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一生主做两件事:北御匈奴、南抗秦国,他凭什么入列战国四大名将

一生主做两件事:北御匈奴、南抗秦国,他凭什么入列战国四大名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080 更新时间:2024/2/7 16:19:06

赵国,自赵烈侯赵籍立国至邯郸被攻陷、赵幽缪王被俘,整整175年,一直是战国中后期东方六国中最强大的诸侯国。

特别是在赵武灵王时,胡服骑射的推行,让赵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支成建制的骑兵,一度所向披靡,称霸一方,令已经过商鞅变法实力强大的秦国也不敢侧目。涌现出的名相良将如肥义、楼缓、虞卿乐毅田单赵奢、蔺相如、廉颇、赵胜、李牧等,让其他诸侯国也是忌惮无比。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无比强大的国家,却在秦国灭六国当中第二个被灭,是何缘由呢?

原来,在赵国末年,赵王迁本就品行不端,再加上他昏庸无能、亲佞臣远忠良,赵国只剩下李牧一人是真真正正有实力且忠君爱国之臣,可赵王迁却听信奸臣郭开的谗言,枉杀李牧。李牧死后,仅仅过了三个月,秦军攻下邯郸,俘虏赵王迁,赵国已名存实亡了!

李牧究竟是何方神圣,对赵国居然如此重要?乡闾城郭皆流传着一句谶语:“李牧死,赵国亡。”而后事也验证了这句话。

李牧作为赵国支撑危局的唯一良将,他一生主要做了两件事:北御匈奴、南抗秦国,与白起、王翦相比,其实力真的可以与他俩相媲美吗,他凭什么能入列战国四大名将呢?

[var1]

李牧,赵国时期赵国人,赵国名将、军事家。虽为武将,但他的作战风格却极为保守,为何这样说呢?

古之名将,有以冲锋陷阵闻名的,这叫以战为战;有以阴柔对抗知名的,这叫以和为战;有以坚守不出著称的,这叫以守为战......而李牧则属于最后一种,以守为战。凡对战,敌我情况不明,他坚守;敌人士气高昂,他不出;天时地利未到,他固守。是什么原因呢?

要知道当年赵国在长平之战中差不多有45万精锐损失殆尽;再后来的邯郸之战,凑得军队总数三四十万,而年轻力壮的士卒不超过十万,剩余的都是刚征集的老人、妇孺及儿童,虽然最终赵、楚、魏联军击退了秦军,但赵国也是损失惨重!

都说诸葛亮领兵谨慎,但孰知当时的蜀国国弱兵乏,敢贸然行事吗?赵国已羸弱残喘,李牧他能不“怯战”吗?但与其说他“怯战”倒不如说他谨慎更好,坚守之际寻找良机,不战则已,一战必胜。所以李牧一生经历过的大战、小战,无一败例!

李牧作为赵国名将,他一生的第一个阶段便是北御匈奴。

[var1]

李牧驻扎在赵国北部边境防御匈奴,他有自己的幕府,可以设置官吏,又可征收防城内的租税,日子可谓活似神仙!他有权不滥用、有钱不纸醉金迷,有兵不拥兵自重,他体恤士兵、不扰百姓,所以深受士兵、百姓的爱戴。

面对匈奴的进攻,他有令在先:“匈奴如果入侵,要赶快收拢人马退入营垒固守,有胆敢去捕捉敌人的斩首。”所以一直过了很多年,匈奴不损一兵一将,己方也不失人马物资,可谓一片“祥和”!

时间久了,有士兵开始埋怨了:想报效国家,可无仗可打;想建功立业,可没有机会。士兵们都摩拳擦掌、磨刀霍霍,但始终等不到李牧出击的命令。士兵有怨言,消息传到赵王耳中,赵王也很生气:“让你防御匈奴,你却始终坚守不出,毫无寸功!”赵王认为李牧是怯战,果断换别的大将替代他。

新的将领好大喜功,日日出战,天天败仗,损失的人马、辎重更是无数。赵王又生气,想再请李牧抵御匈奴。

古之名将,有哪个脾气不倔的,有哪个不自视清高的?呼之即来,挥之则去,平常人也是难以接受的,更何况是一名真正的武将呢!

赵王去请李牧,李牧辞病不出,赵王再三相请,李牧便无奈说道:“大王一定要用我,我还是像以前那样做,才敢奉命。”赵王别无他法,只能悻悻同意。

李牧再回边境,士兵、百姓们都欢呼雀跃。之后士兵诉苦、百姓诉殃,统一决心与匈奴大战一场。李牧顺从民意,不再守旧,准备战车、战马、勇士数万,用计诱骗匈奴主力近前,前后埋伏、左右开弓,一举斩杀匈奴人马十万多数,灭了襜褴,打败了东胡,收降了林胡,一战让匈奴十多年不敢接近赵国边境城镇!

好的将领不好战、不惧战,而是善战!李牧一战确保赵国北部边境十多年的和平,他对赵国来说,可谓居功至伟!

李牧一生的第二个阶段便是南抗秦国。

[var1]

公元前234年,秦国大将桓齮攻打赵国平阳、武城,斩杀赵军十万人,接着又深入赵国大后方,直逼赵国都城邯郸。十万火急之际,赵王迁赶紧命人召回李牧来抵抗。

李牧率边防军主力与邯郸派出的赵军会合后,在宜安附近与秦军对峙。面对连续取胜、士气高昂的秦国士兵,李牧又开始了自己的老方法——坚守不出!这让秦军感到了头疼,想奋勇杀敌,却无懈可击;想早点胜利,可始终有固垒的隔绝。

秦将桓齮认为:“当年长平之战廉颇用此法让秦军停滞不前,现在李牧也用此法,让秦军不能持久而处于不利!”桓齮只好另辟蹊径,转而攻打肥下,意图让李牧大军为救援肥下倾巢而出,从而趁机歼灭赵军全部。这对于老谋深算的李牧来说,怎会看不破?

李牧见秦军攻打肥下,反其道而行,直接率军攻打秦军的营寨,一举成功端掉!桓齮率兵回救,李牧早有埋伏,打的秦军落花流水,落荒而逃!李牧因击退秦军有功,被赵王封为“武安君”!

在同时代,被封为“武安君”的只有三个人:苏秦因合纵六国成功,被赵肃侯封为“武安君”,最后被齐国大夫派人刺杀;白起因数立战功,被秦昭襄王封为“武安君”,最后却被逼提剑自刎。李牧被赵王迁封为“武安君”,他的命运会如何呢?

[var1]

李牧击败秦军没过几年,公元前229年,秦王嬴政派大将王翦亲自率主力几十万围困邯郸,赵王迁命李牧带兵抵抗。

李牧的大名王翦也是早有耳闻,王翦深知李牧将是秦军取得胜利途中最大的绊脚石。可见在李牧面前,王翦也没有取胜的把握!

于是王翦上复秦王嬴政,想先用计除掉李牧!嬴政得知王翦的难处,便派奸细混入邯郸城,用重金收买了赵王迁身边的奸臣郭开,让郭开向赵王谄谀李牧勾结秦军,准备背叛赵国。赵王迁听信了谗言,便委派宗室赵葱和齐人投奔过来的颜聚去取代李牧和司马尚。

[var1]

李牧接到命令,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为由,拒绝下任。赵王迁认为李牧的抗拒不正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吗!故趁李牧大意,暗中设圈套捕获了李牧。赵王迁用的什么圈套史书并未记载,我们可以大胆想象一下是否类似电视剧《三国演义》中吕布因大意,被手下捆绑结实送于曹操。赵王迁所设圈套,我想与吕布被擒如出一辙吧!

赵王迁捕获了李牧,立马将他杀死。可惜了一代名将,正为国专注之时,却死于小人之手!

李牧击败匈奴、击退秦军,是古代战争史中以步兵大兵团全歼骑兵大兵团及围歼战的典型战例。李牧作为赵国末年国家生死存亡之时唯一的良将,有他在,赵国可保旦夕;没有他,赵国顷刻覆灭。虽然他一生征战场数屈指可数,但他在抵御外敌中无一败例。他深得士兵和人民的爱戴,有着崇高的威望!要问他凭什么能入战国四大名将之列,以上这些足矣!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晋国历史知多少丨晋侯墓地的墓主都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除了113、114号墓位于墓地的东部中间外,这个墓地的墓葬并没有实行左昭右穆的排列方式,而是从北面一排开始自东向西埋葬到32、33号墓,然后又折到中排西端的91、92号墓,之后再折到南排东端1、2号墓,南排又自东向西埋葬到最西端62、63、64号墓,最后又折到北排最西端93、102号墓。[var1]

  • 秦始皇陵墓长啥样?看看资治通鉴里怎么讲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秦始皇乐忠于找寻长生之道,后面没有找到。长生没有办法,那死后一定要好好享受!古人是非常强调陵墓的,毕竟在他们看来死后也要享受生前的荣华富贵,何况那可能是自己可重生之地!我们的始皇帝动用了72万人进行了修建39年的大工程,可想而知!最近阅读《资质通鉴》,给大家分享一下这本书里是如何记载的。那是公元前2

  • 楚国-战国最后的挽歌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春秋末,楚国因伍子胥的缘故被吴国攻破了国都。后来虽借秦国之力,以及越国对吴国背后的攻击,得以复国,但元气大伤。经楚昭王、楚惠王两代国君励精图治,楚国得以复苏。在战国,继续以战国七雄的地位而屹立。[var1]楚惠王战国初年七雄并立,各国竞相变法,相互争城夺地。楚国悼王立欲励精图治,适逢吴起离魏,悼王便

  • 蜀汉灭亡时有多可伶?你看刘禅的7个儿子和2个女儿,都是啥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段十分荡气回肠的历史。许许多多的英雄人物,在这个天下三分的战场上展现出自己的魅力。或许是得益于《三国演义》的加持,刘备的队伍,无疑是最受读者欢迎的势力,再加上有诸葛亮这个最强军师的辅佐和其他将领的配合。可以说刘备的蜀汉,是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但是这样一支能人颇多的队伍

  • 改换门庭和争建霸业-后齐桓公时代,郑文公与宋襄公的不同选择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郑文公简介,郑文公碑全文真迹,齐桓公与郑庄公

    在齐桓公薨逝、齐国诸公子为争夺国君之位而相互争斗、攻伐,齐国国内局势动荡混乱的这段时间里,原本从属于齐国的中原诸侯联盟成员们也开始各怀心思,筹划着自己国家将来的政治走向。而除了那个一门心思想要继承齐桓公所留下的霸业,积极出兵干预齐国内乱,图谋以此谋取争霸资本、扩张宋国影响力的宋襄公之外,一贯‘风吹两

  • 中国第一个皇帝秦始皇见母亲偷情,该怎么办呢?他终于想出此计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秦始皇下葬全程,千古一帝秦始皇,秦始皇40分钟完整视频

    赵姬杨柳细腰,貌美如花,进宫前是民间卖唱女。有位商人名叫吕不韦,因见赵姬相貌出众,将其纳妾。 吕不韦智商超群,商场成功之后,又想从政做官。他千方百计认识了秦国一位官二代名叫子楚,见子楚单身, 就将小妾赵姬送给子楚做妻。此时,赵姬已有身孕,子楚不知,进宫成婚后生下私生子儿子嬴政。 谁知子楚被养母华阳

  • 关羽为何发动襄樊之战,水淹七军是天命还是人为?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关羽为何发动襄樊战争,关羽为什么出兵打襄樊,关羽襄樊之战为什么会输

    关羽在北伐的路上,曾被众人传唱过“关羽水淹七军”。但实际上这是《三国演义》为了刺激,给他强加上的。在《三国志》当中,关羽并没有搞所谓的蓄水、决堤这种狠人操作,七月份本来就是长江中下游的梅雨季节,当时正赶上“汉水溢流,害民人”,冲击樊城的也是自然形成的洪水。正是在这种“天时地利”的帮助之下,关羽杀庞德

  • 四川战国地理:巴蜀两国内战,秦军受邀入川,假途伐虢之计灭三国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前319年。陕西咸阳城区东北一带,战国时期秦国都城咸阳。距离秦国商鞅变法完成的时间已经有30多年了,秦国像足了一个经历过散打实战而且现在营养丰富体能状态超一流的精神小伙,浑身的力气正愁着无处挥撒的时候。秦国南方的苴国,这就送来了枕头,说是被蜀国给欺负了,希望秦国能帮忙去跟蜀国打一架,让蜀国这老小

  • 秦朝在大一统之后,秦代郡县制是如何形成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秦朝时期的郡县制特点,秦朝郡县制设立多少个郡,秦朝郡县制的建立有什么影响

    秦帝国作为中国古代第一个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实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第一次大转折。不仅打破了商、周以来封建制与宗法制的统治地位,形成了“主有专己之威,臣无百年之柄”的政治格局,更是以郡县制打造了中国古代地方行政体系的基本框架。一、秦代县制概论关于县制的起源众说纷纭,大致有西周起源说、春秋楚国起源

  • 汉朝有多少位皇帝,你知道几个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汉朝有几位皇帝,汉朝皇帝排名顺序,汉朝历代皇帝简介

    汉朝皇帝,以及其家族的皇帝英豪俊杰灿若群星,有雄才大略、叱咤风云的,也有才华横溢、锐智惊世的光武帝。汉高祖刘邦在我国汉史图卷中熠熠生辉。为历史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特别是在治国安邦、勤俭持家方面为我们留下很多典故、佳话。汉朝历代皇帝顺序一览表:刘邦高祖刘邦,公元前202一前195年惠帝,公元前195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