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邦拜韩信为将的原因,被史书隐藏得太深,难怪韩信会要封王

刘邦拜韩信为将的原因,被史书隐藏得太深,难怪韩信会要封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776 更新时间:2023/12/12 11:51:53

问题在于,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军事行动关乎刘邦生死,韩信不名一文,更无实际战绩,为何刘邦如此重用韩信?君不见,战国赵括名气冲天,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却让赵国败于长平之战,一战毁尽赵国根基,难道刘邦不怕韩信是赵括第二?其实,刘邦“重用”韩信的原因,被史书隐藏得太深,这也导致后来韩信主动要求封王。

鸿门宴之后,项羽进入咸阳,成为名副其实的帝王,他为了安抚各路诸侯,一共分封了18个诸侯王。其中,备受项羽忌惮的刘邦,被分封到了偏远的巴蜀和汉中,称为汉王,同时将三位秦国降将分封在关中地区,堵住刘邦东出的通道。

在这种情况下,韩信纵观天下英豪,首先排除了妇人之仁的项羽,和其他一干诸侯,其次将目光瞄向了形势严峻的刘邦,于是韩信弃楚投汉,从项羽阵营跳到了刘邦阵营。从刘邦夺取江山的结果导向来说,韩信眼光的确不凡,能够发现刘邦阵营的潜力。

然而,投奔刘邦阵营之后,韩信却一直不受重用,乃至差一点就被斩首,幸好夏侯婴见他不凡才刀下留人,后来夏侯婴向刘邦推荐韩信,刘邦没有觉得韩信有何特殊之处,于是韩信依然不受重用,《史记》云“言于上(刘邦),上拜以为治粟都尉,上未之奇也。”

由于刘邦将士多是关东人,不愿远走他乡,于是在去汉地的路上,很多将士放弃追随刘邦,趁着夜色纷纷逃亡,其中不受重要的韩信,觉得刘邦并非明主,就也跟着逃亡。后面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与韩信有过交谈的萧何,深知韩信是大才,于是萧何月下追韩信,导致刘邦以为萧何也要离他而去,最终萧何追回韩信,劝说刘邦不能怠慢,要以国士之礼、之职待他,接下来才有刘邦任命韩信为大将军的一幕。

上述历史中,有一个奇怪的地方:夏侯婴推荐韩信后,韩信依然没有得到重用,为何萧何推荐韩信后,韩信立即得到如此重用?

首先,推荐人的分量不同。萧何是刘邦集团的二把手,地位远非夏侯婴能比。其实今天也是如此,一个公司的二把手推荐,与小主管推荐,得到的重视程度肯定不一样。

其次,萧何很隆重地推荐。他向刘邦推荐说韩信是“国士无双”,夺取天下的关键人物,但刘邦只是说“我看你的面子,派他做个将军吧。”萧何却认为职位太低,最终还是留不住韩信,于是刘邦才说让他做大将。随后萧何劝说,刘邦答应搭台拜将隆重任命韩信。换言之,刘邦非常信任萧何,以及需要给萧何脸面,故而在萧何一再劝说下拜韩信为大将。

第三,前后形势大不相同。夏侯婴推荐时,刘邦阵营还算比较稳定,但萧何推荐时,刘邦阵营逃兵众多,这时紧要事情之一是稳定军心,夏侯婴、周勃等老弟兄肯定跟随刘邦,其他人就需要安抚了,而任命弃楚奔汉、又刚刚逃亡的韩信为大将,无疑最能安抚人心,最能给人希望。因此,萧何劝说刘邦重用韩信时,可能也点出了这方面的因素。

第四,重用需要打上引号。刘邦任命韩信为大将之后,其实并未给予实权,只是将韩信视为参谋之人。之后,韩信向刘邦分析了项羽弱点,以及如何攻取三秦之地,《史记》云“于是汉王大喜,自以为得信晚。遂听信计,部署诸将所击。”可见,刘邦没有给予韩信实际军权。

总之,由于刘邦信任萧何,加上当时军心不稳,于是才任命韩信为大将,但韩信毕竟没有实际战绩,且又是刚刚投奔过来的人,因此刘邦没有也不敢将军权、或部分军权交给韩信。换言之,当时韩信的大将军职位基本上是一个空架子,名不副实,有才华的话刘邦继续使用,若是草包对刘邦影响也不大。

刘邦攻取三秦之地时,韩信主要是献计之功;出关之后,刘邦收服魏王豹、河南王申阳,韩王郑昌、殷王司马卬降汉,以及汉军联合齐王田荣、赵王歇共同击楚,韩信在此过程中贡献不明,但大概率是没有什么显著的贡献。

真正的转折点是彭城之战。刘邦出关之后气势汹汹,率领56万兵马攻打西楚,最终却在彭城之战中,被项羽率领的3万兵马打的一败涂地,刘邦仅率数十骑逃脱,以汉为首的反楚联盟瓦解。更为严峻的是,彭城之战失败之后,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叛汉降楚,齐王田荣、赵王歇、魏王豹也反叛并与楚媾和,其中魏王豹还切断了汉军的退路,由此导致反楚形势急剧逆转,刘邦面临着严峻的形势,陷入人生最低谷。

在这种情况下,刘邦迫不得已,派遣韩信与曹参出兵攻打魏王豹,由此韩信龙归大海,尽展军事天才本色。其中,刘邦派曹参辅佐韩信,固然是人尽其才,但曹参是刘邦老兄弟,因此未尝没有监督、牵制韩信的意味在里面。

起初,刘邦给韩信多少兵马,史书并未交代,但当时刘邦刚刚大败,估计给韩信的兵马很难超过5万,后来虽然又增兵三万,但韩信拿下魏国后,灌婴率领的骑兵团又返回刘邦处。然而,韩信就率领这几万兵马,攻下魏国、代国、赵国、燕国(逼降)、齐国,并发展出数十万兵马。

可以说,刘邦给了韩信一些创业基金,然后韩信还给刘邦一个奇迹,帮助刘邦打下大半个江山。正因为如此,韩信才会“以要挟的方式”主动要求封王,主动要求做齐王。客观地说,韩信要求并不过分,但在楚汉争霸的关键时刻的要挟,让刘邦非常不爽,这为韩信的悲剧结局埋下了隐患。

总而言之,所谓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里面其实含有很多水分,随着韩信的能力展现之后,刘邦才愈发重视韩信,并在垓下之战中将汉军全部交给韩信指挥。其实,古今真正有水平的领导都是如此,即便是心腹之人推荐的“天才”,领导也不可能真的将大权交给一个刚入职、没有战绩的他,只有做出成绩之后,领导才会愈发重视,真正的给予大权,霍光、诸葛亮等莫不如此才获得大权。

更多文章

  • 项羽因分封天下而失败!因其肤浅?不懂人性就不要妄议历史的内涵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项羽分封图,项羽对历史的好与坏,项羽在历史上犯的错误

    列举上述的这个例子,只是想告诉大家,有时候历史并没有我们表面上所看到的那么简单。项羽的失败肯定是有他自身的原因的,但却不是我们通常所谈到的那些原因,如惜官、武断、分封、霸道等等。本文就旨在通过项羽最为人所诟病的分封天下的举动,来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项羽失败的真正原因。项羽的英雄逻辑项羽是历史上不可多得

  • 项羽分封天下确实有做得不对的地方,但这并不代表我们真正读懂了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项羽分封天下,项羽是怎么分封诸侯的,项羽为什么不分封天下

    项羽带着诸侯联军浩浩荡荡地进入了咸阳,这是一群饥渴、压抑了很久的狼,开始在咸阳城内上演了一幕幕饿狼传说。也正是在咸阳城开始,项羽的人生出现了极大的反转。在这里,他留下了太多惹人非议的历史痕迹,比如“衣锦还乡”的典故、火烧咸阳宫的劣迹,当然,也有本文的主题——分封天下。很多人都知道,这次分封天下是项羽

  • 千万不要因为学历高,成为职场上当代吕布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低学历职场怎么立足,当代的吕布,职场学历重要吗

    可是你知道么,越是学历高的人,越要经常反思自己。论语里有这样的话,"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我们没有先贤那样高的境界,但也要经常反省自己的言语,时时检讨自己的行为,千万不要成为当代的吕布。吕布是谁吕布,字奉先,出身贫寒,然而他勤学苦练,最终因武功超群,战功卓著,军

  • 唐朝诡事录:人面桃花案真凶浮出水面,公主居然也被摆了一道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唐朝诡事录9个故事,唐朝诡事录全集免费,唐朝诡事录朱十八

    苏无名临危受命,接受了洛州长史的职务,开启了追凶模式,务必要在公主毒发前查出真凶,得到解药。他这样做不仅是为了救公主,也是为了救洛阳无数受人面桃花荼毒的无辜百姓。从乾岁客栈老板胡十四娘口中得到线索后,苏无名很快锁定了东都留守李约,发现一切都是他在背后捣鬼。李约种出了含有剧毒的人面桃花,也种植了可解人

  •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的悲剧人生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宋八大家韩愈的事迹,韩愈被称为唐宋八大家之首的原因,名人评价韩愈

    你有没有读过这首诗: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人与人不同,花有几样,历史最有趣的一点就是,当你以为它们应该是这样的时候,深究起来,每一段都可能让你大跌眼镜。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让人大跌眼镜的一位中国历

  • 历史上真实的杨贵妃并不是你知道的那样!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上的杨贵妃真实照片,杨贵妃的历史真相,杨贵妃真实墓在哪里

    杨贵妃,名玉环,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生活在以胖为美的唐朝。杨玉环是寿王妃,也是唐玄宗的贵妃。杨玉环十六岁的时候嫁给了寿王,据说,当时寿王陪玄宗出行,看到了人群之中的杨玉环,因而生情,不过当时因为唐玄宗的爱妃武惠妃死去而郁郁寡欢,身边便有人推荐了寿王妃,于是耍了手段被唐玄宗收入后宫,册立贵妃。由此可看出

  • 历史上的杨贵妃是谁的妃子、你知道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中杨贵妃的结局,杨贵妃秘史妃子出轨,杨贵妃历史长相

    中国四大美女之一杨贵妃是谁的妃子?杨贵妃原名杨玉,玉环是她被封为贵妃后的称号,所以后人只知她是杨玉环,不知她儿时叫玉奴,长大后叫玉娘。杨玉环本是寿王妃,寿王李瑁是唐玄宗的儿子,也就是说,杨玉环本是唐玄宗的儿媳妇儿。唐玄宗喜爱的妃子武惠妃死去后,唐玄宗整日郁郁寡欢,觉得世上再没有哪个女子能让自己如此不

  • 古画揭秘武则天真容,被赞绝代佳人,身高1米67长相异于常人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武则天头骨容貌复原图,武则天简单的画像,武则天画像真实容貌

    封建时期,男尊女卑的思想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而武则天就是在这样一个世道里,身为女性脱颖而出。她一生堪称逆袭,能在这样一个环境下称帝,此人也绝非一般,武则天实力非凡,不然也不能稳坐王位这么多年。武则天之所以能称帝,完全要归功于李治,若不是李治一直对武则天痴迷,武则天也不可能有干政的机会。李治之所以为武

  • 出身高贵,宠惯后宫,为何还是最后败给了武则天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武则天后宫的秘密,武则天怎么登上权力巅峰,武则天后宫男妾美颜

    不过呢,在先帝快要离开人世的时候,这个才人却开始获得宠爱。不过呢这时候,她的心根本就没有放在他身上。因为那时候的皇上,已经年纪很大了,对于还是那么年轻的她来说呢,怎么可能会把所有的精力,放在一个老头的身上呢?而且这时候,她其实早就已经和太子,有了不一样的感情了。等到先帝去世之后,当时按照着规定,她就

  • 重大发现!汉朝遗留的UFO保存了800年,在唐朝飞走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古代对ufo的记载,历史上最古老的ufo目击事件,历史上十大惊人ufo事件

    东晋学者王嘉在《拾遗记》中记载:“尧登位三十年,有巨槎[chá]浮于西海,槎上有光,夜明昼灭,海人望其光,乍大乍小,若星月之出入矣……”尧帝在位三十年的时候,青海湖出现一个不明飞行物,时人谓之“巨槎”。当时漂浮在湖面上,巨槎发出耀眼的光芒,夜间发光,白天熄灭,忽大忽小,像星月出没一样。巨槎常常围绕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