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隋王朝的陨落是命中注定?后人:从杨家人的矛盾就能看出端倪

隋王朝的陨落是命中注定?后人:从杨家人的矛盾就能看出端倪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4948 更新时间:2024/2/2 7:14:57

不曾想,早在他夸下这句海口之前,父与子、兄与弟的矛盾就已经在这家人中间扎根。

甚至最后妻子都与他反目成仇。

在那个家天下的时代,这家人的纷乱,至终演变成一国的战乱。

战火把隋朝烧毁,让其成为二世而亡的短命王朝。

故此,可以说整个隋朝的灭亡史,就是杨坚家庭关系不断破裂的历史。

把残忍植入心里 用利益维系关系

大隋初立之时,在别的家庭看来,杨坚一家绝对是时代榜样。

杨坚的妻子,作为成功男人背后完美女人的存在,既可帮助杨坚把子女抚养成才,也可凭慧智兰心辅杨坚开疆扩土。

二人勤俭持家的作风更是上行下效,使勤俭成为社会的主流风俗。

不仅如此,杨坚的几个孩子则相互配合,在乱世共创大业。

这也难怪杨坚会夸口说他自己不立妃子,只有一个妻子。

五个孩子都是同一个母亲生的,都是亲兄弟,不会像前朝那样出现孽子争夺皇位的悲剧。

可从历史结局来看,和谐二字最开始就注定不是这个帝王家庭的主旋律。

杨坚与独孤氏的联姻,起初就不是纯粹的爱情。

杨坚看上独孤氏是北周重臣独孤信之女,独孤氏则看上杨坚的光明未来。

整个过程,两人是婚姻,也是交易。

只不过即是交易,吃亏者必报复的法则一直藏在二人潜意识里。

若一方认为自己吃亏,残忍便开始上演。

杨坚的五个儿子就是成长在每天都你争我斗的环境中。

他们从小亲眼目睹父亲对反抗他的先朝皇族赶尽杀绝,长大后又上马操刀,亲身加入打倒敌对者的队伍。

其温情一点点随失败者的血液冷去,良知一点点被现实的黑暗湮没。

在尔虞我诈、刀光剑影的熏陶下,残忍早已植入杨坚五个儿子心里,成为他们生存的底层逻辑。

早年,维持这个家庭和谐的原因就四个字——共同利益。

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当打下江山成为杨坚一家的共同追求时,独孤氏便愿意恪守妇道,成为杨坚的贤内助。

她鼓励杨坚顺应大势,统一南北,登上皇位;

也能抑制住心中对物质生活的渴望,陪杨坚同甘共苦。

她甚至能作为床边参谋的存在,辅佐杨坚成就“开皇之治”。

而他的五个孩子羽翼尚未丰满时,也乐意听从杨坚安排,各率军马、灭梁伐陈,建功立业。

彼此之间,也如手足般相互配合,纵横疆场。

那么,在共同利益消逝,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夫唱妇随、父子同心、骨肉相亲的美好,会因为利益的改变而不复存在吗?

答案显然是会,而且很快就不复存在,快到可能连杨坚都不信。

你死我活的斗争 不可挽回的悲剧

彼时,杨广派人杀死杨坚继位后,就开始对其兄原太子杨勇下手,逼其自尽。

后来,他又派大军把其弟打到投降,将其幽禁致死。

这期间速度之快,可能杨坚自己都不肯相信,一向以“孝”著称的杨广,竟那么快就对自己、对兄弟痛下杀手。

可实际上,这场残杀早在杨坚还是皇帝时就有了端倪。

先是杨坚按照嫡长子继承制的规则立杨勇为太子后,杨勇就大力培植东宫势力,威胁到杨坚的安全。

另一边,杨广又与独孤氏和杨素串通,以阴谋获得太子之位。

非但这样,当其兄弟杨秀不满时,杨广又施诬陷让杨坚将杨秀贬为庶人。

一切种种,都发生在杨坚眼皮底下。

老谋深算的他能以霹雳手段废掉杨勇储君的位置,保证自身安全,大概也能识破杨广的诡计。

可是,他还是选择了杨广。

毕竟,杨广看起来最为孝顺。

孝顺,即重视亲情。

这样的人,应该不会对自己、对兄弟挥起屠刀。

只是令杨坚没想到的是,孝顺不过是杨广的伪装而已。

又或许杨坚知道杨广只是伪装,可几个儿子,个个都在伪装,杨坚个个都不信。

他们之中,只有杨广伪装得最好。

最终,杨坚只能选择他。

其实对于骨肉残杀的结局,杨坚也防微杜渐过。

他曾把原太子杨勇留在宫中,派几位皇子镇守各方,防止因为距离太近导致的矛盾激化。

而后,他还对展露野心的皇子加以敲打,巩固嫡长子杨勇的太子之位,防止杨勇位置不稳,让其他孩子找到无力夺位的机会。

可悲的是,以下两点原因,注定杨坚无法挽回悲剧。

首先是杨坚对孩子的猜忌。

隋朝统一全国后,杨坚为了不让地方诸王做大,威胁皇位,数次让两个地方的皇子互换防地。

到了晚年,他更是像仇敌一样防着儿子。

而这份猜忌被杨广利用。

当时,杨广看准杨坚对杨勇的猜忌心理,设诬告陷害杨勇,使杨勇太子之位被废,兄弟仇恨更深,互动杀心。

其次是杨坚与妻子关系的僵化。

杨坚统一全国后,逐渐宠幸她人。

这引起独孤氏的强烈不满,以至于独孤氏将杨坚宠幸之人杀害。

而杨坚也感慨自己贵为皇帝,却总不自由。

无疑,这场始于利益的婚姻,已经到了双方都觉得吃亏的地步。

这时,上演的残忍便是独孤氏伙同杨广,欺骗杨坚,设计废掉杨勇。

而独孤氏死去后,杨坚沉迷美色,竟因此致病。

既信不过孩子,又没有妻子支持。

故此,杨坚无论怎么也挽不回骨肉相残的结局。

而如果一家之长都不能化解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残杀,就必然到来。

或许这也是大多封建帝王的通病。

帝王之家的纷扰 华夏大地的伤痛

实际上,封建社会的一个大问题是皇帝一家人的矛盾,会被放大为一个国家的矛盾。

杨坚分封诸王后,帮助他们处理事务的百官会成为不同阵营的党羽。

当诸王纷争的时候,各方党羽必然纷争。

另外,诸王手下的人也会利用诸王的纠纷,打击、排解政敌。

试想,当诸王与官员的精力都放在斗争上后,谁还有精力建设国家。

更严重的是,长期的争斗势必导致长期的猜忌。

活在猜忌中的隋朝上下,要么想办法打垮对手,要么想办法躲避纷争。

诸如房彦谦之类心中想为百姓做实事的人才,面对纷争,心态消极,辞官归隐。

更有杨智积之类的人才,害怕自家子女因有能力而丧命。

人人心态如此,国家怎会不危。

最终,杨坚一家相争害得全城百姓跟着遭殃。

要知道,杨秀被废为庶人后,一百多人受牵连。

而杨广打败杨谅后,实施连坐制,或杀、或迁移百姓一百多万人。

后来因为政局动荡,各地反旗并起,你方唱摆我方登场,死者更是不计其数。

如果杨坚一家始终和谐共处,有多灾害可以避免?这正是皇家一乱天下乱,无数百姓如草芥。

让人民做主 让家庭和睦

家天下的危害,在隋朝灭亡的事实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杨坚有过开皇之治的辉煌,也曾是个勤政爱民的帝王。

可当帝王的德行下降,不愿维持勤政爱民的态度,或者能力退化,不能够维持原有的成绩。

这时又手握大权,对百姓来说,简直是灾难。

灾难,最初表现在杨坚不愿像原先一样相信儿子,导致皇家纷争;

灾难,后来表现在杨坚不能像原先一样镇得住纠纷,让其发展成战争;

灾难,最后表现在战争成为常态,无数人为一个家庭的纠纷搭上性命。

庆幸的是,如今的中国,早已不是一家之中国。

人民当家做主的时代,再没有谁家的矛盾能祸及人民!

另外,这段历史也血淋淋地告诉世人家庭不和的危害,发我们思考两个问题。

第一,我们的家庭是建立在感情之上,还是因共同利益而存在?

人与人之间,没有一直相同的利益,只有不断增进的感情。

我们当用感情维系好家庭,避免利益伤害了关系。

第二,我们是否注重家风建设?

早期以勤俭出名的杨坚夫妇,堪称影响了一代人,可到后面,他们却摒弃了勤俭这一家风。

今人当汲取古人的教训,建好家风,为家庭注入道德基因。

结语

情与利,是摆在每个人人生中的选择题。

杨坚一家选择了利,抛弃了感情,让整整一个时代吞下苦果。

而在史书中,这样的例子还有太多太多,无不是为了一己之利、眼前之利,最终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学史明智,后人都当从杨坚一家的不幸中,反思是否把利摆在了情的前面。

每个人都当知道“没有永远的朋友,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的利益”这句话绝非真理。

视利大于情的人,他的利益也必快快消失。

愿每一个家庭都以情相待,愿千万个和睦的家庭,一齐组成和谐的国家。

参考文献

《周书》

《隋书》

《资治通鉴》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假如建文帝死后,在阴间见到朱元璋,他们会有什么对话?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1402年7月的,朱棣的叛乱大军攻破南京城,朱允炆仓促中,悲愤引火烧宫,自己以命殉国,终年25岁。虽然后世多传,建文帝朱允炆逃出了皇宫,但以当时兵围之势,一个皇帝想安然无恙的逃出南京城,可以说是机会渺茫,又没有什么大的意义,因此,姑且这篇文章,就当建文帝当日已死。朱允炆一缕龙魂飘飘荡荡,来到冥府

  • 鲜于侁为何能被苏轼盛赞为好官?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鲜于侁简介,苏轼做的最大的官,苏轼李白孟浩然王维哪个没做过官

    公元1079年7月末,时任湖州太守苏轼因涉嫌讥讽王安石变法和含沙射影攻击宋神宗的“乌台诗案”,遭御史台“拉一太守如驱犬鸡”般从湖州逮捕押送回京。消息传出,与苏轼有过诗文唱和的文官们如遭雷击,惶惶不可终日,避之唯恐不及。唯独扬州太守鲜于侁(shēn)一身正气,在"苏轼自湖州赴狱,亲朋皆绝交”状况下,依

  • 《西游记》:为何让唐太宗多活了十年?其实没必要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西游记中唐太宗的性格特点,西游记唐太宗地府还魂,唐太宗西游记人物特点

    “君臣两个对弈此棋,正下到午时三刻,一盘残局未终,魏征忽然踏伏在案边,鼾鼾盹睡。太宗笑曰:‘贤卿真是匡扶社稷之心劳,创立江山之力倦,所以不觉盹睡。’太宗任他睡着,更不呼唤。”这唐太宗也是贤明的君主,换个其他的皇帝,若是叫臣子来陪着下棋中途睡着了,还指不定怎么样呢?但那个觉肯定是睡不成了。唐太宗如果真

  • 朱元璋的儿媳们,洪武藩王的豪华“后援”团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朱元璋分封的25个藩王地图,朱元璋的女儿们列表,洪武时期各藩王兵力

    皇太子朱标的妻子太子妃常氏,是开平王常遇春的长女,除此之外她还有个很有名的舅舅凉国公蓝玉。然而显赫的家庭背景不仅没给常氏带来好运(二十四岁就病亡),也拖累了她的孩子。不少人认为如果常氏不早亡,朱允炆就不可能获得嫡子的身份。太祖在朱标死后会册立常氏的次子朱允熥为皇太孙,其后的历史也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 不懂政治的天才有多可悲,初唐四杰和武则天的恩恩怨怨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初唐四杰指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这四个人主要活动在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时期。在初唐的诗坛上,他们成就卓然。可是一旦与政治扯上关系,他们的经历便充满了传奇色彩。从某种意义上看,若是没有政治眼光,才华有可能会成毒药,对我们造成伤害。1.卢照邻四杰中,出生最早,最早在文坛上展露头角的是卢照邻。卢照邻出

  • 明朝刘瑾的时代,让大家认识一个更立体真实的刘瑾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明朝刘瑾是谁,刘瑾个人简介,刘瑾被活活割死

    朱厚照在赶走刘健谢迁之后,终于找到一个得力的助手可以帮他,这终于完成了他对自由的梦想,于是需要皇帝阅览的奏折开始由刘瑾代阅,朱厚照呢?他要做一件大事。明朝皇帝的居所叫乾清宫,一般的皇帝都要住在里面,但是朱厚照一点都不喜欢这里,在他的眼里,乾清宫是一个笼子,束缚着他的心灵,在前面,是大臣们聒噪的三大殿

  • 唐朝女性地位居历史最高?看似自由的背后,也有封建礼制的束缚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唐朝女性自由程度,唐朝时期的女性,唐朝女性地位高体现在哪里

    引言:一般来说,封建社会之中女性的地位相对来说是比较低下的,直到到了唐朝,女性地位稍微有些缓和。唐朝算是封建社会之中最为繁盛的王朝之一,不管在政治,经济,还是说思想,文化领域都有了全新的发展,因此整个社会都呈现出开放的社会风气,在这种情况下,唐朝女性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相较于从前来说的确是

  • 崇祯时期的各部真实战斗力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虚额严重如果不能保证军饷和补给的稳定供应,什么军队都会垮只有南方戚继光留下的雇佣军可以一战。其他的都已经烂透了。所谓的关宁铁骑只不过是私家团练的产物而已,被吹起来的而已事实上明末能打仗的基本都是私军,天雄军秦军戚家军白杆军左良玉军贺人龙军全部都是私家团练的产物。戚家军还是白杆兵来着用血证明了八旗打不

  • 如果南宋的皇帝是李世民,坐拥岳飞辛弃疾等名将,宋朝能崛起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辛弃疾的黑历史,辛弃疾众里寻他千百度,辛弃疾是南宋还是北宋诗人

    说实话,这要看把李世民放在南宋哪个时期。如果在宋高宗时期如果把李世民放在赵构那个位置上,手握岳飞、韩世忠、吴玠、刘錡等名将,收复故土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因为即便怂如赵构,当时只要再多给岳飞一个月的时间,收复旧都汴梁就是板上钉钉的事,完颜兀术已经被打得溃不成军,金国大将韩常派人联系岳飞表示想要投降,整

  • 明朝自从千古名相张居正死后就开始不顺,皇帝家的麻烦事真多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皇帝也郁闷?当然了!皇帝也是人,也有家庭,所以也有难心的事。皇家住紫禁城。这家,是个大家,财大气粗,房子也多,大到了平民百姓想象不出的地步。此外还有老婆多,儿女多,也都属天下首屈一指。但是大有大的难处,惟其大,麻烦也就多。万历后期比较大的麻烦,就是“皇帝的儿子当皇帝”的问题。有不知深浅的一定会问,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