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操用人管人的非常手腕,99%的人都忽略了!

曹操用人管人的非常手腕,99%的人都忽略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716 更新时间:2024/2/10 6:26:23

在群雄逐鹿的东汉末年,曹操发迹稍迟,因而其声望、实力在初始阶段远不如袁绍、袁术、刘表等诸侯,但最后的赢家却归属曹操。

究其原因,曹操用人智慧堪称超迈群伦,一起走进他的内心世界一探究竟!

在群雄逐鹿的东汉末年,曹操发迹稍迟,因而其声望、实力在初始阶段远不如袁绍、袁术、刘表、公孙瓒等,但最后的赢家却归属曹操。究其原因,曹操用人智慧堪称超迈群伦,一起走进他的内心世界一探究竟!

早在铲除宦官、匡扶汉室的政争中,具有强烈政治野心的袁绍与曹操曾经一起讨论时局。袁绍的打算是,“若事不辑”,“吾南据河,北阻燕代,兼戎狄之众,南向以争天下”。曹操则曰:“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

简简单单一句话,看似没有实际内容,却道出了曹操不世出的政治谋略——把人才问题看作政治斗争中最根本的战略问题。

而后来的许许多多事例都证明,曹操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始终把网罗人才当做比攻城略地更重要的根本之图,唯才是举,“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

也正因为这样,在曹操麾下聚集了汉魏间最庞大最优秀的一支人才队伍,文有华歆、王朗、王粲、阮瑀、陈琳等,谋有荀彧、郭嘉、毛玠、荀攸、贾诩、许攸、程昱等,武有徐晃、张郃、诸夏、诸曹等,而曹操正是靠这样一支队伍才能战胜对手。

01

求才若渴、唯才是举

在三国时期,互相攻伐、争夺政权的进程中,曹操为罗致人才,共发布过三次求贤令,这是同时代的其他人都没有做过的。

第一次是建安十五年(210年),令曰:“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又得无有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第二次是建安十九年,令曰:“夫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陈平岂笃行,苏秦岂守信邪?而陈平定汉业,苏秦济弱燕。由此言之,士有偏短,庸可废乎!有司明思此义,则士无遗滞,官无废业矣。”

第三次是建安二十二年,令曰:“昔伊挚、傅说出于贱人,管仲,桓公贼也,皆用之以兴。萧何、曹参,县吏也,韩信、陈平负污辱之名,有见笑之耻,卒能成就王业,声著千载。

吴起贪将,杀妻自信,散金求官,母死不归,然在魏,秦人不敢东向,在楚,则三晋不敢南谋。今天下得无有至德之人放在民间,及果勇不顾,临阵力战;若文俗之吏,高才异质,或堪为将守;负污辱之名,见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其各举所知,勿有所遗。”

网罗人才自然不能靠一纸榜文就能解决,但这三道求贤令显然也不是在做秀,曹操求贤若渴的心态真是跃然纸上,让人心动。事实亦复如此。只要有高人来归,曹操就情不自禁,喜形于色。

如初平二年(191年),荀彧弃绍投操,被操赞为“吾之子房”;又如建安五年,许攸弃绍投操,喜得曹操“闻攸来,跣出迎之,抚掌笑曰:‘子远,卿来,吾事济已!’”

02

集众智,用众力,不搞一言堂

汉魏之际,就用人本领而言,实无人能出曹操之右。在专制社会,最怕那些昏君权臣拒谏,搞一言堂,堵死群臣建言之路。

曹操对此显然有所认识,因而在建安十一年曾发出一道《求言令》,旨在敞开言路,鼓励大家建言献策。开明的曹操自己不搞一言堂,也坚决反对僚属的“面从”。

而事实也证明,曹操从汉末群雄中胜出,决不是靠搞一言堂,而是靠广泛采纳诸多谋臣的建议,其中如荀彧、郭嘉、荀攸、贾诩、许攸等在关键时刻,都提出过重要建议,贡献尤著。

而每当战胜克捷、论功行赏时, 曹操对于麾下多谋善断、积极建言献策的荀彧、郭嘉等谋臣也没有忘记,而是一再突出“平定天下,谋功为高”,并给予重奖。

03

用人重大局、讲团结

建安元年,刘备为吕布所败,前来投奔曹操。曹的谋士程昱说:“观刘备有雄才而甚得众心,终不为人下,不如早图之。”

如果从把政治上的重要对手消灭于萌芽状态这一角度考虑,程的想法不无道理。但曹另有一番考虑,他说:“方今收英雄时也,杀一人而失天下之心,不可。”

在汉室陵夷、群雄初起之时,曹操的这一人才大局观明显要高人一筹。用人重大局,必然要讲团结。

作为许下政治集团的核心,曹操常能做到以己度人,且赏功罚过非常严明,能够起到稳定军心、巩固内部队伍的作用。

如在官渡之战后,曹操发现袁绍军中文书有若干是“许下及军中人书”,这一发现肯定令他震惊不小,如果处理不当,也必定埋下内乱的种子。

但曹操在震惊之余,非常冷静也非常果断地决定“焚之”,并说:“当绍之强,孤犹不能自保,而况众乎?”

这一句话,就给那些有问题的同伙吃了定心丸,也把团结问题解决了。

04

用人不拘一格,亲仇不避

用亲不必说,用仇用降很值得一提。兹以张绣为例,张于建安二年降曹,寻悔、复叛,一度把曹军打得大败,曹操本人也为流矢所中,长子曹昂和侄子曹安民死于此役。

这可谓血海深仇,任谁也难咽下这口气。但到了建安四年,袁绍不听谋士田丰、沮授等劝阻,率众十余万南向许昌、准备一举灭曹之时,为袁绍卖命的张绣却在官渡大战前夕,复弃绍而降操。

曹操居然能像没事人一样,不计前嫌,不仅允降,而且还对张绣加官进爵,封为列侯。这种用人雅量真正难得,充分反映了曹操非凡的政治家气度。

又如建安九年,曹操在攻破绍军大本营邺城之后,“临祀绍墓,哭之流涕;慰劳绍妻,还其家人宝物,赐杂缯絮,廪食之。”

古之史家有的颇不以曹操此举为然,“尽哀于逆臣之冢,加恩于饕餮之室,为政之道,于斯踬矣。”

从儒家道德角度看,这种批评当然不无道理,但曹操是政治家,不是道学家,他旨在通过这一形式,向时人表明自己在把对手打败后,仍存一份英雄相惜的恻隐之心。

这对于那些一直在与他作对的对手而言,正好起到一种心灵感化与心理威慑作用,同时也衬托出曹操的政治家气度。

因而,此举恰恰映衬出曹操对网罗人才问题的思考苦心孤诣,非凡夫俗子所能及。

阅读是一种习惯,分享是一种美德!

转载自百度文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

转发 传递 智慧 | 感恩 分享

觉得好看请点“ 在看 ”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东汉风云:侯霸敢战无复羌寇,班昭上书班超得归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汉和帝既令边郡各举孝廉,何故限人限岁,严格如此?哪知孝不易得,廉亦难能,且边郡人民,华夷杂处,性质多半愚蒙,尚未开明文化,能有几个孝子几个廉士呢?且说凉州西偏,屡有寇患,叛羌迷唐,自被刘尚、赵世等击走,奔往塞外,汉兵引归。廷议且谓刘尚赵世畏懦,不敢穷追,应该坐罪,乃逮入诏狱,并令免职。谒者王信代领刘

  • 她在曹操的心上,曹丕的床上,曹植的笔上,这个比貂蝉还美的女人,活成了三国最大的悲剧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来源:国馆(guoguan5000)她是甄宓(zhēn fú),有人说她本名叫甄洛,也有人说叫甄姬,《三国志》只称甄氏。暂且叫她甄宓吧,毕竟她征服了三国四个重要的男人。相传曹操打赢官渡之战、攻下邺城的目的就是她,没想到曹丕先父亲一步抢走她,而曹植暗恋她终生,为她写下《洛神赋》。其实,她本是官渡之战另

  • 易中天品曹操:世人皆骂我奸诈,其实三国我最真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前三名,必有曹操。许劭评价他: 乱世之奸雄。《三国演义》把他写成一个多疑自负、残忍嗜杀、奸诈狡猾的大反派。以至于每次观众看见他,都想让他快领盒饭。但事实真是这样吗?当时天下名士,对曹操的评价其实非常高。尤其曾 位列三公的桥玄,非常善于观察人。他与曹操攀谈一番之后就说: “现在天下即将大乱,而安定天下

  • 历史上最牛的太监,自称刘邦第62世孙,最后擅权误国被刮了3357刀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无论是在奴隶社会时期还是在封建社会时期,国家政权里面都会有贪官、奸臣的出现,与之相对的就是清官、廉吏。刚正不阿的忠诚与卖弄权柄的奸臣似乎如同一对生死冤家,纠缠了生生世世、千秋万代,他们的故事在史书里面比比皆是。当然,作为一个老百姓而言,我们崇拜那些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好官,敬仰那种为官一任

  • 盘点三国中的五大BUG,关羽竟是路痴,诸葛亮能未卜先知?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演义》是罗贯中老先生,根据汉末三国历史,创作的一部军事小说,这部作品,大体还原了那段荡气回肠的历史,又增添了不少新的内容,可谓相当精彩,因此吸引了大量的读者,并成为了四大名著之一。然而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三国演义》这样的名著,也有经不起推敲的地方,整部作品中,竟然有五处非常明显的漏洞。不知道

  • 罗贯中笔下的吕布天下第一,一挑二战关羽张飞不败,陈寿笑了笑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然而,小说只是有文学价值,为了让人们看的过瘾,很多情节和人物形象都是虚构的。比如,真实的刘备没有那么爱哭、真实的诸葛亮没有那么神通、真实的曹操没小说写的心那么黑,当然真实的吕布武艺也没有那么强,智商也没有那么低。实际上,陈寿写的正史《三国志》中吕布没有“三英战吕布”、“辕门射戟”等英勇事迹,只有吕布

  • 盘点三国十大用枪高手,赵云仅为第二,第三是个不知名小将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TOP、10夏侯惇据说夏侯惇是西汉开国元勋夏侯婴的后代,少年时以勇气闻名于乡里。曹操起兵,夏侯惇是其最早的将领之一。讨董卓联军组成后,曹操行使奋武将军,更以夏侯惇为司马,跟随曹操到扬州募兵。在吕布和陈宫反曹的时候,夏侯惇与荀彧、程昱力保三城,反攻吕布时却被流矢射伤左目,败北而回,从此被人称为“盲夏侯

  • 马谡失街亭被杀,诸葛亮为什么要降赵云的职?理由让人吐血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当时的原因比较复杂,我们知道,第一次北伐是因为马谡,马失前蹄,不听前不听王平的劝解,最后让魏军断了水源,从而战败。最后回到军营以后,给诸葛亮斩首。其实这里面的故事远远没有那么简单,三国里的典故是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可见诸葛亮对马谡此人是非常爱惜的,那是马谡跟赵云有什么关系?第一次北伐,赵云是被派去

  • 人生若不读曹操,活该被社会毒打几百遍!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74岁的他做客东方甄选直播间,跟俞敏洪、董宇辉来了一场直播版的《百家讲坛》。那场面简直嗨翻了网友。短短2个小时就吸引了1500万人观看,4万多册的 新书《曹操》刚上架就被 一抢而空。 最近,我也在看这套《曹操》,时不时都有种想 给所有人安利一遍的冲动。 毫不夸张地说,这是2022年我看过 蕞过瘾的历

  • 中国历史上四位真正的“真龙天子”,出生都与龙有关,秦始皇都排不上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在古代,因为科学知识有限,所以很多人都相信迷信。他们认为皇帝是天上派来的,普通人是没有资格当皇帝的。皇帝也要分“真天子”和“假天子”。真正的天子,一般分为两种“真龙天子”,“真命天子”。“真龙天子”就是传说中龙族真正的后人,他们有龙族的血脉,“真命天子”就是上天任命的人,是上天派来拯救百姓的。我们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