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皇曾孙已经到了适婚年龄,张贺便准备为他筹办婚事。他本想把左右将军的弟弟张安世的女儿许配予刘病已,却遭张安世断然拒绝──他认为皇曾孙身为原太子之后,虽能逃过巫蛊之祸,却只是平民一个,今生绝不可能飞黄腾达,把女儿嫁给他恐怕没什么前途可言。
于是张贺转向暴室啬夫许广汉提亲。
许广汉原是汉武帝的侍卫,因错拿别人的马鞍,以扈从皇上而盗被判死刑。武帝听说此事后改判宫刑,命许广汉任职宦者丞。可是昭帝在位时,国丈上官安连同燕王刘旦、鄂邑长公主等人谋反,许广汉被派遣至上官安府中搜查,因找不到用以对付异见者的千条绳索,却为其他人全数查获,因此被判三年徒刑。事后被遣至暴室服役。
许广汉有一女儿名许平君,十四岁时曾许配给欧侯氏为儿媳,未过门丈夫便病死了。听见张贺为皇曾孙提亲,想到自己的落魄,恐怕也不能让女儿指配什么好人家了,因此一口答应。
可是许广汉的妻子却不同意:“我曾为女儿卜卦,说女儿将会大富大贵。皇曾孙是叛逆之后,若把女儿嫁予他,我们还能有什么指望吗?”
但许广汉仍执意让皇曾孙与平君成婚。婚后一年平均产下儿子,取名刘奭。
就在此时,年仅二十一岁的汉昭帝驾崩了,由昌邑王刘贺继位。刘贺荒淫无道,不理朝政,于是大将军霍光奏请皇太后上官氏下诏废黜刘贺,另立皇曾孙刘病已为帝,刘贺在位只有二十七天。
刘病已即位,更名刘询,是为汉宣帝。宣帝即位后不忘旧情,以元配许平君为婕妤,准备立为皇后,却被群臣阻挠,认为啬夫之女不配母仪天下,反而大将军霍光仍待字闺中的小女儿成君比较适合。宣帝于是下令派人寻访从前在民间曾使用过的剑,借以表明念旧情之意,非平君不立。群臣只好按宣帝的意思请立许平君为后。
许平君出身寒微,如今虽得享富贵,仍持节俭谦和之心,因而得到众嫔妃及大臣的喜爱。
对于许后之立,只有霍光夫人极为不满。她本以为小女儿容貌出众,且家世显赫,皇后之位志在必得。如今竟被一个出身寒门的许平君夺得后位,自然是深深不忿,终日想办法对付许皇后。
刚巧,许皇后怀孕却又病倒了,女医淳于衍奉召为皇后诊治。淳于衍的丈夫想在妻子为皇后治病之余,顺道向大将军霍光求一份差使,于是淳于衍便自行到霍府求见霍夫人。
霍夫人心生一计,于是屏退左右与淳于衍密谈。
“我可以为你丈夫求个差使,可是我也有事想求你帮忙。”
淳于衍当然是连连答应了:“夫人有什么事尽管说吧!没有什么事是不行的。”
“好。大将军一向最疼爱幼女成君,想让她享尽荣华富贵,这可是要靠你帮忙了。”
“我可以帮上什么忙?”
“你如今即将进宫为皇后治病,但是你也知道妇人分娩可是九死一生之事。我想你趁机毒害皇后。一旦皇后逝世,这皇后的位置,小女自然是唾手可得。事成以后,我定必与你共享富贵。”
淳于衍不禁大惊:“皇后的药不只一人独配,而且煎药后还要亲尝才能让皇后服用,我哪有机会下手呢?”
“这事要看你了。大将军乃当朝重臣,谁敢有胆子乱说话?就算出事了也有大将军维护……只怕是你不想干吧!”
淳于衍进退不得,只好唯唯诺诺答应了。她携带了一种名叫生附子的有毒植物进宫,趁众人不注意时把生附子混合在皇后的药中,让皇后服用。不一会,皇后感到浑身灼热,怀疑刚刚服下的药有毒,于是问道:“我服了这药后感到更不对劲,是这药有问题吗?”
“应该没事的。”淳于衍应和着。
后来,皇后毒发身亡,淳于衍立刻出宫去见霍夫人,霍夫人恐怕她的到访会令人怀疑皇后的死与她们有关,便立刻打发淳于衍离开,又答应日后会好好重赏她。
只是,大臣们对于皇后死因不明心感疑惑,认为与众御医有所关联,于是下令缉捕所有曾为皇后诊治的御医。霍夫人深恐事情败露,只好如实告诉霍光。霍光感到非常惊讶,只好面奏宣帝,要求释放淳于衍。宣帝自知即位不久,不敢与这位位高权重的大将军起冲突,于是下诏不予追究。
不久,霍成君进宫,宣帝被迫立她为皇后。
霍成君系出名门,当皇后后每每要求有隆重的排场。众人看在眼里,虽不满霍皇后的种种,却因不愿得罪霍光而不敢作声。
地节二年(公元前六十八年),大将军霍光病逝。第二年宣帝立许皇后所生长子刘奭为皇太子。霍夫人大怒,准备重施故伎,让霍皇后毒杀太子,可是人们开始怀疑霍氏与许后之死有关,因而处处提防,每每皇后召太子赴宴,侍从总会先品尝菜肴,令皇后无从入手。
而宣帝亦开始着手报复。他用明升暗降的手段,剥夺霍家人的兵权,把部份霍家人调配边疆,同时重用许氏外戚及已故宣帝祖母、即原太子妃史良娣的家人。
霍夫人见形势不对,只好把当年毒杀许后一事对家人和盘托出。霍氏众人商议后,选择铤而走险,准备发动政变,拥立霍光的儿子霍禹为帝。可是,谋反一事被揭发了,宣帝下诏缉捕霍氏众人,霍夫人与霍禹被判死刑,其他霍氏子弟纷纷畏罪自杀,因霍氏谋反而被株连的有数千户之多。
皇后霍成君亦因谋害许后与太子而被废,幽禁于上林苑的昭台宫,十二年后自杀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