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乾隆居然这么专情,富察氏死后乾隆写了一百多首诗祭奠她

乾隆居然这么专情,富察氏死后乾隆写了一百多首诗祭奠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734 更新时间:2023/12/28 3:34:10

清朝,从时间上看,是距离我们最近的封建朝。康乾盛世,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盛世”,是由康熙雍正乾隆祖孙三人共同创造。关于,这三位的故事简直数不胜数,正好为清宫剧提供了海量素材,不论是《雍正王朝》,还是《康熙微服私访记》或者是最近热播的《延禧攻略》都受到了大众的广泛关注。

《延禧攻略》中富察皇后在两个孩子先后夭折,不堪打击后跳楼自杀,不知让多少人哭瞎了双眼。那么,历史上真实的富察皇后究竟是怎么死的?乾隆不是风流成性吗?乾隆和富察氏真的十分恩爱吗?今天,笔者就和大家聊一聊真实的乾隆与富察皇后。

历史上乾隆一共有41嫔妃,而这位皇帝又特别喜欢诗和远方,所以通人们认为他是一位“风流皇帝”,事实上这是对乾隆的误解,乾隆一生其实只爱一人,这个人便是富察皇后。

乾隆和富察氏大婚时,弘历只有16岁,而富察氏只有15岁,当然这个年龄在当时是绝对的适婚年龄。他们二人性情相合,婚姻生活非常美满,简直是天作之合。

无论乾隆走到哪里,富察氏总是会陪伴左右;弘历生病时,富察氏总会尽心尽力服侍左右直至皇帝康复为止,显然富察氏是一位贤惠合格的妻子。

根据清史学者、哈佛大学东亚系教授欧立德在其著作《乾隆帝》中记载,富察氏出身名门,先祖是努力哈赤手下最为骁勇善战的战将之一,其家族世代精英辈出,大多都是朝廷重臣。富察氏的叔叔马齐曾任内务府总管等重要职位,后来成为乾隆臂膀,在1760年被任命为军机大臣的傅恒则是富察氏的弟弟。

良好的家庭背景使富察氏具备了良好的教养,她重视满情传统,崇尚简朴,拒绝奢侈生活,而喜欢以通草绒花为饰,不御珠翠。

她温柔体贴善解人意,1747年,乾隆一次无意中提起在祖父生活的年代,男人们总是佩戴由鹿羔沴绒制成的荷包,内装取火用的打火石和铁,而不像如今(乾隆年代)时由锦缎制成并饰以金、银、象牙、犀牛角等珍贵材料。富察氏偷偷记下,随后便采用关东传统技艺,“以鹿盖绒制为荷包”,亲手绣上简单的花纹,然后送给了乾隆皇帝,让他得以在木兰围场围猎时佩戴。

有这样一位温柔贤惠的妻子,乾隆想必是幸福无比的。所以,当他们的四个孩子中的三个相继夭折(四个孩子中有两儿两女,只有固伦和敬公主活到了62岁),看着日渐憔悴的富察氏,乾隆的心都碎了,于是,乾隆也和所有的丈夫一样,不断哄着她开心,并带她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去泰山游玩散心。但是,万万没有想到,在回程途中突遭暴雪,想必还有严寒天气。皇后因此而感染风寒,一病不起,并在回京的最后一程路上突然恶化,当天夜里不幸离世。

富察的死,让乾隆极为悲痛,有诗为证:

恩情廿二载,内治十三年。

忽作春风梦,偏于旅岸边。

圣慈深忆孝,宫壸尽钦贤。

忍诵关雎什,朱琴已断弦。

乾隆以好写诗闻名,但是精品不多,这首虽然也只能算一般,但是却是他真情表达,写得情真意切。皇后死后,乾隆发出谕旨,总结了皇后一生的贡献,赐谥“孝贤”。同时,为皇后举行了盛况空前的国恤,下令罢朝9日,在京王公百官皆着素服斋戒27日。这段时间,京城内禁止嫁娶,全国范围不得作乐。

此外,乾隆还颁布了严格的剃发规定。皇室男子必须截发辫,他们的太太则需要剪头。所有满、汉男性,百日内不得剃头,满洲妇女则不得盘头,要把头发放开或剪断若干,等等。

这还不算,在为孝贤皇后治丧期间,乾隆更是多次大发雷霆之怒,16人被革职问罪,69人受处分。有些官员仅仅是因为皇后的册宝制造得不够精良,礼仪的桌子不够干净……而有53位更是因为没有上表悼念,而被乾隆斥责为“忘恩负义之人”,每人各降两级,从此前途尽毁。

皇后去世一个月后,乾隆仍然伤心不已,他听说在治丧期间皇长子永璜和皇三子永璋在丧礼上表现得不够悲痛,于是再次大发雷霆,谴责他们身犯不孝之重罪,因而剥夺了他们的皇位继承资格。

富察皇后死后,乾隆无时无刻不处在痛苦自责之中,并且终生未再入济南城:

四度济南不入城,恐防一入百悲生。

春三月昔分偏剧,十七年过恨未平。

乾隆一生似乎从未摆脱丧偶之痛。至1799年乾隆去世时,他共写了一百多首诗哀悼富察氏。下面这首诗写于1795年乾隆85岁时前往富察氏陵墓祭奠之后:

本欲驱车过,矫情亦未安。

三杯不防酹,四岁又云寒。

松种老鳞长,云开碧宇宽。

齐手帅归室,乔寿有欢。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他帮康熙除鳌拜,因给女儿的陪葬品让康熙忌惮,多次磋磨至死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想当年康熙皇帝还没有亲手管理国家的时候,鳌拜在清朝朝廷当中的说的话,简直就是圣旨,在他门下有很多追随者,这些人基本也是朝廷当中的官员,要说鳌拜对于皇权没有想法自然是并不太相信的,要知道他广受门徒,到处圈地就是为了有一天可以架空皇帝。康熙皇帝虽然年龄不大,但是对此早有耳闻,也早就在私底下跟索额图等人的

  • 曾国藩是牛皮癣患者,郎中编故事推脱责任,曾国藩不怪罪还给赏钱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曾国藩有牛皮癣么,曾国藩治疗牛皮癣药方,曾国藩背诗小故事

    曾国藩在工作的时候,时常出现抓挠的现象,时间一长侍卫和随从也慢慢找到了他犯病的时间,每次只要是曾国藩遇上了不顺心的事情,皮肤病就开始发作,紧接着曾国藩就开始抓挠,侍卫只能上前帮忙。有一天曾国藩正在和其他幕僚谈天说地,突然门外传来了急报,报上说湘军在前线吃了败仗,曾国藩一听心中的火一下子就冒起来了,心

  • 清朝最后一位格格,隐姓埋名活到2014年,逝世前揭露皇家一大丑闻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清朝七位格格,清朝最后一任格格,清朝皇朝最后一位格格

    她如同苏东坡先生一样有着大起大落的一生,历经磨难仍旧保持豁达。有人说她的一生是一部悲剧,但从她嘴里娓娓道来却变成一场喜剧,所有的变故,灾难,磨难与疾病在她口中都变为欢快的闹剧。鲁豫有约采访她时,她说:人的生活中有"喜怒哀乐"。但"怒"和"哀"应该放在心里,只有"喜"和"乐"才拿出来与人分享,人生就是

  • 乾隆赏赐的猪肘子,为何一出宫大家都往他轿子扔?坊间传闻不可信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乾隆赏赐橘子,乾隆赏赐纪晓岚两个婢女,乾隆赏赐刘墉两个皇妃后续

    乾隆我们都知道,算是清朝皇帝里命最好的,不仅活得最久,而且相对来说朝政没有太多烦心事,作为一个比较昌盛的时期,生活质量还是非常不错的,尤其是对猪肉都非常喜爱,不管是多大的场合,桌面上总得有不少猪肉,最关键的是,他们喜欢吃白煮的猪肉,不放什么调料,等到吃的时候再沾点料吃。乾隆又是个喜欢热闹的人,所以一

  • 清朝王爷一无权,二无势力,那么他们是如何消磨时光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清朝末年王爷势力不行了吗,清朝博尔济吉特氏势力,清朝云南土司势力

    现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世界的大同,人们的娱乐消遣方式越来越多样化,吃饭时看看电视,闲的时候打个游戏,晚上睡觉前刷个头条,更甚者啊,一天到晚都在“消遣”。此为题外话,回到正题,清朝的科技并不如现在般发达,那么作为一代“玩主”清朝王爷们是如何消遣时光的?清朝王爷的“特殊性”我们首先要了解清朝王爷在列朝

  • 《天下长河》康熙无意中遇到了一个小乞丐,没想到自己擅长控水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康熙爱上乞丐完整版,乞丐遇见康熙,康熙笼络人心绝招

    康熙皇帝决定治好黄河洪水,提拔陈天益和金福两位抗洪人才。凭借两人的正确谋略和皇帝的信任,经过几十年的努力,黄河洪水终于平息,留下了一个真正的历史伟业,世人称颂。在最新的剧情中,康熙皇帝和他的臣子顺流而下,在河南边境遇到了一个乞丐。本以为他只是疯了,却不知道这人骨气很大。他连自己送来的饭菜都不吃,胡说

  • 康熙在路边吃饭,被书生偷了银子,他霸气放话:你必定名落孙山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康熙王朝康熙找户部尚书要银子,康熙1000两银子值多少,名落孙山康熙

    而这一切的起因,仅仅是康熙在路边遇到了一个美丽的少女。这个女孩正在路边卖豆腐脑,此时她拿着一双筷子一个碗,正给自己唱冤情。一时之间百姓们议论纷纷,现在天下太平了,所以贪官污吏四处横行,有人问为什么不去状告这些官员,一位大姐说道:“要是有钱去告他们,那还唱什么呢?”康熙听到这里总算是明白了,姑娘在这里

  • 大清未解之谜:八阿哥,最有竞争者退出夺嫡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上真正的八阿哥,杨修参与夺嫡之争,清朝九龙夺嫡

    大子被废之后,八阿哥胤裸成为朝野眼中继承皇位者的最大热门。然而,最终他却没有如愿穿上龙袍。是结党营私、触犯康照大忌,还是因为效仿皇阿玛,重走康黑的老路?这个大热门爆冷出局的真实原因究竟在哪里?出类拔菶的八贤王康熙帝第八子子,人称“八贤王”的的胤禩,在这场激烈的帝位争夺上可谓是一个主要角色,但归根结底

  • 大清铜币最低多少钱一枚?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大清铜币一枚真实价格,大清铜币宣统二十文多少钱一枚,大清铜币官方价格表

    大清铜币,学名清代机制铜圆,铸造始于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止于1911年(宣统三年)。铸造流通时间尽管只有十余年,但其鼎盛时期全国共有十七省二十局开机铸造铜圆。十七二十局先后铸造的当十铜圆,各不相同,版式繁多。如今,古钱币藏品在各大拍场上风头鹊起,国内外藏家对于清朝龙洋、铜币的热捧不断升级,

  • 他乃大清第一王爷,死后被掘坟鞭尸,其唯一的女儿结局有多惨?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最后的王爷女儿原型,清代著名王爷的女儿,古代王爷疼爱女儿

    爱新觉罗·多尔衮,乃女真英雄、后金开国皇帝努尔哈赤的第十四皇子,也是阿巴亥的第二个儿子,清太宗皇太极的弟弟。努尔哈赤去世后,皇太极继承大同,多尔衮在他的带领下,为大清立下了赫赫战功。可以说,他绝对是大清入关的第一功臣。公元1628年,17岁的多尔衮随皇太极出征,征讨蒙古察哈尔部。因为军功被赐号“墨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