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东林党为何能左右明朝格局,而到了清朝却变得顺从与屈服

东林党为何能左右明朝格局,而到了清朝却变得顺从与屈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47 更新时间:2024/1/8 10:41:02

东林党诞生于明朝中后期,最早是由一批憎恶阉党,有一定政治抱负的读书人组成,是典型的政治利益集团的产物。

东林党曾频繁活跃在明朝晚期,是一个由高级知识分子构成的政治实体,在其鼎盛时期曾一度跟不可一世的阉党在朝堂上打的有来有回,能直接影响到大明朝的一系列决策,不可谓不声势浩大。

但就是这样一个颇有话语权的强势政治实体,在明朝灭亡,清军入关之后的短短数十年的时间内,就迅速的消失在公众的视野之中。

要知道,清军在入关之后承袭了明朝大多数的体制,所以那些活跃在晚明时期政治舞台上的人才多数也都无缝衔接到了满清的朝廷。

这么多政治势力,唯独东林党是一个意外,曾经颇有政治抱负的东林党不仅没能沿袭下来,反而迅速的销声匿迹,再也没能在后世的舞台上出现。

说起来,明王朝的覆亡跟东林党的崛起与活跃有着脱不开的关系。那么为何这么庞大的利益集团在清军入关,满清统治者主导中原后却突然失去了活力,甚至到后世也没有他们施展的空间了呢?

归根到底,任何一个政治利益集团都有适合他的生存空间,一旦脱离这种原有的运行机制,那么它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作用与存在的意义。

一、 东林党的前世今生:为了正义而诞生的政治实体

要解释清楚东林党为什么迅速的消失在清朝政治舞台的原因,咱们就有必要详细的了解一下东林党的前世今生。

东林党诞生于形势微妙的明朝中后期,这个时候明朝外有强敌环伺(后金),而在内部,上有阉党祸乱朝纲,下有农民起义山呼海啸,可以说是标准的内忧外患,生死存亡的局面。

同时由于明朝后期的皇帝大多不理朝政,政治权利几乎全被东厂为首的阉党把持,以阉党为首,官僚集团和地方豪强为主力的大地主集团开了明朝晚期的腐朽统治。

这个时期的明王朝,政治黑暗、赋税沉重,百姓可谓是民不聊生、食不果腹,处于一片水深火热之中。内部冲突不断,阶级矛盾尖锐,整个王朝内部处于一片风雨飘摇之中。

面对江河日下的国家现状,一些有抱负的爱国士族阶级开始发声,他们大都是饱读诗书的知识分子,有安邦定国的远大志向。这其中又以顾宪成为代表。

顾宪成是典型受到阉党排挤的有识之士的代表。在被排挤出朝堂之后,他回到无锡老家,以东林书院为大本营,讲学议政,谈论国事,剖析社会现实。

这种开放论证的形式很快就吸引了大量有相同政见却无处抒发的高级知识分子加入,随着议政规模越来越大,东林学院逐渐成为一个舆论发酵的中心,东林党也在此基础之上慢慢演化形成,并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二、 地位的攀升与权利的腐化,东林党逐渐由正义的化身变成国家的蛀虫

在明中期土木堡之变后,作为国朝三柱石的武将集团的根基被打散,逐渐退出了明朝的政治舞台,而文官集团趁势而起,成为一种特殊的政治势力。

这其中由于南方士人比例较高,在朝中的影响力逐步取代北方士人的地位,形成南方独大的局面。其中的浙党,楚党,还有江陵党都曾独霸朝堂,风光一时,但是却不能长久。虽然党争不断还是较为良性。

除此之外,明朝中后期由于江南沿海地区倭寇盛行,朝廷屡次派兵抵御倭寇。反倒是江南地区利用倭寇入侵的时机,逐渐摆脱明王朝的影响,在利用海运走私大发横财的同时大力发展工商业,使得整个江南经济形势一片大好。

由于明朝沿袭着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所以虽然他们的经济影响力越来越大,但却缺乏相应的政治地位。而东林党长期深耕江南,在影响力扩大的同时,他们也迫切的需要登上更大的政治舞台。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为了追求更大的政治权利和地位,江南士绅商人的与东林党寻求登上政治舞台的需求竟然不谋而合。

于是江南士绅与商人开始利用自己的财力和影响力,扶持东林党作为自己一派在朝堂上的政治发声筒,从而开始渗透全国的经济控制,东林党也就此登上了明朝的政治舞台。

有了东林党与江南财团的强强联合,双方都逐渐在朝堂站稳脚跟,渗透到明廷的各个权力机构。

由于东林党代表的是新兴的市民阶级力量,他们力图革新朝政,反对大地主集团的反动腐朽势力,与齐党、浙党、楚党、阉党等几乎全国朋党展开疯狂的政治争斗,也付出了鲜血与生命的代价,最终取得胜利。

随着魏忠贤被处死,就连不可一世的阉党也在与东林党争之中败下阵来。

在随后的朝堂之上,文官强势崛起,击败了阉党的东林党真正开始一家独大,竟让皇权也受到限制。为后续官商勾结,商在外敛财,官在内保护的局面创造了条件。

只不过,被江南财团以雄厚的资源与坚韧的政治野心培植的政治代言人东林党的崛起,却仅仅只是一种私人利益的崛起。若说初期的一群有识之士还能带着东林党欣欣向荣,那么随着这一代人的逝去,后期的腐化几乎是难以避免的。

也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东林党人掌权的时间越久,他们的初心也一再发生改变,曾经家国天下的愿望在残酷的党朋斗争之中、在诺大的权利诱惑之下、在无比丰厚的个人利益面前都显得微不足道。

思想的转变也使得东林党在后期参与斗争的性质上发生了根本变化,东林党开始由为国的重心,转为满足个人利益集团的私利上,他们早已沉溺于权力的漩涡中,无法自拔。

不仅如此,在东林党人掌权之后,一系列近乎于空想的施政方针,则是掏空了本就内忧外患的大明王朝的最后一点根基。

在赋税方面,东林党片面的减免和降低工商业者的赋税,并天真的以为削减赋税能缓和阶级矛盾,解决严峻的社会危机。

但结果呢?一味的减少赋税,国家的税银越来越少,不仅动摇了国之根基,反而使得大量社会财富流入地主腰包,社会矛盾被空前激化。

江南财团成了既得利益者,他们肥了自己的腰包,但国库却前所未有的空虚,而农民和军队都成了这场“浩劫”的受害者。

在随后的补救阶段中,东林党又玩起了骚操作。为了挽救财政危机,但他们竟然拆东墙补西墙,企图以增税的方式将巨大的财政缺口转嫁给农民阶级。

果不其然,东林党的倒行逆施造满盘皆输,不堪赋税的农民纷纷流离失所,举国上下怨声载道。而朝廷的军队没了粮饷,也沦为无粮之军,为日后明朝惨败后金,失去战略主动权埋下了重大隐患。

可以说,东林党为了一己之私,损害了国之根本,曾经的“忠君”“爱国”早已经被他们摈弃。他们在一家独大之后,制定的都是方便他们谋求个人利益的政治方针,一点点掏空了大明国库,成为了明后期最大的蛀虫。

三、 满清入主中原,旧知识分子被迫退出历史舞台

东林党在明朝后期的一系列操作,终于让他们站到了权力的巅峰。但东林党的好日子也没过多久,被明末爆发的大规模农民起义给迅速打破了。势如破竹的各方农民起义军将本就风雨飘摇的大明王朝一点一点的打碎的同时,也动摇了东林党耕耘已久的政治根基。

除了四处爆发的农民起义,满清突破山海关的桎梏,强势进军中原也几乎宣告了东林党的末日来临。

很显然,作为明王朝的继承者,清朝统治者在入关之后是充分吸取了明亡的一系列教训的,其中就有过多的党朋之争导致严重的政治割裂,内耗严重让国家政策无法长期稳定执行等一系列的弊端。

在这样的前提之下,东林党想要继续在满清的政治舞台上活跃,就几乎成为了不可能的事情。毕竟新来的统治者怎么可能会再认可东林党构筑的那一套旧秩序呢?

满清入关,用武力打破了东林党百年来构筑的政治土壤,也让他们成为了满清制订新规则的牺牲品。可以说东林党用几代人的努力成功了战胜掀翻了整个大明朝,却也在成功的同时,也把自己带入万劫不复的危机之中。

为利益而结合的财团,最终终为利益所困。东林党人及其支持者在光环褪去之后也只不过是一群空有抱负的穷酸书生和熙熙攘攘追逐利益的市侩商人,当他们赖以生存的大明王朝顷刻覆灭的时候,面对满清的铁骑和长枪他们又有什么资格抵挡呢?

而为东林党站台的江南士绅和商人阶级在清军血洗了整个江南地带之后,也不得不选择卑躬屈膝的接受新来的统治者。

清军的入关,也使得他们曾经构建的士大夫天下观,君王坐殿堂垂拱而治的权力分配模式被打碎。满清统治者不仅用武力打醒了东林党与背后利益集团的幻想,也彻底击碎了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壤。

清军入关初期,汉人群体很难获得满清统治者的信任,几乎无法进入权力中枢机构之中。这种情况下,东林党人就连投诚入局的资格都没有,瞬间沦为了政治弃儿。

不仅如此,为了限制汉人知识分子针砭时弊,抒发家国情怀,满清统治者在入关之后大兴文字狱,对那些拥有政治见解的读书人展开了疯狂的迫害。

清军入关后,仅顺治康熙初年有记载的文字狱就不计其数,受害者数以万计,稍有不慎读书人就有人头不保的风险。

在这种大背景之下,汉人官员整日提心吊胆,生怕被抓到小辫子,又哪里还会主动弄权呢?东林党也随着不断兴起的文字狱,在满清的高压统治之下,逐渐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四、 结语

天时地利人和,明末特殊的政治环境成就了东林党。让他们将原有的政治集团一一击溃,顺理成章的成为了新的规则制定者,催生了官商一体化的局面。但之后他们上蛀国家,下蛀百姓。目光短浅,只顾眼前利益,不仅葬送了国家,也绝了自己的后路。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解密历史:清朝的八旗制度是起源于金朝的猛安谋克制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不戏说不虚构,尊重历史,以敬畏之心探索历史原貌,科学论证,为后世留真相。猛安谋克是金代女真人的军事和社会组织单位。那么同为女真人的清代的八旗制度与金国时期的猛安谋克制度有什么关系吗?猛安谋克制有时也作为女真人户口管理制度的代称,或作官称猛安,又译萌眼、谋克,毛毛可、毛克。金国时期地图据《金史·兵志》

  • 广武军在甲午战争中表现优异,战后却转职成工程兵不战放弃青岛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清朝为什么会在甲午战争中一败涂地##德国占领青岛#青岛广武军(二)在甲午战争之后清廷组建的新军之中,最为大家熟知的是武卫五军、直隶淮军和直隶练军,这些都是上万人规模的主力部队。而除此之外,当时还有两支小部队,即胶州广武军和南洋自强军。他们虽然战斗力不弱,但是人数只有两三千人。所以在历史上声名不显,

  • 慈禧晚年为何封一位年轻英俊的侍卫为亲王,后吞金而死,有何隐情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为慈禧吞金而死的男人,慈禧的真面目解密,慈禧临终前最无耻的一件事

    一次的偶然,那尔苏被赏识有一天,慈禧太后正去往颐和园的路上,突然一名侍卫的马差点撞到了慈禧的銮驾上,吓得那名年轻侍卫勒住马绳,赶紧下马,向慈禧叩头,说道:奴才罪该万死,惊吓到太后!慈禧勃然大怒:哪个奴才这么大胆,惊动哀家啊?李莲英赶忙说:乾清门侍卫那尔苏侍卫!太后说道:把头抬起来。没想到,太后被那尔

  • 被司马迁隐去的王朝:持续长达半个世纪,早于商朝却非夏朝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司马迁对夏朝的记载,商朝为何没记录夏朝,夏朝和商朝的时间

    虞朝到底存不存在,史书上都语焉不详,可以暂且不谈,但先秦文献表明,商朝之前除了夏朝之外,还有一个持续长达半个世纪的王朝,司马迁在史记中却只字未提。 夏朝的立国危机 纵观中国历朝历代,往往都存在一个立国危机,闯过去就能持续个二三百年,闯不过去就会短寿,最典型的就是秦汉、隋唐,而作为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

  • 历史上“三大毒妇”,妲己未上榜,最后一个让人不寒而栗!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第一名,孤独伽罗孤独伽罗支持丈夫杨坚当上了皇帝后,在后宫里面没人不怕她的,并且她也是非常的自私,根本就不喜欢自己的丈夫看上别的女子。杨坚看上一个,孤独伽罗就杀一个,反正她是皇后,说啥就是啥,而且杨坚也是非常的怕老婆,即使杨坚喜欢的女子死了,杨坚还是屁都不敢放一个。隋文帝杨坚曾经就喜欢上了一个仁寿宫的

  • 我们都被电视剧给骗了!周武王真的单纯形势所逼讨伐商纣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周部落其始祖姬弃,是为黄帝之曾孙,更被称为农神的“后稷”。姬弃之父帝喾(kù),姬姓,名俊,乃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之一。公元前2275年,帝喾姬俊出生于高辛(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高辛镇),故号高辛。5 岁时受封为辛侯,15岁辅佐其叔父颛顼。公元前2245年颛顼崩,时年30岁的姬俊继承帝位

  • 周灭商阴谋已久,纣王荒淫只是个借口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周武王伐纣灭商,商纣王为什么会灭商,周武王讨伐商纣王的真实性

    在商周迭代过程中,周文王一直被当作正义的化身,后人多美化周公,而把商纣王当作暴虐淫乱的第一个反面典型。作为亡国之君,备受后世批评、唾弃!就如刘邦问周昌自己是什么人时,周昌说他是桀纣之主。商纣王真的有如此不堪吗?从史料记载来看,商纣王的罪名无非是和妲己淫乱,生活奢侈,酒池肉林,设置炮烙之刑。仔细分析,

  • 妲己和申公豹都为封神立了大功,为何他们都要死呢?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三月十五,纣王到女娲宫进香,看到女娲圣像的国色天姿,忍不住题诗一首,亵渎了女娲娘娘!后来女娲回到女娲宫,看到粉壁上的淫诗,十分恼怒,想要去杀了纣王。可此刻的纣王还有二十八年气运,女娲杀不死纣王,便派了轩辕坟三妖到人间去迷惑纣王!妲己是奉了女娲娘娘之命到人间迷惑纣王,祸害商朝江山!申公豹为了与姜子牙做

  • 商朝32代君主简介一览,从商汤到商纣王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商朝皇帝资料,商朝纣王统治时期历史,商朝有几个有名的君主

    商朝的创建者。在鸣条之战中攻灭夏桀,史称“商汤革命”。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明君,尤其受到儒家推崇。太丁商汤之子。关于其是否继位存在争议,可能其君主之位对于商人只是存在于祭祀之中。外丙商汤之子,太丁之弟。关于其为商朝第二还是第三位君主存在争议,焦点在于其兄太丁是否曾继位。仲壬商汤之子,外丙之弟,有争议的商

  • 夏朝人吃什么主粮?河南考古发现异常,难怪大禹会去治水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但我们在感叹大禹奉献精神的同时也发现了些异常,大禹生活的朝代是夏朝,夏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它的身上一直带着神秘的色彩,直到夏朝遗址的发现,夏朝的神秘面纱才被揭下。但在出土的文物中考古学家发现了些不同,也就是这个不同让我们慢慢回想起大禹治水这个故事,更觉得大禹似乎有着超前的意识。面纱被揭开夏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