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有人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简单的来讲就是:康熙想要体验奢华的生活,可一代帝王的名声和言官们的嘴都摆在那里,自己倘若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那未来的史书该如何写他?自己耗费大清朝的民脂民膏,那朝野上下的官员又该如何看待他?
更加致命的是,倘若这种上行下效的风气传播开来,众多官僚也模仿康熙享受同样的生活,那清朝的生命还能否延续下去了?
所以甭管是康熙还是其他帝王,很多皇帝的心里是非常苦涩的,自己好不容易成为了全天下最有权势的人,却要过着相对节俭的生活,那这样的皇帝还有什么意思?可不过这样的生活,自己的政权又很可能会因为奢侈和腐败进而发生垮塌,那皇帝们又该如何做出选择?
至少到了康熙这里,他很聪明的想出了一招——有人帮着自己干脏活,问题不就迎刃而解了?
比如说,康熙即将南巡,为了居住舒适,他计划在江南修建宫殿。可倘若自己挪用国库的公款,消息一出必然会引起舆论上的喧哗,更会遭到群臣的反对。毕竟国库里的全是为了维护国家运转的,而不是让你一个人花销的。
但倘若这个时候,康熙把接待的工作交给一个地方的大臣,然后这个大臣不断地挪用地方的钱库,承担康熙即将来访的各项花费,而康熙在这个过程中不出一分钱。那么事后,还会有人责怪康熙奢侈糜烂吗?
话说朕可是一分钱也没出,都是那个接待的地方官员背着朕私下搞出来的名堂,要骂你们就去骂那个官员去,骂朕干什么?
而康熙与曹氏家族的关系,就是建立在这样的背景之下!
作为早年的皇室包衣,以及康熙皇帝的陪读,曹寅与康熙之间的关系是无比密切的。出任江宁织造之后,曹寅每年递上的奏折更高达两位数,也一直被史学家怀疑他是康熙安插在江南地区的棋子。既然有着如此亲密的关系,那有关康熙南巡的接待工作,自然也就非曹氏家族莫属。这也就意味着,那个见不得光的脏活,也要由曹氏家族来干。
光靠着自己的俸禄,曹寅是没有能力进行接待的,但利用自己与康熙的关系和权限从地方搞钱,那可就容易的多了!
1、从地方钱库借钱,作为康熙的密探,江南的官员敢说不借?倘若不借,估计曹寅弹劾你的奏折马上就要送到北京了。有没有罪无所谓,重点是康熙很可能会判你有罪!
2、直接大张旗鼓的挪用公款,就算账面上不断的亏空,只要康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哪个地方官敢让曹寅去还钱?
3、利用江南织造的身份挪用钱财或物品,再从市场上倒卖赚取差价,对于清朝的官场而言,这甚至都纳入不到腐败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