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茂陵中有哪些陪葬品?曾经历过三次洗劫

茂陵中有哪些陪葬品?曾经历过三次洗劫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1382 更新时间:2024/1/25 23:41:46

茂陵是汉武帝刘彻的陵寝,是汉代帝王陵墓中规模最大、修造时间最长、陪葬品最丰富的一座,其规模能与秦始皇陵相媲美。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茂陵于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开始营建,至后元二年(公元前87年)竣工,历时53年方才建成,要知道,汉武帝在位也就是54年。

据《晋书·索綝传》记载:“汉天子即位一年而为陵,天下贡赋三分之一,一供宗庙,一供宾客,一充山陵。”也就是说,汉武帝居然动用全国赋税总额的三分之一,作为为自己建陵和征集随葬物品的费用。

汉武帝在位年久,且又处在大汉王朝最强盛的时期,因而,他的随葬品有很多,“陵中不复容物”,陪葬品居然多到偌大的茂陵都放不进去了。

后元二年(前87年),汉武帝驾崩后,入殡未央宫前殿。据《西京杂记》记载,“汉帝送死皆珠襦玉匣,匣形如铠甲,连以金缕。”梓宫内,武帝口含蝉玉,身着金缕玉匣。“匣上皆镂为蛟龙鸾凤龟麟之象,世谓为蛟龙玉匣。”

由于汉武帝身高体胖,因而其所穿的玉衣形体也很大,全长达1.88米,以大小玉片约2498片组成,共用金丝重约1100克。

茂陵的地宫内充满了无数的稀世珍宝。据《汉书·贡禹传》记载:“武帝弃天下,霍光专事,妄多藏金钱财物,鸟兽钱鳖牛马虎豹生禽,凡为九十物,尽数藏之。”

另据记载,康渠国国王赠送汉武帝的玉箱、玉杖,以及汉武帝生前阅读的30卷杂经,盛在一个金箱中,也一并埋入了茂陵。

汉武帝可谓是聚天下宝藏于自己的茂陵,如此规模宏大的陪葬物,自然引起了那些盗墓高手的觊觎。

公元前84年,汉武帝去世仅仅三年,尸骨未寒之时,其陵墓已遭人盗掘。汉武帝生前喜爱的那个玉箱、玉杖,已经出现在市场上,被人买卖。

汉宣帝元康二年(前64年),更惊奇的事情发生了,河东一个叫李友的采药人,他到上党的抱犊山采药时,在一个山洞里居然发现了金光闪闪的金箱,打开后发现全是书,上面赫然写着“御书”,再一细看,居然全是汉武帝所藏的杂经30卷。

皇帝之书为何会藏于此处?李友思索再三后,急忙报官。河东太守张纯得知此事,不敢怠慢,马上派兵取回金箱,在确证是汉武帝之物后,急忙报告了当时的皇帝汉宣帝。

汉宣帝是汉武帝的曾孙,他见到此物,询问众大臣,当时有一个典书郎冉登,是汉武帝时的侍从,他看了金箱和经书后,痛哭流涕,奏曰:“这是孝武皇帝(汉武帝)随葬之物,当时是我亲手将其放进陵墓的,怎么会出现在这儿呢?”

汉宣帝听罢,十分惊愕,在查不到是谁将金箱盗出来的情况下,他只得命人将此金箱连同里面的经书送回茂陵。

但是,当往回送金箱的人进入茂陵后,惊奇地发现茂陵内竟然完好如故,没有任何迹象能证明有人曾进入陵内,但这金箱,连同之前的玉杖、玉箱是怎么出去的呢?这也算是历史上一个难解之谜吧。

上面说了这么多,并不是茂陵真正的劫难,下面,进入正题。

茂陵的赤眉之祸

西汉末年,琅琊人樊崇率众于泰山,揭竿起义,他们用赤色涂眉,作为起义军的记号,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赤眉军”。

公元25年,赤眉军攻入长安,这些起义军入城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大肆抢掠,在长安城里抢劫一空后,他们又来到了埋藏西汉帝陵的咸阳原上,开始挖掘西汉诸帝陵,汉武帝的茂陵,首当其冲。

据史书记载,赤眉军挖开茂陵后,起义军搬取陵中宝物,搬了十几天,竟然“陵中物仍不能减半”。

据《后汉书·刘宣子》记载,赤眉军攻占长安后,不仅焚烧了皇宫,还发兵西征,“逢大雪,坑谷皆满,上多冻死,乃复还,发掘诸陵,取其宝货,遂污辱吕后尸。凡贼所发,有玉匣殓者率皆如生,故赤眉得多行淫秽。”

董卓祸患茂陵

东汉末年,汉室势衰,一个地方豪强率兵进入了长安,他就是董卓。

中平六年(189年),董卓受大将军何进征召,进京讨伐“十常侍”。董卓入京后恰遇动乱,他在北芒山立下了救驾大功,开始掌权。后又废杀汉少帝及何太后,拥立汉献帝刘协即位,出任太师,专断朝政,威震天下。

汉献帝初平元年(190年),董卓又遣心腹大将吕布盗掘茂陵。吕布盗掘茂陵的详细情况史书并无记载,但据说董卓还让人将汉武帝的尸骨扔在墓外暴晒。

满朝汉臣见此无不惊悚,最后他们公推德高望重的蔡邕前去劝解,董卓才又命人将汉武帝的尸骨放回,草草埋之了事。

黄巢令茂陵再遭劫

唐朝末年,又一支起义军攻进了长安,其首领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黄巢。

广明元年(880年),黄巢率领数十万起义军攻入了唐都长安,唐僖宗带着少数的皇亲国戚仓皇出逃,黄巢遂即位于含元殿,国号“大齐”,年号“金统”,并大肆屠戮唐朝宗室百官。

黄巢采用流动作战的战术,不注意建立巩固根据地,也不注意团结地主豪强,因而他们在长安城里坐吃山空。

881年,唐朝组织的各路唐军逼近长安,开始发起反攻,此时黄巢率领的起义军已走向穷途末路,军中粮饷也不足了,于是,他们打起了盗掘西汉帝陵的主意。

茂陵虽几经盗掘,但估计他们认为茂陵藏物众多,别人也许没有盗完,就又开始了盗掘茂陵。

汉武帝生前大概绝对没有想到自己的茂陵竟然连遭这种种劫难,想当初,他用了53年的时光,费尽心机地营造这座规模宏大的帝陵,不料却成了后世各路豪强争相夺宝的地方。

自己那些搜尽天下的奇珍异宝,数度遭到掠夺,茂陵不仅成为一座空墓,就是连自己的尸骨,也曾被扬之于野。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假若汉武帝在地下有所知,不知道他该有何感想?

标签: 茂陵汉武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都有哪些习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春节是中国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已超过4000多年的历史,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大年初一这一天也同样尤为重要,它代表着新的一年的开始,过去的一年无论好与坏都已经成为了历史,在未来的日子里只有不断向前,继续努力,才能创造更好的生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目标。既然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那么春节

  • 毕加索:被叔叔奇迹般救活,20年后靠15枚银币一夜成名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毕加索,西班牙,历史解密

    马拉加是位于西班牙南部海岸的一个美丽海滨城市,是西班牙第二大地中海港口,年平均气温23度,气候宜人。1881年10月25日这天黄昏,马拉加市的马尔赛德广场如往常一样,聚集着成群的人们,在那里嬉戏玩耍。正在这时,一位步履匆匆的中年人,穿过广场,他急忙中带有慌乱的神情吸引了众人新鲜好奇的目光,大家纷纷猜

  • 明朝最猛的两支军队,结局分别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明朝最猛的两支军队,结局分别如何?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在我们的印象中,明朝军队战斗力一直是较弱的,特别是在明末感觉打谁都输样的。其实不然,明朝的军队战斗力其实一直不弱。明朝末年虽然腐朽不堪,但还是涌现出了一些虎狼之师。说到虎狼之师,我们首先想到的是戚家军。其实除了戚家军,明朝还有强悍的

  • 清朝后宫妃子走路为何要宫女搀扶?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清朝后宫妃子走路为何要宫女搀扶?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身体羸弱,体虚疲惫对于清朝后宫妃子在受宠之后,为何次日走路都需要宫女搀扶这个问题,溥仪在自己的自传中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解答,归结起来,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原因。首先这第一方面就是女性本身的身体特质,无论古代还是现如今,女性大都是一些比较

  • 宋襄公临终前做了什么决定?让宋国获利了几十年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宋襄公,春秋时期宋国第20位国君,被《史记》视为“春秋五霸”之一。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与同为“春秋五霸”的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相比,宋襄公却是争霸的反面教材,因为糊涂而把自己活成了历史笑柄。但鲜为人知的是,糊涂的宋襄公在临终前却做了一个让宋国获利几十年的决定。春秋

  • 准噶尔汗国最后的游牧帝国,与清朝交战六十多年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准噶尔汗国,历史解密

    在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由游牧民族建立起来的强大帝国,他们往往有一个特点,“其兴也勃,其亡也速”,如风一般掠过。17世纪末,在中国西北地区,世界历史上最后一个游牧帝国崛起,他们称霸中亚,抗衡俄罗斯帝国,与清朝交战近百年,并多次取得胜利。这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帝国呢?这个游牧帝国就是称

  • 古代皇帝多身着龙袍 宋朝皇帝为什么是身穿官服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宋朝,龙袍,历史解密

    对宋代龙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皇帝都着龙袍,宋代皇帝为什么都改穿官服了?皇帝为什么不穿龙袍?《宫词一百首》曾言:“家本邯郸歌舞仙,龙袍从猎并金鞯。”封建背景下,皇权至高无上,为彰显独特身份,皇帝多身着龙袍。然宋代年间,皇帝却身着官服,引后世好奇不已。封建观念中认为,

  • 嘲笑刘伯温出殡的人,后来都什么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嘲笑.刘伯温出殡的人,后来都什么下场?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电视剧《朱元璋》中,刘伯温去世于南京,当刘伯温的儿子将刘伯温的棺材拉回老家青田的时候,淮西将领蓝玉带头往刘伯温的棺材上扔鞭炮,意思很简单,庆祝刘伯温死亡。刘伯温与蓝玉一样,身为明朝的开国大臣,蓝玉为什么要往刘伯温的棺材上扔鞭炮呢

  • 王行瑜:从镇压黄巢起义到起兵谋反,他最终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他是唐朝末年将领,曾镇压黄巢起义、拥戴唐僖宗复位,最后结局却密谋造反,失败后惨死,此人就是王行瑜!今天小编就来说说他的生平经历,感兴趣的小伙伴一起来看看吧!唐朝末年,皇帝昏聩、民不聊生,因此也出了不少能臣武将,不过都没能挽救摇摇欲坠的大唐王朝。王行瑜在历史上不出名,他早年经历值得人称道,后来却利欲熏

  • 李秀成的自述中透露了哪些秘密?为何曾国藩立即处死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李秀成,太平天国,历史解密

    李秀成是太平天国后期著名将领,立下赫赫功勋,被天王洪秀全封为忠王,称“万古忠义”。天京被攻陷后,他被俘虏,在狱中写下数万字的自述后,曾国藩火速将其处决,他在供词中究竟写了什么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公元1864年四月十九日,天王洪秀全病逝,李秀成扶洪秀全长子洪天贵福继位。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