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满江红:岳飞平反昭雪之路有多难?平反:21年,完全昭雪:84年

满江红:岳飞平反昭雪之路有多难?平反:21年,完全昭雪:84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636 更新时间:2024/1/15 17:39:54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岳飞被诬犯“意欲谋叛”罪,被高宗、秦桧杀害后,朝廷迅速将岳飞的死刑判决书,刻板印成榜文,在全国各地公布。

岳飞遇害的当天,临安(杭州)人民痛哭流涕。

南宋爱国大诗人陆游说:

“张德远(张浚)诛范琼于建康狱中,都人皆鼓舞;秦会之(秦桧)杀岳飞于临安狱中,都人皆涕位。是非之公如此!”

尽管秦桧的党徒密布都城,当时就有不畏风险的义士隗顺,偷偷地将岳飞遗体从大理寺狱中背出,翻过城墙,埋于九曲丛祠附近,称贾宜人墓。

从此以后,每逢除夕下雨、江浙一带的民间,就有这样的传说:忠臣岳飞在除夕被秦桧害死,连老天爷也为岳飞的冤死痛哭落泪。

1、当世人的悼念

岳飞死后,爱国军民举行各种各样的悼念活动。

驻临安府(今杭州)西溪寨的官兵子弟,借迎请“紫姑神显灵名义”,竟模仿岳飞的笔迹,以岳飞的口吻写了一首绝句,来寄托他们的哀思:

“经略中原二十秋,功多过少未全酬;丹心似石凭谁诉?空有游魂遍九州!”

这件事传出后,秦桧“闻而恶之,擒治其徒,流窜数人,至有死者。”

但是全国到处都有人纪念岳飞,痛斥秦桧。

如建康人民,也通过“请仙”的方法,写诗歌颂岳飞,贬斥秦桧:

“强金扰扰我提兵,血战中原恨未平;大厦已斜支一木,岂期长脚(指秦桧)误苍生!”

人民爱憎分明。

针对官方对悼念岳飞的压制,人们就借托“请仙”的办法来表达他们对岳飞的缅怀和对投降派的痛恨。

用宗教的神秘外衣掩盖起来的悼念活动,引起了当时人们更加强烈的反响。

韩世忠在岳飞被害后三个月,在灵隐飞来峰山腰,建立起一座以岳飞诗命名的“翠微亭”,作为对岳飞的纪念,表示对当权者陷害忠良的抗议。

韩世忠所建的翠微亭、经历代修葺,至今犹保存着。

人们看到翠微亭,就会想起岳飞那首饱含爱国主义情感的《登池州翠微亭诗》:

经年尘土满征衣,特特寻芳上翠微;好水好山看来足,马蹄催趁明月归。

在南宋王朝的高压政策下,鄂州人民十家之中有九家,把岳飞的绘像挂在家中,晨昏奉祀。

2、岳飞的平反之路有多难?

人们恨不能杀死秦桧,殿前司(禁卫军)军校施全,在杭州望仙桥等候秦桧乘轿上朝经过那里的机会,手持斩马刀猛扑上前,可惜未能击中,只斩断了一根轿柱,当场被抓走,壮烈牺牲。

绍兴二十五年(1155),秦桧病死,人们纷纷上书要求为岳飞昭雪冤案,可是高宗毫不悔悟,反而任命与秦桧一丘之貉的万俟卨为宰相。

万俟卨凭借宰相的大权,坚决阻止为岳飞昭雪,他对高宗说:

“虏方顾和,一旦录故,将疑天下心,不可及。”

绍兴三十一年(1151)夏天,御史中丞汪澈到鄂州岳飞旧部巡视,校官们向汪澈申诉岳飞之冤。汪澈当场表示,愿奏闻。

这话一出,官兵“哭声如雷”,有的边哭边说:“为岳公争气!”“中原望断因公死,北客犹能说旧愁。”

岳飞的被害,对期望王师收复中原的父老,是一个严重打击。他们非常怀念岳飞。朱仙镇人民追念岳飞的功绩,暗地串连建庙,秘密祭祀。

南宋孝宗时,朝廷给岳飞正式平反,南宋的臣民可以公开祭奠岳飞了,而朱仙镇人民在金人统治下,仍然不能公开祭祀岳飞。

历经金、元二代,这座民间私建的岳祠,虽因年久而湮没荒圮了,但民众在春、秋两季社会(集会)时,设岳飞灵位以祭。

到了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由当地政府出面,修建了岳武穆王庙。

历代纪念岳飞的庙宇,在全国好多地方都有,如杭州,汤阴、宜兴、九江、武汉等,规模较大的为杭州西湖岳庙墓和河南汤阴岳飞庙。

岳飞死后二十一年,绍兴三十二年(1162)六月,赵昚继位,史称孝宗。

孝宗主张抗金,接受大学生程宏图“昭雪岳飞之罪"的上书要求,七月就为岳飞平反昭雪,追复岳飞原官,下昭悬赏寻觅岳飞的遗体,以便“以礼改葬”;下令访寻岳飞子孙后代,给以官职。

隗顺的儿子看到寻找岳飞遗体的诏书,便将隐姓埋名多年的岳飞初瘗地告诉了朝廷。

南宋朝廷,遂将岳飞的遗骸,用隆重的仪式迁葬于西湖边的栖霞岭下,即今日的岳墓所在地。

隆兴二年(1164),宋孝宗赐智果院为褒忠衍福禅寺,就是今日的岳庙前身。

杭州西湖岳飞庙墓在明代天顺间(1457一1464)“同知马伟修茸之,以所植桧,析十为二,号为分尸桧。正德八年(1515),都指挥李隆又范铜为桧、桧妻王氏及万俟卨之像,反绑而跪墓前。”

人民群众对好佞恨之入骨,这三个铜像不久被游人击碎。

万历二十二年(1594),按察副使范涞又重俦,并增加了张俊的跪像,墓阙后面还刻有一副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表达了人民对民族英雄岳飞的爱和对秦桧一伙奸臣的恨。

3、岳飞的平反之路

岁月匆匆,从岳飞1141年无辜被害,到朝廷为他平反昭雪到追赠鄂王,经过八十四个春秋,兹列表如下:

绍兴三十二年(1162) 岳飞死后二十一年

七月十三日,南宋孝宗皇帝赵昚上台不久,即为岳飞平反昭雪,降旨“与追复元官,以礼改葬,访求其后,特与录用。”

十月十六月,追复少保,武胜、定国军节度使、武昌郡开国公、食邑六千一百户、食实封二千六百户。

淳熙五年(1178) 岳飞死后三十七年

十二月十二日,追复少保、武胜、定国军节度使、武昌郡开国公、食邑六干一百户、食实封二千六百户,谥武穆。

嘉泰四年(1204) 岳飞死后六十三年

五月二十一日,追复少保,武胜、定国军节度使、武昌郡开国公、食邑六千一百户、食实封二千六百户,赠太师,谥武穆,追封鄂王。

宝庆元年(1225) 岳飞死后八十四年

二月三日,追复少保、武胜、定国军节度使、武昌郡开国公、食色六千一百户、食实封二千六百户、赠大师、追封鄂王、谥武穆,改谥忠武。

这里要说明的是:

一、岳飞昭雪后,追赠太师,追封鄂王。谥号有二:武穆、忠武。别无其他追封。

隆兴元年《赐谥谢表》岳霖称:“臣霖等言:正月二十一日准告,伏蒙圣恩,赐臣等先父赠少傅、武胜、定国军节度使臣飞谨武穆者。”此“少傅”疑“少保”之误;“赠”当为“追复”或“故”。

二、《宋史·岳飞传》曰:“淳熙六年,谥武穆。““六年”为“五年”之误。

岳飞定谥之事,始于淳熙五年(1176)六月五日。宋孝宗令太常寺拟定谥号,初拟“忠愍”谥号,孝宗以为未当,令太常寺重拟。后拟定“武穆”,九月八日,“三省同奉圣旨,后下吏部考功司复议,再将考功司复议意见上奏高宗。

最后于淳熙五年十二月十二日正式通过,由尚书省降谥告付岳飞本家。淳熙六年正月二十一日,岳飞子岳霖收到谥告。其经过如此,均有明确记载。

故孝宗赐岳飞“武穆”之确切时,应在复议通过之日算起,即当以淳熙五年十二月十二日为准,《宋史·孝宗纪》系于淳熙五年九月八日:“戊寅,赐岳飞谥曰武穆”(见《孝宗纪》三)

三、追封岳飞为“鄂王”,是宁宗嘉泰四年(1204)五月二十一日(癸未)的事,而《宋史·岳飞传》作“嘉定四年”,修《宋史》者粗疏,将“嘉泰”误为“嘉定”了。

幸存有《追封鄂王告(中书舍人李大异行)》:

“故追复少保、武胜、定国军节度使、武昌郡开国公、食邑六千一百户、食实封二千六百户、赠太师、谥武穆岳飞…可特追封鄂王,余如故。嘉泰四年六月二十日。”

又《宋史宁宗纪》:“嘉泰四年五月癸未,追封岳飞为鄂王,”嘉泰四年五月十一日《封王信札》,更载明嘉泰四年五月初九日,三省、枢密院同奉圣旨岳飞“可特与追封于爵”。(按:正式封告时间在六月二日)

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敬崇岳飞,他们痛恨迫害岳飞的秦桧一伙,这样,在岳飞逝世三百二十年以后,“分尸桧”出现了;在岳飞逝世四百五十年以后,四个坏蛋的铸像才跪在岳飞墓前。

这真是忠奸分明,人心大快!

至此,岳飞才算真正彻底平反昭雪了!

4、岳飞短暂的一生

最后在这里,我们简略回顾一下岳飞短暂的一生:

1103年崇宁二年 1岁

3月24日(农历二月十五日),岳飞诞生于相州汤阴县永和乡孝悌里。

1113年政和三年 11岁

从刀枪手陈广学武艺。

1117年政和七年 15岁

居家务农与自学。

1118年重和元年 16岁

娶妻刘氏。

1120年宣和二年 17岁

长子岳云出生。

1121年宣和三年 19岁

从周同学射箭。

1122年宣和四年 20岁

应募为“敢战士”,从军征辽。父卒,还乡守丧。

1124年宣和六年 22岁

第二次从军,投河东路平定军。

1126年靖康元年 24岁

提升为偏校,授予“进义副尉"官阶。后因丢失“告身”回乡。冬十二月,第三次从军相州大元帅府。

1127年建炎元年 25岁

夏七月,上书反对京师南迁,被革职归田里。回乡中途,第四次从军,投河北招抚司,为招抚使张所破格提拔为统制官。九月,随都统制王彦渡黄河抗金。

1128年建炎二年 26岁

因擅离开王彦部,触犯军纪,为宗泽开释,任以“踏白使”立功赎罪。汜水关一仗获胜,被提拔为统制官。

1129年建炎三年 27岁

在汴京南薰门大破叛军王善,转武经大夫、随杜充至建康。建康失守后,退兵于广德、溧阳等地,克复溧阳。

1130年建炎四年 28岁

屯兵宜兴。是年,从相州接回的母亲姚氏已在宜兴军营中。原妻刘氏已失散,在江南续娶李氏为妻,亦在宜兴军营中。李氏即岳夫人。

收复建康,升通泰镇抚使。

1131年绍兴元年 29岁

讨流寇李成、张用。升为神武副军都统制。屯驻洪州。

1132年绍兴二年 30岁

平游寇曹成,移屯江州,授中卫大夫、武安军承宣使,仍任神武副军都统制军职。

1133年绍兴三年 31岁

七月,平息江西吉、虔二州农民起义。九月,应召赴行在。高宗赐“精忠岳飞”锦旗。为江南西路舒蕲州制置使,置司江州。神武副军改为神武后军,岳飞任神武后军统制。作《满江红》词。

1134年绍兴四年 32岁

第一次北伐,收复襄阳六郡。除清远军节度使、湖北路、荆、襄、潭州制置使,封武昌县开国子。屯驻鄂州。

1135年绍兴五年 33岁

第二次赴行在入觐。夏,奉高宗命镇压湖南钟相、杨么起义。为神武后军都统制,进封开国公。还军鄂州。

1136年绍兴六年 34岁

第二次北伐,长驱伊、洛。任湖北京西路宣抚副使兼宣抚河东、节制河北路。

母姚氏卒,葬庐山,以目疾乞解军务。

1137年绍兴七年 35岁

赴平江,建康行在所,扈从高宗。拜太尉,升湖北、京西路宣抚使,兼营田大使。为淮西并兵事与高宗公开冲突,弃军怒上庐山。

1138年绍兴八年 36岁

反对高宗、秦桧对金妥协议和。枢密副使王庶视师江、淮,岳飞遗书王庶说:“今岁若不举兵,当纳节请闲。”

秋,应召赴临安行在入觐、岳飞面斥秦桧:“金人不可信,和好不可恃,相臣谋国不臧,恐贻后世讥。"

1139年绍兴九年 37岁

上《谢讲和赦表》,强烈反对《绍兴和议》。四次上章力辞“开府仪同三司(从一品官)”,高宗不许。

1140年绍兴十年 38岁

金毁盟南侵。岳飞麾师第三次大举北伐中原,取得郾城颍昌大捷,收复蔡、陈,郑州,以及西京等大片失地,进军朱仙镇,直指金军大本营——汴京。

七月底,被高宗、秦桧以十二道金牌强令班师。

1141年绍兴十一年 39岁

改为枢密副使,解除湖北、京西路宣抚使之职,赴临安枢密院任事。

冬十月,被张俊,秦桧等诬告“谋反”投入大理寺狱。

1142年1月28日(绍兴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39岁

农历除夕前一夜,为高宗赐死于大理寺。岳云,张宪同遇难。

1162年(绍兴三十二年) 死后二十年

夏七月十三日,孝宗颁布《追复指挥》,下令为岳飞“追复元官,以礼改葬,访求其后,特与录用”,岳飞冤案得到昭雪。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曾国藩:人到中年,不做三件事,人际关系越来越好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曾国藩人到中年记住三件事,曾国藩做人最好的三大原则,曾国藩中年崛起

    曾国藩有一句格言:“不责人小过,不揭人隐私,不念人旧恶。三者可以养德,亦可以远害。”这句话看似简单,却未必人人都能做到。三十岁之后,能做到这三点,可以修身养性,培养自身的美好品德,受到众人尊重,也能远离小人的迫害。一、不责人小过别人犯了一点小错误,不要轻易责备他,尤其是有第三者在场时,要给对方足够的

  • 明朝两位短命皇帝:做太子时小心谨慎,做皇帝时纵情享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除了这些还有两位其实也值得一说,因为他们有比较多的共同之处:第一,两人未登基之前虽然是太子,但是太子之位坐得是小心谨慎战战兢兢,数度不保;第二,登基之后在位时间都不长,一位是十个月,一位仅有一个月,第三,两人即位之初都励精图治想大有一番作为,初显明君之相;第四,两人死亡的原因都惊人的相似,简单点说都

  • 东方版的埃及艳后,怀着身孕嫁给皇太极,她的准儿媳被顺治深爱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她的一生,清史着墨不多,但相当传奇,可以说是东方版的埃及艳后。她作为一个女人,一生嫁给两个相当于的皇帝的人,第二次还是身怀六甲时嫁给了大名鼎鼎的皇太极,在那个时代,能做到这样的真的可谓传奇一般的人物了。娜木钟出生于蒙古贵族,天资聪颖又异常的美丽动人,用现在的话讲就是白富美。可惜的是,她的家族在元朝灭

  • 《满江红》票房突破十六亿:秦桧认为议和成功就是爱国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电影《满江红》海报秦桧总以为别人是想刺杀他,可在众义士眼中,岳飞临终遗言的价值远大于奸相的性命。在民众心中,岳飞和他的《满江红》世世代代活着,活着的秦桧其实已经死了,死了的秦桧更是永远跪在了岳武穆的面前。小兵张大布下大局爱国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对于脚下这片土地的朴素情感。民众之所以爱国,是因为国土养育

  • 古代清朝的时候废除的这种大刑,现今网友觉得应该恢复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清朝刑法废除,清朝三法是谁废除的,清朝议罪银后来被废除了吗

    就算是心胸开阔的苏轼在听到自己被流放到海南岛时也是赶紧的交代了后事,那时候流放就等于慢性自杀吧,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就这样一个不怕风吹雨打,不怕任何困难的人最终也在流放二字前妥协了。有网友会问这刑法难道比凌迟还残忍吗?凌迟只不过一刀一刀的挖掉你身上的肉,差了一刀对于刽子手来说都不够

  • 明朝没有丞相,哪个职位是百官之首?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明朝左右丞相哪个大,明朝三任丞相,明朝开国丞相是谁

    在这之前,无论是实行群相制还是独相制,丞相的地位在官员中都是最高的。独相制下,唯一的丞相自然是百官之首,无可争议。群相制下,也必然有一个居于首位,成为百官之首。丞相没有了,六部直辖于皇帝,这六个平行的机构成了全国最重要的机关。但慢慢的,明朝的政治系统中又演化出来“内阁”这个特殊的机构。内阁中的辅臣也

  • 清朝一种热门职业,工作不能穿衣,晚年会得一种病,羞于与人说起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慈禧太后的奢侈是出了名的,她洗澡用上百条毛巾,一年消耗的水果上万颗,在她的储秀宫内现在还有一个盛放水果的大缸,据说这个大缸放满水果,能让她的寝室全部是果香。慈禧太后的奢侈,体现在吃喝玩乐拉等各个方面,即便是她死后,无数财宝也被他填进了棺材里。活着的时候,更是用军费来供自己享受。乾隆皇帝也是一个比较喜

  • 《满江红》不杀秦桧?秦桧最后咋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电影 满江红话说,南宋绍兴十六年,距离宋金媾和,岳飞遭受秦桧诬陷入狱。1142年1月,以莫须有的罪名,与长子岳云、部将张宪一同遇害,整整过去了四年。秦桧奸贼,又丧权辱国,欲与金国使臣会谈,结果,谁知道,会谈前夜金国使者竟死于宰相驻地,密信也不翼而飞。绍兴议和小兵张大与亲兵营副统领孙均也意外被牵涉到巨

  • 大臣每顿都吃窝头,康熙听说后连吃7天,太监:再吃就吃穷了!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文/霞姐读历都知道,在中国古代,皇帝贵为天子,吃穿用度自然是十分讲究的,就算是一代贤君在皇宫里主张简朴之风,每日的花销也是想到不敢想的。今天小编为大家讲讲康熙皇帝为了发扬简朴之风而发生趣事实际上,康熙算得上是一代明君了,他的生活确实比较简朴,据说康熙平时的衣物,要是破了,缝补一下就继续穿着了。大家都

  • 《满江红》票房突破十亿:害死岳飞的根本就不是秦桧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贺岁电影《满江红》其实,无论是小人物还是大人物,他们只是南宋和金国博弈的棋子而已,对大局的走向影响有限,只有赵构和完颜亶才是决定历史走向的棋手。在宋金都有议和意愿的情况下,秦桧必然长时期受到重用。毕竟他是宋金的决策者都愿意接受的人选,而岳飞只是宋高宗手中可以向金国提高要价的最大本钱。到了关键时刻,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