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战争真的全靠技术操作吗?刘邦用实际行动告诉你,仁者无敌

战争真的全靠技术操作吗?刘邦用实际行动告诉你,仁者无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385 更新时间:2024/1/1 18:14:14

过去我们常说,一场战争要想取得胜利就必须要有优秀的将领,例如我们过去常说的长平大战,纸上谈兵的人往往打不过经验丰富的大将。所以往往我们在看古代史的时候,只要一发生战争,我们就想看双方的主帅到底水平怎么样,一旦发现一方强于另一方,那么就会断言优势的武将哪一方会获胜。但其实这样的历史印象,并不能完全解释整个战争,战争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优化的过程,武将的能力并不能决定战争的走向。例如在汉代立国初期,刘邦与大将英布打过一场大仗,他们俩的战争用实际效果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武将水平的高低不一定能够决定战争走向。

关于刘邦,大家肯定很熟悉,他的军事水平在整个汉代初年应该只能算在中流偏下,不说他和项羽的战争,就说他和周勃等人的大战恐怕也未必能够胜利。不过刘邦这个人经过了这么多场战争,还是有那么一点的军事素养,所以统兵10万人应该还是没问题,但是面对一流大将,他的水平就差太远了。而根据史书记载,汉代刘邦这边能够拿得出手的一流武将应该是三个人,韩信彭越,英布。韩信的水平,只与项羽相差一点点,所以称得上是天下一流。至于说彭越游击战老祖宗,当年是唯一一个能够让项羽头疼的人。至于说英布那水平,简直应该是屈居于韩信之下,在彭越之上的高手,当年在项羽的手下,他就以敢死队著称,最擅长以少胜多,最擅长打攻坚战。刘邦与英布的实力差距可以说是非常明显的,一个英布至少可以打三个刘邦应该不算夸张。

根据史记记载,刘邦对天下诸侯王下手,并且把当年的几大诸侯王打了个一干二净,甚至在当年还把大将军彭越做成了肉酱发给英布。如此恐怖的手段,如此雷厉风行的做法,让英布根本不能接受,于是他就在自己的地盘带着军队反抗。按照历史记载,当时的英布手底下的将领非常的剽悍,首先英布的锐气未减,本来就是赶死将军,所以他本人可谓是战斗力十足。而且根据历史描绘,英布手底下的将领也是个个非常的剽悍,都是跟着英布混了很久的铁血人物。更为重要的是,英布还当着刘邦的面摆出了当年让他闻风丧胆的项羽的军阵,以至于当时很多人觉得英布肯定非常的厉害,刘邦可能要吃亏。

另外根据史记记载,刘邦这时候锐气已经丧失的差不多了,他本人就在平定代地之乱的时候中的飞箭,据说当时她只想躺在太监的怀里休息,都不想要参与平定叛乱的战争,是被樊哙活生生的拖出来,然后才带领军队御驾亲征。按理来说这场战争高下立判,英布肯定取得胜利,而刘邦必然输得很惨。但事实却颠覆了我们的认知,刘邦取得了最终的胜利,而且当年的大战彻底打蒙了英布。

正如史书记载,刘邦亲临战阵令旗所指士兵高声狂呼,虽然英布的军队也是个个非常剽悍,但没带和刘邦的军队如同虎狼一般,个个不怕死,人人都好战。

英布的军队,连续四五次勇敢的发起冲锋,然后被打垮,紧接着被汉军追杀,然后防御再被击溃。强大的英布军团根本无力阻挡,而优秀的军事指挥英布也没办法用自己的军事智慧来弥补危局。按照一些学者的感慨,当时的刘邦就好像是天神一般,令其所到之处,所有的敌军都被打得灰飞烟灭,不管有多么坚强的阵法。最终的结果就是,英布的军队被彻底的击垮,而刘邦本人都没有真正参与战争,只是只会令其就打败了这位传奇将军。

总结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刘邦能够以这么弱的状态打赢英布呢?是因为军队人数更多,还是说英布不行了呢?学者的分析非常的精辟,战争的胜利与否不仅取决于将领的素质,而且还取决于身份的转变和人心的向背。刘邦他虽然不是一个优秀的将领,但他是一个天下认可的君主,所以每一个士兵为刘邦而战,他们所取得的胜利不仅仅是对于他个人而言,而是对于整个家族的发达。

只要皇帝面前立了功,他们子孙后代都不愁,因此每一个人都拥有着无穷的战斗欲望。因此刘邦当时就是一个仁者,他代表着士兵的人心,令其所到之处,无数人为他抛头颅洒热血。英布的军队虽然也很厉害,但面对刘邦的人心所向,他们这种单纯的为了战争而战争的人,根本不可能取得胜利。所以说古代战争要素很多,是个极度复杂的组合模型,有的时候三流将军也能打败一流神将,人心所在,身份的影响力,这些都能弥补甚至扭转武将素质的差距,当年的刘邦就是如此。

更多文章

  • 武则天的母亲太风流,80岁高龄仍不安分,与外孙”有染“令人作呕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武则天母亲的悲惨下场,武则天的母亲活了多大,武则天的母亲和她的外孙

    隋文帝彻底结束南北朝乱象,是中国再度统一的功臣,但同时他怕老婆的光辉事迹,也名扬千秋!他的“上司”——独孤皇后性格泼辣,三番五次杀害自己的小妾。隋文帝敢怒不敢言,但是身为男人,却深感脸上挂不住,觉得做皇上,还不如做百姓,实在过于憋屈,于是一匹马、一条狗,就要远走他乡,重新修炼升级。不过,在古代,皇帝

  • 武则天登基后,杀光唐朝开国功臣,为何不敢动程咬金一根毫毛?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武则天为什么杀程咬金晚年,程咬金辅助过武则天吗,程咬金狄仁杰武则天

    而说到程咬金,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当初武则天为了上位当皇帝,几乎杀尽了唐朝一大批开国功臣,然而却唯独不敢动程咬金一根头发,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其实武则天和程咬金能够有正面上的冲突的机会并不是很多,程咬金虽说是位高权重,但也毕竟不会像长孙无忌那样去干涉后宫的事情,而且也不是关陇贵族集团的成员,

  • 黄忠斩杀曹操爱将夏侯渊,为何刘备却不太满意的说了九个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黄忠斩杀夏侯渊为什么刘备不高兴,三国演义黄忠斩夏侯,正史中黄忠怎样斩杀夏侯渊的

    夏侯渊的死是有点冤枉的,本是一个亲力亲为的好领导,却稀里糊涂死在了工作岗位上。当时,刘备与夏侯渊相争于定军山,夏侯渊命令张郃防守营垒的东部,自己则亲自防守南侧。刘备分兵十队,昼夜不停猛攻张郃,却被张郃一次次顽强击退。这时,诸葛亮从益州派出援兵前来助战,张郃渐渐难以支撑。夏侯渊担心张郃有失,便分兵救援

  • 武则天的亲生女儿,丈夫一家莫名被害,晚年在后宫圈养男宠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此女子便是唐朝时期的太平公主,其母亲便是大名鼎鼎的武则天。说起这位公主,武则天可谓是非常宠爱了,也由于这长时间的溺宠,导致太平公主的性格在皇宫中嚣张跋扈,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某天,武则天在皇宫之中大设宴席,而此时的公主却身着官服在众人面前翩翩起舞,母亲问此为何意,公主则说舞蹈是为心上之人所跳。当母亲

  • 西汉权臣霍光曾辅佐汉朝四代帝王,死后家人为何会被满门抄斩!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汉朝霍光个人简历,霍光纪录片,霍光满门被灭

    因为他们的忠诚耿直,所以往往会引起皇帝的不悦,尽管在这种伴君如伴虎的险恶环境下,仍然有人可以得以善终,甚至历经几朝。作为汉朝大将霍去病弟弟的霍光就是其中一位,虽然功不在战场,但却奔走于朝堂。霍光一生辅佐了四代汉朝皇帝,可以说是权倾朝野,死后还以厚葬形式陪葬于汉武帝的茂陵,让人是感到惊奇的是这样一位四

  • 吕布死前说了一句话,曹操要是听了,可能就统一三国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曹操和吕布,曹操杀吕布的视频完整版,曹操擒拿吕布完整版

    肯定是有的,吕布年少的时候就骁勇无比,被丁原看中,后来又被董卓仅凭一匹马就把吕布拿下,结果就把自己的第一义父丁原干了,后来王允一计美人计,吕布又把董卓干了,《三国演义》虽然记载吕布和貂蝉的事情,实际上史书中并没有很多的记载吕布和貂蝉,但其实吕布这人在看待女人的问题上,比曹操还要过分些。曹操一般都是搞

  • 武则天的四大男宠,个个下场凄惨,太平公主还曾共用一个!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武则天的四大宠男照片,武则天的两个宠臣下场,武则天最宠臣的人

    但人一旦处于那种高高在上的位置,就会有点飘,尤其是李治死后,武则天更是独自一人,作为女人而言,面对以后的日子,多多少少都有些空虚。于是武则天后半生中,一共经历了四位男宠,但作为男宠,尤其是武则天的,下场自然不会好到哪里去,毕竟关乎唐朝李家的颜面。武则天的第一个男宠是“花和尚” 冯小宝。原来是在街头卖

  • 赵云死后诸葛亮痛哭不已,只因赵云留下了这四个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赵云原本是公孙瓒的手下,之后在刘备的拉拢之下才投奔到此。本以为可以凭着自己的一腔热血大展身手,为汉室效犬马之劳,结果没想到因为一件事就被刘备心存芥蒂,再不敢重用,使其当了大半辈子的保镖。在长坂坡战役中,曹操把刘备打的落荒而逃,连自己的老婆孩子都顾不上管。这个时候的赵云想也没想,冲进了百万曹军之中,七

  • 武则天必然传位给李显,为什么张柬之还要发动神龙政变?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武则天为啥不传位李显,李显个人简介,隋唐英雄李显登基

    李显不过很多人并不了解这一事件,实际上神龙政变发不发生,李显都是有很大可能成为皇帝的。历史上专权的太后很多,表日与典型的吕雉。但是以太后的身份夺权,顺便再成为皇帝的,仅仅只有武则天一个。那么为什么武则天就敢这么做呢?还是举例吕雉,吕雉一样是大权在握,但是当时分封的诸侯都是刘姓宗室,所以吕雉并不敢公然

  • 刘邦统治之下,放出一大招,女子们都抢着结婚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刘邦为什么那么晚结婚,初中历史刘邦的统治措施,刘邦大招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以后,社会稳定,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的发生着改变,再加上我国“团结就是力量”的口号,中国人口的数量持续上升。人口数量的不断上升,促使我国发行了计划生育这一政策,人口的增长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而在中国古代,也出现了人口上的问题。秦朝末年时期,历史上爆发了一次农民起义,推翻了暴政