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袁崇焕被凌迟,割下的肉一钱一块,瞬间被卖完,百姓为何如此恨他

袁崇焕被凌迟,割下的肉一钱一块,瞬间被卖完,百姓为何如此恨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4883 更新时间:2024/2/7 3:17:31

何为凌迟呢?就是用快刀,一刀一刀的割肉,一直割够了3600刀,把人剃成一副骨架。。。残忍至极!

袁崇焕就是挨得这个刑罚,被割下来的肉,还被按块卖了,一钱一块,胆大的买回来直接生吃了。。。

惨烈之余,我们不禁要问,这袁都师,到底犯了什么错,为何朝廷和百姓,这么恨他入骨呢?

一.私自和议,打脸皇帝

私自和议,这个事情很有意思,其实不能说袁崇焕错了,只能说他情商太低了!(在当时看来,别扣大帽子)

为什么呢?

因为崇祯皇帝也是这么想的,能议和就议和,能不打就不打,毕竟有山海关在那,关外乱点就乱点了,后金一时半会,也进不了山海关,而关内则不同,农民起义,已经如星星之火一般,风起云涌,遏制不住了!

崇祯皇帝,想安抚住关外后金,腾出手来对付农民军,这是很明显的事实,是不争的事实,也是对国家有利的策略!

袁崇焕何其聪明,他早就看出来这个事情了,这也是为什么他敢冒着极大的风险,与后金私自议和的根本原因!

明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

某种程度上讲,他想给崇祯一个惊喜,你也可以理解成政治投机!可他智商够了,情商不够,把这个事情,一不小心给嚷嚷出去了!

这下坏了,崇祯的小心思被点明了,犹如被脱掉了裤子一般,丢人啊。

“不和亲,不议和,天子守国门,君死社稷”,原来不是这么一回事啊!这个冤大头崇祯可能当吗?不能!

把不该放明面上的东西,明说出来,揭领导的伤疤,打领导的脸,做事如此不周密,袁总督啊,你说你该不该死!你自己说吧!

二.私杀大将,肆意妄为

文龙,朝廷亲命的东江镇(皮岛)总兵,牵制后金的重要力量,防止后金入侵的重要一环,如此重要的一个人,你不知道他的重要性吗?

也许袁崇焕有天大的理由,但是你未经请示,就把这么大个事情办了,你的眼里还有没有朝廷,这么骄横跋扈,以后谁能指挥得了你呢?难道这里不是大明朝的天下吗?你是不是大明朝的臣子了?

仅此一条,袁崇焕就是必死无疑!这里的必死,包括他成功平辽的情况!也就是说,袁崇焕即使平辽成功,朝廷也是绝对不会放过他的!

三.纵敌长驱,顿兵不战

杀了毛文龙后,更打脸的事情发生了,在毛死后仅仅三个月,皇太极指挥后金军,抓住了没有皮岛牵制的机会,大举南下,绕过山海关,直扑北京城而去!

后金进犯京畿

崇祯皇帝是又急又气,却不得不下达勤王命令,勤王大军很快聚集北京城外,皇太极却围绕北京城转圈,尾随而至的袁崇焕,被累够呛,却不远不近的跟着后金军!

皇太极像是算计好了一样,就是不与袁崇焕交战,袁崇焕也不主动出击,顿兵不战,想让皇太极屯兵于坚城之下,不战而胜!

你是这样想的,可崇祯受不了啊,大臣们也受不了啊,朝廷上下流言四起,说是袁崇焕和后金,唱双簧呢!双方早已达成了协议,故意不交战!

而此时的袁崇焕,却丝毫没有预见危险的存在,反而几次上书,请求他率大军进城修整。

抛开大明朝的祖制,所有勤王大军不许让入城不说,单说在这么受怀疑的情况下,袁崇焕还这样找刺激,他的政治觉悟确实不高!

瓜桃李下,袁崇焕被猜忌,其实是很正常的事情,这个锅,不能让崇祯一个人背!袁自己也有相当大的责任!

四.五年平辽,吹牛打脸

崇祯影视形象

山海关外的局势早已经糜烂不堪,包括崇祯自己也知道,想要平定后金,就算把大明朝的家底全部拿出来,两京一十三省的全部收入,都拨给辽东,能不能平辽,那也是个未知数,说白了,崇祯犹豫了,纠结了!

就在这个时候,袁崇焕硬着头皮,给崇祯吃了一颗定心丸。当崇祯召见他时,他一口喊出了“五年平辽”的口号,崇祯皇帝,就像在黑暗里发现了一丁点的火光,就像在泥潭里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充满了希望。

这个时候,崇祯可以说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袁崇焕身上,可想而知,如果这个目标完不成,袁崇焕还想活命吗?

事实上,袁崇焕这个任务完成的的确不怎么样,不用说平辽,这5年时间,后金变得越发强大,想要阻止后金进关,都是完不成的任务了,换句话说,大明朝又无缘无故的,错过了5年宝贵的时间。

气愤的崇祯,对袁崇焕早已经失去了信任,随着后金再一次进犯京畿,袁崇焕的死期,到了!

结局

大明朝随即颁发了袁崇焕的罪状,共九条大罪。

袁崇焕被凌迟

“以袁崇焕付托不效,专恃欺隐,以市米则资盗,以谋款则斩帅,纵敌长驱,顿兵不战,援兵四集,尽行遣散,及兵薄城下,又潜携喇嘛,坚请入城,种种罪恶,命刑部会官磔示,依律家属十六以上处斩,十五以下给功臣家为奴,今止流其妻妾子女及同产兄弟于二千里外,余俱释不问。”《崇祯长编》

袁崇焕本人被凌迟处死,冤不冤呢?小伙觉得不怨,通敌卖国,擅杀大将,哪一条都是对国家不利的,都是人民所不能容忍的,于是出现了开头的一幕,袁的肉被出售,零卖。。。袁是死有余辜!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祝大家元宵节快乐!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没错,这个年轻人就是南宋版的霍去病——辛弃疾,他也是我最喜欢的词人。如今我们提到元宵节,恐怕很难不提这首词,足见稼轩在诗词界的

  • 方孝孺被朱棣诛十族,为何他的儿子却活了下来,多亏了这四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方孝孺骂过朱棣吗,朱棣诛灭十族,朱棣舌战十族完整版

    方孝孺之所以这么做,因为方孝孺这个人,是当时的大儒,是“天下读书种子”,信奉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他深受朱元璋、朱标、朱允炆三代人重用提拔,他发誓只效忠于建文帝,在他眼里朱棣就是个彻头彻尾的篡权奸人,哪怕朱棣是朱元璋的亲儿子也不行,所以才会如此抗拒朱棣的威逼。朱棣是个杀人不眨眼的主,方孝孺如此“

  • 大漠香妃,先嫁父再嫁子,成为成吉思汗王妃出墙被抓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这个漠北的边境民族和他的邻居克烈部经常发生战争。之后,蒙古族在铁木真的带领下兴起,扎木合和铁木真为争夺蒙古的领导权爆发战争,战败之后的扎木合来到乃蛮部,希望归降太阳汗。太阳汗听从了他的王后歌璧的建议,招降扎木合。歌璧是大漠的第一美女,她长得非常漂亮,并且身上还有神奇的香味,和乾隆时期的香妃差不多。但

  • 大难临头各自飞?说好的金国和西夏兄弟友谊的小船为何说翻就翻?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蒙古人擅长骑射,是天生的战士,统一后,蒙古汗国很快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蒙古的崛起,首先遭殃的是蒙古周边的政权,尤其是东部的金国和南部的西夏。蒙古人虽然战斗力强悍,但是生产力水平太低,连铁锅这样的基本生活用品都无法制造。所以,他们提高自身生活水平的方式只剩下外出抢劫。放眼四周,金国作为蒙古的宗主国,虽

  • 晁盖临死时为何不想把权力交给宋江?原来他早有人选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话说晁盖,是一名江湖好汉,他胆量过人,武艺高强,义薄云天,他带领兄弟们劫了生辰冈之后,就逃上了梁山,但是,梁山泊首领王伦是一个心胸狭窄,嫉才忌能的卑鄙小人,根本容不下晁盖,生怕被超越,就借口让晁盖另找生路。此时,幸好有林冲果断出手,铲除了王伦,辅助晁盖坐上梁山泊的头把交椅。有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的协助

  • 大明很强吗?为什么明朝不选择征服世界?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明朝为什么不征服世界?明朝为什么不征服太阳系,或者整个宇宙呢?明朝连蒙古都不能彻底搞定,还征服世界,简直是贻笑大方!概括起来,明朝不征服世界的唯一原因就是:明朝没有那个实力!如今的网络上,很多人对明朝的吹捧简直是过了头,什么明朝疆域超过1000万平方公里,2000平方公里的都有,更有甚至将整个伏尔加

  • 当岳飞被秦桧等人冤杀的时候,为什么金国没有南下趁机灭掉南宋?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实际上,很多人一定会有这样的疑问,既然岳飞被杀,那么南宋的敌国金国为什么没有趁机南下灭亡南宋?每一个统治者都想一同江山,金国没有趁机南下灭掉南宋,只是因为他们确实没有那个实力!(一)金国之失不可否认,雄踞辽东窥视中原时期的金国确实军事实力很强,经历了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和金太宗完颜晟兄弟的励精图治,金国

  • 东道蒙古宗王乃颜反叛,忽必烈亲征辽东!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元乃颜,忽必烈打压东道诸王,乃颜之乱的真实结局

    乃颜其人:乃颜为成吉思汗幼弟铁木哥斡赤斤的后裔、塔察儿之孙,所继承的分地以今呼伦贝尔地区为中心,控制辽东大部分地区。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国以后,一面对外扩张,一面大行分封黄金家族成员,他的儿子多被封于中央兀鲁思的西面,称为“西道诸王”;弟弟则多被封于东面,称为“东道诸王”(蒙古语称诸王为“可兀惕”)。

  • 打进北京城后,李自成这样处理崇祯的遗体,属下:我们死定了!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李自成刚入京时,老百姓出于对乱兵的忌惮,不敢出门,到处都是房门紧闭,商铺也不开张。李自成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放出消息说,李军奉行对百姓秋毫无犯的策略,绝对不会骚扰百姓。这样老百姓渐渐不再那么警惕了,都打开房门,京城恢复了往日的喧闹。可是没过多久,大顺军就控制不住自己的欲望了。毕竟,打了这么多年的仗,什

  • 此地脱离中国400多年,才被明朝一猛将再次收服,如今却再次独立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在秦王朝的统一战争中,安南被纳入了中国版图之内,到了唐朝末年(五代十国),安南脱离了中国,直到明朝永乐年间,一猛将四征安南才再次将其收服。这位再次收服安南的牛人就是明朝名将张辅。永乐四年,在朱棣的派遣下,张辅率军南征安南,灭亡了当时安南的政权“胡朝”,并生擒了胡朝皇帝。1409年到1415年,安南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