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雍正皇帝已经杀了心腹谋臣戴铎,为何还要把“戴铎十启”公布与众

雍正皇帝已经杀了心腹谋臣戴铎,为何还要把“戴铎十启”公布与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1497 更新时间:2024/1/3 11:49:04

戴铎对主子雍正可说是忠心耿耿,其程度一点也不次于电视剧里的李卫。别人的忠心只是说说,戴铎却是把自己的一腔热血和满腹的良策汇编成了文字,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戴铎十”。

自从康熙五十一年太子胤礽二次被废后,下面的众皇子都是跃跃欲试,喜悦之情不言而表。只有老四胤禛还同往常一样,抄经念佛,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让众人都对他减少了提防。

私底下的胤禛并没闲着,也是井井有条的部署着他的计划,还有他下面的谋士们,争先恐后的出谋划策,而戴铎,是对胤禛夺嫡最上心的一个。

康熙五十二年,他给胤禛写了“十启”中的第一启,详细分析了当下形势,他说:“百姓家的父子相处容易,皇家的父子相处难,兄弟少的相处容易,兄弟多的难,作为皇子,你不展示下才能,皇上看不上你,你锋芒太露,皇上又会起疑心,其中的尺寸极难把握。”

他给胤禛提出四点建议:“一,搞好父子,兄弟之间的关系,二,搞好和臣子,下属们之间的关系,积攒人脉。三不要掺和是非,少计较小利,四,多提拔人才,打造属于自己的嫡系队伍。”

这些建议可以说正中胤禛的下怀,和他的想法不谋而合,可胤禛根本不顾戴铎冒着生命危险给他上书,不冷不热的回复说“你说的这些好像都是金玉良言,可对我毫无用处,以后这样的话少说。”

话虽这样说,建议胤禛可都听在心里了,从此后的胤禛更是韬光养晦,也不忘积极进取。其实,这就是胤禛最典型的“明斥暗纳”之术,即敲打了下属,还显示了自己的高明,胤禛这样做,还有一条,就是怕万一书信泄露出去,更能保全自己。

康熙五十六年,老十四被封为大将军王去西北平叛乱,朝野上下纷纷传言,说十四爷就是默认的皇储。戴铎也听到了一些谣言,写了他的“第七启”,他在信里说:“我也听闻了一些传言,如真这样,我为主子找到一个好地方,台湾,四面临海,”进可攻,退可守。

不得不佩服戴铎的一片苦心,可惜,他觉得是胤禛的心腹,掏心掏肺的,人家对他可没有这么交心。这次的建议换来的是更厉害的训斥,其实,胤禛早就成竹在胸了,老十四西北还没走,他就派年羹去做筹备粮草的陕甘总督了。

康熙六十一年,胤禛继承大统,摇身一变成了雍正皇帝。而忠心的戴铎非但没有被奖赏,反从省部级的布政使调到年羹尧的军中效力,这里面除了惩罚,看守的意味更多吧。

不知死活的戴铎还拿出和雍正的书信来,和年羹尧炫耀,被年羹尧参了他一本,说“恐怕他给主子惹事,把那些书信都收缴了,戴铎眼里根本没有主子。”

到了雍正三年,雍正下旨说戴铎“行止妄乱,钻营不堪,暗入党羽,捏造无影之谈,惑众听,坏朕声名,怨望讥议,非止一端。”遂处斩。

这样还没完哪,雍正又下旨说,自己以前从无意皇位这个苦差事,并把他和戴铎的这些书信刊印成册,分给臣子们传阅。

可惜戴铎只知忠心效主,不会明哲保身,更没参透那些帝王心术,才落得如此下场,和邬先生的智谋相比,戴铎是明显不如啊。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女娲找纣王报仇,却被两个凡人吓退,留下一句俗语,家喻户晓!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因此,她立即开车开青鸾,并迅速飞往国王的宫殿朝歌城,在离朝歌城地不远的地方,突然有两个红光挡住了女娲的路。有人胆敢挡住娘娘的路,但是让人们惊奇的是,女娲娘娘什么也没做,便默默离开。这就是为什么,尽管女娲对外解释说,纣王仍然有28年的寿命,但现在开始不方便,其实让女娲退怯的真正原因是两道红光!事实证明

  • 周文王背了姜子牙800步,周朝天下800年,其实是他犯了个错误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姜子牙有很多的称号,如吕牙、齐太公等等,有没有人好奇为什么姜子牙明明姓姜,却被称为吕牙及齐太公呢?其实姜子牙之所以被称为吕牙,是因为其祖上在大禹治水时期立过功,所以被封到了吕地后姜子牙这一支又被称为吕氏。至于姜子牙被称为齐太公其实是因为,在姜子牙被周文王封为太师后,又被分封到了齐地。姜子牙还是我国历

  • 面对战国七雄的角逐,周天子是怎么度过的,他的一生让人心酸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本文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本文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在中国的历史上,商纣王暴虐无道,开始欺压人民百姓,老百姓可以说是生灵涂炭,那个时候,很多人不满商纣王的暴政,纷纷开始举兵起义,走上了反抗起义的道路,当时周朝的天子,成功的推翻了纣王的统治,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分封制的朝代,叫做周朝[var1]

  • “解梦”的周公做了什么,让周朝活了8个世纪之久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周公旦是解梦的周公吗,周武王灭商前做梦做的是什么梦,周公解梦说的是什么故事

    "礼"的现代释义是"礼节"、"礼貌"、"礼仪"等,是人和人之间较为"上乘"的相处方式。周朝的礼乐虽然由夏、商而来,不过,在周初,由以周公为首的西周贵族陆续加以厘定、增补、汇集、渐渐成为法定的制度。严格来讲,周公才是儒学的创始人,孔子和孟子是他的后继者,铁杆粉丝和发扬光大者。甚至有学者认为,华夏文化始

  • 战国长平之战,赵括纸上谈兵,为何这个典故却并不兴起与战国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var1]因为这场战役对秦统一六国重大的意义,战争的起因是由于赵国侵占了秦国的城池,因此秦对其发动了这场战争。而当时的赵国还没有意识到秦的强大。没有意识到他会威胁到自己的统治,当其灭了照顾之后,将再没有人阻挡秦国统一。但是此前一直没有理由对赵进行攻打,而此次的事件正好给秦国一个出兵的理由。此后秦虽

  • 星辰变:秦羽单挑22个仙帝,四大高手帮忙,狂妄禹皇秒表“小弟”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星辰变秦羽最强武器,星辰变秦羽单挑项家老祖,星辰变秦羽到底有多强

    先来看一下秦羽的表现,被羽梵仙帝拿下之后,秦羽并不打算束手就擒。但他的实力确实有限,关键时刻,第一个高手出现了。青帝的实力已经达到了八级仙帝,随便一出手就赶走了羽梵。作为仙界最古老的修行者,青帝的实力不容小觑。按照青帝的说法,他也是按照银花姥姥的安排才出手相救,作为一位八级仙帝,羽梵在他面前就如同蝼

  • 假设荆轲刺秦成功,还能不能统一六国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var1][var1]春秋时期远较诸侯各国羸弱,春秋各国争霸称雄之时,秦总是被摒弃在外,而且时不时会遭其他诸国骚扰,随时有灭国之危。而外部来看,匈奴、义渠等少数民族也虎视眈眈,时不常来打打秋风。身处如此险境,注定秦国走向一条不断扩张求存之路,没有任何妥协回转的余地,可谓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不扩张,不

  • 秦始皇原来只是灭了六国,但并未统一中国!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var1][var1][var1][var1][var1]至于匈奴,其活动范围要远远大于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北方地区,所以灭不灭匈奴,与秦朝是否统一了中国没太大的关系。不过当时匈奴的确占据了我国北方的一些比较重要的农耕区,譬如说河套地区。如果说少数民族的势力范围达到了中原地区,那就属于妨碍了古代中国政

  • 纣王死后,商朝一支神秘军队又抗争了800多年,还出了4位传奇人物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在电视剧和很多人的印象中,商纣王因为整天和妲己吃喝玩乐,最后弄得众叛亲离才导致灭国,其实多少有些冤枉纣王了。其实纣王并没有那么不堪,很多的零碎由头都是后世一条一条给加上去的,商朝被灭只能说武王伐纣挑选的时机太好了,当时商朝的十几万主力正在江浙一带和东夷打的昏天暗地,等到发觉老窝被端的时候,已经黄瓜菜

  • 其中就包括战国早中期青铜铸币“山阳”桥足布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var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