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在古代中秋节一般都吃什么?月饼又是如何诞生的?

在古代中秋节一般都吃什么?月饼又是如何诞生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560 更新时间:2024/1/24 9:02:31

中秋节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至今已历史悠久。以上问题小编将在下为大家一一揭晓。

据史料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于先秦时期的著作《周礼》,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源自古人一种对自然、天象的崇拜,所以有“祭月”等一系列的拜月活动。早在先秦时期已有“中秋夜迎寒”、“秋分夕月”等活动。待到唐朝年间中秋赏月风俗盛极一时,人们将嫦娥奔月、玉兔捣药、唐明皇夜游月宫等神话故事和中秋结合起来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官方更是将中秋节定为了全国性的节日,《唐书》便说道:“八月十五中秋节”。自此后中秋佳节便正式成为了中华民俗传统佳节。后来经过宋、明、清几代的发展演化中秋节被赋予了更加丰富的意义,已经牢牢和中华文化绑在一起,承载了一代又一代中华民族老百姓的关于秋天的美好记忆和感情。

说到中秋那必不可少的是月饼,但在先秦时期人们常说:“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可见最初人们在中秋时流行喝粥养生,吃的很健康,并没有吃月饼的习俗。那么月饼是什么时候诞生的呢?又怎么变成了中秋佳节必不可少的传统中式甜点的呢?

大宋第一美食博主苏轼有话要讲:“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据专家推测苏轼提到的点心极有可能就是月饼,这也是有史可依的最早有文字记载的月饼。“月饼”准确的一词最早出现在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书中描写了许多吃食点心,菊花饼、梅花饼……当然也有月饼,圆圆的造型像极了满月故而和月亮联系在一起,但最初不只是在中秋这一天才吃月饼,可以作为饭后的甜点或者闲暇时的零嘴。直到明代,月饼的记载开始渐渐地详细且讲究时节,吃月饼才变成了中秋节的固定搭配,并演化出了各式各样的不同风格的月饼。广式、京式、苏式、滇式……从南到北各地的月饼都带有不同的风格,深受各地民众喜爱,每年也少不了一场关于甜咸月饼的“大战”。

广式月饼大都甜口,皮薄松软的莲蓉月饼是其代表口味,光绪年间清香可口的莲蓉月饼便广受百姓喜爱,而跨入新世纪以来广式一派更是开创了冰皮月饼风靡全国;苏式糕点自古闻名,苏式月饼也极具地方特色,外皮酥脆入口化渣是其一大特点,而实际上苏式月饼有甜口也有咸口,像是豆沙月饼、肉月饼……作为自古以来的江南富庶之地糕点业发展超过全国,五仁月饼是其最著名也是最传统的代表作,真正的五仁月饼用料考究做工复杂,有着多种果仁的混合香气,口感绵软带酥令人垂涎;而颜值最高的甜口月饼莫过于云南的鲜花月饼了,云南地靠南部,昆明更是四季如春鲜花一年不断,云南人民自古就有食用鲜花的习俗放在月饼中也不足为奇,咸口则有云腿月饼,近几年随着物流业的发达也开始渐渐被众人熟知,因制作工艺的不同咸口的月饼大都需要吃新鲜烤制才最好,微微热的咸香火腿加上紫麦面粉揉捏的饼皮,刚刚出炉的云腿月饼香味扑鼻一口咬下满嘴生香。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秋风乍起金桂飘香,中秋时节正是桂花开放的季节,桂花小小的身躯却能香飘数里,清照曾写:“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意远只香留,何须浅碧青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中秋仿佛被淡淡的桂香包围,回忆起中秋月夜总有桂花为底色,在桂香扑鼻下夜中赏月,一家人其乐融融,喝一杯桂花酿的蜜酒,吃一口香香软软的桂花糕,酿一罐桂花蜜又可以甜甜蜜蜜过到明年。甚至我国喝桂花酒的历史相当久远,屈原《九歌》中就说道:“援骥斗兮酌桂浆”。桂花这一种花木,不仅仅作为一种观赏性植物存在还提供了食用价值,甚至成为一种文化符号流传开来,被人们赋予了不一样的文化和情感色彩,一口下的桂花香去都是不一样的甜。

而伴随桂香飘起的还有街头炒栗子的甜香,自古以来秋季便有吃板栗、菱角、芋头的习俗,栗子更是现代人们秋冬季必不可少的小食。李时珍认为板栗性温味甘,可健脾补肾、益气补肝。晋朝时期便有用板栗入药的记载,清代中医著作《经验方》也认为板栗可以治疗肾虚、腰脚无力等。板栗富有膳食纤维既可以作零食,也可以作为菜肴辅料,像是板栗鸭、板栗炖鸡等等,在中秋佳节想要吃的健康又美味那么板栗必不可少。

而在江南一带更有中秋食藕的传统,著名菜肴便有“藕盒子”。江浙地区普遍种植“七孔藕”,该品种的藕洁白如玉,口感鲜脆甘甜,因此常常被制作成偏甜的菜肴。像是藕盒在江浙地区多于切片后两片相连,中间夹以糯米、豆沙等甜口食物,再淋上一勺晶莹剔透的桂花酱,一道桂花、脆藕混合香甜的蜜汁糯米藕便大功告成。而到了山东地区的藕盒则更多用“九孔藕”,做法相同却辅以猪肉馅肉泥用油煎制而成,双面金黄的藕盒咸、鲜、脆老少皆宜。中医认为藕性凉,但经过煮制后变为性温,裨益脾胃,有滋阴益血的功效,也是中秋佳节食补的一大好食材。

八月十五中秋佳宴,看似只关乎节气和食物的节日却饱含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和情感沉淀,以月圆寄人团圆,月夜下家人团聚在一起围坐在圆桌边,吃着美味佳肴、喝着甜蜜的桂花酒、聊着月宫的神话故事,一幕幕皆是幸福的滋味,只用苏轼的话便可以概括“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标签: 中秋节唐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道光最长寿的妃子,一生是怎样度过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道光最长寿的妃子,一生是怎样度过的?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1、正白旗包衣女子豫嫔尚佳氏,正白旗包衣人,生于嘉庆二十一年,比道光小34岁,闲散人英启之姐。关于豫嫔的家世,已经很明确了,她是一名来自内务府正白旗的包衣女子,与道光帝和妃旗籍相同。据豫嫔家谱显示,她的高祖父名叫尚志杰,曾担任内务

  • 秦国为什么不敢扣留赵惠文王?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秦国为什么不敢扣留赵惠文王?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楚怀王熊槐(约公元前355年―公元前296年),芈姓,熊氏,名槐,出生于湖北广陵(今湖北荆州),是楚威王之子,楚顷襄王之父。作为楚国历史上非常知名的一位君主,楚怀王于公元前328年―公元前299年在位。公元前299年,楚怀王在位的最后一年

  • 盘点三国时期的5匹宝马,你知道几个呢?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古代,三国,历史解密

    三国的5匹宝马,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TOP.5照夜玉狮子长坂坡上,令赵云七进七出而落于不败,落入陷坑生而又能飞跃而起的那匹马就是照夜玉狮子,通体上下,一色雪白,没有半根杂毛,浑身雪白,传说能日行千里,产于西域,马中极品中的极品。三国时代的5匹宝马,赤兔仅排第2,第1身中3箭仍能奋蹄疾驰!

  • 她本可以做继后,却力辞不受只做了昭仪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李渊,唐朝,历史解密

    皇后之位是封建社会里很多女子梦寐以求的至尊之位,甚至大部分女子想都不敢想,因为一国之母的位子只有一个,想这个无异于白日做梦。不过,身在皇帝身边的女人就不一样了,如果皇帝没有皇后,或皇后不得宠,或其他原因,那后宫那些妃妾还是很有希望的。然而,历史上却有一个女人,她明明已经是皇帝心中属意的继后,却力辞不

  • 清朝的镇国公和一等公哪个更牛?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清朝的镇国公和一等公哪个更牛?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镇国公”属统治阶层,爱新觉罗皇族才能获封的爵位;“一等公”则是“异姓功臣爵位”的最高等,属于被统治阶层。所以,“镇国公”的地位,明显要高于“一等公”。作为少数民族建立的封建王朝,清朝的爵位体系较之前朝历代均有不同,共分为三大体系:宗室

  • 三国时期的隐藏高手,你知道是谁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时期的隐藏高手,你知道是谁吗?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三国里面神将无数,除了蜀国五虎上将,典韦、吕布都可谓是可以一挡百的猛将。但是死后真正被封神的却是只有他一人。他就算我们今天要讲故事的主人公——甘宁!到了后来甘宁来投诚孙权,孙权不仅没因他曾对决东吴而怪罪为难,还加以重用,甘宁的新起点

  • 北方山水画派之鼻祖:荆浩以笔墨开山立派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北方山水画派,宋朝,历史解密

    唐代不足三百年,是后世公认的封建王朝繁盛之期,精英云集,人才辈出。到了末年在画坛,还出现了中国北方山水画派之鼻祖--荆浩,他是中国山水画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影响的画家之一。荆浩(约850-卒年不详),字浩然,号洪谷子,唐末五代之士,沁水(今山西沁水)人,一说河南济源人。荆浩博古通今,专攻儒学,工于诗作

  • 郑国当初也是春秋霸主之一 郑国最后是怎么没落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还不了解:郑国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郑国迅速没落的原因是什么?周王室在周平王东迁之后,有几个诸侯国依靠勤王的功劳迅速占据道德的制高点,从这个时候开始迅速崛起,比如秦国,从周王室的番外臣正式成为具有立足之地的诸侯国,而郑国也依靠郑武公对周王室的护驾功劳成为领导诸侯国的春秋

  • 明朝的衰落是从何时开始?为何说是万历年间?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万历,明朝,历史解密

    隆庆六年(1572年),穆宗驾崩,10岁的朱翊钧即位,年号万历,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每个封建朝代的灭亡,一定是经过了长时间的积累,矛盾不断激化,最后才终于导致朝代更替。明朝最大的问题就是财政收支不平衡,其实早在明朝中后期,朝廷的收入就很难维

  • 古代火折子一吹就能着火 这里边用的是什么原理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还不了解:古代火折子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古代的火折子为什么一吹就着 火折子的原理是什么在一些影视剧中,我们会看到一些人拿出火折子,一吹就有火了,非常神奇,感觉也很方便,那么,古代的火折子为什么一吹就着?火折子的原理是什么?下面小编就带来介绍。古代的火折子为什么一吹就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