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崇祯哀求大臣捐款,却至死没有抄他们的家,道出了皇帝权力的秘密

崇祯哀求大臣捐款,却至死没有抄他们的家,道出了皇帝权力的秘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404 更新时间:2024/1/16 15:31:13

崇祯的这件事道出了皇帝权力的秘密,古代的皇帝的权力,并非君权神授,而是来自统治阶级的支持,而皇帝是国家统治阶级的代言人(犹如一个公司的CEO一般)。在古代社会,实际上是统治阶级掌握了国家的命脉和朝的更迭,而不是我们一直认为的百姓,百姓被称为被统治阶级,他们是统治阶级手中的工具,从而影响国家的走。古代的政府机构就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而建立,统治阶级只是委托皇帝行使这个机构的管理权而已。如果皇帝能够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大家都可以维护他的统治,但一旦皇帝损害了大部分统治阶级的利益的话,他就会被抛弃,成为一个光杆司令。因此,古代的皇帝看似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实际上只是相对的。

在古代社会,王公大臣等地主阶级就是所谓的统治阶级,他们掌握了国家的军事、经济等方方面面的权力。如果皇帝能够维护他们大部分人的利益,他们就会给予皇帝权力,并且听从皇帝的政令,一旦皇帝的政令损害了他们大部分人的利益,那么这个皇帝就会被无情地抛弃,成为光杆司令,甚至会招来杀身之祸。

显然,明朝末年的崇祯皇帝就是这样一个可伶的皇帝,东林党一家独大,大臣们抱团,自私自利,他们为了自己的私财,才不管国家的死活,想让我出钱门也没有,大不了国家亡了,我们再找一个新的代言人。崇祯皇帝作为帝国的统治者深知其中的利害关系,实际上他在执政晚期早就吃过瘪,因此他最后关头只能请求大臣们出钱打仗,而不是直接抄家。如果他选择抄大臣们的家的话,一是没有人会听他的话,谁会自己抄自己家;二是这些大臣们会直接发动政变,拥立新君,或者直接投降,只会加速王朝的灭亡。当时的崇祯皇帝内心是多么的悲凉,一国之君成了光杆司令,因此他在死之前发出了“朕非亡国之君,臣乃亡国之臣”的悲愤。

明朝的王公大臣不管明朝的死活,一般来说没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他们遇到了一个不按理出牌的自成,这个泥腿子还没有悟出其中的秘密,只是为了眼前利益,开始了打土豪分田地,将北京城的王公大臣的家产都分了,而且这也是他一贯的作风,这一下他可惹大祸了,他超出一定的度,或者说李自成还没有绝对的实力与地主阶级为敌。如果这时他不立马改变策略,开始团结这些统治阶级,得到他们的支持的话,李自成必然会面临灭亡。这不很快就应验了,李自成农民军的肆意妄为,造成统治阶级果断选择了清军,吴三桂放清军入关。随后,李自成的农民军就在清军和地主阶级的联合绞杀下灭亡。

总之,古代的皇帝的权力并非至高无上的,他们只是统治阶级的代言人而已。古代有些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似乎拥有了至高无上的权力,那是因为他们是权术高手,他们知道团结大部分力量,来为自己所用,从而打压另一部势力,他永远会维持着两个势力的平衡,自己居中调解,永远掌握主动权,借力打力。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朱棣篡位成功后,为何多次杀戮宫女?原因很现实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首先我们都知道一朝天子一朝臣,随着新一任君王上位,那么前朝的那些臣子必须得重新规整一番,毕竟其中不乏上任国君的心腹之臣以及对自己心存不满之人。而后宫这些后妃其实也和前朝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有不少后妃尤其是位份比较高的妃子都是重臣之女,代表的是自己母家的地位和态度。而朱棣知道自己的皇位来得名不正言不顺,

  • 曹操在封建社会一直被当作奸臣?那是宋朝以后的事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曹操在历史上真的是一个奸臣,曹操最惨的时候,历史上曹操是白脸奸臣吗

    对内,曹操消了灭二袁、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地方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少数民族,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安定百姓生活,曹操采取扩大屯田、兴修水利、奖励农桑、重视手工业、安置流亡人口、实行“租调制”等一系列措施,从而使中原社会逐渐稳定、经济出现转机,一改东汉末年

  • 几百年前一个农民,白手起家身价六千亿人民币,可惜被朱元璋盯上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朱元璋临死喊朱棣是想干什么,朱元璋老婆,朱元璋1-46集免费观看

    他叫做沈万三,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他是明朝的一位大富翁,其实他本来就是一个农民,但他也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农民,他们一家本来是吴兴人,后来辗转就到了周庄,这个地方可是一个风水宝地。他的父亲叫做沈祐,虽然是个农民但是很有头脑,他很关注政府下达的政策,他发现在周庄,国家的税收是最宽松的,国家还奖励农民进行农耕

  • 和唐代大臣相比,海瑞骂嘉靖就像挠痒痒,人家一开口便是泼妇骂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嘉靖怎样治理海瑞,嘉靖为什么不杀海瑞,大明王朝海瑞与嘉靖对话是哪一集

    用浑身是胆来形容海瑞已经都不够力度了,从古至今,为人臣者能上这样的奏疏,指责当今皇上的种种不是,甚至是破口大骂的,真是罕见。如果我们仔细将海瑞的《治安疏》品读一遍,不难发现,其实这道奏疏也谈不上是骂皇帝,里面所说的内容无一条不是事实存在,只不过有些用词比较过头而已。真要是说起骂皇帝,唐代的大臣和文人

  • 宋江喝了毒酒命不久矣,只想赶紧毒死李逵,因宋江有一秘密被发现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宋江喝毒酒为什么还拉着忠厚李逵,宋江和李逵一起喝毒酒,宋江喝毒酒为什么要杀李逵

    当时平定方腊的时候,也是因为宋江的原因,使得他们的兄弟们,最后只剩下了二十几个人,后来费保就跟李俊说过,“太平本是将军定,不许将军见太平”,就是因为李俊听了这句话,于是离开了。当时皇帝设下的庆功宴,也只有27个人,跟着宋江去,他是梁山的统领,他自己心里也明白狡兔死,走狗烹的这个事情,这种例子在历史上

  • 陆游与唐婉的爱情悲剧,源于这个千百年来家家都有的问题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陆游和唐婉的爱情,陆游与唐婉完整版,唐婉是陆游的表妹吗

    陆游和唐婉两个小年轻,婚后生活甜蜜,如胶似漆,过着神仙眷侣的生活,羡煞旁人。怎奈得,好景不长,两人的亲密生活,引起了陆母的不满,陆母认为唐琬把儿子的前程耽误殆尽,就强制要求陆游休掉唐婉。而陆游这个完蛋玩意,还真的听了自己母亲的话,一张休书就休了自己的结发妻子唐婉,本来一对神仙眷侣,最后活生生被拆开,

  • 朱元璋微服私访,随口说了两句诗,此人附和两句,得到官职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朱元璋微服私访官员船上享乐,朱元璋微服私访事例,朱元璋微服私访上了一条花船

    为了能切身了解,百姓们的生活,朱元璋经常会微服私访,贴近百姓的生活,其实他外出访问,除了要自己感受百姓生活之外,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寻找一些,有治国之才的能人异士。在明初的时候,国家刚刚建立,元末时期的常年战乱,百姓们都生活的很不好,科举选拔人才的方式,已经是远远不够的了,当时明朝的刚刚建立,也需要一

  • 明朝建文帝朱允炆失踪后,朱棣是如何对待他的妻儿?真相让人落泪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朱棣与建文,朱棣死后朱允炆的去向,史书记载朱棣找到建文了吗

    建文帝朱允炆21岁登上了皇位,他推行新政,着手削藩。由于削藩惹毛了老朱家的王爷们,特别是战功卓卓的燕王朱棣。朱允炆因为顾念叔侄之情没有下死手,而燕王朱棣才不管什么叔侄之情,以“清君侧”之名起兵谋反。建文帝朱允炆手握优势兵力,怎奈得没有好的带兵将领,被朱棣吊打。在建文四年,朱棣攻入了南京的皇宫,在混乱

  • 刘伯温劝谏朱元璋此人不能重用,谁知他反其道而行,差点丢了江山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朱元璋为何不重用刘伯温,刘伯温给朱元璋的十条建议,朱元璋与刘伯温微服私访全集

    朱元璋出身本就很贫苦,所以他对自己辛苦打下的江山很爱惜,他对于人才也很赏识,但是他却不明白一点:听劝。他对于有才的人,从来都是虚心纳谏,在治国方面也展现出了他的能力,但是他却不知道何人可以任用,何人不可,他随有招贤纳士之心,却没有识人的慧眼。而他身边的刘伯温就具备这点,刘伯温对朱元璋可谓是尽心尽力,

  • 他是雍正的宠臣,死后葬在雍正身旁,为何乾隆时他的墓被推平了?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雍正的四个宠臣,雍正的4个宠臣的下场,历史上谁是雍正的四个宠臣

    我们今天的主人公叫田文镜,他的一生展现了一个草根的奋斗史。他生于康熙年间,监生出生,二十二岁的田文镜出仕县丞,升知县、知州,做了二十多年的小兵,终于在他55岁的时候,成为内阁侍读学士。等到雍正皇帝即位后,他的春天终于来了。田文镜成为雍正皇帝改革的急先锋,备受雍正皇帝的宠爱。在雍正皇帝即位后,雍正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