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偏安江南的南宋为何并不热衷于收复失地?

偏安江南的南宋为何并不热衷于收复失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790 更新时间:2024/2/6 8:33:38

但是这两个偏安政权却又有着明显的区别,东晋立国一百多年,接连大小的北伐发动了数次,并且屡屡打的北方政权毫无招架之力,而南宋虽也有北伐可是效果总是不尽如人意?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南宋不想北伐呢?

回顾两宋史,不难看出,宋朝被人诟病的最多的确实是他的武力。并且因为过度的重文轻武,导致大宋军队的战斗力可以说是历朝历代以来最弱的。

大宋开国初期有着赵匡胤这样雄才大略的君主大宋军队可能还保存着强悍的战斗力,可是因为“陈桥兵变”夺取皇位的赵匡胤也因此对武将有了过度的防范,并且重文轻武的国策让很多人都已读书博取功名为荣,而常年在军队摸爬滚打的则被那些文人士子所瞧不起,也正是因为武力的过度孱弱,所以被金人打进都城才有了偏安的南宋政权。

而承接自北宋的南宋却还是没有吸取教训,相反他们反而更加的忌惮领兵在外的将领,如著名的岳飞。他领导的岳家军屡屡大败金人,即将收复汴京时却被“十二道金牌”召回临安,罢黜了他的兵权,更是在之后为了与金人苟合而杀死了岳飞。因为他们总是怕领兵在外的将领突然造反,他们仅剩的半壁江山都保不住了。可是终宋一朝,心腹之患始终是外患,而不是内忧,最终南宋也同样重蹈北宋覆辙。

其二点,南宋朝廷并不热衷于北伐的原因则是因为整个大宋朝廷主和派一直占据着上风,他们不遗余力的打压主战派,让许多有识之士报国无门。

这一点又同样是遗传自北宋,当年的大辽南犯时,若非宰相寇准力排众议让皇帝御驾亲征哪有北宋一百多年的江山。可是在打败辽军后早已吓破胆的大宋君臣不顾反对之声签订了“澶渊之盟”,在他们看来无非是多赔一点钱罢了。

后来岳飞打下朱仙镇直逼汴京时,又和当年的澶渊之盟一样,不顾反对之声与金人签订了和议,并因为金人“必杀飞,始可和”的要求杀死了岳飞,才有了后来的和议,打胜了反而要割地赔款,历朝历代都没有如此窝囊的事。

其实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南宋皇帝其实并不热衷于收复失地。如果说有一个如赵匡胤一样雄才大略的君主,还有澶渊之盟和后来的嘉定和议吗?当年的“靖康之耻”已经吓破了南宋朝廷君臣的胆子,在他们看来就算胜了也只是一时之胜,无论怎么打自己的结果肯定会输,到时候自己这南方的半壁江山都保不住,于是一份又一份的和议就这样诞生了。

无论是秦桧还是后来的史弥远或者贾似道,他们都是主和派人士,可是他们是摸准了皇帝不敢打的心思才能如此的肆无忌惮,并且他们也乐于替皇帝背锅。比如秦桧若没有高宗默许,仅仅凭“莫须有”三个字就敢杀岳飞?而高宗也因为秦桧替他背了锅才有这十几年的权倾朝野。

所以南宋不热衷于北伐,首先南宋皇帝的付很大一部分责任,若不是他们的默许,主和派怎么能弥漫整个朝堂,主战派被压的喘不过气导致军队战斗力孱弱,也因此导致了负面效应,打不过就赔钱,可是别人拿了钱发展自身又开始大规模侵略,最终导致了南宋和北宋一样重蹈亡国的命运。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关羽曾用一妙计,让诸葛亮自叹不如,400年后,李世民照葫芦画瓢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正史诸葛亮评价关羽,关羽和诸葛亮真实关系,正史中的关羽有权杀诸葛亮吗

    诸葛亮给关羽写信说:“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当与益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将他评价为韩信那样的人物,而韩信则是中国古代最为著名的“兵仙”,凭借的是他那极其出色的战略计谋,关羽在战场上有使用过战略计谋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在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以上将军之职镇守荆

  • 李世民杀死一大将,因秦叔宝放过其家人,百年后大将后人推翻唐朝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李世民为何要杀秦叔宝,秦叔宝 李世民,李世民怎么评价秦叔宝

    可以说李世民能够创建一番赫赫功业,绝不是那一种面对对手也极为仁慈的人,向来的崇奉的都是“铲草除根”。但是在621年的时候,李世民杀死了王世充手下一大将单雄信,本来想要灭其满门,但是因为秦叔宝的劝说而放过了其家人,创下一仁义之举。单雄信的出生年限不详,他本来是曹州济阴的一个大地主,家中极为富裕,同时武

  • 张伯驹捐献国家的文物:图6让他倾家荡产,图8是李白唯一存世真迹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张伯驹晚年情况,张伯驹捐的文物有哪些,张伯驹收藏的文物

    【张伯驹】张伯驹(1898—1982年),原名张家骐,字丛碧,号游春主人、好好先生,河南项城人。纵观张伯驹的一生,他无比痴迷于收藏,为此不惜倾家荡产。“予所收蓄,不必终予身,为予有,但使永存吾土,世传有绪,则是予所愿也!今还珠于民,乃终吾夙愿!”这是张伯驹捐出收藏时所说的话,让人感动不已。【褒奖状】

  • 千古一帝隋炀帝寒酸墓地:杨广仅剩下两颗牙齿,图8是萧后的遗骸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隋炀帝和萧后墓地】大业十二年(616年)七月,隋炀帝杨广在江都(扬州)被宇文化及缢杀,终年49岁。隋炀帝是公认的“千古一帝”,但千百年来关于他的墓地所在地一直是个谜。2013年3月,扬州市西湖镇司徒村曹庄一处房地产建设项目施工现场,人们意外发现了两座隋唐风格砖室墓。经过考古发掘,最终确认为隋炀帝和

  • 武则天临终前,为何将天下还给李唐?千年后,才知她有多睿智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武则天为什么把天下还给李唐知乎,武则天真的将李唐宗室都屠尽了吗,武则天能还政于李唐吗

    武则天的这首诗名字叫做《如意娘》,“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表达出来了无限缠绵的相思之情,于是她在嫁给李世民13年以后,在被驱逐出宫成为尼姑一年以后,又一次回到了皇宫,不过是以李治妻子的身份。在回到皇宫以后,武则天开始为“成为皇后”而努力,所以当时的皇后王氏

  • 河南发现唐朝粮仓,仓内粮食千年不腐,被发掘的第二天便再次发芽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河南洛阳发现千年粮仓,河南千年粮仓视频,千年粮食不腐烂还能发芽吗

    “重农抑商”在今天是广受非议的,但是在最初的时候也确实是有着其必要性,只有大多数人都在进行生产活动的时候,才能够保障粮食的生产。在生产出足够的粮食以后,那就需要进行储藏,我国粮食储藏的历史非常久远,早在新时期时代的河姆渡文明,人们就已经有了储藏粮食的习惯。等到隋唐时期,粮食储藏更是已经成为了王朝花费

  • 家喻户晓的狄仁杰,曾两次官拜宰相,为何最高的品阶也只到三品?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上真正的狄仁杰,历代名人对狄仁杰的评价,狄仁杰共做了几年宰相

    狄仁杰出生于630年,年少时通过考中科举而进入朝中为官,在刑侦法名与经济乃至于军事等等领域中,都有取得极为突出的成就,曾经两次官拜宰相,分别是天授二年(691年)成为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后来因遭诬陷而被贬谪,又在神功元年(697年)再次被升为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成为大唐宰相。不过可能很多人都没有想到,狄

  • 《唐朝诡事录》的故事究竟发生在什么年代?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唐朝诡事录9个故事,唐朝诡事录全集免费,唐朝诡事录元县令是坏人吗

    那么问题来了,《唐朝诡事录》的故事究竟发生在什么朝代呢?根据苏无名狄公弟子的身份来看,那应该是女皇之后的故事。在位的唐皇是由罗嘉良扮演的,是男性,这意味着女皇的时代已经结束,那么应该是唐中宗、睿宗或者玄宗时发生的故事,正是大唐最繁华的时期。肃宗朝是不可能了,毕竟相隔太远。事实上,根据太子和公主对立的

  • 唐代有才无德的4位大诗人,才华让人望尘莫及,人品却不值一提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唐代的诗人数量也极为庞大,既有潇洒俊逸的李白,也有老成爱国的杜甫,还有为诗歌如痴如醉到底李贺,这些诗人不仅才华横溢,人品道德也值得称道,堪称德才兼备,是当时社会上人人尊崇的杰出人物。但诗人也并非人人如此唐代还有一些诗人尽管才华出众,但人品却极为一般,甚至十分不堪,今天给大家介绍最不堪的4位诗人。1宋

  • 牛在唐代到底有多么重要?人牛力俱尽,东方殊未明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唐朝对牛的态度,人牛力俱尽东方殊未明,唐代的牛有多厉害

    耕牛在唐人心目中的地位在中国古代,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与国家的兴衰密切相关。农业生产的进步发展,与牵引畜力有很大关系。自西汉以来,大牲畜中的牛逐渐成为农业生产的主要动力。牛的力气很大,可用于耕地、整地、播种等各个农业生产环节,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生产力。可以说,牛是保障农业生产的基础,是人们衣食的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