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夏朝人的迁徙路线:从西羌到百越,为什么夏朝遗址如此难以寻找?

夏朝人的迁徙路线:从西羌到百越,为什么夏朝遗址如此难以寻找?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3351 更新时间:2024/2/3 16:46:43

首先,大禹来自于西羌。根据分子人类学的研究成果,汉族、藏族等民族都源自于一个古老的民族——古羌族。古羌族最初活动在青藏高原东部和陕甘宁地区,后来一支进入渭河流域,成为了农耕民族,也就是华夏族的源头。炎黄中的炎帝为姜姓,姜就是羌。

说大禹来自于西羌,除了有以上史料的证据之外,还有其他旁证。根据《国语周语上》 记载:“昔夏之兴也,融降于崇山”,祝融的后代主要有六姓,其中一支为昆吾,《国语郑语》说:“昆吾为夏伯”。《墨子耕柱》 中说“昔者夏后开使蜚廉采金於山川,而陶铸之于昆吾……”。可见,祝融是夏的部落之一。

祝融就是楚人的祖先。根据清华简《楚居》记载,楚人祖先最早生活在騩山。騩山就在青海一带,《西山经·西次三经》记载:“三危之山又西一百九十里,日山,其上多玉而无石。神耆童居之。”这里的神耆童就是楚人的祖先之一。

进入渭河流域的炎黄族经过长期的发展,在大禹之前已经到达了中原地区。黄帝时期,炎黄族和蚩尤大战,结果蚩尤战败,其九黎族被兼并。蚩尤是东夷部落联盟的首领,主要活动范围在山东、华北平原一带,有比较发达的农耕文明。黄帝部族征服了东夷后,自身却被东夷同化了。在考古上表现出来就是5000年前到4000年前之间,龙山文化急剧在中原扩张。

大约在4000年前,有夏氏已经迁徙到了河南、江苏、山东、安徽交界的一带地区。有夏氏最初是臣服于有虞氏,而有虞氏的大约就位于商丘一带。有虞氏的后代在周朝被分封为了陈国,就在现在河南的淮阳。在四省交界一带,出现了很多的古国,如徐国,是大禹分封的伯益之子若木的国家,是嬴姓。后来周朝又在此分封夏侯氏为杞国。

淮阳时庄遗址:发现了4000千年的粮仓

上述地区也是黄河泛滥的主要地区,所以大禹治水也就发生在这一带。不过,大禹这时候开始和另外一个民族有了融合,那就是古越族。根据《左传》的记载,大禹娶了涂山氏之女,并且在涂山氏的帮助下取代了有虞氏的地位,成为了部落联盟的首领。涂山氏大概位于今天安徽一带,属于古越人。后来大禹还巡视了古越族的会稽山。在少康时代,还分封了儿子无余到了会稽,成为了古越国的祖先。当然,当时的会稽山和古越国可能并不在江南,而是在江北。

大禹后来定都于阳城,阳城在哪里并没有确切的说法。此后,夏朝的首都基本位于斟寻,但是斟寻的地方也难以考证。夏朝的诸多首都之中,唯有帝丘可以考证,也就是现在的濮阳,在春秋时期是卫国的首都,传说中楚人祖先颛顼也生活于此,所以也叫“颛顼墟”。

濮阳帝丘遗址

夏朝人并没有一定相对固定的区域,说明当时生产力十分落后,夏朝还处于不断地迁徙之中。这种迁徙活动很可能和黄河的泛滥是有关系的,后来的商朝也是不断地迁徙,直到盘庚迁都殷之后才稳定了下来。

夏朝的活动范围位于黄河附近,经常和山东半岛、江苏北部的东夷族爆发战争。太康时期,夏朝一度被东夷的后羿所灭。夏朝中期,夏朝和东夷的战争依然是不断的。夏朝末年,商汤灭夏也就是东夷和夏朝战争的延续。

夏朝被灭亡之后,夏朝的各部落就向四周迁徙开来。其中一部分向西迁徙,和戎狄交错,周人就是其中一支;有的向北迁徙,融入了北方的游牧民族,司马迁认为匈奴就是夏朝人的后代,我认为是一部分夏人迁到北方,被游牧民族同化了;还有一部分选择南迁。

其中南迁的部分在史料中也有一些记载。在鸣条之战后,夏就难逃到了南巢。许多人认为南巢就是安徽的巢湖一带,这里是涂山氏的基地了。商汤又南征有巢氏,于是夏桀又继续南逃。

还有一些夏朝部落迁徙到了江汉流域,典型的就是楚人。商朝后来不断和楚国交战,到盘庚时期,商朝取得了胜利,于是楚人臣服于商朝,被商朝册封为诸侯,并且通婚,让楚人管理大禹的后裔。《诗经·商颂》中说“天命多辟,设都于禹之绩”。

正是因为夏朝一直处于频繁的迁徙之中,导致夏朝十分不稳定,难以有较多的物质积累。这也导致了今天的考古界难以找到夏朝的遗址。夏朝的不断迁徙也证明当时国家之原始,尚处于部落向国家的过渡阶段。而商朝的早期也是同样处于这个阶段。

更多文章

  • 夏朝真的存在吗?贵州一教授大胆预言:存在,就在如今的巴基斯坦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夏朝与巴基斯坦,夏朝历史简介,夏朝龙印

    中国上下五千年,经历了历朝历代、漫漫长河,历史的痕迹能留下来的少之又少,不管是古人的经历还是朝代的更替,能够为后人所知所感的,也只不过是史册上那一句话、一行字罢了。即便只是寥寥数笔,也是华夏文明的始源,值得我们用心去探究。这上下五千年的开端,又是从何时开始的呢?我们常常自称"华夏儿女",实际上是源于

  • 唐朝战神李靖,是如何去商朝当明朝“总兵”,成“托塔天王”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唐朝的李靖,是怎样跑去商朝当了“托塔李天王”的呢?李靖在我们印象当中,是唐朝的开国名将,一代战神。但是,在《封神演义》中,他顶着一个“明代的官衔”跑到商朝,当了哪吒的父亲。这是因为李靖在《封神演义》原著创作之前,已经就被民间“神化”了为了毗沙门天王。哪吒本身的故事,脱胎于印度和伊朗的民间传说,而他的

  • 夏朝究竟是否存在?贵州一大学教授:肯定存在,只不过在巴基斯坦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贵州夏朝后人现状,夏朝与巴基斯坦,夏朝历史简介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拥有五千年的历史,但是真正有文献记载支持的“信史”,始于公元前841年。这一年是中国历史的端口年份,周厉王刚愎自用,最终酿成了国人暴动。然而,周朝之前的夏朝,我们了解很少,司马迁在《史记》中的记载也寥寥无几。2000年11月9日,我国的“夏商周断代工程”正式公布的《夏商周年表》,历

  • 夏朝建立才两代就灭亡,不久复国,后又被灭,最终如何复国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夏朝是怎么灭亡的,成都夏朝遗址大全,夏朝10大美女

    启建立夏王朝后,开始还能继承父亲遗志,努力巩固国家政权,但随着王朝根基逐渐稳固,启变得奢侈、荒淫。启的嫡长子太康,不知道祖父大禹建立国家的艰辛,只看到父亲的挥霍无度,所以在继承帝位后,根本不理朝政,沉湎于声色犬马不能自拔。太康失国,夏朝两代而亡一次,太康带着亲信去洛水北岸狩猎,一去就是三个多月,国家

  • 妲己真的很坏?后人到底有没有抹黑她?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妲己做过哪些坏事,妲己台湾古装,妲己最强铭文

    在民间的《封神演义》中,妲己被千年狐妖附体,是女蜗派来祸乱商朝的。作为一只狐妖,妲己无比残忍,她见有人在寒冬里赤脚走在冰上,就砍断其双脚,研究他不怕冷的原理;她见孕妇的肚子隆起,就剖开她的肚子;她装病怂恿商纣王杀了比干,还说比干有一颗七窍玲珑心,能治百病,害得比干剖腹剜心。如此种种都是世人列下的妲己

  • 大禹的儿子 夏朝第二任君主夏启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夏启的父亲那但是大名鼎鼎,就是治水的大禹。大禹为夏后氏领袖夏朝建国君王,黄帝玄孙、颛顼孙子,也有说法以为大禹为颛顼的六世孙。大禹的父亲为鲧,母亲为有莘氏脩己。其是中国现代传说中与尧、舜齐名的帝王,他最伟大的功劳就是管理大水并将中国幅员规划为九州。禹死后,启通过武力征伐伯益,将其击败后继位,成为中国历

  • 封神演义,第一个打败姜子牙伐纣大军的猛将,竟是一个山贼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封神演义姜子牙伐纣路线,公孙宝月被山贼给弄晕,姜子牙伐纣时机 原文

    《封神演义》中,姜子牙的西周大军和纣王的军队大战,其实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纣王伐周,第二个阶段是姜子牙伐纣。从黄飞虎叛出朝歌,投奔西岐开始,纣王就开始派遣大军讨伐西岐,一直到《封神演义》第六十七回《姜子牙金台拜将》,都是姜子牙和西周大军老老实实地待在西岐城里,纣王源源不断地派出将领来讨伐西岐。

  • 比干被挖心之后,明明活了下来,为何遇见卖菜老妇还是死了?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比干在哪儿死的,电视剧比干挖心读后感,比干为什么不问第一个卖菜的

    妲己先是装出一副“心疼病”突然发作的样子,眼看着就不行了,纣王看得心急如焚,束手无策,这时妲己的闺蜜喜媚献计说只要“玲珑心”一片,煎煮成汤,让妲己服下即可。妲己陷害比干,逼的比干挖心。比干知道纣王是被妖后妲己迷惑,就用烧死的狐狸皮,做了一件狐裘,希望纣王能够醒悟,结果纣王仍旧沉迷。妲己恨比干杀了她的

  • 郁郁乎文哉——西周晋国玉器精品展”系列讲座第六场,带你领略玉琮的前世今生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那么,晋侯墓地出土的这件玉琮和良渚文化玉琮之间有什么关系?这件铜琮形器与后来的琮形容器间有没有传承关系?在华夏大地上,哪些地方出土过玉琮,它是如何诞生的,代表了哪些深刻内涵,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上又有着怎样的地位?“郁郁乎文哉——西周晋国玉器精品展”陈列展品答案尽在“郁郁乎文哉——西周晋国玉器精品展”系

  • 中国最早的骑兵部队,被历史尘封已久的商朝骑兵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一直以为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的“畴骑”是我国最早的骑兵军队。公元前307年,赵国邯郸城赵武灵王开始推行胡服骑射,中国正式形成骑兵这个兵种。其实早在商朝中国就已经出现骑兵的雏形,如果单纯论士兵上马的话,商朝就发展起了一定规模的骑兵。据甲骨文记载,骑马的军人自商朝末年便已出现在中华大地上,殷墟出土的人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