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手握重兵,虎踞东南,曾国藩不称帝真是因为恪守儒家臣节吗?

手握重兵,虎踞东南,曾国藩不称帝真是因为恪守儒家臣节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934 更新时间:2024/1/9 1:10:01

两人除了都是民族主义者外,还一致推崇一个人,那就是晚清中兴名臣曾国藩。

曾国藩画像,源自网络

曾国藩的著作,一直伴随着蒋公的戎马生涯。

教员也曾说过:“予于近人,独服曾文正公。”

曾国藩“立德、立功、立言”在现实中的表现自不必多说,被人讨论最多的却是他为何不给垂垂老矣的满清王朝穿心一箭,取而代之?

01

汉人士大夫的态度

大部分人对于曾国藩未能称帝,着眼于曾国藩毕生服膺于儒家学说,恪守臣节。

这个观点不能说错,但不是客观原因和现实考量。

至少,曾国藩绝非岳、于两少保这样铁骨铮铮的真豪杰。

《太平天国》中的曾国藩,源自网络

曾国藩在幼年,有无数段子证明他很笨,能有后来的成功完全是“勤能补拙”,后人进而还把他当作励志对象。

但这不过是后人的一厢情愿。

曾国藩中进士后,成为了穆彰阿的弟子。穆彰阿的尊师又是曹振镛

曹、穆二人,既不是秦桧那样的大奸大恶之徒,也不是于谦那样的正直能臣,这二人堪称能臣、奸臣之外的“巧官”。

《天地民心》中的穆彰阿,源自网络

他们最大的能耐是揣摩上意,擅长弄权。

穆彰阿的为官之道是“少说话,多磕头”,遇到有能耐的大臣如林则徐,则是多方排挤。

但穆彰阿对曾国藩却很看重,一直循循善诱,不断提携。

曾国藩在穆彰阿的庇护下,升迁顺利且快速,在道光二十九年,就已经有了兵部侍郎的头衔。

然而,到咸丰四年,曾国藩已经草创湘军,并且取得了对太平军的一系列胜利后,还攻下了武昌,这时候咸丰帝重赏曾国藩,依旧是兵部侍郎衔。

《太平天国》中的咸丰帝,源自网络

曾国藩在几年前原地打转,因为他40岁那年触怒了咸丰皇帝。

亏得肃顺和恭亲王搭救,才得以脱身。

本来,咸丰因为这次军功,一度想让曾国藩署理湖北巡抚。

但大学士祁寯藻提醒咸丰,曾国藩虽然是朝廷大员,但此刻丁忧在家,跟草民布衣差不多,而以一介白衣,登高一呼,就能创办湘军。

《天地民心》中的祁寯藻,源自网络

如若掌握实权,那曾国藩的动员能力岂不是会更强,这对清廷的统治恐怕不是好事。

祁寯藻与曾国藩并无嫌隙,相反在曾国藩得罪咸丰的那一次,还多方拯救。

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曾国藩与满人高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未必就想和清廷一刀两断。

曾国藩如果称帝,汉人士大夫阶层又未必会全盘支持。

02

曾氏集团也非铁板一块

再者,曾国藩创立的湘军中,能够死心塌地跟随他的恐怕也不多。

与曾国藩一样,倍受毛主席推崇的胡林翼,打造的鄂军脱胎于黔军,虽然借鉴过湘军的编制、训练方法,但活动区域基本在湖北,独立于湘军之外。

胡林翼画像,源自网络

湘军中,战斗力强悍的老湘营王錱部,在湘军内部屡遭排斥,因此单独出战。面对曾国藩想将他收为弟子的橄榄枝,刚烈的王錱直接拒绝。

王錱死后,这支部队被左宗棠吸纳。

而左宗棠,虽然与曾国藩皆为中兴名臣,但与“百端拂逆之时,只有逆来顺受之法”的曾国藩比,左公“身无半亩,兼济天下;读书破万,神交古人”,显得更为孤傲。

《太平天国》中的左宗棠,源自网络

在政治上,左公亦是强硬人物,主张军事与外交并行,先打嘴仗,但要放弃幻想,摩拳擦掌。

因此,两人处事风格就显得格格不入,左公虽然也劝曾国藩称帝,但私底下颇多微词。

至于李鸿章,不仅独立创建了淮军,对曾国藩的态度也更值得玩味。

《乱世飘萍》中的李鸿章,源自网络

当需要挡箭牌,扯虎皮拉大旗的时候,李鸿章会尊称曾国藩为恩师。

但李鸿章的淮军,曾国藩想染指,那是绝不可能的。

在日后剿灭捻军的战斗中,湘军名将鲍超还与淮军名将刘铭传争抢军功,将两个派系私底下的明争暗斗摆到了明面上。

《台湾第一巡抚》中的刘铭传,源自网络

也就是说,曾国藩并不能对左宗棠的楚军、李鸿章的淮军形成节制,即便是湘军,属于他的嫡系恐怕也只有曾国荃的五万人马。

不过,曾国藩拒绝称帝,也有担忧曾国荃的想法。

曾国荃做事,没有兄长那么多顾虑,但在乱世,往往这种人才是令人忌惮的存在。

《太平天国》中的曾国荃,源自网络

左宗棠晚年路过曾国荃的辖区就告诫下人,自己与李鸿章斗了许久,耗尽了心力,不要再惹曾老九。

左宗棠问曾国荃为官处事之道,曾国荃回答:“挥金如土,杀人如麻。”连左宗棠都不寒而栗。

假如曾国藩称帝,即便成功了,他的儿子曾纪泽等人又如何是九叔曾国荃的对手?

03

清廷的分化和两手准备

曾国藩如若称帝,那要建立在能够战胜清廷的前提下。

实际上,清廷作为一个征服王朝,对汉人始终存在着打压的心理。

为了镇压太平天国,大力擢拔汉人士大夫,其实是不得已之举。

《太平天国》中的洪杨,源自网络

在曾国藩之前,胡林翼早就被清廷擢拔为巡抚级别的封疆大吏。

而胡林翼本人治军理政、调和诸将的能力不在曾国藩之下,但他亲冒矢石的表现是比曾国藩亮眼许多的。

更难得的是,这样一个大才,还非常懂得为官之道,不惜屈尊,巴结满人官僚官文。

时人评价胡林翼“老谋深算,中兴第一人。”

曾国藩也认为是胡林翼盘活了整个湘军的大计。

《太平天国》剧照,源自网络

但胡林翼后面的仕途却很不顺,屡屡被下属拖累,这就传递了一个信号,胡林翼无可挑剔,但身边人总是可以找到毛病的。

当咸丰想让胡林翼升迁为两江总督的时候,肃顺就建议,改授给曾国藩。

后来,曾国藩威望日盛的时候,慈禧又大力擢拔李鸿章,掣肘曾国藩。

《太平天国》剧照,源自网络

与此同时,清廷还积极在武力上对曾国藩设防。

湖广总督官文拥重兵驻守长江上游,控制着战略要地武昌;

江宁将军富明阿驻守长江下游,控制着扬州;

僧格林沁率领清廷直属精锐部队屯兵安徽与湖北的交界处,可以节制调遣直隶、山东、河南其他三省人马,虎视金陵。

《太平天国》的僧格林沁,源自网络

况且,曾国荃在攻下南京后,惨烈的杀戮行为,也导致曾氏兄弟的声名一度受损。

是以,在各种因素的综合考量下,曾国藩在攻下南京后,也未发作,选择和清廷开战。

更何况,在遭遇了列强肆虐,太平军起义后,千疮百孔的中国更需要休养生息,而非继续开战。

倘如再将中国拖入战争的泥潭,曾国藩能否成功是一说,但绝对没有如今的地位。

而且,曾国藩最为倚重的私人幕僚赵烈文并未劝曾国藩称帝。

在赵烈文的私人笔记中,两人倒是大胆预料了满清最多不过五十年的气数。事实证明,两人预料的大致符合历史走向。

赵烈文日记,源自网络

这也证明,曾国藩绝非对满清愚忠,他的选择有现实上的考量。

也正是曾国藩的选择,才有了晚清名臣的赫赫功业。

04

结 语

于公,曾国藩是国之栋梁,在他的倡议下,中国派出了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建造了第一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印刷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籍,说他是中国近代化的开拓者,名副其实。

第一批留学生,源自网络

于私,曾国藩待人宽厚、谦让,他是无数文人的精神榜样。

曾国藩可能的确不是完人,但他依旧值得我们学习,不论在何时何地,不论对于谁,曾氏的思想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本文创作团队

作者 | 赵希夷

策划 | 赵希夷

编辑 | 赵希夷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疑问烦请联系

号外!号外!

看鉴书友会即将正式上线啦!!!

诚邀你们与我一起, 从历史解读世界,感受有趣的灵魂。在书籍里收获比金子更宝贵的东西。

作为一名热爱且深知阅读重要性的人,我很高兴可以通过读书会,让大家更轻松地与书结缘。

届时,我们会举办主题沙龙、专场直播等活动, 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用碎片化的时间积累,实现自我提升质的飞跃。

↓↓↓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嘉庆为何如此着急想杀掉和珅?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嘉庆帝着急杀和珅的主要原因: 嘉庆帝从太子到登基 1975年9月嘉庆被立为皇太子;1796年正月初一,乾隆禅位,嘉庆当上了皇帝。此时乾隆被还未驾崩,被尊称为太上皇。而嘉庆帝表面是皇上,但实则傀儡,因为朝政实权还在乾隆帝的手上。 嘉庆帝亲政 嘉庆在上位后的前4年,被乾隆帝压得死死的,就算乾隆帝身边的人

  • 【家庭教育微课堂】梁启超的家庭教育——“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有效陪伴当看梁任公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来源:介休市妇联)了解历史的人都对梁启超这个名字很熟悉,他是民国著名的思想家、社会活动家,可谓中国近代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但很多人却不知道,梁启超还培养出了一个真正的全精英家庭,创造了“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的家教传奇。称他为“民国最成功老爸”,可是一点儿都不夸张。今天,我们就从梁启超的家

  • 收复新疆,左宗棠竟然遇到一支部队,孤守塞外10多年,还有数百人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而在这种极为被动的情况下,却有一位清朝的大臣,凭借手中那只千人左右的部队,在新疆立足了脚跟,在1875年左宗棠收复新疆之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新疆怎么就成了一块肥肉?以今天的视角来看新疆绝对是一块宝地,土地下不仅埋藏着各种丰富的矿石资源,还拥有天然气石油这种现代工业必不可缺的原材料,同时新疆日照

  • 汪精卫政权的奇葩举动:1943年对英美宣战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当然,这个政权没有任何合法性,现在它的称呼是“汪伪政权”,不过当年日本人却把自己扶持的这个傀儡当做中国代表政府,而且更滑稽的是,日本人还把自己占领下的上海、苏州、杭州等城市的租界“还”给了汪伪政府,作为“平等合作”的象征。事实上这完全是一出闹剧,不过日本人和汪精卫却演得是津津乐道。 汉奸汪精卫 而到

  • 民国:爱上已婚才子成功挖墙脚,多年后丈夫偷腥,晚年买不起棺材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民国三大渣男排行榜,男主一见钟情挖墙脚小说,挖墙脚的男人的品行

    一、 不甘包办婚姻,爱上已婚才子 作为一名交际花,王右家并非普通声色场所的花瓶女子,而是才学与美貌并存。 生在那个年代,战乱之际,温饱是许多家庭最为紧迫的事情,但王右家的父母还能够送她出国留学,可以想见,她的背景非富即贵,最起码也是个不缺钱的富贵之家。 出国留学之前,王右家就已经被定下婚约,一切只

  • 谭嗣同问斩前,慈禧下令让刽子手换成钝刀,后被砍了30多刀才断气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谭嗣同被斩,谭嗣同死后百姓为什么拿馒头蘸血,谭嗣同被慈禧杀害

    这首《狱中题壁》可以说是一首家喻户晓的名作了,每当人们读到这首诗的时候,不免回想起百年前的那我义士谭嗣同慷慨赴义时的情景。然而,慈禧在读到这首诗的时候却格外的愤怒,她甚至特意吩咐刽子手换成顿刀砍,砍了30多刀才断气。慈禧恨谭嗣同的深层原因其实慈禧之所以如此痛恨谭嗣同,是有原因的。我们知道慈禧作为太后

  • 虱子爬到宰相刘罗锅胡子上,他却不让人处理,原因与乾隆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宰相刘罗锅故事都是野史么,虱子在被褥中能活多久,风油精去虱子最快的方法

    这是《宰相刘罗锅》主题曲的歌词,用来形容刘墉还是比较贴切的。刘墉是大学士刘统勋长子,出身相门。“刘罗锅”是他的一个外号,历史上刘墉到底是不是驼背并不能明确肯定。在正统的史料中无据可考,但是在杂文笔记中可以找到些许踪迹。据说当时参加科举考试,殿试前十名的卷子都被递到乾隆面前。摆在最上面的,赫然就是刘墉

  • 英国想租借香港100年,清朝却坚持少一年,原来这是英国人下的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不过清朝的官员也不是没做好事,在英国占领香港这个问题上,他们就难得的清醒了一回。英国想要租借香港100年,却被清朝坚持改为99年,这是为何呢?专家表示:这是英国人在下套,只不过被清朝官员识破了。19世纪初的香港实际上就是一个破烂不堪的小渔村,当时清朝一点都没有做出中国看世界的打算,所以对于香港的地理

  • 考古专家在清理慈禧棺椁时,刚一开棺,队长就大喊:别动,快盖棺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慈禧资料,慈禧秘史电影完整版免费看,慈禧用人奶沐浴一天要用多少

    咸丰去世后,慈禧的儿子成了同治皇帝,她的地位就更高了,甚至到后来,垂帘听政,大权在握。那时候的大清内忧外患,可是慈禧依旧喜爱金银财宝,国库空虚,却也像乾隆皇帝一样奢侈的享受。于是开启了自己的敛财之路。慈禧叫来李莲英,做起了洋货生意,开过一家“兰喜当铺”,一开始还没什么人,后来得知这是慈禧太后的当铺时

  • 身为满人重臣,却说咱们旗人混蛋多,曾国藩能专心杀敌全靠他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朝廷里的重要官职,都安排两个人,但凡有一个汉大臣,就要对等的设一个满大臣。比如六部尚书,就是一个满尚书,一个汉尚书。在这样的政治氛围里,却有一个满族亲贵,虽然自己身为满人还是宗室,却重汉轻满。这个人就在咸丰朝的实权人物肃顺。咸丰年间,肃顺得势的时候,对部下极其霸道,呼来喝去,但是这种做法只限于对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