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尼拔和项羽、韩信对阵谁胜算大?谁才是真正的战神?

汉尼拔和项羽、韩信对阵谁胜算大?谁才是真正的战神?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884 更新时间:2024/1/21 16:20:33

项羽

韩信

汉尼拔

先说汉尼拔,他是北非古国迦太基著名军事战略家。在西方世界史中,讲完雅典民主,然后就是亚历山大的希腊化,接着,就是罗马共和。而罗马共和最出彩的篇章,就是三次布匿战争,汉尼拔,是第二次布匿战争的主角。布匿,就是迦太基。

前面讲过,波希战争,其实就是波斯帝国的几次剿匪行动,西方人为了夸大“雅典民主”这个“民主”的老祖宗,所以,把波希战争大书特书,作为历史的主旋律来讲。

真实的波希战争对比图

同理,西方人为了夸大“罗马共和”这个“共和”的老祖宗,所以,把布匿战争作为历史的主旋律来讲。

当时,真实的世界地图是这样的。

布匿战争时期的世界地图

在地图的最西方,地中海的西部,分不出国别的地方,有文字标识着罗马城和迦太基城。客观上,当时,罗马城和迦太基城,只不过是地中海游商组建的小城邦,处于西方核心区的边缘,还没真正融入西方的主流世界,只不过为了各自的商业利益,两者处于你死我活的打群架模式,真实的历史应该就是这样。

所以,客观事实是,近代西方优胜之后,为了找老祖宗,所以,把“雅典民主、罗马共和”从犄角旮旯扒了出来。这个时期,西方的正史,其实应该围绕波斯的起起伏伏。波斯才是西方的主角,亚历山大只不过暂时毁灭了波斯帝国,但波斯人的文化、思想、宗教,一直是这个地区的主角,根本没有什么所谓的“希腊化时代”。然后,波斯人一波波的起义,逐步形成自己的国家,虽然没有了往日波斯帝国的辉煌,但依然应该是西方的核心。而图上的孔雀帝国,在阿育王之后,就已经分裂了,实际上已经日薄西山了。

游商,大的利益集团,在一起的时候,必然是讨价还价,所以,“共和”的本质,就是各利益集团互相讨价还价的体制。按照天道的理解,凡事都是匹配的结果,“共和体制”与“大商人”讨价还价是高度匹配的体制,并没什么稀奇,更不是什么先进思想的代表。

两个商业利益集团,达不成合同的时候,就会发展成战争,或者是武力战争,或者经济战争,罗马城与迦太基城之间的布匿战争就是如此,现在的经济制裁还是如此。但是,当时,农业社会才是世界的核心,所以,客观上,海边的商人社会,只是边缘社会。

后来,当罗马城发展成罗马帝国的时候,罗马共和早已名存实亡。罗马帝国,也是以“中央集权”模式正式融入西方农业核心区的,“共和”绝不是农业社会的主流模式。主流的农业社会,体制上只能是中央集权,不可能是民主和共和,这是历史发展的规律,这是天道。把“雅典民主”和“罗马共和”拿出来说事,只能是“欧美中心”说的偏见先生,所以,我们需要重新解读“世界史和全球史”。

汉尼拔的背景环境就是如此。

在西方,汉尼拔是个战神,著名的军事战略家,之所以没被神话,就是因为他代表的是迦太基,而不是“共和的罗马”。

第二次布匿战争期间,汉尼拔率领大量雇佣军,把战火烧到了意大利本土,先期,巧妙运用计策击溃罗马人,在意大利烧杀抢掠,以战养战。坎尼战役之后,罗马人深感此人之军事威胁,特别是情报搜集、行军布阵及外交分化,于是减少了与汉尼拔的正面冲突,加强同罗马联盟之间的关系,施用焦土战略,阻断其军需物资的补给,才逐渐夺回意大利南部的要塞。前204年,罗马人入侵迦太基城,迫使汉尼拔回到迦太基。前202年,于扎马战役击败汉尼拔。

战后,在罗马人的施压下,汉尼拔流亡到塞琉西王国,罗马人一直争取把他引渡到罗马受审,终于逼迫汉尼拔在前183年服毒自尽。

汉尼拔被西方人誉为战略之父,今天美国“高边疆”战略理论,也有他的影子。在局部战略上,汉尼拔作为实际的前线指挥员,确实发挥了自己的“个体”能量。从“个体”角度讲,汉尼拔就是西方人的大英雄。

但是,如果把汉尼拔放在同时期的中华,顶多是彭越那样的游击战专家。即便如此,彭越对大是大非的选择,也总是符合天道的。先是帮助项羽推翻了暴秦;后跟刘邦,最终帮助刘邦完成了中华的大一统,客观上,也给天下百姓带来了“持久的和平与普遍幸福”,所以,彭越对中华整体的普遍幸福还是有贡献的。

同样是喜欢玩战略、战术的人,汉尼拔就不同了。从一开始,他的思路就是报仇,第一次布匿战争,迦太基输了,他就要报仇。他的思路是,“我输了,我不服,明着打不过你,但我可以让你不好过,让你难受”,所以,他靠花钱,靠雇佣军,靠烧杀抢掠,靠阴谋诡计,使劲折腾罗马人,闹腾了十来年。但结果呢,罗马不好过,他自己也不好过,他自己的国家,迦太基城的损失也非常大。

美国人现在也经常这么干,看着谁家不顺眼,就花钱雇人,背后支持,甚至明目张胆,努力折腾别人家,努力把别人家搞乱,和汉尼拔的思路一样。但结果往往是,别人家确实乱了,但并没有产生普遍幸福,美国自己也没得多少便宜,和汉尼拔的结果也一样。

但美国人“不这么干不行”,凡事“必须符合自己这个个体的价值观”。可怜的西方人,一直习惯于从“个体”的角度看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从“整体”和“天下”角度看问题,就是学不会按照“天下普遍幸福”这个天道为人处事,凡事,必须彰显自己这个“个体”的价值。

所以,汉尼拔越伟大,双方越倒霉,结果越是普遍不幸,两败俱伤,他自己还被迫服毒。客观的评价,战神汉尼拔的存在,对迦太基和罗马城,都是灾难。

什么才是好的战争呢?从天道角度出发,正义之战,复仇之战,侵略之战,自卫之战,信仰之战,价值观之战,都是不是好事。战争,只有给双方带来了长久的和平,带来了普遍的幸福,这才是好的战争,否则,都是坏的战争。

同理,谁才是好的战神呢?你再光明正大,再英勇无敌,再足智多谋,都没用,你为战争双方带来了“持久的和平”与“天下普遍幸福”,你就是战神,否则,你就是垃圾,这就是中华的天道。所以,从天道角度来看,彭越是真战神,汉尼拔是真垃圾。

因此,美国出兵或者折腾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亚、叙利亚、乌克兰,只符合他自己这个“个体”的价值观,并没有给那些地方带来“持久的和平”与“天下普遍幸福”,所以,美国这个战神也是人类的垃圾。还是这个美国,二战时期,出兵打垮希特勒和日本,为天下带来了普遍幸福和持久的和平,这个时期的美国,才是“真战神”“好战神”。

再来说西楚霸王项羽,他是当之无愧的战神,但是不是符合天道的战神呢?我们看看他的事迹。

项羽靠巨鹿之战,摧毁章邯的秦军主力,等于宣布了秦朝的灭亡。前面讲了,秦始皇的大一统是符合天道的,但他统一之后的暴政是不符合天道的,边疆没有封建,内地没有减负休养生息,就是绝对的暴政,所以,造成了天下普遍不幸。谁严重违背了天道,都必然会被推翻。所以,这个时期的项羽,推翻了暴秦,项羽就是真战神,好战神。

但是,灭秦之后,项羽认为秦朝的问题是大一统,应该复辟,回到诸侯时代,所以,他称自己为西楚霸王,重新封建,封灭秦功臣及六国贵族为王。这就等于倒行逆施,违背了天道,所以,灭秦之后的项羽,就是垃圾战神。他越能打,对“天下的持久和平与普遍幸福”越不利。

项羽三千铁骑,破了刘邦数十万大军,看起来威风八面,靠兵势气吞山河,但是,结果只能是四面楚歌。即便没有刘邦,没有韩信,项羽这种倒行逆施和违背天道的做法,也会被另一个刘邦、韩信打败。

当时的中华,天道运行,到了必须大一统的时期,只不过不需要秦始皇的暴政而已。所以,秦朝灭亡,并不是秦二世的问题,更不是赵高李斯的问题,这几位,只不过比较死板,不懂得根据环境变化而变化而已,他们只不过继续执行了秦始皇的“暴政”而已,并没发明什么新的创造性的暴政。

可惜了秦始皇,依靠“暴秦”可以实现大一统,但治理天下,不能再依靠他的“暴秦”了。环境变了,伟大的秦始皇,不能根据天道,根据环境变化而变化,非常可惜。因此,是秦始皇依然用“暴政”模式治理大一统的“天下”,导致了秦朝的灭亡,是秦始皇自己毁灭了他开创的秦朝。

天道要求,当时的中华,大环境需要大一统,但不需要暴政,所以,既不需要施行暴政的秦始皇,也不需要搞复辟的战神项羽。需要的,只能是“即实现大一统,又不搞暴政的”汉王刘邦。

因此,根据中华的天道,前期的项羽是真战神,好战神。后期,与刘邦争夺天下,进行了四年的楚汉战争,前202年兵败垓下,霸王别姬,乌江自刎,是他自找,后期的霸王是个垃圾战神,坏战神。

再说韩信,汉初三杰之一,留下许多著名战例和策略。可以说,韩信是军事家、战略家、战术家、统帅和军事理论家,是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王侯将相”韩信一人全任,“国士无双”、“功高无二,略不出世”是对他的客观评价。

但是,韩信是一个“好战神”吗?

从天道角度来说,韩信确实是一个好战神,最佳战神。为什么呢?他帮助刘邦消灭了霸王项羽,重新实现了中华的大一统,这是其一。更关键是的,韩信没造反,或者没成功的造反。

刘邦治理天下的政策,是“封建与郡县”混合制度,客观上,即实现了中华的大一统,又为天下带来了“长久的和平”与“普遍幸福”,所以,是符合天道的天子,是天命的继承人。

刚打败项羽的时候,韩信可以造反,也有实力造反,但如果韩信造反,顶多就是另一个霸王项羽,照样违背天命,只能造成天下的普遍不幸,违背天道,必然不会有好结果。韩信没造反,等于顺应了天命。所以,没造反的韩信,反而是最佳的战神。

后来,等韩信真想造反的时候,已经晚了,不仅实力上不行,大汉朝已经很稳定了,如果他造反,就更不符合天道,就只能更倒霉。所以,韩信在临刑之前说“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看似是韩信“个体”的悲哀,其实,换来的是“天下的普遍幸福”和“持久的和平”。在中华,“天下”和“整体”,永远大于“个体”,这就是中华的天道。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看起来对“个体”是不公正的,但对“天下”和“整体”来讲,是必须的。在中华,“不公平”不是问题,不从“整体和天下”角度考虑问题,才是最大的问题。天道要求,天下普遍幸福,才是人类的最高宪法。

客观环境是,如果真的分封韩信为齐王,如果让韩信真正独立,以韩信的个性和能力,必然形成另一个独立王国,天下必然重回诸侯争霸的局面。因此,从“天下”和“整体”角度来讲,绝对不能让韩信独立,更不能让他带兵。

如果韩信识相,如果韩信懂得天道,最佳的策略是回家种地,能这样做,才是最伟大的战神,始终为“天下”带来普遍幸福的战神。但是,韩信心有不甘,所以,他虽然没明目张胆的造反,但具备造反的可能性,具备为天下带来普遍不幸的可能,而且,可能性很大,所以,韩信必死。

因此,在同时期,这么多战神之中,韩信虽然略有瑕疵,但他才是最伟大的战神。其次,是项羽、彭越、英布,最后,才是迦太基的汉尼拔。

更多文章

  • 4个版本的“赵云”,前三位都是在模仿,最后一位仿佛本尊出演!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赵云个人资料详细,赵云被黑得最惨的一次,老版赵云的长相

    第二位是胡军在《赤壁》这部电影中扮演的赵云,很多观众觉得胡军的性格、形象更适合出演中年左右的盖世大侠,而赵云在大家心中的形象就是个白袍小将,所以曾对他产生过误解,事实上赤壁之战的时候赵云已经四十多岁了,所以胡军演的没问题,只不过气质有些不太相符。第三位是刘德华版本,作为天王的他也曾尝试过赵云这个角色

  • 乾隆皇帝写文章说:诸葛亮曾经七擒孟获?肯定不会有这事!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诸葛亮七次擒孟获仅用了哪些计谋,诸葛亮哪年七擒孟获,诸葛亮三擒孟获是在大凉山吗

    乾隆皇帝在文中,一开始就把《三国志》作者陈寿和注解作者裴松之批了一顿:诸葛亮本来是王佐之才,可是却把他的事神化了,不是从他治理蜀国的正道上展现他的治理才能,而是把他当成“黄冠术士”之辈,这一方面是因为陈寿怀恨在心,多有贬词,另一方面,是因为裴松之没有学问,胡乱注解一气。乾隆说,这难怪啊!本来史笔就很

  • 能跟关羽大战三十回合的纪灵,为何被张飞十回合就挑飞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故而,刘备在名义上还是听从汉献帝的命令,而此时的汉献帝,却掌控在曹魏手里。曹老板算盘噼里啪啦打得很响,开始挟天子以令诸侯,多次对刘备提出无理要求。曹老板先是让刘备出兵征讨吕布,因为吕布偷袭了曹魏老巢兖州,差点把曹魏给打崩了。曹操对吕布非常憎恨,但是刘备想要收服吕布,做大自己,所以他没有答应曹老板的要

  • 汉武帝打败匈奴,而真正征服匈奴是曹操,他解决了中国的大麻烦!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作为东汉末年的枭雄,曹操应该是一个让后人津津乐道的人物,不仅在于他的宁叫我负天下人,莫叫天下人负我的名言,还在于做为乱世枭雄,治世能臣的一些手腕和套路.大家都知道,我国古代除了中原的汉民族以外,在我国北方还存在着许多少数民族,比如鲜卑,羌族,戎狄等等,而对中原王朝威胁最大的还是匈奴。早在战国时期,赵

  • 盘点西汉初年平定诸吕之乱的四大功臣,维护汉室,看你知道几个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汉室遗风,匡扶汉室经典语录,朱元璋恢复汉室江山

    周勃一、周勃(?~前169年),泗水郡沛县人。西汉开国名将、宰相,名将周亚夫之父。周勃年少就与汉高祖刘邦交好。秦末天下大乱,周勃随刘邦起兵反秦。之后跟随刘邦了参加楚汉之争,在平定天下的过程中,屡立大功。汉朝成立后,周勃被封为绛侯。之后,周勃带兵平定了异姓王韩王信、代王陈豨、燕王卢绾的叛乱,被拜为太尉

  • 因绝世容貌惹得三国动荡—春秋四大美女之夏姬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春秋第一艳后夏姬,夏姬写真图片大全,陈国夏姬

    夏姬是春秋时期郑国国君郑穆公和少妃(春秋时期诸侯的妾)姚子的女儿,所以说夏姬算得上是郑国公主。她从小便生的艳丽,但是她的行为并不是很检点,因为她还没有出嫁的时候就与自己的庶兄公子蛮私通,三年后这个庶兄便去世了。后来夏姬到了该出嫁的年纪,其父郑穆公将她嫁给了陈国大夫夏御叔,夏姬的名号也是由此而来。她在

  • 虎父无犬子?曹操麾下八虎骑威名赫赫,他们的儿子混的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曹操二儿子,虎父与犬子,曹操骂他儿子敢打许褚

    东汉末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并一统江北,在乱世之中脱颖而出,成为了彼时最大的割据势力。有人说,曹操之所以有此成就,是因为他的雄才大略;有人说,曹操之所以有此成就,是因为他有诸多谋士,为他运筹帷幄。诚然,他的成功与这些因素息息相关,但是他能够有此成就,还离不开那些为他征战沙场的将领,尤其是他麾下有八

  • 5本历史三国小说,宁教天下人负我,休教我负天下人!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十大必看历史三国小说,三国历史穿越小说十大巅峰之作,十大经典历史穿越重生三国小说

    第一本: 《三国第一将》 作者:虎万行 字数:133万 内容介绍: 优点:称霸思路比较合理,人物定型相当不错。缺点:时间不明,主角人设太软缺少霸气,过程太过顺畅。总体:前文太过稚嫩,往后文笔渐佳,尚可一读,需耐心者观之。 第二本:《开局就有美女江山》 作者:雪青 字数:321万 内容介绍: 建安三年

  • 汉献帝原本直接、刚强,为何越来越怯懦?《三国机密》道破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汉献帝最经典语录,穿越成汉献帝,汉献帝吃鸡汤是第几集

    说起汉末三国史,我们不得不提起东汉的末代皇帝,即汉献帝刘协。古往今来,亡国之君多遭诟病,这一点甚至连以身殉国的崇祯,想要力挽狂,却无力回天的光绪,都逃不过。可是一千八百余年过去了,抨击刘协的声音,少之又少,甚至他被认为是,中华历史上,最没有机会翻盘的末代皇帝。今天我们抛开他翻盘的机会不谈,单来说一说

  • NBA的三双达人威少,三国的神人诸葛亮,本质是相同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威少50+三双纪录之夜,威少历史三双排名,徐静雨谈威少三双王

    这两者看似风马牛不相及,但是本质确实相通的。贪权揽权,利己误国(队)看看威少,原来在雷霆队时,拥有杜兰特,哈登两大排名前八的队友,可他贪婪球权,先是哈登被迫出走火箭,成就了人生高光。后来杜兰特也去了勇士,两个冠军到手。威少后来球权在手,成就了史无前例的赛季三次三双,但球队的战绩惨不忍睹,自己也被迫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