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1]
一个出色的音乐家,荆轲的好友
高渐离,战国末年燕国的音乐家,擅长击筑(是古代的一种击弦乐器,颈细肩圆,中空,十三弦)。荆轲来到燕国都城认识了高渐离,二人与酒肆畅饮,酒酣之时,高渐离击筑,而荆轲随之高歌,二人因音乐成为知己。
易水河畔,我为你击筑
荆轲与高渐离二人快乐生活是短暂的,在燕太子丹的一再催促下,荆轲要启程去秦国刺杀秦王嬴政。荆轲此去秦国,抱着必死的决心。那一日,易水河畔,荆轲的好友高渐离也在送行的行列里。在离别之时,高渐离为荆轲击筑送行,而荆轲随之豪迈地唱起了”风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一曲悲壮的合唱,二人演奏的豪迈悲壮,令送行的众人无不动容,也成为了千古名唱。一曲壮歌之后,二人至此分离,可谓就此“生死两茫茫”!
[var1]
荆轲刺秦失败,天降横祸
荆轲刺秦失败后,荆轲惨死,不久后秦国大兵压境,燕国灭亡,高渐离隐姓埋名,在宋子县一富人家帮佣,以躲避秦王的追杀。但是他对音乐的热爱,还是一不小心一时没有忍住,有显露出自己高超的击筑技艺,一时名满宋子县,更是传到秦王嬴政的耳朵里。
[var1]
士为知己死,乃大英雄
当秦王召高渐离去为他击筑,他明知大祸临头,并没有选择逃跑,而毅然而去。刚来到秦王宫,就被人发现了,秦王担心他是荆轲好友会趁机刺杀他,于是命人弄瞎了高渐离的眼睛。秦王以为就此可以高枕无忧了,谁知高渐离以筑为武器,他在筑里灌铅,使筑成为武器。在秦王嬴政听得正入迷时,他奋起用筑击杀秦王,但没有成功,被秦王残忍杀害。
[var1]
高渐离一个十足的音乐家,在酒肆与荆轲相识,二人性情相投,成为知己。他在荆轲刺秦的事件中,只是在易水河畔为荆轲击筑送行,燕太子丹于他无恩,秦王于他无仇,他只是一个旁观者。司马迁记载的曹沫、专诸、豫让、聂政和荆轲,每个人都是为了一个权贵才去行刺的,只有高渐离士为知己者死,他为了荆轲才执着于刺杀秦始皇,最终落得身死。这样的朋友中国国代很少见,即使放在今天也是凤毛麟角,得此知己,不枉此生。
愿人们在铭记荆轲刺秦的同时,也别忘了另一个刺秦英雄——高渐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