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的内阁制竟和两千年前的晋国“六卿专政”如出一辙?

明朝的内阁制竟和两千年前的晋国“六卿专政”如出一辙?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955 更新时间:2023/12/7 3:39:26

[var1]

[var1]

这得靠明朝的内阁制。

明朝的皇帝不放心丞相,就把丞相罢免了;他们又不放心六部,然后设立了内阁;后来他们谁的不相信,于是建立了东西厂。我们今天不说其它,我们就说内阁。

内阁最初只是皇帝的顾问团,慢慢的,由于它直接参与和制定重大决策,于是成为了实际的发号施令机构,凌驾于六部之上。实际上,这也是皇帝要达到的目的。

内阁虽然压制了六部,但它的权力增大和人事变动,又对皇帝构成了新的威胁。在皇帝眼中,除了自己,谁都不可以信赖。于是皇帝又得想办法压制内阁的权力。

不可能再设一个小内阁吧?于是皇帝想了两个办法。

一、用自己身边的太监去压制内阁。

二、用不同派系的内阁成员,来平衡内阁的权力,避免一家独大。权力失衡,是皇帝最不想看到的,所以我们才看到了严嵩徐阶张居正他们之间的互相争斗。

这个办法固然不错,但仔细看历史,你会发现:原来在2000年以前,就已经有人用这种方法了。那就是早在春秋时期的晋国“六卿专政”。

六卿专政是怎么回事儿呢?

[var1]

[var1]

就是在晋国内,因为历史遗留问题,出现了几大家族势力(后来演变为六家)。他们的权力很大,但又是晋国国君不得不倚重的重要力量,谁要动了这些力量,晋国可能就会陷入内乱。所以历代晋君都不敢动这一块,而是利用他们之间的利益纠葛,来慢慢的削弱他们,保住自己的主导权。

有不怕事的曾经去挑战过卿大夫的势力,可惜身败名裂,那就是晋厉公

那么聪明的晋君是怎样去平衡卿大夫的势力的呢?

他们通过增减军队建制和调整卿士顺序来压制众卿的权力。

1、晋国一会儿设六军,一会儿设四军,一会儿设三军,通过这种方式来调整各卿的军权,避免他们长期把持同一军队,形成稳固的军事集团(岳飞不是因此而遭殃的吗?)。

2、晋国众卿是排了顺序的,正卿最大,但晋君不会让一家在正卿位置上做很久,过几年就会让他下课,然后由另一家轮流来做。而且人选主要由晋君来确定,这样就避免出现一家独大的局面。

这一招很奏效,晋国因此在这种体制下存活了100多年。而且把最初的10多家卿大夫最终搞到只剩4家(智、韩、赵、魏)。

想不到,2000年前的东西,居然用到2000年后仍然管用,这说明什么呢?

更多文章

  • 秦国一统天下之谜:《史记》中,司马迁曾4次提过一个神秘预言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秦国最可怕的预言,秦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秦灭六国司马迁说的是真的吗

    [var1]秦始皇扫六合、平天下,最终使中国成为一个大一统的国家,书同文、车同轨的举措使中华民族产生了凝聚力,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则奠定了中国2000余年的政治制度基本格局。秦朝的发展历程是一段晦涩的历史,但许多人不知道的是,司马迁在《史记》中曾4次提到过一个神秘的预言,这个预言解开了秦国统一天下

  • 清朝,文圣孔子,亚圣孟子,武圣关羽,却很少人知道武亚圣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var1]孟子作为儒家既孔子之后第二号人物,身份的定位不仅晚还相当曲折。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对孟子的人和言论一直憎恶至极。朱皇帝是一位奇葩的皇帝,脾气一上来,人挡杀人,佛挡杀佛。一个胡党案灭文官及其家属三万人,一个蓝玉案杀武将及其家属一万五。当看到孟子那些对统治者不屑一顾甚至充满羞辱和辱骂的言论后,

  • 黄忠临死前才看出刘备真面目!曾留7个字暗示赵云,可惜赵云不懂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黄忠临死前大喊八个字刘备很生气,黄忠死后终于看透刘备,黄忠临死对刘备的评价

    在加入刘备的队伍之前,黄忠是刘表的部下,老大不给力,手底下的人再有本事,也是发挥不出来的,上限就摆在那里了。在刘表麾下时,黄忠虽然位居中郎将,官儿不算太小,但工资却一直不怎么高,只有600石,也就是7200斤左右,要是放在寻常人家,这绝对不算少了,可以吃很多很多年了,但他的开销也很大,要养一大家子人

  • 三国中最被轻视的猛将,多次装死躲过劫难,位列蜀汉五虎将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三国公认的第一猛将死后悲惨凄凉,三国中死得最冤的三大猛将,三国中最被低估的将领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在五丈原病重,他强忍着病痛,到各军营中巡视。临终前召集诸将到阵前听命,对杨仪说道:“王平、廖化、张嶷、张翼、吴懿等人有勇有谋,可堪大用。”这五人个个在诸葛亮去世后,为蜀汉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后世的学者在评价这五人功绩时,封他们五人为蜀汉后五虎将。那么廖化究竟是何许人也?为何

  • 刘备得到江山真的只靠仁德?赵云:不,你看他杀害了多少大将!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赵云比刘备大吗,新三国赵云和刘备,刘备赵云马超蜀骑厉害吗

    但是《三国演义》这本书似乎将刘备的仁德品质写的有点太过了,导致我们总是认为刘备有点虚伪,最有力的证据就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大师鲁迅所说的,“欲显刘备长厚而似伪”。不管怎么样,刘备的仁德是毋庸置疑的,而刘备也正是靠这种仁德形象拉拢了许多的能人志士,继而建立了蜀国。但根据正史资料的记载,刘备之所以能够取得这

  • 袁术一直提防孙策,为何却借兵让其进军江东,原因非常有趣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袁术放走孙策后悔了,孙策向袁术借兵马哪个最好,为什么孙策投靠袁术

    术甚爱之,常叹曰:“使术有子如孙郎,死复何恨!”因使为怀义校尉,引兵攻泾县大帅祖郎得胜。术见策勇,复使攻陆康,今又得胜而回。当日筵散,策归营寨。见术席间相待之礼甚傲,心中郁闷,乃步月于中庭。因思父孙坚如此英雄,我今沦落至此,不觉放声大哭。忽见一人自外而入,大笑曰:“伯符何故如此?尊父在日,多曾用我。

  • 文如诸葛亮武比赵云,三国俩人才被刘备放弃,在曹操身边大放异彩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然而有两个人才却被他看走眼抛弃。这两位贤才一个擅文如诸葛亮,最终被曹操重用,留在身边大放异彩,一个勇武有名堪比赵云,也成了刘备的敌人。这个擅文的就是提出九品官人法的陈群。我们知道诸葛亮是一个足智多谋的人,陈群的智谋就跟他不相上下。陈群的家乡是豫州,刘备后来也在豫州任刺史,在任期间刘备四处寻找人才,在

  • 张飞是杀猪的,关羽是卖枣的,他们的武功是从哪里学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关羽张飞的武功哪里来,关羽vs张飞,关羽张飞赵云黄忠马超

    可是我们知道,无论是在罗贯中所写的小说《三国演义》中,还是陈寿所著的《三国志》中,张飞还有关羽等名言天下的武将最开始都是很贫苦的出生,比如说张飞便是一个杀猪和卖肉的。《三国志·张飞传》对张飞的记载如下:张飞字翼德,涿郡人也,少与关羽俱事先主。《三国演义》中就记载的更清楚了,张飞在自我介绍的时候说:“

  • 张飞五十回合战平吕布,关羽加入战斗后,为何没能斩杀吕布?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张飞吕布关羽大战,吕布和刘备关羽张飞大战谁赢,历史上吕布厉害还是张飞关羽厉害

    张飞五十合战平吕布,关羽加入战斗,结果只是三十合打平。如果张飞一人能打平吕布,性格孤傲的关羽,为什么会加入战斗呢?只能说明一点,张飞单挑吕布的时候,确实已经有很大的劣势了。如果不是救弟心切,就算把刀架在关羽的脖子上,我想他都不带以多打少的。这个问题,最好用罗本来解释,因为毛宗岗父子评改版比较矛盾,解

  • 夷陵之战后,刘备选择留在白帝城,他为何不回成都呢?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刘备兵败夷陵为什么不回成都,夷陵之战后刘备在白帝城待了多久,三国刘备白帝城托孤

    并且,对于刘备来说,之后近一年的时间,他都留下白帝城,而没有回到蜀国都城成都。章武三年(223年)三月,刘备托孤于诸葛亮,夏四月二十四日(6月10日),刘备病逝,享年六十三岁。谥号昭烈帝,庙号烈祖,葬惠陵。从时间上来看,刘备完全可以回到成都,尽管身体抱病,不过,回到成都托孤,依然是比白帝城托孤更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