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家分晋:春秋终、战国始,曾经的春秋大国是如何走向了灭亡?

三家分晋:春秋终、战国始,曾经的春秋大国是如何走向了灭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438 更新时间:2024/1/22 11:03:05

周威烈王

封晋国大夫

韩虔

赵籍

魏斯

为诸侯,正式成为诸侯国,三人分别被后世称为韩景侯、赵烈侯、魏文侯。而此时晋国的国君

晋烈公

,只能默默的忍受,无法抗拒。

[var1]

三家分晋

三家分晋在历史上被定义为春秋终了,战国开始的标志。

公元前376年,韩、赵、魏三国彻底废掉晋国最后一任国君:

晋静公

,并将晋国公室最后剩余的一点土地也全部瓜分,曾经的春秋霸主晋国走完了它的历史进程。

不同于春秋和战国时期的其他国家,晋国是被内部攻破的,而不是被外部力量所覆灭。曾经的臣子,最终联合将自己的主子赶下宝座,这其中的缘由值得深思。

公族力量衰落之始

公元前678年,分封在曲沃的旁宗

曲沃武公

一系通过连续三代人努力,成功的夺取了晋国君位,赶走了曾经的大宗传承人,曲沃武公也开始被称为晋武公。

称号

姓名

在位时间

在位年数

晋武公

姬称

公元前679年-公元前677年

2年

晋献公

姬诡诸

公元前677年-公元前651年

26年

晋侯卓

姬卓

公元前650年

1个月

晋惠公

姬夷吾

公元前650年-公元前637年

14年

晋怀公

姬圉

公元前637年

1年

晋文公

姬重耳

公元前636年-公元前628年

9年

晋襄公

姬欢

公元前627年-公元前621年

7年

晋灵公

姬夷皋

公元前620年-公元前607年

14年

晋成公

姬黑臀

公元前606年-公元前601年

7年

晋景公

姬据

公元前600年-公元前581年

19年

晋厉公

姬寿曼

公元前580年-公元前573年

8年

晋悼公

姬周

公元前572年-公元前558年

15年

晋平公

姬彪

公元前557年-公元前532年

26年

晋昭公

姬夷

公元前531年-公元前526年

6年

晋顷公

姬弃疾

公元前525年-公元前512年

14年

晋定公

姬午

公元前511年-公元前475年

37年

晋出公

姬凿

公元前474年-公元前452年

23年

晋哀公

姬骄

公元前451年-公元前434年

18年

晋幽公

姬柳

公元前433年-公元前416年

18年

晋烈公

姬止

公元前415年-公元前389年

27年

晋孝公

姬颀

公元前388年-公元前357年

32年

晋静公

姬俱酒

公元前356年-公元前349年

8年

在曲沃系夺权的过程中,曲沃家族各支出力甚多,在战后也获得了相当大的力量,这些力量继续威胁到了晋国君位,为防止曲沃代翼的事件再次发生,曲沃武公之子---晋献公开了压制。

公元前669年,晋献公发兵围宗族公子,兵刃相见,曲沃系诸多后裔被杀,残存者逃往虢国。除开极少数如郤氏、栾氏、韩氏等亲己派,其余公族永远消失了。这样,彻底的稳固了中央政权的地位,史称“

晋无公族

”。

公族力量的消失后,谁来填补权力真空?答案是:

卿大夫

晋献公之子

晋文公姬重耳

历经磨难回国之后,设立三军,每军各设一名将、一名佐,按地位高低分别是

中军将、中军佐、上军将、上军佐、下军将、下军佐

,称为三军六卿,其中中军将为

正卿(上卿)

,中军佐为

次卿(亚卿)

,上军将、上军佐、下军将、下军佐四个则是

下卿。

[var1]

三军六卿

狐氏

先氏

郤氏

胥氏、栾氏、范氏、中行氏、智氏、韩氏、赵氏、魏氏

十一个世族所把持,这些家族按照

长逝次补

的原则,轮流执政,最终将晋国国君势力彻底淘汰。

曾经的维护者,后来的掘墓人

晋文公重耳在十九年的流亡生涯中,身边追随的都是极其忠义之士,如有

狐偃

赵衰

颠颉、魏犨、胥臣,

回国后倚重的将相先轸、栾枝等人,这些人在当时都是忠心耿耿,晋文公为报答这些人的追随,给予了他们极大的权力,这些将相及其后人在维护晋国统治的同时,也在发展着家族的力量。

我们都知道,力量大了,难免有自己的想法。

各家卿大夫之间有着交错的关系,为了自家宗族的利益展开了各种内斗。

[var1]

晋国六卿

晋国历代将佐共有72人,除了

臾骈、箕郑父和屠击

3人外,余下69人均来晋国六卿十一个家族。

先秦称氏不称姓。

狐氏3人;先氏6人;郤氏7人;胥氏4人;栾氏5人;韩氏7人,上述六姓均起源于

晋国公室

,共计32人。

姬姓荀氏分三支:中行氏5人;智氏6人;程氏2人;共计13人;

姬姓魏氏有7人;

祁姓范氏7人;

嬴姓赵氏10人;

大浪淘沙,历经斗争,只剩三家

晋平公(公元前557年-公元前532年在位)后,六卿被

智氏、范氏、中行氏、赵氏、韩氏、魏氏

六家把持,其中智氏和中行氏还是出自同一先祖。

[var1]

六氏的地盘,注意中间可怜的晋公室地盘

公元前497年,赵氏家主

赵简子

因事杀掉了自己的族人

赵午,

而赵午恰好又是中行氏家主

中行寅

的外甥,赵午之子

赵稷

据邯郸发动叛乱,范氏家主

吉射

与中行氏家主中行寅,则协助赵稷反抗赵氏。另一边

魏氏、韩氏

也和

行氏、范氏不和,

智氏

想谋夺中行氏的卿职,于是智、魏、韩三家奉晋定公之命帮助赵氏,反击范氏、中行氏,战争的结果是范氏、中行氏不敌,逃出晋国,其封地也为另四家瓜分,六大家变成了四大家。

晋阳之战,智氏覆灭

公元前455年,执掌晋国朝政的正卿智氏家主

智伯瑶

通过了一项决议:为了重振晋国霸业,智氏主动献出万户封邑来增强晋国国力,韩氏、魏氏也先后献出万户封邑,唯独赵氏不肯献地,于是智氏联合韩氏和魏氏一起攻打赵氏。

赵氏家主

赵襄子

退守大本营

晋阳

固守,智伯围困晋阳两年而不能下,引晋水淹灌晋阳城。危急中,赵襄子派说客

张孟谈

说服

韩、魏

两家倒戈,放水倒灌智伯军营,大破智伯军,擒杀智伯瑶。接着,韩、赵、魏三家联手攻陷智氏封邑,一次屠杀智氏两百多口,智氏家族遭受了灭族之灾,彻底退出晋国政坛。

此战过后,韩赵魏三家家主:

韩康子、赵襄子、魏桓子

把持晋国朝政,并奠定了三家分晋的格局。

其后,韩康子传位给其子韩武子,韩武子传位给其子

韩虔

赵襄子传位给其子赵桓子,赵桓子去世之后国人杀其子迎立赵献子(赵襄子侄孙),赵献子传位给其子

赵籍

魏桓子去世后,传位于其孙

魏斯

正是在韩虔、赵籍、魏斯在位时,三家分晋。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揭秘:难怪武则天墓地1000多年来无人敢挖,竟然跟此人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从古至今,中国的历史中有数百位皇帝,其死后的陵墓几乎都被破坏殆尽,唯有秦始皇与武则天的陵墓至今还完好无损,到底是为什么呢?有人说秦始皇是史上第一位皇帝,有天命在身,而武则天作为史上第一位女帝,命格也很特殊,其陵墓被一种神秘的力量庇护着,当然了这只是民间的传说而已,是真是假全凭自己喜好。武则天晩年时,

  • 古代人如何避暑?除了乘凉,唐朝女子避暑方式赚足了男人的眼球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像是古装剧里,到了盛夏皇宫里的人可以去避暑山庄、或者圆明园乘凉。也可以去池塘边感受带来的凉气。手中的扇子自然是夏天必备的了。在酷热的夏季,古人几乎人人手持一扇,有的富贵人家更是为过一个安稳、丰富的夏天,特意准备了80多把扇子。其实早在先秦时期,人们便总结出了一套办法,《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 一生未尝败绩的李牧,可惜死在奸臣的嘴下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牧为什么排名四大名将之首,江湖人称李牧,李牧照片

    此战中李牧先是连败五阵,丢弃牛羊辎重无数,将匈奴主力引诱到长城外围进行决战,并示弱于敌麻痹对手,接着火速出击,夜袭匈奴大营,把那匈奴骑士在睡梦中杀死……[var1]赵悼襄王当领导人后,把廉颇废了,赵国最牛的将军剩下李牧一人此时秦国虽实力超强,统一成大势所趋,但李牧的存在,让秦国想吃下赵国,变得非常困

  • 李世民的二十四功臣之中,为何秦琼秦叔宝排名倒数第一?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秦琼秦叔宝简介,李世民最厉害的三大将,秦叔宝怎么评价李世民

    按照排名如下:一、赵国公长孙无忌。二、河间王李孝恭。三、莱国公杜如晦。四、郑国公魏征。五、梁国公房玄龄。六、申国公高士廉。七、鄂国公尉迟敬德。八、卫国公李靖。九、宋国公萧瑀。十、褒国公段志玄。十一、夔国公刘弘基。十二、蒋国公屈突通。十三、勋国公殷开山。十四、谯国公柴绍。十五、邳国公长孙顺德。十六、郧

  • “战国首富”陶朱公:要想富过三代,除了眼光长远还要品德端正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var1][var1][var1][var1][var1][var1][var1]人常道穷不过三代,富不过三代,陶朱公的综合素质,不知付出多少努力才修炼成功。他家族的持续发展也印证了他的商道的可复制性。陶朱公凭借扎实的业务能力、当机立断的魄力和超然物外、远超地平线的眼界实在不负祖师爷之尊。本文为一

  • 东晋丧失军权的始末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东晋是在世家大族的支持下建立起来的,这些世家大族都有自己的部队和地盘。所以,东晋皇室的势力先天不足。但是,东晋皇族也并非毫无作为。皇室衰微时,他们在世家大族里玩政治平衡,间接控制军队。皇室强大时,也曾收回军政大权,打击世家大族。那么,问题来了,东晋皇室又是如何彻底丧失军权的呢?且听小边细细道来。首

  • 七国之乱时占据优势的吴王刘濞为何3个月即被击败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吴王刘濞最后死得很惨,吴王和刘濞,吴王刘濞的历史意义

    有一话用来形容刘濞非常的恰当:“天予不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迎,反受其殃。”这是和刘濞一起起兵的楚王刘戊后裔刘向的话语。西汉和吴楚的比较疆域。主张削藩的晁错对汉景帝的话语可以看出吴楚齐三国疆域大小:“故孽子悼惠王王齐七十二城,庶弟元王王楚四十城,兄子王吴五十余城。封三庶孽,分天下半。”吴楚齐三国合计1

  • 即使没有外敌入侵,西晋也会早早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原本想着经过汉朝末年的动乱,好不容易建立了大一统的王朝,西晋能够想汉朝那样至少持续个200年,没想到过了几十年,晋朝就分崩离析,偏安一隅了。很多人说,是“五胡乱华”结束了西晋王朝,这样讲确实是很有道理,毕竟五胡乱华开始之后,在长江以北,晋朝已经没有主导力量。然而,从历史上看,即使没有“五胡乱华”,西

  • 11位帝王历经103个春秋,每位皇帝都是傀儡,这个朝代太窝囊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var1]有这么一个朝代,它存活了一百多年,从始至终经历了十一个皇帝的替换,很不巧的是,这些皇帝最后都变成了提线木偶,被别人操控,连作为第一任的开国皇帝也是如此。评选中国最窝囊的朝代,它当之无愧。在这个朝代究竟发生了什么呢?让我来给你讲述一下。东晋政权在建立之初就比较弱,在西晋灭亡之后,西晋的皇族

  • 隋文帝上午刚去世,晚上宠妃就被杨广所“烝”,烝是啥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杨广连父皇宠妃都敢欺负,杨广篡位后的下场,隋文帝杨广电视连续剧

    受隋文帝独宠的宣华夫人 宣华夫人陈氏本是南北时期陈朝的公主,陈宣帝陈顼的女儿,陈朝后主陈叔宝的妹妹,在她两三岁时,杨坚代周建隋,她的父亲出兵隋朝失败,在急火攻心下去世。她的哥哥陈叔宝继位后,自恃长江天险,耽于享乐,结果等杨广率兵打到城下才后知后觉。隋开皇九年年初,隋朝平定南陈,完成全国统一,陈朝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