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祁钰为什么不直接收朱见深为养子?

朱祁钰为什么不直接收朱见深为养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974 更新时间:2024/1/17 4:12:17

朱祁钰为什么不直接收朱见深为养子?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本来,当初朱祁镇御驾亲征的时候,让朱祁钰监国。但是为了防备朱祁钰监国过程中篡国,同时因为是出外打仗,害怕有不测,因此把自己的儿子朱见深立为太子。

朱祁镇做的这一点,当时无论是太后,还是朝中的大臣,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也都认为这样的安排是合适的。

但是,这样做有一个很大麻烦,就是朱见深年纪太小,他根本就干不了事。而当时又是处在十分危急的时刻,瓦剌利用朱祁镇,威胁明朝,让明朝的边关放弃抵抗,打开城门。以至于打到北京城下,利用朱祁镇,逼迫明朝投降。

如果当时立朱见深为小皇帝,势必会被瓦剌要挟,这样在保卫北京城的时候,就会受到很多限制。别的不说,至少很多明朝将领不敢和瓦剌硬拼。皇帝的爹在瓦剌军队里,万一伤害了这个爹,将来小皇帝长大后,还不收拾自己吗?

如果镇守北京城的将领们有众多顾虑,肯定就会抵挡不住瓦剌军队的进攻。

所以,于谦等人通盘考虑,才会主张把朱祁钰这样一个成年人扶起来,让他直接当皇帝。这样一来,朱祁钰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说,都会积极抗战,决不妥协。

于谦等人的想法显然是对的。而且,最终明朝也是依靠换皇帝,粉碎了瓦剌的阴谋,稳固了明朝的江山。

不过,于谦等人能够想到前一节,却想不到后一节。后一节是什么呢?就是朱祁镇被瓦剌送回来了,而且朱祁钰废了朱见深的太子之位,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

朱祁镇被送回到,其实也是无所谓的。毕竟他已经不是皇帝,存在的作用并不大。但朱祁钰废黜了朱见深的太子之位,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这件事,所产生的影响则是很深远的。

因为朱见深被废,使得很多大臣们对朱祁钰的做法有意见,觉得朱祁钰这样做,太自私了一点。毕竟朱见深是当初在大家的认可下,被立为太子的。而且,朱见深并没有犯什么错误。如果朱见深犯了错误,朱祁钰趁机拿下他,这样大家的意见可能不会那么大。朱见深没犯错,却把他给废了,朱祁钰自私的地方,就展露无遗了。

当时于谦并没有充分考虑过朱祁钰做这件事所产生的严重后果,因而并没有劝阻朱祁钰。或许他当时也考虑到了,但是想到如果他阻止朱祁钰,朱祁钰肯定会很不高兴,把他拿下来。毕竟当初他在瓦剌入侵时力挽狂澜,建立了再造之功。而大臣功劳越大,越容易被君王猜忌。

所以,于谦出于避免被君王猜忌,因此并没有劝阻。

同时,对于朱祁钰换太子这件事来说,只是朱家内部的格局变化,并没有影响到大明江山的安危。因此,他觉得这样显然是无所谓的。

但是,显然朱祁钰的运气也不太好。自从朱祁钰换太子后,他的麻烦事就一件接一件。先是他立为太子的儿子朱见济早夭去世了。然后他的两个后妃虽然怀孕了,但是尚没有临盆。接着他自己又生了重病。

在这样一种情况下,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等人看到朱祁钰以及他后人没有希望了(那两个怀孕的妃子,究竟能不能顺利生产,生产的后人是男孩是女孩,其实谁也不知道)。所以,他们才会冒险地把朱祁镇拥戴起来,让他“夺门”。因此,朱祁钰就悲剧了。

正因为这样,因此有人就说,如果当初朱祁钰把朱见深收为养子,是否就能够避免这样的悲剧呢?

这种想法确实不错。但实际上,这几乎是不可能操作的。我们来看看几个时间点。

第一个时间点,当朱见深还是太子的时候,朱祁钰把他收为养子是没有必要的。朱见深将来当了皇帝,他肯定会尊奉朱祁钰,是不是养子,都无所谓。

第二个时间点,当朱见济当了太子后,如果再把朱见深收为养子,那么他对朱见济就是一种威胁,显然是不恰当的。

第三个时间点,当朱见济夭折以后,朱祁钰不好意思把朱见深收为养子。那样一来,朱见深其实并不会感激他,而且,当初朱祁钰废朱见深,就是想传位给自己儿子。虽然朱见济去世了,但是朱祁钰的妃子怀孕了,似乎还有希望。

由此可见,朱祁钰把朱见深收为养子,看起来是一个不错的方案,其实是完全没有可操作性的。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三坟五典八索九丘的散佚 造成中国上古历史的断层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上古,三坟五典八索九丘的散佚,历史解密

    现代中国人关于秦汉以前的历史知识基本是来自于司马迁的《史记》。史记的开篇是五帝本纪。第一位就是黄帝,关于黄帝的记载可以说很详细。首先说,司马迁的治学态度很是严谨的,之所以从黄帝开始,是因为黄帝以前的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都不可考。也就是说,司马迁生活的时代,西汉中期,关于黄帝以后的历史资料还是很详细

  • 古代打仗士兵很少出现装死现象 难倒古人就这么勇猛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对古代打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打仗时为什么很少有士兵装死?在一些古装类影视剧中,我们经常可以见到两军交战的场景。一般在这个时候,双方士兵都会冲在最前面,不管是拿刀的、扛枪的、持盾的还是舞剑的,所有人都会使出浑身解数,只为取得敌将首级。可有人注意过吗?即使在这么猛烈的

  • 墨家:中国东周时期的哲学派别,诸子百家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墨家,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墨家是中国东周时期的哲学派别,诸子百家之一,与孔子所代表的儒家、老子所代表的道家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三大哲学体系,墨家被古代大家认为是道家的分支,深受道家影响。法家代表韩非子称其和儒家为“世之显学”,而儒家代表孟子也曾说“天下之言,不归杨(杨朱,道家代表人物)则归墨(墨子)”等语,证明了墨家思想曾经在

  • 如何评价白狼山之战?此战的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207年,曹操为消灭北方乌桓实力和袁氏残余势力而进行了一场战争,史称白狼山之战。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在曹操的主力军队尚未到达白狼山战场之,临时持麾的张辽就已经指挥先锋部队击破了乌桓军队并斩杀乌桓单于蹋顿,因此,白狼山之战是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战役的结果曹操方面取胜,基本

  • 宁远之战时袁崇焕能重创后金,是如何做到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宁远之战,是努尔哈赤起兵以来的第一次失败,对努尔哈赤的打击很大。接下来听听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宁远之战是公元1626年(明天启六年、后金天命十一年)正月,后金与明朝在宁远(今辽宁兴城)进行的作战。明朝方面称之为“宁远大捷”。 此战明军取得胜利,后金军战败,这也是明朝大军首次战争后金大军。在宁远之

  • 尔朱荣聚集四代帝王,他是怎么办到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尔朱荣聚集四代帝王,他是怎么办到的?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今天我们来讨论的这位人物,他的人生可谓是大起大落。他身为部落贵族,于乱世招兵买马,底下有不少人才追随着他,甚至于四朝皇帝都曾听从于他。后来也终于成为了王朝的实际操盘手,被人们称为“当世曹操”。但在后面的统治中,却出现多次决策失误,

  • 李世民派太医给秦琼看病,太医一走秦琼就把药倒掉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秦琼,唐朝,历史解密

    要论初唐时期的英雄,那可是相当多的,他们之间的爱恨恩怨也是民间小说家们偏爱的对象,这其中就有后来被封为“门神”的秦琼。此人原本是隋朝军人,平素为人正直仗义,兜兜转转就投奔到了李渊帐下。而李渊对这员大将颇为喜爱,秦琼也立了不少的功劳,后来的另一位名将尉迟恭就是被他打败招降的。秦琼也因为种种事迹名声大起

  • 古代中介为什么叫做牙人 这个称呼有什么讲究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古代中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古代的交易中介,为何称之为牙人呢?古代的贸易交易通常需要第三者进行担保,保证交易的诚信。尤其是在田产交易的时候,游走在买家、卖家和官府之间,少不了中介的插手。这些交易中介人通常被称为牙人、牙保、市牙子、牙侩、驵侩等。繁忙的古代经济往来其中“

  • 魏灭蜀之战时,霍弋和罗宪在做什么?为何没去支援?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魏灭蜀之战是三国后期司马昭领导的吞并战,也是强者消灭弱者的一场战争。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景耀六年(263年),姜维听闻钟会于关中治兵,于是上书给刘禅调兵遣将以作准备,但是,因为黄皓的谗言,于是刘禅也就没当回事。所以等到司马昭正式发动了魏灭蜀之战

  • 刘宗敏霸占陈圆圆,最后什么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刘宗敏霸占陈圆圆,最后什么下场?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李自成攻进北京之后,准备招降山海关总兵吴三桂,因为刘宗敏霸占了吴三桂的爱妾,导致吴三桂降清,随即,吴三桂勾结清军,击败了李自成的农民军,导致李自成退出北京,兵败身亡。如果刘宗敏不霸占吴三桂的爱妾,吴三桂也不会勾结清军,所以,是刘宗敏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