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乾隆是如何赚钱,又是怎么花钱的

乾隆是如何赚钱,又是怎么花钱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4524 更新时间:2024/1/16 19:59:47

平均下来,乾隆一年至少要赚一百三十万两白银,相当于当时十几万普通成年人的年收入(十两左右),类比到现在就是一年实现一百多“小目标”。

这么看,乾隆赚钱的能力和速度是相当厉害了。那么他具体是怎么赚钱的呢?

第一个渠道是地租和房租。

得益于顺治康熙时期的“圈地运动”,乾隆继承的皇帝私人庄田有132.73万亩,在京师还有5300间房子。庄田被分成纳粮庄和纳银庄两种,粮庄每亩征粮七升,银庄每亩收白银0.06两。其中银庄一年的总收入大概3万两,房子一年总租金2两万上下。

注:清朝皇帝庄田主要来源于皇帝直辖的上三旗圈占的土地。

这么少是因为乾隆并不看重这个收入(或者看不上),所以他把租金定得比正常水平低很多,作为彰显天子爱民、护民的手段。

第二个渠道是各地税关的“盈余”。

户部在各交通要害设有税关(共24个)对往来商贾征税。由于明清时期税务水平很低,征税非常粗犷。户部为保障税收稳定不影响预算,对税关采取定额制,规定各税关每年需上缴的税银数量。

那么问题就来了,如果税关当年实际征收上来的税款高于定额呢?乾隆的方法是多出来归皇帝个人所有,乾隆每年在这个方面能获取25万到30万两白银的收入。

不过税关实际多收的远不止这个数。因为皇帝参与分润,朝廷官员(包括乾隆本人)对税关的私加附加税以及贪腐大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第三个渠道是乾隆收入的大头 – “盐业”。

首先是各地盐商的“孝敬”。盐商们都很清楚,只有仰皇帝“圣德”自己才能吃这碗饭,赚钱之后怎么能不回报君父?当然明白不了这点,以及故意装傻充愣的,很快就会“退出”这个行当,一切尽在不言中。

而“孝敬”天子,银子少了怎么敢拿出手?例如乾隆九年,盐商程可正捐白银16万两;乾隆二十二年,黄德源捐100万两 …… 乾隆九年至五十七年,盐商共“孝敬”皇帝15次,累计捐纳526万两白银(不含因战争、天灾、河防等朝廷向盐商强索的“捐输”款项)。

注:盐商向皇帝捐纳的没有固定的周期、频率(一般由内务府给出暗示),盐商们也是集资汇总后由商会头领统一上缴。

其次盐政陋规。你没有看错,皇帝也靠陋规赚钱。

清代盐政效仿明朝实行“盐引”制。“盐引”是朝廷发放的食盐销售凭证,每份盐引上都有具体的进货盐场、销售区域、销售数量等。盐商从朝廷获取盐引后才能对应展开合法的食盐销售并获利。朝廷则通过控制盐引数量,来控制食盐价格进而保障盐税收入。

康熙中期后清朝人口开始急速增长,对应的食盐市场需求也水涨船高,朝廷每年配发的盐引数量开始不够用了。地方盐政官员“灵活应变”推出了 -- 预提盐引,也就是盐商们可以提前申请下一年度的盐引来使用。

注:乾隆三十三年,皇帝通过“两淮预提盐引案”知晓了预提盐引,虽然严惩了相关官员和盐商,但并未取消这项制度增加正常盐引的发放额度来适应市场需求,而是将此视为新的财源。

但“预提”是有条件的,需要在原本1.5两每引的盐引费之外再多交2.1两。这个附加被冠以“余利银”的称谓,这招巧立名目每年能为乾隆带来43万两的收入(相当于乾隆平均年收入的32%)。

再次是放高利贷。

赚的钱躺在库房里是非常不合算的,得让它们自己生钱。乾隆的办法是向用钱大户盐商们放贷,生息发财。例如乾隆五十一年,盐商德宜借款60万,分15年还清,计息99万两。而且乾隆在这方面还开发出了“无本买卖”,将盐商的捐纳款项直接放贷给盐商生息。

不过乾隆放贷的利率比民间低不少(当时高利贷普遍超过30%),低的时候是6.66%,最高的时候也就12%。一方面是因为羊本就出在羊身上,另一方面乾隆明白想要不停薅羊毛的前提是羊活着。

除此之外乾隆还在盐业中拓展出了外快进项 – 治贪索赔。

古代盐业是各皇朝最肥的产业,自然也是贪腐最集中的产业。乾隆在严厉反贪(涉案官员大多处死并抄家)的同时,强行要求盐商们(地区所有盐商)承担相关损失的赔付。

例如乾隆三十三年两淮盐引贪腐案,要求盐商赔补乾隆十一年至三十三年间的相关盐引费、余利银等损失,高达上千万两白银。至于这千万两的损失是怎么算出来的,盐商们不敢问,更不敢去核验。最终赔付的大头都被皇帝拿走了。

上述三个赚钱渠道,在实际操作中也不是乾隆本人直接出手。除了皇帝颜面之外,他也没那个时间和精力,毕竟皇帝的核心任务还是维护皇权和统御皇朝。都是由主管皇家宫廷事务的内务府在操办和运营。

而且内务府在替皇帝收钱、管钱的同时也替皇帝赚钱。

诸如经营当铺、开设商号、放贷收息等,大头是利用特权售卖奢侈管制品,如皮草、珍珠、人参等。乾隆十五年到乾隆六十年,内务府单在人参上的总收入就达白银1100万两。

最后,和珅在乾隆朝后期为皇帝开辟了新的财源 – 议罪银。这一块由于开源的比较晚,乾隆在这块实际获取的白银没有一些朋友想象得多,总计400万两的样子。

除了这些乾隆还有其它很多收入。例如官员、藩属、蒙古王公等定期上献的贡品、礼物,乾隆查抄犯案官员获取的物品、田产、房产等。因为这些物、古玩、艺术品、固定资产,很难核定具体价值,因此学者们大多没有统计到乾隆的收入中。

说完赚钱,那么乾隆是怎么花钱的呢?

乾隆开支的第一项和我们普通人一样,生活开销。由于家大业大,乾隆在这方面的支出也非常大。

先皇留世的后妃们、自己的妻妾、子女以及服侍这些人的仆役、宫女、宦官等都要靠他来养活。乾隆三十年前,每年皇室的开支在100万到150万两之间。乾隆三十年后,由于乾隆生活日趋奢靡,加上物价上涨,这方面的开支飙升到200万两每年。

但这方面的费用并不是全由乾隆自掏腰包,地方和户部会补贴大半。如地方会定期上贡盐茶酒米等,这些乾隆都是不付钱的;每年户部至少向内务府拨款六十万两;向江南织造拨款十四万两为皇帝、后妃们制办服饰等;不少宫廷侍从、护卫等的俸禄也是由户部承担 ……

第二项是赏赐。逢年过节皇帝要例行赏赐侍从、近臣和勋贵;皇亲婚、丧、生日、得子等等皇帝都要有所表示;接见蒙古王公、喇嘛、藩属使臣时皇帝也都必须给予“回礼”……

不过皇赏更多的是种荣誉,实际赏赐额都不高(极少超过千两),所以这项开支远没有大家想象的多,平均一年6到10万两。

不过乾隆在这方面花钱最多的地方是修建、维护佛教寺庙。

皇家园林(如圆明园、避暑山庄等等)宏大、堂皇的同时也意味着日常需要消耗大量人力、物力来维护保养。子女成年后都要离开皇宫独立生活,作为父亲也得为他们提前准备居所。

不过乾隆在这方面花钱最多的地方是修建佛教寺庙。

乾隆十六年,仅建万寿山大报恩寺一项就花费了400万两白银。终乾隆一朝,乾隆在寺庙修建上的支出总计1500万两。随之而来的修葺费用、佛事人员的供养费用、日常佛事用品开销等等,每年也不是个小数。

乾隆对寺庙如此慷慨,倒不是他痴迷佛教,而是他利用宗教稳定蒙藏 – “兴黄教,安众蒙古也”,可以大幅度降低皇朝御边的费用(篇幅原因这里不展开这个话题,后续再出文讨论)。

与之对比的明朝,为抵御北虏每年投入边墙费用高达数百万两白银。但结果既不能抵御外敌侵扰,又造成了朝廷的财政危机,进而将皇朝慢慢拖入深渊。所以这个钱乾隆花得还是挺值得的,而且乾隆是自掏腰包没找朝廷要钱。但也不必去称颂,因为皇朝本就是皇帝一个人的皇朝。

总的来说乾隆花钱和他赚钱一样厉害,如乾隆十年至乾隆六十年,皇帝一共赚了6800万两白银,但累计支出也超过了6700万两。乾隆实际也是个“月光族”,这也是他晚期宠信“理财”能手和珅的一个重要原因。

注:本文数据来源于 《乾隆皇帝的荷包》赖惠敏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很多清朝时期的格格们都没有子嗣,究其原因真是可叹啊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清朝历代格格一览表,乾隆子嗣,子嗣不旺什么原因

    据史书记载,清朝众多的格格中活到50岁的是少之又少,不但寿命短而且往往都没有留下什么后代,这在古时候母以子贵的时代,没有留下一个孩子那是多么严重的事情。那为什么格格们都没有留下什么后代呢。事情是这样的,在古代女子的社会地位很低,虽然是皇家的格格吧,那也只是被用来作为政治牺牲品,如果皇帝想和哪个部落什

  • 清朝领侍卫内大臣的官衔是几品?和九门提督有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领侍卫内大臣设立的初衷是管理侍卫,但其职责又不仅限于此,还兼有多项其他政治职能。第一是率领侍卫守卫禁中,轮流守卫的每班侍卫由领侍卫内大臣一人、内大臣或散秩大臣一人统之。第二是考核侍卫和负责侍卫的升迁,前面已提及管理侍卫的重要性,除了日常管理侍卫外,领侍卫内大臣还负责侍卫考核,“凡遇五年军政之期,领侍

  • 年羹尧为什么放心让李卫和翠儿跟着自己,难道不怕被监视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年羹尧为了完成四爷和十三爷的交给的任务——拿到百官行述,在回京述职的路上便血洗了江夏镇,整个镇上的人几乎全被杀光,并且获得了大量的金银财宝,然而年羹尧在回到四爷府上的时候,只是说了大概的情况,却只字不提这巨额的财宝;在回京之后先拜八阿哥码头;所以对这样的奴才不得不严加监视。但是对于年羹尧这样的性格,

  • 清朝灭亡后,一百多万的清军一夜之间消失,那他们到底去哪儿了?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清军原先是由八旗制度组建而成的,战时为兵,农时为民,分别是正黄、正白、正红、正蓝、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八旗,后来又组建了蒙古八旗和由明朝投降士兵组成的汉八旗,这些部队构成了清朝初期的主要兵力,特别是汉八旗,在满清入关时充当了开路先锋的角色,后在镇压各地起义过程中发挥了主力军的角色,不过在乾隆中期以

  • 黑白照片骗了你,换上现代妆容,清朝妃子也是一等一的美人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但人们却发现那些书上写的天人之姿的妃子,在相机的记录下......呃....好像连现代的普通人水平都达不到。甚至有人猜测这就是为什么清朝的皇帝大多通宵勤政,而乾隆同治那么喜欢跑出宫玩.....一开始小吕也觉得奇怪,按理说后宫妃子经历层层选拨,应该是最美的那群人了,书上对她们的赞赏也是美如上人,不食人

  • 康熙王朝:为何与康熙亲近的人都没好下场?让我来告诉你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但与康熙亲近的人却没有好下场,这个他从小就有关系,六岁登基受到辅政大臣鳌拜的欺凌,对权臣鳌拜是无可奈何,后经首辅大臣索尼的帮助,终于亲政,亲政之后一步步扩大自己的势力,同时也铲除了鳌拜,是他的生存环境逼得他不得已而为之加上宫中太监作乱,灭了皇亲国戚班布尔善给他深受其害,不敢相信任何人,连他的伴读魏东

  • 康熙为何出卖东北领土 签订《尼布楚条约》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此时的沙俄,内患外战不断,经济和人口主要集中在西部,越过乌拉尔山,进入西伯利亚,已是荒原地带,远东靠近清疆界的地区只有伊尔库次克等几个小镇,可用于远东的经济和人力资源以及军事力量根本不足以对抗自居中华的大清,而俄匪曾经深入黑龙江下游最大的一支部队也不过六百余人。根据分散的各种资料推测,俄军备战的最高

  • 清朝皇帝能力真实排行,乾隆未入前五、康熙仅第四,第一让人佩服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清朝最厉害的3个皇帝,乾隆与康熙,康熙和乾隆二帝钱的佩戴

    顺治,满清入关以后的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位皇帝,也是历史中争议很大的一个人物。作为入关第一任皇帝,顺治本身的压力就十分的大,当时虽然他是皇帝,但全国各地起义势头勇猛,稍有不慎就将会被推翻,此外清朝内部也并非铁板一块,其中多派系的林立更是将本就不多的实力分割开来。而在顺治在位的这几年中,他却是很好的解决了

  • 康熙王朝:魏东亭被康熙坑的最惨的一次,网友:心疼东亭十秒钟!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魏东亭简介,康熙王朝魏东亭战报,魏东亭葬礼视频完整版

    这是怎么回事呢?康熙在欣赏完佳人的表演后,下楼走的时候就看到魏东亭哭丧着脸坐在楼梯上。康熙这时候竟然还问他是不是乐的舒服了,可把魏东亭委屈的。魏东亭哭着连说,我虽然是个奴才,可是奴才也是人那,魏东亭的怨恨样真是不忍直视,康熙给他道歉了也没用。而且魏东亭还来了一句特别经典的一句,奴才今天当了一回牲口。

  • 年羹尧这莽汉,一定不知道苏培盛为什么要给他搬凳子,太阴险了!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而且年羹尧又是一个武夫,有时候感觉像莽汉,所以他不怕得罪别人,包括皇上身边的苏培盛。苏培盛这个人不仅权力大,还很阴险,所以一般人是不会去得罪他的,可是年羹尧就不会想那么多。所以有一次就被苏培盛下阴招了。年羹尧去见皇上,但是皇上和果郡王在下棋,所以年羹尧只能在外面等,后来苏培盛给他搬来了凳子,让他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