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周立刚主持的“曹操高陵及陵园综合研究”发表了新的研究成果,在曹操高陵西侧发现的宋元时期建筑基址,很可能是北宋时期为曹操高陵设置的守陵户所在地。
考古人员在曹操高陵西侧, 挖掘出一条排水沟,全长约160米,沟底内部有明显的积淤土,上部堆积则可分为三层,包含大量瓷片遗物,说明这条沟渠最开始是作为排水沟使用,废弃后逐渐被生活垃圾所掩埋。在沟内出土了大量遗物,包含陶器、瓷器、骨器、铜器等,主要以瓷器为主,完整或能修复的器物多达899件,多为碗、盘、碟、枕、罐等日用器类,年代横跨宋元金三朝。
除此之外,沟内还有大量的宋代钱币和娱乐用具,表示此处曾有公共娱乐活动,再结合沟内出土建筑遗物和排水设施的特征,考古人员推测该处的建筑可能并非普通住宅,很可能具有某种官方属性;从遗物和其工艺特征的变化,也反映了建筑的功能在宋金元三朝发生多次改变,精美器物和娱乐用具出自金代,说明该时期这里的公共娱乐活动较为频繁。
综合研究结果,考古人员认为,在曹操高陵西侧发现的建筑遗迹, 很可能和北宋设置的守陵户有关,宋王室南迁后,中原地区先后被金人和蒙古人控制,守陵户也就是曹操高陵的最后见证者,可能在此后被废弃,原有的建筑被改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