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元朝特色”以战养战的军需后勤保障,为何“返祖”,沦为粮草先行?

“元朝特色”以战养战的军需后勤保障,为何“返祖”,沦为粮草先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978 更新时间:2024/1/27 16:30:56

回看历史上的朝,不论哪个朝代的建立都需要几场甚至数十场血腥的战争的胜利做王朝的奠基才行,元朝也不例外,历史上的元朝从建国到灭亡一直都在不停地打仗,建国后战争相对减少,但是相对于别的王朝,这建国后的战争还是算很频繁的。

元朝作为一个生活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建立的王朝,在建国之前,战争策略一直都是敌人索取养料、粮草的,是以战养战的策略;在建国之后,打仗却开始提前准备军队的粮草,不再仅仅指望于敌人带来的食物,这是为什么呢?

一、强大的王朝实力是有力保障军队后勤的强大客观条件

(一)元朝可获取的自然资源非丰富,给军队提供了多样的食物补给

元朝是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它的疆域十分广大,约有一千三百七十二平方公里,东起日本海、南到南海、西至天山、北到贝加尔湖,疆域跨度非常之大,这样一来,面积广大的疆域就成了元朝获取粮草的摇篮,元朝可以获得的自然资源就非常多。

元朝作为一个从游牧民族转变成定居民族的王朝,建立之初,作为游牧民族的特性是暂时改不掉的,本质上还是会以掠夺为主要的生活方式,以种植农耕为辅助性的生活方式,所以面对这么大的国土面积时,这个民族的第一反应还是掠夺。

当然,有些自然资源是掠夺不完的,一年又一年生的,但在建国初的这段时间的大肆抢夺掠取已经是一笔极大的财富了,足够元朝再经历几次大型战争了。

这也就是元朝后期一直对邻近国土虎视眈眈的部分原因,有了这么多的粮草补给,就不用再担心军队没有食物可以吃。这仅仅是建国之初通过掠夺可以获得的资源就如此丰富了。

建国后的一段时间里,元朝的统治集团意识到只凭这样的大肆掠夺,这些自然资源是不能可持续发展的,这就导致了元朝开始放弃原始的“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经济的生产生活方式,开始大力发展种植。

合理开发有效的土地,保护那些因大肆掠夺而导致不能再持续使用的土地和资源,保护措施的积极施行,确保了在元朝的统治后的一段时间里,这片土地会恢复它们的作用,继续源源不断的给元朝、军队提供着补给。

疆域广大的自然资源再加上元朝统治集团对其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可持续发展的土地和资源给了元朝非常大的依靠,元朝的国库也因这些自然资源和土地的供养变得充盈起来,在没有战争的时候,这样的补给完全是供大于求的。

这样的方式,给了元朝在后来的战争中非常大的优势,不会因没有粮草给哭闹,粮草的补给方式也从以战养战逐渐转变为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二)元朝各种各样的赋税,给军队的补给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

赋税制度,是各个朝代都不能缺少的制度,这是一个朝代立足于时代的重要支撑,是维持朝廷和百姓生活的重要统治工具,是朝代经济发展的重要凭证,是一个朝代万万不可缺少的制度。所以元代也不例外,设立了许多种赋税和劳役。

元朝的赋税不包含工商税的税制就有八大种,例如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税制、北方税制、南方税制、各种杂税等等,各种税制里还有各种税种,就拿北方税制来说,里面就有包含地税和丁税的税粮、包含丝料、包银和俸钞的科差,里面还会根据诸色户计的制度划分的各种户才缴纳特定的税粮。

这样以来,就北方地区所缴纳的税粮都是一笔很大的数目了,《元朝·食货·税粮》中有一份以省计征粮粟的数字记载,腹里的岁入粮已经达2271449石了,江浙省有4494783石,别的省的岁入粮也是只多不少的。

这样一看,元朝的岁入粮除了供给皇家朝廷,还可以将一大部分充盈国库,这样的战争,完全不需要去看敌方有没有粮草可以劫了,自己的粮草已经非常足够了。

除了这些八大种税制,还有工商税,工商税分为禁榷税、矿冶税、商税和市舶税。虽然古代对于商人这种行当还是不提倡的,但并不妨碍有些人通过商业发家致富,这些人的税收也是一大笔财富,例如那个矿冶税,现在挖煤开矿也是一种极为赚钱的工作,更况古代呢。

另外,禁榷税也是一笔大数目,元二十九年的时候,酒、醋可合计为47万锭,这还仅仅是估计,实际上还会更多,这样的大笔钱财,对于补给军队也是绰绰有余的。元朝军队就这样慢慢放弃比较困难的前者,转而变成有保证的粮草先行了。

二、元朝受到的汉化影响是改变军事战争策略的历史因素

元朝是个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虽说是要以少数民族的化为上等文化,但是能经过历史洗礼能够流传下来的都是精华,对于刚建立不久的少数民族王朝,继承一些中原王朝的制度是无可厚非的。

例如中央的中书省,地方的行省制度,游牧民族开始重视农业生产和推广棉花种植技术了,这些都是汉化的影响。中央,地方、农业、水利、民族关系等等都有中原王朝的影子,所以军事也不例外。

中原王朝比较保守稳重,不打无准备之战,奉行的就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军事策略,事实证明,这确实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战争胜利方法,游牧民族代表的元朝比较勇猛,但并不是没有头脑,也懂得中原文化的精妙。

成为一个王朝的元朝的少数民族不再是单兵作战,不再是仅仅保护那么几个妻儿子孙,而是通过军队保护一整个王朝的人民,保护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统治,不能再鲁莽,不能再凭着勇猛一个原因取胜,所以这时候的军事策略开始改变。

汉化的另一个影响是提高了元朝的民族素质,提高了元朝军队的凝聚力,以前是部落之间、部落与另一个外族的战争,部落之间并不团结,成为一个国家后,急需的就是团结,一个国家若是不团结,那也就离着灭亡不远了。

所以,部落团结,就需要有利益相商,而粮草就是利益点,有了充足的粮草供给,部落之间不会相争,只会团结的面对一个敌人,巩固了元朝的统治。所以元朝的粮草准备逐渐趋向于国家的后勤准备,成为粮草先行的形式。

三、元朝的屯田制度是改变军事粮草准备策略的制度因素

《元史·兵志·屯田》中有这样的记载:“国初,用兵征讨,遇坚城大敌,则必屯田以守之。”由此可见,元朝的屯田制度在保证军饷粮草方面有着功不可没的作用。

屯田分为军屯和民屯,由于元朝的战争较多,所以大部分是军屯,是属于枢密院的管辖范围。军屯分为四种类型,一种是专业性的屯垦军团,例如芍陂屯田万户府等等,都是为国家解决储备粮,利用前代遗留的土地进行耕种,给军士发国家储备粮。

另外还有具有屯田和镇守两种性质的屯田,例如岭北行省的屯点,这些是在那些边界不之地进行开垦耕种,保证战士的日常所需,这样即使在不需要打仗的时候,也能让战士们有粮食吃,有活干,在必要时又可以给战士们足够的后勤保障。

另外,还有各种各样的民屯,比较复杂,由民户和军户,还有募民来屯的,等等都是为了国家有充足的国粮,以保证军队的不时之需。

四、结语

元朝的疆域广大,地大物博,建国之前和初期的各种掠夺的物资已经足够元朝军队再打几场大型战争了,后来王朝稳定后,各种制度也在慢慢完善,尤其是国家的命脉——税收制度不断完善,跟随着诸色户计的划分标准,对各种户进行收税,税收数目也是不小的一笔钱财。

除却皇家之外,充盈国库绰绰有余,还有为了战士的日常吃喝的屯田制度,兼顾镇守和军队后勤保障的功能,即使在不打仗的年代,也可以让战士们吃好喝好,这是能让战士们效忠一个王朝最基本的要求了。

另外,历史遗留的影响不可以小觑,尤其是汉化的影响,即使元朝再不待见汉人,也必须学习汉人的文化,这是几千年来经过历史验证的正确策略,因此元朝的军需后勤保障逐渐从以战养战转变成了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了。

参考文献:

《元史》

《元代赋役制度研究》

《中国历代军事制度》

更多文章

  • 明朝灭亡后,清兵在皇宫发现一道神秘圣旨,圣旨上的内容叫人看了想哭?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如何来评价大明王朝的最后一任皇帝崇祯呢?其实崇祯算得上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勤勉的一位皇帝了。虽然他在位时间不长,但是他却做了很多事情,刚刚继位就立刻诛杀了霍乱朝廷的魏忠贤,既要对付东南沿海的海盗;又要平定在全国流窜的农民起义;最后还要防备满清军队的偷袭。然而,大明王朝的天数已尽,即使崇祯皇帝再怎么缝缝补

  • 探索600年悬案,建文帝朱允炆真的前往西南隐居终老?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明建文帝朱允炆死因,建文帝朱允炆真的仁慈吗,建文帝朱允炆真的是个仁厚的人吗

    经过四年的战争,建文帝朱允炆遭到叔父朱棣的袭击。六百年来,年轻皇帝的最终结局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特别是2010年7月,江苏省南京市还专门举办了“明建文帝国际学术研讨会”。江苏、浙江、福建、四川、贵州、云南、山东、湖南等省提出了许多实物和地方志线索,指出建文皇帝从南京逃到不下100处。据官方记载,朱棣

  • 朱棣能够成功登基,与一个人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此人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朱棣是怎么登基上位的,郑和下西洋朱棣坟前登基拍摄地点,朱棣徐妙云登基

    说到姚广孝,很多人可能并不熟悉他,甚至不知道他是谁,也不知道他做了什么。然而,说到朱棣在靖难之役中谁扮演诸葛亮的角色,很明显这个人就是姚广孝。黑衣宰相是指政治形象较大的僧人,姚广孝就是为朱棣登基做出巨大贡献的人。姚广孝起初是一个和尚,但姚广孝也是一个能力出众的人。朱棣不仅在政治上,而且在军事上都很有

  • 靖难之役,朱棣如何待朱允炆的兄弟、儿子?亲手将侄子推入火中?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然而,历史上最著名的还是明朝建文帝时期的“靖南之役”。当时明太祖朱元璋已经仙逝,北方的燕王朱棣对刚刚继位的建文帝朱允炆非常不满。再加上朱允炆听任明初三杰“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等人的削番政策,让朱棣感到与其坐而待毙不如拼死一搏。其实,即使建文帝不实行削番,朱棣谋反也是早晚的事情。因为,早在朱元璋立朱

  • 阿富汗有一座哭嚎之城,因为一个人的战死,成吉思汗彻底摧毁此城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成吉思汗打到日落之城,阿富汗尖叫之城,成吉思汗铁骑占领撒马尔干城

    喀拉库拉城就是中国史书上记载的范延堡,在成吉思汗西征时期,蒙古军队和当地居民在这座城堡进行了一场惨烈的攻防战,蒙古军队破城之后进行了大屠杀,彻底摧毁了喀拉库拉城。公元1221年的秋天,成吉思汗率领蒙古军队攻打阿富汗的哥疾宁地区,花剌子模的王子札兰丁在那里拥兵八万,正准备反攻蒙古军队,于是成吉思汗便率

  • 古人如何吃猪羊鱼?西周吃生鱼片,唐代鸡鸭鹅不算肉,明代禁猪?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古代的对食,唐朝吃生鱼片,生鱼片在日本是用哪两个汉字称呼

    天子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卿大夫五鼎四簋;高级士三鼎二簋;低级士一鼎一簋。鼎中放肉,簋中盛饭。自天子至低级士,等级不同,鼎数量不同,食物不同。至于鹿、獐、兔、雉等野味甚至老虎、大象、犀牛、鹤、鹰等猛禽,普通人更是不可及,都是上层贵族的美味。接下来,就粗略说一下如今我们普通人能吃到的食物。猪肉:直到

  • 清军入关后明朝皇室流亡缅甸,却因没钱给缅甸国王送礼而惨遭诛杀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乾隆征讨缅甸缅甸死了多少人,被骗到缅甸死在缅甸的中国人,清朝征讨缅甸

    清军入关之后,南方的明朝旧臣以匡汉复明的名义先后拥护四个明朝皇室后裔为王,但是很快便在清军的打击下失败,只剩下永厉皇帝朱由榔一支,清军攻陷广东之后,朱由榔一行人被迫流亡缅甸。朱由榔1623年出生于北京顺天府,是端桂王朱长瀛的儿子,在1646年担任南明政权的皇帝,清军攻陷广东之后,朱由榔与大臣们辗转广

  • 南宋有个牛人,他的一个决定,差点改变整个南宋王朝的命运!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南宋王朝的真实故事,韦太后回南宋南宋发生了什么变化,南宋王朝评书

    裁剪乔行简是浙江东阳人,作为一个南方人,他却有着难得的英朗和俊气,他做过南宋王朝的很多高官,在南宋后期,是国家的肱骨之士,他不仅仅在自己的国家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在家里也是一个好家人,好父亲,他的为人作风和自己的名字一样,追求简洁,从来不会因为物质方面的问题向他人或者国家求助,用他自己的话说这就是效

  • 明朝被抹黑最惨的皇帝,一生非常英明,却被抹黑几百年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这都是后话了。值得一提的是,朱元璋进行改革后,出现了明朝第一个盛世——洪武之治。这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盛世之一。明朝一共出现了16位皇帝,在这些皇帝中,大部分皇帝都是不错的。可以说,明朝没有一个昏君。明朝虽然昏君很少,但是奇葩皇帝却非常多。比如说木匠皇帝、蟋蟀皇帝等等,也就是说,明朝的皇帝爱好很奇葩。

  • 600年前的明城墙,是如何排水的?朱元璋真是太聪明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朱元璋下令建造城墙的历史资料,朱元璋在南京玄武湖建造什么,朱元璋为什么要在西安修城墙

    朱元璋称帝之后,为了保护南京城,下令修建城墙,即我们今天所熟知的南京明城墙。南京明城墙全长超过35公里,动用几十万人,三四亿块砖头,耗时多年才完全修建完成。据说,朱元璋连本来用于修建皇宫的钱都拿了一部分出来,此外还有巨富沈万三承包了一半的费用。耗费如此巨大,又是用于保卫都城,明城墙自然是顶级攻城。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