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看来,乾隆对于我国的发展的确是功不可没,但是很多人就疑惑了,对于乾隆这个任务,有褒有贬,前期他的确是个开明的皇帝,把过年打理的井井有条,但是到了后期,就真不敢恭维了,我们也知道,历史上最大的贪官和珅,就是乾隆晚期的人物,因为乾隆宠信他,所以让他有机会捞到了不少油水,因此在乾隆晚期开始,朝政腐败,贪官横行。
嘉庆帝上位后,最是看不惯这些拿着朝廷的钱不办事的人,所以严惩和珅,但是乾隆当太上皇的那三年,应该也算是嘉庆帝最憋屈的三年,毕竟虽然嘉庆已经登基,但是实际大权还是掌握在乾隆手中,所以和珅也跟着耀武扬威,据记载,当时嘉庆身边的太监,乃至于给他做饭的人都是和珅的人,目的就是为了显摆自己的能力。
与其说和珅是因为贪污被嘉庆惩治,还不如说他更多的是挑战皇权,因此我们对于乾隆的评价,也是使用了昏庸二字,第一是霸权,就算是让自己儿子登基,也一样不放权,第二就是宠信奸臣,似的晚期的时候,清朝实力直线下降,百姓生活开始回转,不过要说乾隆昏庸,还有一件事可以证明,那就是在晚期的时候,乾隆给外国下了一道圣旨,这道圣旨成了不少人的笑话。
圣旨内容为: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他的意思是我清朝物产丰富,可以用无所不有来形容,然后又把外国人的东西给暗贬一番,而实际上,乾隆晚期,也有不少西洋玩意流入我国,但是乾隆对这些东西似乎并不感兴趣,也并没有大肆引进,反而是觉得自己治理下的国家无所不有,当时他是将清朝成为天朝,由此可见,乾隆有多愚昧无知。
这道圣旨现在珍藏于大英博物馆,到了清朝晚期后,外国人用大炮打开了清朝的大门,没过多久,清朝就灭亡了,因为清朝一直实行闭关锁国的策略,所以当外国人正在进步的时候,他们还是依然实行老套的政策,这样不衰败才怪,不知道大家是不是也这样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