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子路做好事请挖沟百姓喝粥,孔子为何把锅砸了,还把粥全部倒掉?

子路做好事请挖沟百姓喝粥,孔子为何把锅砸了,还把粥全部倒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093 更新时间:2023/12/13 11:48:21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第三十四》

[var1]

如果说要从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中选出一个最具代表性的人物,那我相信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孔子黄帝伟大吗?伟大,他是华夏始祖;秦始皇伟大吗?伟大,他开了封建帝国;但孔子的伟大却是在思想层面上的,哪怕国家如何更迭,风云如何变化,深深烙印在每个中国人骨髓中的儒家思想却始终存在。

“儒”是一种文化,包含内容非常广泛,并不是饱读诗书就是儒,也不是诚实守信就是儒,儒到底是什么?现代人很难用三言两语说得清,但是不知从何时开始,在大众连儒是什么都有弄清的时候,却掀起了一股“反儒”的风潮。

[var1]

有人反对儒家思想,反对的只是其中的一些糟粕,比如说男尊女卑、三纲五常等;有的人却是趁机对传统文化全盘否定,非要觉得“国外的月亮比较圆”。

持后一种看法的人经常会把儒家思想的始祖孔子拉出来说到一番,认为孔子不过是虚有其表,假仁假义,不然怎么会阻止自己的弟子向穷人施粥?连百姓都不能爱护,这“仁”在哪?“义”又在哪?

[var1]

孔子会不让弟子施粥?我相信看到这个的大多数读者,第一反应肯定是不相信。这事其实的确存在,《韩非子》中就清楚地记载了这一则故事,但这事背后真正的涵义却并非抨击孔子假仁假义,而是对他思想中关于“礼”的解释。

仲由,字子路,孔子门下跟随他最久的弟子,为“孔门十哲”之一、“二十四孝”之一,“孔门七十二贤”之一。跟孔子其他弟子不同的是,子路算不得上是谦谦君子。

//i1.go2yd.com/image.php?url=0TzuA0OiL3

孔子曾评价其:“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也就是说子路虽然经受了儒家思想的熏陶,但本质还并未成为儒雅君子。他好勇斗狠,但也热心善良,他身上有一种不怕天不怕地的纯真,从某些时候来看他算得上是莽撞,但换个思路来看,其实也是一种直率。

但对于“克己复礼”的孔子来说,这种直率是不“守礼”的;对于礼乐尚未彻底崩坏的春秋时期来说,这种直率也是容易犯错的。

[var1]

春秋末期,孔子跟子路所在的鲁国势力最大的并非鲁国公室,而是自鲁桓公之后分化出的三支贵族,其中一支名为季孙氏,季孙为鲁相之时,子路正好在邱邑担任长官。时值五月(相当于我们如今的七月左右,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季孙氏突然下令要求百姓们去挖沟渠。

[var1]

在那个时候,国家的贵族要求百姓做事是不会给酬劳的,相反百姓没做好还会受到惩罚。子路心善,他看到百姓们在烈日下摇摇欲坠,做那么久的苦力却连口热乎的饭都吃不上,因此从自己的俸禄中拿出了部分,令人熬成粥施放给这些做苦力的百姓。

这本是件善事,但孔子听说后,却命令自己另外一个弟子子贡前来将粥全都倒掉,还把锅给砸了,这引起了子路的强烈不满。

[var1]

子路倔脾气上来连孔子都敢顶撞,他直接质问孔子:“您这是在憎恨我的仁义吗?仁义是我从您那里学到的东西,您教授我的仁义就是让天下人都能跟我享受到同样的东西,那么我现在将自己的食物分给其他人吃,您为什么要阻止我?”

[var1]

孔子面对子路的质问只感到失望:“我以为你真的懂了,但实际上你并不懂,你以为你这样的行为叫爱,却不知道过了界限。天子需要爱天下所有人,诸侯国需要爱护境内的百姓,大夫要关爱自己职责里的人,普通人需要爱自己的家人,你的爱越过了你的范围,那就叫冒犯,你冒犯了鲁君的统治权,擅自去爱,是胆大妄为!”

子路好心施粥,用我们现在的眼光来看错了吗?没有错;但孔子训诫他,不准他施粥,结合当时的背景来看错了吗?也没有错。在儒家思想中有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礼”,这里的礼不仅仅是礼貌或者礼节,而是一种对于阶层的尊重。

[var1]

孔子的这一番话不仅仅是为了训斥子路,也是在教他,同时是想让他能够躲避季孙氏的责罚。但就在孔子训诫子路的时候,季孙氏所指派的使者已经到了,指责子路这是在争抢民心,越俎代庖。面对这种情况,孔子只能代子路道歉,并且离开了鲁国。

所以说用孔子倒掉子路的粥来抨击孔子的人,只能说这些人自己都没有读明白这则故事,更不懂历史,不知道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发展脉络,更不知道儒家思想是不断发展完善的思想。

[var1]

诚然,孔子的一些思想言论放到如今来看或许会有些“迂腐”之感,但从整体来说,有关于孔子的那些言论,以及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继承发展的儒家思想是非常值得一读的,其中所含蕴的很多道理哪怕穿越了两千多年的时光都依旧能让我们获益匪浅。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安禄山、柳宗元、郭子仪,都曾“住”在陕西这所学校里!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皇族滕王李元婴,唐睿宗李旦,代国、昌乐、西华三位公主,以及郭子仪、安禄山、柳宗元等不少历史名人。恰巧,今天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校本部就建在亲仁、永宁两坊遗址之上,其中学校主体——北院,位于亲仁坊遗址。《旧唐书》里讲过一个故事,说唐文宗开成三年正月的一个早晨,天还没亮,宰相李石从亲仁坊家中骑着马去大明宫

  • 秦韩、魏赵华阳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阳之战秦赵的兵力,韩魏赵三家分晋的地图,赵华阳是谁

    [var1]战国后期,秦国展开了一系列的扩张战争,公元前275年,秦国攻打魏国,攻至魏国的主都大梁,韩国派暴鸢率军救援,被秦国打退,魏国不得已想秦国贡献温地从而求得继续生存。而后,秦国发动了对韩国的战争,韩国无力招架,于是臣服于秦国,韩、秦结盟。然而韩国本属三晋,三晋的另外两家魏国和赵国大为不悦。秦

  • 八旬的“武则天”已经人老色衰,为何还不停的招男侍进宫?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武则天男侍名字,70岁武则天晚年生活,武则天进宫跳的舞

    第一当时的唐朝社会是很开放的,男女之间的关系也没有那么拘束,在当时,有钱的人家包养男宠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甚至会觉得很骄傲。第二武则天从少女时期就渴望得到皇帝的宠爱,自己做皇帝之后,更是为自己造了一个“曌”字,大概意思就是天下所有的一切都不会放在眼里。第三,作为女性皇帝,政治地位上经常不稳,于是她变

  • 被“神化”的唐刀什么样?李世民表兄墓出土一柄,堪称冷兵器之王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刀真品,拼多多开箱唐刀,车上放没开刃的唐刀违法吗

    被“神化”的唐刀到底长什么样子?这一次总算得见真身……唐刀为什么那么让人着迷?其中一个原因便是“只闻其名,不见其身”的神秘感。如今,登记在册存世的唐刀凤毛麟角。其中,最著名的要算是收藏于日本正仓院的“金银钿装唐大刀”。因为保存状态非常好,宛若崭新一般! 这把唐刀应该是唐朝时皇家之物传入日本。 而在国

  • 位高与权重:宰相秦桧与相府大总管到底啥关系,相爱相杀为了啥?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要知道,《满江红》电影中的宰相府大总管并非管家身份,管家相当于家中奴仆的首领,有一定权力,但归根结底还是奴仆。而电影中的宰相府大总管是宰相的幕僚,并非家仆。幕僚类似于今天的智库或高级秘书,但由于历朝历代的幕僚制度不同,其身份仍有一定差别,与家主的关系也有微妙的不同。夏商时就有幕僚,被称为“家臣”

  • 朱元璋放牛时睡着了,不经意的2个动作,刘伯温就断定他是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朱元璋和刘伯温的特殊关系,刘伯温看到朱元璋的睡姿,刘伯温给朱元璋挖了一个坑

    说起明朝,大家应该都知道,明朝是由一个放牛娃开辟的新朝代。这个放牛娃就是朱元璋。要说一个放牛娃,如何有能力来开辟一个新的朝代呢?这其中也多亏了他的宰相刘伯温的帮助。大家都知道刘伯温的计谋非常的高超,能言会道,是当时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文学家。虽然刘伯温的仕途不太平坦,但是他也算是一个官员,他在路上

  • 盛夏六月天,甘肃突发极端天气,冻死了隋炀帝西巡一半以上的将士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甘肃冻死人事件,唐朝时期的天气,历史上冰冻黄河纪录

    这件事的确铤糟心的,不过我今天不是来分析和评论这件事的,这也不是我的事情,我想说的是,这件事让我联想到了1400年前的事情,故事发生在隋朝隋炀帝时期,当时也遇到了一个类似今天的这种悲剧事件。故事发生在隋炀帝大业五年,公元609年,距离现在已经有1400多年了。当时隋炀帝带着西巡队伍在途径甘肃境内的大

  • 唐诗中最惊艳的爱情相遇,成就了一首千古名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这位诗人就是崔护,在《唐才子传》中,有其介绍。崔护曾经写过一首《题都城南庄》的诗,他因此诗名垂青史。该诗全诗如下: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那么,崔护写下这首名诗,是有一次怎样的爱情相遇呢?说起来,这次相遇,倒是颇为曲折,充满了故事性。相传时值桃花盛开的春季,崔

  • 河东裴氏家族:南北朝乱世中屹立不倒,只用了这一招,太聪明了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裴氏简介,裴氏家谱100字辈,裴氏祭祖视频

    南北朝是世族政治占领统治地位的重要时期,而裴氏家族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衣冠大族,在当时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当时氏族制度盛行,裴氏家族自幼重视教育,自强不息,顽强拼搏,谨遵家规,大多科举入仕,为官廉洁,之后裴氏家族屡屡出现大文学家,大思想家,最著名的是南北朝时期的“史学三裴”—裴松之、裴駰,裴子野,其中

  • 万历年间小偷从排水洞进银库窃银,出洞遇一人,两人饿死在里面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什么是金库和银库,大明钦差大臣查验银库,南安王银库

    明朝万历年间,当时的皇帝在师父死后,慢慢的就不理朝政,整天就是吃喝玩乐,但是因为明朝的经济发展还是很好的,所以国家国库非常有钱,朝廷也没有什么大事发生,所以万历皇帝后半生几乎都不怎么上朝了。就在这个国家还算比较繁荣的时候,发生了一件非常可笑的事情。当时有一个小偷,他深知国库里面有非常多的金银财宝,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