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周、汉和晋为何都实行分封制?周分封制瓦解的社会背景和局势是?

周、汉和晋为何都实行分封制?周分封制瓦解的社会背景和局势是?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309 更新时间:2024/1/2 3:11:39

从外在来看,这三个朝代似乎都因为分封制而饱受战乱,给人造成分封制是一种十分失败的制度。

可试想一下,周朝的分封制可以维持八百年之久,为什么汉朝和晋朝很快就因为分封诸发生了七国之乱和八王之乱呢?

而周朝直到晚期才发生诸侯强天子弱的局面,可见分封制并非完全行不通,只不过由于不同的社会背景和局势让分封制下的社会发生了不同的变化。

而不同朝代的分封制在内涵上也大不相同。

因此,我们只需要厘清这三个朝代分封制下的社会背景,就能分析出分封制在这三个朝代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表现。

周朝分封制瓦解的社会背景和局势

(1)关键词:礼乐制度、宗法制度

分封制是一种充满古典思想的利益分配方式。

它很质朴,就像分蛋糕一样,你可以得到多少,他可以得到多少。

姬氏家族由于推翻了商朝,所以获得了分配蛋糕的权力,而想要获得蛋糕有两条途径:

①是通过周天子的赏赐;②是凭借战功;

譬如

姜子牙因为辅佐有功,所以被分封在齐地,这就是齐国的来源,“於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於齐营丘(《史记·齐太公世家》)”

而像秦国则是因为和周天子达成协约,所以获得了岐山地区的大片土地,“戎无道,侵夺我岐、丰之地,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史记·秦本纪》)”

凭借这种方式,周朝初步完成了社会框架的构造,但凭借这一点还是不够的。

这就必须要提及宗法制度,这一制度的出现从法律和礼制上确立了周天子(大宗)至高无上的地位,而其他诸侯(小宗)都是周天子的附庸。

《礼记·王制》中就说“天子将出,类乎上帝”,后面还说:

天子赐诸侯乐,则以柷将之,赐伯、子、男乐,则以鼗将之。诸侯,赐弓矢然后征,赐鈇钺然后杀,赐圭瓒然后为鬯。未赐圭瓒,则资鬯于天子。

这就是“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历史依据,周朝通过把分封制和宗法制度相结合,从而建立起一套有别于西方封建时代的分封制度。

除了从血统上来确立周天子的至高无上,还以宗法制度来确立周天子不可动摇的地位,又以礼乐制度(即以《周礼》为典范的秩序准则)来维持社会秩序。

但分封制说到底只是一种利益分配方式,通过这种方式显然难以长久维持周天子和各诸侯之间的等级关系。

因此宗法制度的出现,很巧妙的建立起天子和诸侯之间的秩序以及地位关系,从伦理上约束了诸侯们的行为举止。

譬如在丧葬礼仪上也有这种明确的规定:

天子七日而殡,七月而葬。诸侯五日而殡,五月而葬。大夫、士、庶人,三日而殡,三月而葬——《礼记·王制》

可见正是凭借这一套把宗法制度、礼乐制度和分封制相结合起来,才最终让周朝的分封制维持长达八百年之久。

正是因为有宗法制度和礼乐制度的加持,才让东周晚期周天子虽然名存实亡,但各诸侯依然投鼠忌器,不敢直接把周天子取而代之。

其原因在于:

西周之地,绝长补短,不过百里。名为天下共主,裂其地不足以肥国,得其众不足以劲兵……今子欲诛残天下之共主,居三代之传器,器南,则兵至矣——《资治通鉴·周纪》

当然,完全说这些诸侯不敢有夸张成分,这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各诸侯之间风云诡谲的形势变化暂时不允许这些诸侯取代周天子。

但分封制的核心依然在于分封,但在分封制发展的最终阶段。周天子已经无法再继续分封了,他手中已经没有了土地、军队和人民。

这就导致周天子失去了对诸侯们的节制力,在这个最后阶段,当分封完成时,诸侯们已经不再把目光投向周天子。

而是通过兼并战争来壮大自己,而周王室想要凭借宗法制度和礼乐制度来继续维持自己“类乎上帝”的地位想要是不现实的。

所以,“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便演变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因此

孔子感慨说:

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这就是所谓“礼崩乐坏”的来历了。

可见,周朝的灭亡是因为分封制的瓦解导致的缘故,但它能够维持长达八百年之久,是因为宗法制度和礼乐制度的加持。

汉朝分封制的社会背景和局势

(1)大一统思想、中央集权

汉承秦制,沿袭了秦国的郡县制,但汉朝也实行分封制,因此又称为郡国制。

汉朝因为分封制导致了“七国之乱”,但是分封制的弊端早已显现,刘邦为什么还要分封呢?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周朝才是汉文化的真正开始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爱读史书的大家都知道,君臣论事,举例多远称尧舜,近称文武(周文王、周武王)。中间泱泱千年的夏、商,少有提及。此处易理解:尧舜为远古帝王,事迹真假难易考寻,所以儒家们把尧舜立为礼治的标杆;文武二王,事迹可寻,着实存在,也是儒家们匡正天下礼仪的高标准。夏朝,在历史学里是存在夏朝的,而在考古学里,这可以说

  • 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妖姬,妲己只排第三,也不看看前两位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苏妲己十大妖姬排名,学术界四大妖姬,四大妖姬与四个帝王的故事

    不过,即便拥有美貌,或者大义凛然的情怀,但是大家也都知道,古代四大美女的结局都不尽人意。西施被在国难当头之际,以身许国;王昭君为了大汉安定,远嫁匈奴;貂蝉在男人争霸的三国时代,展现了惊人的胆量和智慧,却也成为了男人政治斗争下的牺牲品;杨贵妃是整个大唐美丽的代表,却死于马嵬坡下,令人感慨。四大美女的故

  • 纣王有两个同母哥哥,为何还能登上王位?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重生纣王,纣王的三个贤臣是谁,纣王抱凤青青吻戏

    纣王是帝乙的小儿子,他上面有很多哥哥,其中还有两个同母哥哥微子启、微仲衍。按理说,古人都有立嫡立长的传统,纣王非嫡非长,是如何当上太子的呢?在《封神演义》中,纣王因为对父亲有救命之恩,而被立为太子。有一年,帝乙和百官在御花园赏牡丹,不巧的是,飞云阁突然塌了一个梁,纣王见状,急忙跑过去,用身体托住了梁

  • 比干之是谁?有“七窍玲珑心”?被后世称为文曲星?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比干在封神的时候,被封成了“文曲星”。后世被尊为文财神。其实在历史上,“文曲星”这个称呼给过了很多人。除了比干之外,小时候划粥吃刻苦学习的范仲淹,刚正不阿脸像黑炭一样的包拯,义正言辞宁死不屈的文天祥,混血血统大小身世坎坷却又聪明伶俐的许仕林等等,都曾经获得过这个称呼。这是一颗星宿,北斗七星中的一个斗

  • 周公摄政的历史背景?创建新制度?奴隶制社会进入鼎盛时期?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周公摄政简介,奴隶制服装图片,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周公,名旦,姬姓,周文王第四子,周武王之弟。因为他是成王之叔,故称叔旦;他的采邑在周(今陕西岐山),又称他为周公;灭商后被封于鲁之曲阜(今山东曲阜),史书文称他为鲁公。文王在世时,他为人孝顺、仁厚、笃实,在兄弟中是出类拔萃的。以后武王继承父亲的遗业,以姜太公望(吕尚)为师,出兵讨伐纣王,许多重大的决

  • 殖民城邦的两个典型是什么?哪些城市是典型的希腊奴隶制城邦?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古典时代是希腊奴隶制城邦繁荣时代,希波战争是这一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战后,希腊大多数工商城邦的奴隶制经济、文化和民主政治出现了繁荣景象。伯罗奔尼撒战争是希腊城邦由盛变衰的重要历史转折。战后,由于奴隶制进一步发展,自由民贫富分化加剧以及城邦间的混战,使希腊城邦陷入危机而趋于衰落,终于被北方新兴的马其顿

  • 周朝八百年,前期却少有历史详细记载?千年文明一半被遗忘?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曾仕强谈周朝再现啥意思,东周朝,周朝女子发型

    这其实也与我们历史的成熟期有关,我们开始系统性地记载国别史,是在战国时期,而记载通史是在汉朝时期,在此以前对于历史并没有那么重视,而且我们历史事件具有详细的年代记载的也是周召共和之后,在此之前的历史一直是一个谜,虽然大家能够根据时间的发展和基本的年代推断出来各个时期的历史和国王在位时期的大致年限,但

  • 中国历史上有夏朝吗?专家:夏朝起源于埃及,中华文明来自古埃及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按理说夏朝是商与朝紧紧相邻的一个朝代,可在所有的出土文物中,最早的也是商朝所制造的,竟然没有一个是出自夏朝的。就有人针对这个提出了质疑,夏朝有可能并不存在,只是我们杜撰出来的,也有专家表明,夏朝,很有可能就是当时的古埃及。史书上记载的夏朝,是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1600年这一时间段,历时17代,

  • 在春神句芒的帮助下,大禹战胜了三苗部落,建立了夏朝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苏秉琦《关于重建中国史前史的思考》据专家考证,大约在距今4000多年前,新世纪的小冰期结束,南北两极的冰盖回缩。由于天气变暖,史前人类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考虑发展的问题。顾颉刚教授就认为,受环境变化的影响,这一时期的华夏大地实际上进入了所谓的“龙山时代”。以黄河与长江为依托,各种文化如满天星斗

  • 东汉末日:刘备徐州救陶谦,吕布濮阳战曹操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话说曹操为父复仇,亲督全队人马,直入徐州。徐州自陶谦就任后,扫平贼寇,抚辑人民,百姓方得休息,耕稼自安。不意曹兵大至乱杀乱掠,连破十余城,不问男女老小,一律屠戮,可怜数十万生灵望风奔窜,尚难逃生;结果是同入泗水,积尸盈渠。陶谦连得警报只好发兵拒敌,才出彭城,已遇曹操兵杀来,两下相见,便即奋斗,曹操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