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1]
曹操之所以能横扫天下,除了天时地利外,与其特有的识人能力及帝王心术也有着莫大的关系。纵观曹操一生,他曾挖掘出了非常多的优秀人才,如许褚、郭嘉等人,都在后期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其求贤若渴的态度,更让不少名士纷纷来投。不过即便是如此慧眼的枭雄,却也曾看走过眼,一次失败的战役,一次绝情的抛弃,却使曹军一位不入流的将领转投刘备。而这一投,竟使得魏国从此多出了一个心腹大患,令未来曹魏政权的统治者头疼不已。此人不是别人,正是蜀汉大将,王平。
[var1]
在《三国演义》中,王平其人最多只能算是个跑龙套的小角色,甚至说他是用来凑数的也不为过。而在《三国志》中,王平一开始亦是一个不起眼的人物。
[var1]
王平,字子均,益州人。据史书记载:王平平日寡言少语,没啥文化,甚至连自己认识的字都没超过10个。初时曾在曹操麾下,虽好学,但却并不被曹操重视。公元219年,夏侯渊于定军山一役被黄忠所袭杀。曹操虽率军而援,但却大败遁走,而王平等残将也被放弃。
[var1]
也正因此,王平心灰意冷投降刘备,在刘备麾下做了名小官。不过由于王平本人沉默寡言的性格,因此在蜀国也并未得到足够重视。待到诸葛亮成为蜀国实际执政者后,才发现了王平的优秀之处,他欣赏其谨慎敦厚的性格,也开始竭力培养他。
[var1]
此后,诸葛亮几乎每次出征都会带着王平,并指导他作战及战术方面的知识。王平也不敢怠慢,用心去学,很快便成长为了一名优秀的将领,时常以先锋等身份活跃在战场上。马谡丢街亭后,几乎所有的高级将领都因此受到了惩处,但王平却逃过了责罚,这并不是诸葛亮故意偏袒,而是他在战场的中连连规劝马谡的做法使然。
[var1]
到了后期,王平逐渐蜕变成了蜀国的领军人物,他亲自统领着蜀国最重要的无当飞军。不论是奇袭还是防守,都能圆满完成任务。曹爽伐蜀时,曾领兵十万,但却没能攻下王平所驻守的汉中,令他威名远播,更成为了魏国后期黑名单上的重要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