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多尔衮为何没篡位自立?如果他篡位了,大清当时的局面会改变吗?

多尔衮为何没篡位自立?如果他篡位了,大清当时的局面会改变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2085 更新时间:2024/1/14 2:50:10

公元1650(顺治七)年,大清权臣多尔衮从马背上跌落不幸逝世,在此之前,他是大清入关后的开国功臣、大清上三旗中的正白旗旗主、辅政大臣,论实力和资质在当时的朝中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在其死时,年轻的顺治帝听到消息后还十分震惊和悲痛,据史料记载,在多尔衮的遗体运回紫禁城的当天,顺治帝亲自率领朝中文武大臣出东直门五里开外相迎接,当看到多尔衮的遗体后不禁痛哭流涕。为了表示对多尔衮的尊重和敬仰,顺治帝还破格封其为“懋德修道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庙号为成宗,并依照帝王规格举办丧礼,如此殊荣这在整个历史上都是十分罕见的,因此也可想而知,多尔衮在当时所受到的待遇是有多么的不同于常人。然而,好事没过多久,仅仅过了两个月后,顺治帝便将多尔衮掘出了坟墓,还借此剥夺了他生前所得到的一切封号。

年轻的顺治帝对于多尔衮这种一百八十度大转弯的态度倒是让人有些猝不及防,然而,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一切也都是必然的结果,多尔衮的结局从他被顺治帝称作为“皇父摄政王”的那天起就已经固定了。自古以来,不世功臣的结局基本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选择功成身退,或者继续低调为官,这类人最后的结局一般还算可以,起码能落得个善终;而另一类则是选择继续在朝中急流勇进,不懂得韬光养晦,以至于逾越了君臣之间的界限,最后的结局大多是落得个“晚节不保”。不难发现,第一类人一般都是文官,而第二类人则大多都是武将出身,两种人在先天性格上的差距各自走着不同的路。多尔衮此人可以说恰恰是第二类人当中的典型人物。

然而,当我们在对多尔衮的专权行为进行批判的同时,是否也会想到这么一个问题:如果说多尔衮活的时间更长一点,大清又将是一个什么样的局面呢?

多尔衮的寿命能影响当时大清的局面吗?

我们知道,与多尔衮早期共同辅政的还有当时的郑亲王齐尔哈朗,然而,势力强大、党羽无数的多尔衮在顺治帝继位没多久后就将齐尔哈朗的辅政大权已经架空,此时的齐尔哈朗名为辅政大臣其实仅仅是一个形同虚设的空壳子罢了,如此一来,辅政大臣只有多尔衮一人,而朝中上下能与多尔衮抗衡的也只剩下皇太极的长子肃亲王豪格。为了自身的政治利益着想,多尔衮自然不会不顾及这个眼中钉的存在,公元1646(顺治三)年,多尔衮以顺治的名义令豪格出川剿灭以张献忠为首的“大西政权”,事后待豪格凯旋归来时被多尔衮以莫须有的罪名逮捕入狱,不久也死于牢狱之中。豪格的倒下,让多尔衮除掉了最后一个障碍,以至于在专权的道路上肆无忌惮,越走越远。

在朝中没有任何对手的多尔衮,顺治帝会忌惮他吗?显然,答案是肯定的。公元1648(顺治五)年,多尔衮正式被顺治帝尊称为“皇父摄政王”,此时的他在势力上明显又向前进了一步。据《清史稿》记载:多尔衮所用仪仗、音乐及卫从之人,俱僭拟至尊。这是何种概念呢?也就是说当时的多尔衮不仅在权力的掌控上成为了大清实际上的皇帝,并且其平时所用的仪仗规格、卫士人数等等都已经如同皇帝一般。此时距他逝世还有两年的时间,这两年期间可以说他的权力已经达到了顶峰,然而,他为何没有篡位自立呢?难道他还有什么顾忌的吗?

笔者认为,多尔衮断然不会走到篡位自立的那一步。为何这么说?首先,在多尔衮势力达到顶峰的期间,他在政治道路上已经没有了任何敌人,唯一一个善于韬光隐晦的孝庄太后对于多尔衮也造成不了任何威胁,因为此时的她手中没有任何的权利,另一方面,此时的孝庄与多尔衮两人在关系相处上其实还是十分融洽的,这也是为什么历史上会有“太后下嫁的传言了。在这种情况下,多尔衮都没有反,也可断定他的初衷并不是要篡位,或许只是在权力的面前没有抑制住心中的欲望罢了,毕竟他是一介武夫出身。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多尔衮其实并没有亲生儿子,唯一的儿子多尔博也是从同母兄弟多铎头上过继过来的。这么一来,一旦他篡位当上了皇帝,他以后的继承人又是谁呢?毫无疑问,年幼为优势的顺治帝又幸运的成为了皇位继承人的不二人选,这与此时已经身为帝王的顺治帝结局又有何异呢?

其实多尔衮是个十分聪明的人,他之所以没有篡位自立的原因便是他心里已经清楚如果那样做了必定得不偿失,自古以来,篡位自立的皇帝背负千古骂名的不在少数,更何况此时的多尔衮他实际上已经是大清的皇帝了,何必去为了那所谓的虚名去冒着背负千古骂名的风险呢?所以说,就算多尔衮活的寿命更长一点,其实也影响不了大清当时的大局,无非是顺治帝再当几年傀儡皇帝罢了。

结语:

自始至终,可以说顺治帝福临才是最幸运的人,他的出生占尽了当时的天时地利人和,或许是上天早已选中这个6岁的娃娃作为大清入关的第一位皇帝吧!只可惜最后顺治帝辜负了上天赋予他的期望。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她嫁给康熙,生下清朝最勤勉的天子,儿子登基称帝却与她形同陌路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康熙登基霸气音乐,康熙6岁登基16岁除鳌拜,康熙一生最宠爱的妃子

    雍正出生于1678年,在1722年继位登基,称帝以后革除了康熙晚年的弊政,同时也改革了很多的制度,让清王朝走向更加繁荣,而乾隆在继位后的很多年里其实都是处于“吃老本”的状态。同时雍正皇帝也是整个清朝最为勤勉的天子,他深夜还在批阅奏折,凌晨又已经起床,所以他确实有足够的资格自夸“以勤先天下、朝乾夕惕”

  • 和珅除了贪污大清十五年国库收入,还干了件除皇帝外都不敢干的事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和珅贪污乾隆皇帝知道为何不抓,和珅家产与国库,皇帝求纪晓岚放过和珅

    说起和珅人们总会想到他身上的那个最重要的标签,“和珅跌倒,嘉庆吃饱”。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初三,89岁的乾隆皇帝寿终正寝。乾隆死后五天,时任江南道监察御史广兴、兵科给事中广泰、吏科给事中王念孙等人向嘉庆皇帝参奏和珅“弄权舞弊,僭妄不法”。嘉庆皇帝看了大家的奏折之后,不顾“三年无改于父之道”的祖

  • 被雍正打压过的兄弟,乾隆继位后他们的结局又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康熙雍正乾隆,雍正死后乾隆的下场,乾隆对待雍正的兄弟

    编者导读:公元1722(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康熙皇帝于畅春园不幸驾崩,同年德妃乌雅氏所生的皇四子胤禛继承大统,成为大清的新一代帝王,并于次年改元雍正。至此,这场历经数十年的“九子夺嫡”大战终于宣告结束,胤禛突出意料地成为了最后的赢家。与此同时,自胤禛继位那一刻起,其他参与过那场“九子夺嫡”的兄弟们

  • 光绪元宝银元六大名珍,得一枚足以称霸银元界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浙江光绪当十元宝价格,光绪元宝银元十大珍品,光绪元宝3万以上老银元图片

    1902年浙江省造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分银币样币1902年浙江省造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分银币样币起拍价:550万成交价:632.5万北京诚轩2016年春季拍卖会1902年浙江省造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分银币样币一枚,俗称“浙江楷书”,英国伯明翰造币厂试铸,图案雕刻精湛,铸工精美绝伦,存世仅三枚,中国近代机制

  • 乾隆明知和珅是巨贪,为何生前就是不对他下手三个原因很关键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和珅可能是在中国最出名的贪官了,他和乾隆皇帝之间的故事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有网友问笔者:按道理说,乾隆肯定是知道和珅贪污,为何生前就是没下手而且让嘉庆皇帝来抄家呢?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众所周知,乾隆堪称是清朝十二位皇帝最有福气的皇帝,即位后基本上啥也不要干(爷爷和父亲都给他搞定了),只管享

  • 民国复旦校花,不锻炼爱吃肉,活到2017年,100岁仍穿高跟鞋跳舞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90年代复旦校花,民国公认的校花,民国10大美女校花

    1905年,在天津的一个富人家庭里满怀喜悦地迎来了自家的千金,她就是严幼韵。作为家中的小女儿,她自小就受到百般宠爱,并且提供了极好的成长环境,和她的两位姐姐一起被送入天津中西女校修习。1925年,严幼韵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沪江大学,并且在两年后转入复旦大学商科。在那个现代教育刚刚起步的时代,1925年

  • 最爱康熙的女人,历经四朝一生未嫁,九旬高龄死后葬礼堪比国葬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康熙皇帝一生的情史,康熙皇帝最深爱的女人,历史上与康熙感情最深的女人是谁

    常言道,一个男人的成功往往身后都有一个或者几个女人。康熙皇帝也是男人,他的成功同样也离不开女人在背后的默默支持。在康熙皇帝的一生中,有两个女人对他的影响是最大的,一位是孝庄文皇后;另一位就是孝庄的陪嫁侍女、康熙帝的奶妈以及启蒙老师苏麻喇姑。可以说在康熙最无助的时刻,这两位女人始终爱护着康熙,最终促使

  • 湘军攻陷天京,下属密信力荐曾国藩称帝,结果曾国藩写了一个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曾国藩攻克天京奏折,曾国藩被围天京时说的话,曾国藩围攻天京的原因

    1864年7月19日,曾国藩的湘军攻陷天平天国首都天京。天京的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但同时也宣告了曾国藩的个人声望来到了人生的最顶峰。很多时候,一个人来到人生最高峰时也是其最危险的时候,稍有不慎就会跌到谷底粉身碎骨,曾国藩当然深知这点。作为曾国藩的对手,担任浙江巡抚的左宗棠曾在天京被攻陷前写

  • 亲外甥为前途投奔曾国藩,饭间一个小举动,便遭曾国藩打发回乡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如果我们以现代的眼光去看待曾国藩的话,就能够发现他最为人称道的一项本事,其实并不是科举为官,也不是带军打仗,而是知人善任的本事。要知道我们谈起晚清的时候,基本是有着一种极为痛心的感觉,而其中仅有的几抹亮色,也就是左宗棠、李鸿章、薛福成等寥寥数人,他们所领导的洋务运动给后来的革新开启了最初的火种,

  • 中国有一座皇帝陵墓,无人敢盗,只因康熙皇帝在墓碑上刻下十五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康熙的皇帝陵墓被盗了吗,真正的康熙皇帝的陵墓,康熙陵墓全记录

    孝陵是清世祖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的陵寝,位于瑞山主峰南麓,背后靠昌瑞山,前朝金星山,位居陵区主轴线上。孝陵内葬有顺治皇帝,孝康章皇后佟佳氏和孝献章皇后董鄂氏。顺治皇帝作为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因此孝陵是清东陵中的第一座皇陵,自然规模也最大,占地面积约22万平方米,南北长达11华里。图为孝陵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