有好日子过。

第三类,统一六国的有功之臣,虽然他们异性功臣,但在前几代还不至于有异心,而且在短期内也不具备颠覆秦朝的能力。

三类人中,秦始皇的一众儿子分封诸侯应是最多,其次是秦王室宗亲贵族,最后是有功之臣,前两者即便为了私心夺位,最后天下还是属于嬴姓,而有功之臣的后代难免会有其他想法,但他们分封的群体最小,而且封地一般也不会比前者好,短期内也没有能力推翻秦朝统治。

有这些分封的诸侯镇守秦朝各地疆土,即便局部地区出现叛乱情况,也不至于会扩大化,起码在短时间内不会。其次矛盾会转移到各地封国,或是封国治下的更小范围之内,不会直接影响到秦王朝,因此实行分封制的秦朝不会在短时间内灭亡。

而且有周代分封制的前车之鉴,秦朝如果实行分封制也会进一步加强对封国的统治,避免封国出现动乱。比如朝廷可以直接派一些亲信去封国作为监军,定期汇报当地情况,并定期对各地监军进行轮换,避免被封国统治者拉拢,沆瀣一气。如果没有收到监军汇报,诸侯王也没有做出解释,便视为图谋叛逆之罪,朝廷自己出兵,或是召集各路诸侯讨伐,将其封地收回朝廷。

其次朝廷也有对封国的统治权,且要高于封国君主对其封地的统治,两者如遇冲突,以朝廷命令为准则,封国君主也可以上奏沟通协调,但必须要服从中央命令,并做好镇守疆土的责任和义务,如果封国出现情况,直接问罪于封国君主。这种强化版的分封制即便不如郡县制更为集权,但也弱不到哪里去。

周代的分封制就是给予诸侯的权力太大,才致使诸侯做大做强,而周王室逐渐衰败,最终走向覆灭,当然西周初期实行分封制也是形势所迫,毕竟周原本只是小邦之君,即便灭了商朝,也没有实力统治全境。而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单凭秦朝的实力就足以统治天下,完全可以放弃周代版本的分封制,实行更为强化集权的分封制,

不过这也只能是假设,秦始皇如果实行分封制,可能也就不是我们所认识的始皇帝了!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丞相绾、御史大夫劫、廷尉斯等皆曰:“昔者五帝地方千里,其外侯服夷服诸侯或朝或否,天子不能制。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

秦统一六国后,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劫、廷尉李斯等大臣表示,从前君主虽然统治方圆千里的土地,但外围侯服、夷服等地的诸侯是否前来朝贡却是天子所不能控制的,现在平定天下,四海之内都成为秦之郡县,法令都由秦始皇一人发布,天下才得以安宁,这是自古以来没有发生过的事情。

《史记》记载:“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秦始皇也认为天下已经统一,再封邦立国不利于统一,便废除了分封制,实行更有利于国家统一的郡县制,将全国划分为三十六郡,郡以下再置县,形成郡县两级地方组织,郡守和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命,郡县制自此成为后世王朝地方政治的基础。

秦始皇之所以废除分封制,主要还是担心百年之后,自己的后代子孙会为了私利,独占天下,而相互攻伐,从而致使民不聊生,江山社稷分崩离析,甚至被他姓夺取了嬴姓天下。

因此秦始皇坚持采用郡县制,并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中央集权制度,由中央直辖地方,加强皇帝和中央对天下的掌控,汇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这种政治制度不仅能巩固中央的统治权力,而且在强化对地方统治的同时,还能提高行政效率。也奠定了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定的基础。

结语:

无论是分封制还是郡县制,如果没有相对应的管理制度,还是会造成危机。分封制也不一定就不如郡县制,在给予封国君主统治权的同时,中央只要有相应手段制衡诸侯,那么强化的分封制甚至还要强于郡县制。

只有与时俱进,根据时局变化来不断调整适应新形势的制度,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一味地墨守成规只会被历史的车轮碾碎,即便再辉煌的王朝到头来也会成为史书上的一行字罢了!

文/历史紫陌阁

回味更多历史,下期更精彩。

欢迎大家的关注和点赞,谢谢大家的支持。

本文声明原创,文中配图来源网络,侵删。

更多文章

  • 夏朝文字为何从未出土?专家认为问题可能出现在载体上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夏朝有文字出土吗,夏朝出土玉器图片,山东省出土的陶片上的夏朝的文字

    夏朝文字为何从未出土?专家认为,问题可能出现在载体上中国历史五千年,我们对自己民族历史最早出现的认定是在夏商周三代。从周朝开始,我国才有了比较确定的历史纪年。研究商朝的历史我们可以通过甲骨文来进行。那该怎么样去了解夏朝呢?我们知道很多夏朝的历史,但我国目前的考古队仍没有发现可以证明夏朝有文字的史料,

  • 1974年,江苏发现西周古墓,里面有2800年前的鸡蛋,你想尝尝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最近考古发现西周古墓,2000多年的古墓鸡蛋出土,西周古墓最新消息

    1974年,江苏发现西周古墓,里面有2800年前的鸡蛋,你想尝尝吗?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食物在古代不一定能有,有很多还是国外传进来的,像辣椒,很少听说在很久很久之前,人们能够吃辣,我们印象里古代人的饭食想打昂健康新鲜清淡,而我们现在的时代,重口味的饭食已经几乎填满了我们的一日三餐,那么今天,让我们看看古

  • 闻太师敢大骂商纣王,却不敢动妲己分毫,只因她的靠山是这位大神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妲己水池迷惑纣王,封神演义妲己纣王吻戏,邵氏电影妲己迷惑纣王

    但是在商朝中还有一个忠臣,妲己确实不敢动,此人就是商纣王也得让着三分,他就是闻太师,为什么商纣王都会害怕闻太师呢?首先闻太师是先帝时期的重臣,不仅是先帝临终托孤的重臣,而且还手握先帝赏赐的打王鞭,有上打君王的权力,所以商纣王对闻太师的敬重和害怕是自小就存在的,因而当闻太师去北海平反凯旋而归,听说纣王

  • 中国历史高智商的六个人:姜太公第一,第六位聪明盖世却遗臭至今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姜太公口诀,许银川为什么叫少年姜太公,曾仕强讲姜太公完整视频

    NO.1:姜子牙,姜尚。此人帮助西周诸侯国,推翻了殷商的暴政。前半生可以说过得很平庸,七十多岁时一事无成,直至八十岁在渭水钓鱼,遇见了周文王姬昌,至此算是打开了人生的新篇章。帮助推动了西周的发展,奠定了西周八百余年的昌盛。NO.2:范蠡,范蠡之所以能排在第二,是因为此人无论做什么都能将之做到极致。世

  • 西周古墓出土1套国宝,专家费尽心血从海外集齐,改写中国冶金史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2013年西周墓出土文物,挖出西周国宝最新视频,商代墓出土的文物

    我们知道,文物的最大价值在于其真实性。史籍资料也许会因为作者或者统治者的主观臆断而不太客观,但文物却不会说话。专家能够根据上面的细节还原真实的历史真相,甚至推翻此前得出的历史结论。而今天笔者要聊的这件文物便是如此,专家根据其细节还原了一段真实历史,填补了相关历史空白。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专家在山西发现

  • 西周墓发现神秘青铜器,专家震惊:西周怎么会有路由器!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西安出土西周青铜器,眉县杨家村西周青铜器窖藏分析,西周青铜器壶鉴定视频

    1959年3月,安徽省屯溪市修建机场,就在施工时,工人们意外地挖到一座古墓。专家赶到现场,经勘察认定,这是一座西周古墓群,有很高的考古价值。经过两个多月的发掘,专家们在一号墓中清理出六十余件西周时代的青铜器,大多是礼器和乐器,其中一件青铜器却令人费解。在场的专家们见多识广,也无法确定此物用途,当时的

  • 中国历史上六大谋士排行,姜子牙排第二,第一无争议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姜子牙十大谋士排名,陈键锋姜子牙,86封神榜老版姜子牙

    刘伯温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伯温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他

  • 封神演义中,姜子牙的打神鞭打在纣王儿子身上,为什么不起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封神演义纣王问姜子牙能否得长生,姜子牙九节神鞭有哪些法力,纣王儿子和姜子牙见面

    但是这样平静的日子在他在女娲庙中提了一首轻薄女娲的诗之后一去不复返,女娲认为像他这样的人根本不配做君主,于是直接将妖邪引到了他的殷商,让苏妲己去迷惑他,苏妲己在他的身边将他的生活搅得一团乱,将他的那些妻妾妃子弄得死的死残的残,他的那些忠心的大臣也一个个离他而去。 而他的两个儿子竟然也在他被妲己的

  • 宝鸡发现的西周礼器,现成一级国宝,专家:“中国”二字首次出现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宝鸡西周青铜器,宝鸡竹园沟西周墓,西周的礼器象征着什么

    相信每一个中国人都会为我们的祖国感到骄傲,因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保我们平安健康地生活着;因为祖国的众多文化瑰宝,让我们的精神上获得充分的满足;因为……所以我们每次听到"中国"这两个字,心中便会万分自豪。可是大家知道吗,"中国"这两个字并非近代才出现的,早在西周时期,就已经出现了。这还得从我国的青铜器文

  • 妲己虽然红颜祸水,但他对中华民族的贡献,10个姜子牙都没法比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这一发明便是筷子,难以想起筷子这一东西居然是一个女人发明的,而且还是一个美女,那么这一东西当时是怎么发明出去的呢? 最先我们要了解这个故事的情况下务必要了解那时候的商纣王有一个特点那便是暴虐,假如饭菜太凉了或是太热的话那么送货的这个人会被干掉的,尽管这没什么可是针对商纣王而言便是那么个性子。在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